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礼胜  李玉静  何明跃  王濮 《矿床地质》1998,17(Z3):429-432
本文在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介绍了阜平隆起区刚玉宝石矿床(点)的地层分布、构造控制、含矿岩石、矿体产状等特征,以及刚玉宝石的矿物学简要特征;并在大量野外产状及岩石结构构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作者矿床矿物学研究的证据,首次提出并证实此类型矿床属深熔型混合岩化作用成因,即“混合岩型”。  相似文献   

2.
新疆阿克陶红蓝宝石矿床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礼胜  何明跃 《现代地质》1997,11(1):36-43,T001
新疆阿克陶红蓝宝石矿床含矿岩石具有典型的眼球状、条带状混合岩化构造。浅色脉体中的钾长石有序度很低,属单斜正长石,其中部分发育钠长石出溶条纹。基体中出现富铝矿物矽线石和电气石,黑云母中Al2O3含量高;斜长石An值低,为钠长石。含矿岩石为富铝贫硅低钙质岩石。脉体中的红蓝宝石晶体中发现大量流体熔融包裹体。红蓝宝石矿床为混合岩化作用成因,形成于高温低压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文章详细论述了十红滩铀矿床含矿主岩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的沉积学、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基本特征,分析了含矿主岩与铀矿床形成的关系;指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是在含矿主岩形成后,缓慢掀斜抬升的准平原化过程中,伴随干热气候条件下的强烈氧化后生蚀变作用,由西山窑组自身的沉积学、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在混合岩化后期,某些稀有和放射性元素可以活化、迁移和富集,在国内外文献中已有较多阐述。本文报导一个硼铁矿床中含稀土矿化的电气石、透辉石交代岩,是混合岩化成矿的稀土矿床新类型。 在凤城硼镁铁矿—磁铁矿矿床中,含稀土矿化首先由长春地质学院硼矿科研组发现。作者在对矿化分布规律及岩石矿物学特征研究基础上确定它是一个独特的稀  相似文献   

5.
驱龙斑岩铜(钼)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具有巨大找矿潜力。这里主要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矿床含矿斑岩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具有明显的埃达克岩岩浆亲合性,并可初步断定驱龙及冈底斯成矿带典型斑岩铜矿床的含矿斑岩具备C型埃达克岩特征,其构造背景应为碰撞造山期后的伸展条件,这将对该带成矿环境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找矿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该文拟就作者研究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矿床的含矿构造岩和含矿岩石所获得的显微构造资料,对显微构造的应用、做法与存在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理岩型红宝石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礼胜  王濮 《地质论评》2002,48(1):34-37
大理岩型红宝石矿床是红蓝宝石矿床的重要类型。对此类型矿床与找矿相关的成因问题,长期存在模糊认识。本文在实际研究和文献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大理岩型红宝石矿床产于有深大断裂构造活动的深成造山变质带;含矿岩石是钙质结晶大理岩,而非鲜质大理岩或镁质夕卡岩;含矿岩石中的角闪石为富铝贫硅含铬的钙质闪石,如含铬的镁砂川闪石,而非绿色透闪石;矿床成因类型属区域热动力变质型,而不是“气成-热认型”或“夕卡岩型”。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瓦房店金刚石矿床50号岩管为例,系统分析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通过对斑状富金云母金伯利岩、含围岩角砾斑状金伯利岩和金伯利凝灰角砾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发现: 碳酸盐化金伯利凝灰角砾岩超基性成分较少,滑石化、蛇纹石化及碳酸盐化混合金伯利凝灰角砾岩超基性成分较多; 铬、镍、钛在金伯利凝灰角砾岩中的含量较低,在含围岩角砾斑状金云母金伯利岩中的含量略高,在斑状富金云母金伯利岩和斑状金伯利岩中的含量最高。该矿床主要为含围岩角砾斑状金伯利岩和斑状富金云母金伯利岩,其次为金伯利凝灰角砾岩、含围岩角砾斑状金云母金伯利岩和含金伯利物质角砾岩。含铬镁铝榴石、铬铁矿和碳硅石是金刚石的伴生矿物。水平方向上,金伯利岩含矿品位西部较富,东部较贫; 垂直方向上,金伯利岩含矿品位变化较小。通过三维建模,推测50号岩管不是根部相,而是受EW向推覆构造作用影响发生的断层错位,在其东侧600 m深处存在50-1号金伯利岩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ICP-MS方法分析了布什维尔德杂岩体Platreef矿床含矿岩石的主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并与金川铜镍硫化矿床进行对比研究.Platreef矿床含矿岩石与金川二辉橄榄岩的∑REE接近,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REE)均表现为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平坦的右倾型配分曲线,但Platreef含矿岩石总体表现为正Eu异常,金川二辉橄榄岩与矿石样品则大部分表现为较强的负Eu异常,二者的差异实质上反映了成岩矿物斜长石与斜方辉石比率细微的变动.Platreef矿床岩(矿)石富集和高度分异不相容元素,Nb、Ta亏损,显示地幔柱岩浆受到地壳混染后,产生与弧苦橄岩相似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金川含矿岩石富集Fe和Ti以及强不相容亲石元素,显示铁质玄武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虽然也可能受到地壳物质混染,但总体表现出含矿岩体母岩浆则可能来自EMI型富集地幔源区.Platreef矿层原始地幔标准化后Pt、Pd、Ru富集,Ir、Rh相对亏损的PGE配分型式以及Cs、Rb、Th、U、LREE等不相容元素和亲铜元素Cu、Ni的富集.暗示布什维尔德杂岩体岩浆源区残留地幔橄榄岩遭受含高度不相容元素的富矿流体的渗透混染即地幔交代,导致幔源岩浆发生PGE分异.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产于幔源超镁铁质杂岩体中,杂岩体分为含矿与非含矿两种岩石类型。工业矿床多产于富含斜方辉石的岩石中。矿化强度与蚀变强度正相关。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表明,含矿岩体的Na、K、Al、Ca、Fe等组分明显地高于平均地幔岩组分。含矿岩体是同化了壳源组分组经历了充分的岩浆重力分异作用后脉动式侵拉的。壳源组分的加入是促进岩浆熔离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凤县八卦庙特大型金矿热水沉积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八卦庙特大型金矿的成因引人注目 ,作者提出含矿地层中存在的一套条带状岩石属于热水沉积成因。此套岩石顺层产出 ,主要由富石英纹层、富钠长石 -石英纹层和富铁碳酸盐纹层互层 ,构成纹层条带构造 ,具有沉积韵律和沉积旋回 ;地层走向上 ,条带状岩石渐变过渡为千枚岩或板岩 ,显示局部凹陷的热水沉积盆地特点 ;条带岩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特征与秦岭泥盆系铅锌矿床中的硅质 -钠质 -铁碳酸质热水沉积岩非常相似 ,具有热水沉积特点。热水沉积岩与金矿化空间关系密切 ,说明八卦庙金矿属于热水沉积 (改造 )型金矿床。矿床成因类型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指导区域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2.
稳定同位素、岩石微量元素(金)和地质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金场子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系上地壳源,并且金、银、铅、铜等金属和硫、硒、砷、氯、氟、碳等来源于石炭纪和泥盆纪沉积岩。成矿流体是大气水和沉积地层水的混合溶液。金矿化与地热流体渗流热卤水成矿作用和表生风化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鹅头厂含铜铁矿床对位于康滇地轴中部,矿体受地层、岩性、构造、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控制。分为三个矿群。矿石的矿物组成简单。矿石以富铁、含铜、高硫、高磷为特点。成矿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出热水成矿特点,属火山热水沉积一次火山热液改造成因。矿区北部的铜厂箐一带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大横路式钴矿床位于辽吉元古宙裂谷带中部的老岭金、多金属成矿带中 ,是国内近年来发现和查明的新类型钴矿床。该类矿床产于古元古代老岭群富硼、碳千枚岩夹石英岩 (硅质岩 )建造之中 ;矿体由含碳绢云千枚岩、含电气石绢云千枚岩、石英岩、电英岩组成 ,呈层状、鞍状产出 ,产状与围岩一致 ;矿石中钴呈独立矿物硫钴镍矿、辉钴矿、方钴矿和含钴黄铁矿等产出。通过对矿床层控特征、矿体产状与矿石组合、矿石沉积组构、容矿岩石地球化学、热水沉积岩、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等几方面的研究 ,证明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海底热水沉积成因特征 ,矿床受后期热液改造叠加强烈。从而提出大横路式钴矿床为海底热水沉积 -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红太平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域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群 《吉林地质》1991,10(4):22-28
红太平多金属矿床产于延边古生代地槽区二叠系海相火山岩中及其与碎屑沉积岩的过渡带上。矿体呈层状,矿石具典型的沉积构造,矿石硫同位素组成与国内变质火山岩铜矿床相似,气液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介于大气循环水和变质水之间。因此,初步认为矿床属与火山热液或热泉活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The Fankou Pb-Zn ore deposit occurs in Devonian and Carboniferous carbonate rocks. This deposit was thought to be a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related to a granite, but the present research suggests it is a stratabound, stratiform mineral deposit. As a result of geological studies, primary sedimentary and later replacement features were found. Part of some ore bodies are concordant with the host rocks, but most are discordant lenses and veins in the carbonate rocks. Thus there are two types of ores, primary sedimentary and later replacement. The replacement type is very common. Isotopic studies indicate that most of the Pb and S are of sedimentary origin, but part of Pb is of radioactive origin, possibly introduced during later replacement. A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 indicates that the Pb and Zn contents of the Fankou region are respectively 1.5 and 3 times the primary sedimentary type. Gas-liquid fluid inclusions were found in the replacement type ore but not in the primary sedimentary type. The fluid which replaced the primary sedimentary rocks had temperatures of 100–200°C, with a salinity of 3–6 wt. % NaCl equiv. Under the action of such fluid the original sedimentary rocks were replaced to form the present ore deposit.  相似文献   

17.
秦岭凤太地区金矿床产于商丹板块对接带和南秦岭边缘海盆区,含金建造为火山碎屑岩和细碎屑(热水)沉积建造,赋矿围岩以绿片岩相细碎屑岩为主。区内的金矿床主成矿年龄为220~170Ma,属晚印支期,主成矿期后叠加燕山期构造热液。空间上金矿带与铅锌矿带呈平行展布,金矿与韧性构造关系密切,显示了构造边界对金矿带的控制,具有继承性特征的脆韧性剪切带为含矿构造,北北东向与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的复合是金矿富集的主要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8.
乌拉山金矿带成矿物质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原岩的含金建造,岩石含金性讨论,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包裹体特征及硫、氢、氧、碳、铅同位素的研究,对乌拉山金矿带成矿物质来源作了探讨。认为上有太古界乌拉山群是金矿形成初始矿源层,铅、硫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及下层富含金的某些强烈活动带,而成矿流体主要为渗流加热大气降水,部分来自变质—岩浆水的混合水。原岩属幔源分熔的基性—中基性火山沉积建造,幔源物质经后期大陆增生,沉积壳叠加改造,由幔源变成壳源物质,后期地质事件产生能源,使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转移,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9.
冀东地区元古宙多金属硫铁矿矿床地质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冀东地区元古宙多金属硫铁矿床成矿构造环境背景、喷气沉积岩地球化学以及矿床中大量矿化嗜热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 ,以及采用分子生物学对沉积记录中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得知冀东地区多金属硫铁矿的形成主要由海底喷气沉积与嗜热微生物富集成矿作用所致。运用海底喷气成矿热流体活动 嗜热微生物吸附与新陈代谢 多金属硫铁矿床形成的成矿理论 ,指导该区硫铁矿找矿工作已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论海平面变化与层控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剑 《地球科学》1997,22(3):285-292
桂北及桂中大瑶山西侧泥盆纪层控型站矿床成因研究表明,矿床形成赋矿盆地的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它们是“层、系、相、位”四位一体主因素地质场作用的结果,这一新的矿床成因新模式可以概括为:区域赋矿层位与层序边界面关系密切,研究区内共划分出7个 序边界面,其中SB1(I),SB3(Ⅲ)及SB7(I)是主要的区域性赋 层位;矿体一般产于I型层序边界面之上,或产于Ⅱ,Ⅲ层序边界面之下;容矿主岩与一定的沉积体系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