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厦门港的中华白海豚Ⅴ.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1999年,在厦门港20个中华白海豚监视站进行观测,实施了87航次跟踪拍照,对7头幼仔和6头成体标本进行了现场测量和解剖。第二次下水的中华第豚既具备哺乳动物纲最基本的特征,也在运动(游泳)、水下生殖和哺乳、呼吸和感觉(包括声纳)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对水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2.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Osbeck,1765)为国家Ⅰ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厦门湾作为其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岸带开发活动和环境污染程度均不断加大,导致此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种群数量日趋减少,资源状况面临严重威胁。作者采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对厦门湾中华白海豚资源面临的主要环境压力、当前的资源状态以及采取的保护响应措施进行了一个较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认为:围填海工程、船只交通、水下爆破作业和陆源排污等人类活动给厦门湾中华白海豚带来了生境缩小、身体伤害、环境污染和饵料短缺等严重影响,厦门市已采取的保护政策响应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目前种群资源数量稳定在80头左右并有潜力扩大。基于评价结果,作者提出了加强保护的建议和策略,可为厦门以外海区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沿海中华白海豚种群的分布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Osbeck,1765)首先在我国发现,是我国沿海仅有的定居性海洋鲸豚类.本文根据中华白海豚目击事件和研究报道,分析了中华白海豚在中国的分布、种群隔离及其差异.认为我国南方福建、广东以南沿海为中华白海豚种群的主要分布区,明确指出我国沿海存在5个主要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栖息地.通过分析,划分出中华白海豚活动的边缘区和栖息地两个部分.由于中华白海豚种群不断缩小,在保护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外的边缘区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将为科学划定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哺乳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近岸及河口水域。厦门湾是中华白海豚重要栖息地之一,同时也是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厦门进行了高强度的海洋开发活动,对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保护该物种及其栖息地,厦门市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跨区域协同管理、鱼类资源管护与增殖放流等,取得了较好成效。本研究总结了厦门湾中华白海豚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以及为保护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分析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如保护区优化调整、加强执法监管、开展栖息地生态修复等,可为厦门湾及其他海域中华白海豚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厦门港的中华白海豚Ⅲ.牙齿和年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刘文华  黄宗国 《台湾海峡》1999,18(2):210-214
对厦门5头中华白海豚成体和6头哺乳期的幼仔,进行齿的形态、齿式、内部构造和磨损情况的研究;根据齿的切片判断年龄,5头成体9~30岁,年龄大小和体表颜色及齿的磨损程度密切相关。出生后的幼仔齿包埋在齿龈中,其齿数、齿式和成体一样。  相似文献   

6.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全球种群数量大约6000多头,我国水域有4000多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是我国白海豚种群数最多的海域,大约有2000头,厦门海域不足百头,汕头只有十几头。而研究白海豚的专家也只有几十人。  相似文献   

7.
厦门港的中华白海豚Ⅱ.颅骨、耳骨及舌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刘文华  黄宗国 《台湾海峡》1999,18(2):205-209
对厦门海域5头成体(9~30岁)、6头哺乳期幼仔的中华白海豚颅骨、耳骨及舌骨进行了比较研究。5头成体标本的颅骨都已完全骨化缝合,而幼仔的颅骨都基本未愈合。成体、幼仔的耳骨大小和形状都基本一样,表明耳骨的生长和发育与头骨的发育是非同步的。  相似文献   

8.
保护中华白海豚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保护中华白海豚刻不容缓林岳夫(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在我国欢迎香港回归的盛大事件中,有一件与本文的“主人公”———中华白海豚直接有关,那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选择了中华白海豚作为香港回归的吉祥物,从而使得本文有了很好的新闻由头。不过,本文并不想就中华...  相似文献   

9.
刘文华 Jeff.  TA 《台湾海峡》1999,18(2):210-214
对厦门5头中华白海豚成体和6头哺乳期的幼仔,进行齿的形态,齿式,内部构造和磨损情况的研究;根据齿的切片判断年龄,5头成体9-30岁,年龄大小和体表颜色及齿的磨损程度密切相关。出生后幼仔齿包埋在齿龈中,其齿数齿式和成体一样。  相似文献   

10.
赵丽媛  陶翠花  许敏  祝茜 《台湾海峡》2012,31(2):195-201
首次将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方法引入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多态性研究中,利用高分辨率的毛细管凝胶电泳分析了模板DNA、Mg2+、d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等因素对SRAP-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定了me1-em5为扩增中华白海豚基因组DNA的最佳引物对.并进一步确立了适合中华白海豚的SRAP最佳反应体系:25 mm3体系中,模板DNA浓度为0.8 ng/mm3,Mg2+浓度为1.0 mmol/dm3,dNTP浓度为0.1 mmol/dm3,引物浓度为0.2μmol/dm3,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0.04 U/mm3.利用该反应体系对10个白海豚样品进行SRAP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间DNA谱带清晰、多态性丰富.证实该体系稳定可靠,可以用于中华白海豚的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11.
铜鼓航道是连接大濠水道与深圳西部港口、在原有铜鼓水道的基础上疏浚挖深与拓宽的深水航道,其航道路线穿越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在对珠江河口水域进行生态环境与中华白海豚资源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中华白海豚的生理与生态特性,结合铜鼓航道工程建设内容、规模、施工方案、航道营运计划等情况,研究分析工程施工与营运分别可能对珠江河口中华白海豚种群及自然保护区生境造成的影响,并分别提出航道施工与营运期间对中华白海豚种群和保护区生境影响的缓解措施,以达到有效保存与保护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生境及该种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文华  黄宗国 《台湾海峡》1999,18(2):205-209,T002
对厦门海域5头成体,6头哺乳期幼仔的中华白海豚颅骨,耳骨及舌骨进行了比较研究。5头成体标本的颅骨都已完全骨化缝合,而幼仔的颅骨都基本未愈合。成体,幼仔的耳骨大小和形状都基本一样,表明耳骨的生长和发育与头骨的发育是非同步的。  相似文献   

13.
厦门至珠江口间沿岸海域中华白海豚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海域和珠江口海域是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2个重要分布区,但对这两地之间沿海白海豚的分布情况还缺乏了解.通过走访厦门至珠江口之间12个渔港码头或渔村的渔民,共获得有效问卷168份,探讨了厦门至珠江口之间沿海历史上和当今中华白海豚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渔民见过白海豚的比例越高;历史上(20~30a前),东山、汕头、甲子、汕尾和马宫等地沿海曾有较大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分布;如今,在东山湾和汕头海域还有中华白海豚的出没.通过进一步的截线抽样法调查,证实了汕头海域还有白海豚的分布,东山湾还有渔民观察到白海豚,但尚待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14.
祝茜  马牧  李响  赖鹏翔 《海洋科学》2006,30(2):94-97
2004年6月山东省威海石岛的渔民偶然误捕了一头须鲸,经作者鉴定,此标本系小鳁鲸(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主要鉴别特征:头背面的嵴明显;左右鳍肢各有一白色的横斑;有282对白色的鲸须板。同时还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和测量,值得一提的是此鲸存有异常现象:有一假脐,乳沟位于生殖裂后端而非生殖裂的两旁。  相似文献   

15.
近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在第二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厦门中华白海豚饵料生物调查报告》技术审查会,对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承担的厦门中华白海豚饵料生物调查项目进行技术审查。这是厦门海域首次开展的中华白海豚的饵料调查,调查周期一年,  相似文献   

16.
厦门港的中华白海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文华 《台湾海峡》1999,18(4):382-388
对厦门3头中华白海豚成体标本S6、S7、S10的脊柱、肋骨、胸骨及肢带骨进行了系统研究。颈椎7块,第一、二颈椎基本愈合,胸椎12块,通过横突与12对肋骨相联; 椎10块,横突、脊突均发达;尾椎22块。肋骨12对,前5对  相似文献   

17.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有“水上大熊猫”之称,闽港台渔民亲切的称之为妈祖鱼、镇港鱼。厦门海域是中华白海豚的主要栖息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厦门及周边海域海洋工程项目的增多,对中华白海豚等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确保在海洋海岸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管,避免或减少对中华白海豚的伤害,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开展了  相似文献   

18.
从一块腐烂的鲸鱼骨头分离鉴定了一株真菌Penicillium sp. S2014503。利用大米固体发酵培养技术从该菌产物中获得10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数据比对分析结合质谱数据分析,手性化合物测定旋光值或者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后将这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modin(1)、citreorosein(2)、tetrahydroaltersolanolB(3)、conioxanthoneA(4)、chrysogine(5)、pyramidamycin B (6)、germicidin O (7)、2-(6-hydroxy-5,7-dimethylbenzefuranone-4-yl) acetaldehyde (8)、astrophenone (9)和chenopodolans A (10)。经生物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1和2对藤黄微球菌具有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2和4对卤虫幼虫具有显著的致死毒性。此外,化合物1是中药大黄和虎杖的主要致泻成分。文章首次报道了来源于海洋动物样品鲸鱼骨的真菌Penicillium sp.能够生产大黄素类等活性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哺乳动物,厦门湾是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文章以厦门英春—围里海底电缆工程为例,评价工程建设对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的影响,并提出中华白海豚的保护措施,以期为海洋工程建设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保护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鲸是生活在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 ,其“大横海吞舟 ,出则水溢 ,入则潮涨”。完美的非常符合流体力学原理的纺锤形体型 ,使之能信步万里海浪 ,遨游千米水底 ,难怪古人曾幻想“骑鲸遁沧海”(苏轼 ) ,做“海上骑鲸客”(李白 ) ,或“欲跨长鲸临弱水 ,神州东去访蓬莱”(王枢 ) ,“此日骑鲸去 ,它年化鹤还”(赵蕃 )。人们对鲸的神往由此可见一斑。到了近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世界各地相继建起了许多水族馆 ,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便是鲸豚、海豹、海狮等海兽类的展示和表演 :顶球 ,跳舞 ,飞越障碍物 ,与人握手或同游 ,等等。然而 ,最令人难忘的体验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