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适应噪声消除器在地电场观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兰炜  赵家骝  庞丽娜 《地震》2006,26(1):87-92
在地电场和电阻率同场地观测的台站, 地电场观测必然会受到地电阻率观测人工供电的干扰, 尤其是当地电场观测的采样率提高到1次/s以上时, 这种干扰更是无可避免, 而且不易消除。 该文阐述了应用自适应噪声消除器对受种干扰的地电场观测数据进行处理, 消除观测数据中的干扰噪声, 从而获得地电场真实信号波形。 对实际观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 采用此方法可以很好的消除秒采样地电场观测数据中地电阻率供电产生的干扰。 这种方法还可用于消除其他观测方法中存在的有规律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通河地震台地电场观测资料的分析判断,利用本台站地电场观测同时段不同测项、附近地电场观测台站地电场观测同时段相同测项对比分析,排查影响本台站地电场观测干扰源,识别干扰形态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电场观测过程中存在可控的干扰源有:人为抽水干扰、工厂运行干扰、农田灌溉干扰等;不可控的干扰源有:雷电干扰、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地电暴干扰等。通过对观测数据干扰形态的识别与排除,对提高地电场数据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总结陕西地电场观测多次受高压直流输电干扰事件,对干扰影响的变化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陕西5个台的地电场观测均受到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干扰源主要来自4条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各台地电场观测受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干扰的程度不同,干扰方式有入地电流干扰和线路合成电场干扰2种;讨论了利用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电场干扰特征来检测地电场观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接线正确性的可行性,提出了判定观测系统故障和地下介质电性参数异常的方法;最后,提出了识别高压直流输电干扰和应对干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电场观测中的工频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电场观测中, 由电力系统产生的工频干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电磁环境干扰。 文章在简要概述地电场观测方法的基础上, 对影响地电场观测的工频干扰的产生原因、 干扰方式和影响机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对干扰抑制方法及其特殊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结合实际观测, 对工频干扰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研究认为,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电力环境日益复杂, 工频干扰对地电场观测的影响日趋严重, 进一步开展抗干扰方法和技术研究, 对促进地电场观测、 应用和发展, 具有比较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都兰和大武地震台地电场观测资料,收集整理了影响地电场观测的干扰源;利用常规变化干扰的识别方法,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观测物理量的原因,地电场观测所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通过对典型干扰事件进行列举论证,阐述了如何正确识别干扰异常和非干扰异常,对今后正确排除各类干扰源,鉴别地电场震前异常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兰炜  张兴国  张宇  胡哲 《地震学报》2021,43(3):350-358
当地电场和地电阻率同场地观测时,地电场观测会受到地电阻率观测的供电干扰,这类干扰时间短、干扰形态和出现时间固定,影响了地电场观测数据的正常变化形态,给数据分析和地震科学研究造成困难.为解决这一干扰问题,本文在比较分形插值方法与传统插值方法优劣的基础上,采用分形插值方法对受干扰的地电场观测数据进行重建,以提高信号重建的精...  相似文献   

7.
地电场多极距观测的异常识别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马钦忠  王冠玥 《中国地震》2014,30(1):91-101
以上海地区的3个地电场观测台站的资料为例,结合地电场多极距观测原理对地电场信号异常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电场多极距观测装置系统和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并区分地电场观测中的电极极化干扰、雷击干扰、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电离层扰动干扰和自然电场异常等信号。  相似文献   

8.
利用吉林省6个地电场台站的数据,对地电场观测中的观测系统干扰进行分析,以期对地电场台站观测人员的日常观测有所帮助,有助于地震地电场异常的识别判定。  相似文献   

9.
地电场和电阻率同场地观测时,电阻率观测会干扰地电场的观测数据发生大幅度变化。本主要探讨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消除这种干扰及其它随机干扰,并给出了对实际观测数据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影响地电场观测数据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电场观测是地震电磁前兆观测方法之一,由于观测物理量的原因,所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为了正确鉴别震前异常信息,对临汾中心地震台影响地电场观测数据的各种干扰因素做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典型干扰事件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地电场观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利用榆树地震台2000年以来的地电场资料,对观测中常见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识别与归类。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电场观测过程中存在地电阻率同场观测干扰、雷电干扰、地电暴干扰、电极长期稳定性问题引起的数据漂移及数据传输错误等。  相似文献   

12.
乌什地震台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干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分量钻孔应变的观测原理,从理论和实际观测中分析了水厂抽水、标定、同机柜检修仪器的相互影响、数采死机重启数采、天气突变打雷等对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影响。分析表明,钻孔应变观测值波动时间与各干扰时间基本吻合,因此认为水厂抽水、同机柜检修仪器、天气突变打雷等对多分量钻孔应变观测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通过辨认攀枝花南山台洞体应变仪干扰曲线时发现,产生干扰的因素中包括暴雨、波动的电压和观测工作人员对于仪器进行标定时产生扰动,在雷雨季节雷电也经常干扰仪器的正常工作,有时甚至击毁仪器。产生干扰的大都是仪器信号线和数采部分,可以采取排除法和替换法,这些是仪器维修中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西宁地震台前兆观测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宁地震台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各前兆测项受到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周边环境以及气压突变和雷电等气象因素未造成干扰,存在的干扰主要是人为干扰和观测技术系统干扰。  相似文献   

15.
简要叙述了青海地区6个钻孔应变台站的观测概况,通过分析,认为主要存在观测技术系统和观测环境变化这两类干扰。在排除各类干扰后,发现只有乐都台和湟源台在汶川地震前出现了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6.
宁波台水温强远震前异常与强雷电干扰异常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宁波台水温在日本北海道8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和强雷电干扰后引起的异常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从异常曲线的形态变化、异常的持续时间和最大异常量等指标,较难区分是强震前异常还是强雷电干扰异常。因此,作为地震监测、分析预报人员对测值的正常动态变化规律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出现异常就能被立即发现,并及时检查落实,排除干扰,捕捉可能出现的临震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7.
GM4型磁通门磁力仪是"十五"项目中地磁学科主要仪器。龙岩台GM4型磁通门磁力仪主要受到来自铁磁性物质和电磁类型的干扰。由已知干扰类型,对记录曲线典型畸变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可以更好分辨干扰,进行恰当、合理、准确地预处理,保证数据的连续、可靠、精确。  相似文献   

18.
阳原地震台的改造建设--地电阻率观测中的干扰及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原台地电阻率观测受外界影响非常严重,因而严重影响了观测资料的精度,使资料质量大大降低。本文通过实验和研究,找到了影响资料观测精度的因素:(1)漏电;(2)电极老化;(3)稳流源输出不稳定;(4)降雨;(5)风扰,并分别加以排除。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的地电观测仪器在观测过程中 ,因受干扰有时会造成死机或复位等现象 ,使观测过程不能顺利进行 .导致仪器不能可靠运行的原因中 ,电源的干扰和强电磁场的干扰是很重要的因素 .增强仪器电源部分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在电路中采用软、硬件的抗干扰措施能较明显地增强仪器的抗干扰能力 ,提高其工作可靠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