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城市防震减灾对策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鲁木齐市处于地震活动频繁的天山地震带中段,城市地震灾害的潜在危险与日俱增。为了响应联合国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 年”活动的号召和近期内中国实现大中城市的减灾目标,在乌鲁木齐市建立了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对策系统。阐述了乌鲁木齐的地震环境,介绍了防震减灾对策系统的主要内容,讨论了今后面临的问题及防震减灾对策系统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对策项目通过评审验收由国家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乌鲁木齐市政府共同立项并实施的我国第l个重点监视防御区大中城市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对策示范工程,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对策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柔洁 《内陆地震》2002,16(2):143-147
介绍了乌鲁木齐市的地震环境以及历史地震灾害的特点 ,分析了乌鲁木齐市不同结构类型建筑及其抗震性能 ,并为今后乌鲁木齐市防震减灾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对策”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震害预测及防震减灾对策”项目是由国家地震局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共同立项的大中城市震害预测示范工程,旨在对天山区可能出现的地震灾害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5.
为顺利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乌鲁木齐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新疆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的强震预测研究及建设部《2 0 0 2年中美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合作项目》中“新疆与内华达地震构造与地面运动衰减的共同特征”研究项目 ,应新疆地震局  相似文献   

6.
以历史地震为例,叙述了明清两代在地震活动频繁的台湾地区进行地震救灾的程序、组织体系、救灾对策等,为制定防震减灾对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韩黎珍 《华南地震》1999,19(3):85-9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广东省的特点,提出了本省防震减灾对策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并从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以及地震应急系统等方面,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地震灾害预测和防震减灾对策研究项目开始实施由国家地震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乌鲁木齐市政府共同立项,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进行地震灾害预测和防震减灾对策研究项目现已开始实施。项目预计于1995年年底完成。该项目是国内第一个示范性的样板工程,对...  相似文献   

9.
大城市防震减灾对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震工程技术的应用、地震防御和应急救援以及防震减灾社会保障三个方面综述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大城市防震减灾对策。通过对这些对策的认识,对于提高我国大城市防震减灾对策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苏及其邻区地震应急宣传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江苏及其邻区10 多年来发生的典型地震事件及地震谣传的社会反应和各地应急宣传方案的对比, 研究防震减灾宣传的效果及应急宣传措施, 提出防震减灾应急宣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杨军 《地震学刊》1999,(B02):27-35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其明显的自然属性,而地震灾害则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地城壶害是相对于人类活动而言的,为此,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防震减灾任务繁重,本文探讨了此类地区防震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震灾害及防御对策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全球地震灾害的回顾及主要特点着手分析。阐明了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我国许多城市处在地震易发多发地带,一旦地震发生,对城镇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极为严重,最后,针对防震减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防震减灾法规有助于防震减灾工作和防震减灾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防震减灾工作和防震减灾活动的效率。本研究在调研美国地震法规体系发展的基础上,从颁布修订、审核主体、主要条款数量和主要内容等方面比较与我国的异同,分析美国在地震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可资借鉴之处,提出对我国地震法规体系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防震减灾和地震科技投入,不仅对防震减灾和地震科技发展,而且对保持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八五”时期以来地震事业经费投入水平和各项经费支出比率,同时还分析了经费自给率和地方政府对防震减灾的投入,并针对经费投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地震带构造特征、地震活动频次以及中小学生数量和防震减灾科普队伍体量等现实情况,并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例,通过传统科普教育形式和新媒体科普教育形式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科普知识讲座、主题研学、知识竞赛及移动互联网直播、在线教育云平台、智慧数字交互体验等7类科普教育具体形式,切实为地震、教育、应急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中小学校,在开展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系列活动时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助力推动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形式的持续丰富和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及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广大中小学生群体逐步成为认识地震、敬畏地震、懂得如何防范地震危险的“国之未来”。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及震害特点,研究了如何在这些地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及相关地震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地震应急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我国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内容,包括系统的目标、总体框架、内容和工作流程。该系统以全国地震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支撑环境,以GIS软件为应用开发平台,可以实现对破坏性地震的短临预测信息跟踪与处理,对大震速报信息进行快速响应,并可进行灾害损失快速评估、震后地震活动趋势判断、防震减灾应急对策信息服务、应急指挥综合信息显示等。该系统作为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8.
1 概况新疆防御自然灾害研究所成立于 1993年 ,其前身是新疆地震局地震地质队和工程地震研究室。二者曾在新疆开展了大量地震地质与工程方面的研究和工程技术咨询服务 ,例如富蕴地震断裂带研究、阿尔金断裂带研究、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带活断层地质填图、天山活断层填图、乌鲁木齐市活断层研究、新疆古地震研究、乌鲁木齐市地震小区划、伊宁市地震小区划、库尔勒抗震设防规划以及泽普石油基地等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 ,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为新疆的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积累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并且培养出一支较高素质和…  相似文献   

19.
地震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减轻地震灾害已成为一项具有社会性很强的重要工作。为了进一步增加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抗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地震局决定于7月28日(唐山地震十五周年之际),在乌鲁木齐市联合举行地震减灾摸拟演习。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防震减灾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玉树、汶川、芦山地震后,防震减灾及地震信息网络工作已成为网络媒体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来势汹汹的网络舆论给地震工作者带来很大冲击,给地震信息宣传、地震预报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面对网络舆情提出的挑战,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成为众多防震减灾事业工作者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汶川、玉树地震后各类舆情信息的分析,调研信息网络保障的实践工作,阐述了对信息网络舆情工作的一些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