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及植物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建华  吴起俊 《地层学杂志》2001,25(3):166-173,206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发育良好 ,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金钱岭组、沙水岗组以及下石炭统龙江组、石磴子组、测水组和梓门桥组 ,含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化石 ,其中 ,广州市西北郊出露有陆相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的连续剖面 ,是研究陆相泥盆系与石炭系界线的理想剖面。含植物化石的陆相地层沙水岗组、龙江组和测水组中的植物化石可划分为 4个组合 ,自下而上为 :1) L epidodendropsis hirmeri-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 H 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组合 ,代表沉积为沙水岗组 ,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 ;  2 )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Rhodeopteridium cf. hsianghsiangense组合 ,代表沉积为龙江组 ,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期 ;  3) Cardiopteridiumspetsbergense- Triphyllopteris collombiana- Adiantites gothanii组合 ,代表沉积为测水组下段 ,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早期 ;  4) Archaeocalamites scrobiculatus- Cardiopteridium spetsbergense- Paripteris gigantea组合 ,代表沉积为测水组上段 ,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晚期  相似文献   

2.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上石炭亚系祁家沟组地层出露较完整,沉积序列清晰,古生物化石丰富,但一直以来对祁家沟组的时代多有争论,且介形类研究薄弱。笔者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祁家沟剖面上石炭亚系祁家沟组中鉴定出的介形类共计11属19种,并系统研究了这些介形类的组合面貌、地层分布,探讨了其古环境和古地理意义。结果表明: (1)根据介形类的组合面貌推断,祁家沟剖面祁家沟组的时代应为晚石炭亚纪莫斯科期—卡西莫夫期; (2)祁家沟组介形类生态类型属于古足目类和光滑速足目类的混合集群,符合构造活动区域的介形类OA1-OA3组合特征; (3)根据介形类的生态组合变化以及沉积学的证据,推断祁家沟剖面祁家沟组整体为滨、浅海沉积,存在海退序列; (4)祁家沟组介形类面貌与同时期的塔里木、准噶尔、中天山以及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等产出的介形类最为相近,与北美、西欧和华北等板块的介形类也较为相似,表明晚石炭亚纪准噶尔、塔里木等块体聚集,并且距离劳俄大陆较近,所以其可与欧洲、北美板块的介形类进行属种交流。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祁家沟组的化石材料,也对探索古亚洲洋演化特征和区域矿产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疆西准噶尔铁厂沟镇南部广泛出露泥盆纪陆源碎屑岩沉积地层, 对其时代归属缺乏可靠的古生物化石依据, 并一直颇有争议。前人根据岩石地层对比将其归为中泥盆统库鲁木迪组。在充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该套泥盆纪地层中的岩屑凝灰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测年, 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379.3±5.0)Ma(MSWD=0.45), 表明新疆西准噶尔铁厂沟镇南出露的泥盆系时代跨度较大, 其中存在晚泥盆世早期沉积, 而不是前人所笼统认为的中泥盆世。因此, 将这套前人所划分的中泥盆世库鲁木迪组地层沉积时代重新厘定为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早期更为合理。在详细测制地层剖面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该套泥盆系地层的岩石组合及沉积相, 结果显示该套泥盆纪陆源碎屑岩夹少量火山碎屑岩主体形成于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4.
云南盘溪剖面是华南泥盆系的一个重要参考剖面,以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局限台地相交互为特点,含丰富的底栖生物,包括珊瑚、腕足类等,而一打得组又不乏竹节石、牙形类等浮游及游泳生物化石,这对于确定其时代及华南中—晚泥盆世地层对比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一打得组下段发现了晚吉维亚期的牙形类,在一打得组中段发现了弗拉斯期的牙形类,因而,一打得组属于中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早期的沉积,中泥盆统上泥盆统界线大致位于一打得组下—中段之间;整个一打得组大致对应于牙形类Schmidtognathus hermanni带—Palmatolepis hassi带,这意味着一打得组沉积的开始与国际上的Geneseo事件一致,代表一次重要的海平面上升事件。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西藏南部札达盆地新生代沉积地层中获得了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地层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两个介形类组合带:(1)Ilyocypris bradyi-Cyclocypris orum-Leucocythere dorsotuberosa组合带;(2)Leucocytherella-Candoniella zadaensis-Leucocythere mirabilis组合带。通过对研究区介形类组合带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同层位的介形类组合对比研究,将札达盆地托林组的时代厘定为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最晚期。根据介形类动物群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自下而上建立了7个介形类群落:Candona-Candoniella群落;Ilyocypris-Cyclocypris群落;Leucocythere-Candona群落;Ilyocypris-Leucocythere群落;Leucocythere-Leucocytherella-Candona群落;Leucocythere mirabilis-Candona群落和Ilyocypris-Leucocytherella群落。通过对介形类群落详细...  相似文献   

6.
叶肢介化石在大别山东北麓毛坦厂组和黑石渡组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大别山东北麓毛坦厂组和黑石渡组是一套火山—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富含叶肢介化石。研究这些化石对于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及探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叶肢介动物群分布规律具有一定的意义。 1970~1974年,安徽区调队在舒城、霍山一带测制地层剖面时,发现了大量化石,经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初步鉴定有植物、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和叶肢介等门类化石,对这套火山—火山碎屑沉积岩系的进一步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充分依据。嗣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安徽省313地质队和笔者,先后对这套地层做了许多工作,在舒城县晓天和霍山县西溪等地毛坦厂组、黑石渡组中,均获得丰富的叶肢介化石,本文着重分析叶肢介化石在毛坦厂组、黑石渡组的分布规律、动物群性质,同时讨论有关这两组地  相似文献   

7.
刘俊英  王海雷 《地质学报》2007,81(12):1652-1657,I0004
本文研究了滇西北地区金沙江小中甸盆地两条剖面(A和B)的介形类组合特征。据地层沉积特征和介形虫分布规律,结合光释光测年数据和野外调查研究,初步认为滇西北金沙江小中甸盆地存在倒数第二次冰期末期和末次冰期早冰阶的沉积,气候以冷湿为主,间以短暂的温干、冷干变化。  相似文献   

8.
杨逢清  杨铸生 《地层学杂志》1999,23(1):57-63,T001
四川石棉矿区地层研究取得以下新进展:1)田湾矿区赋矿层时代原定为中泥盆世,该地层中发现晚震旦世疑源类化石,因而赋矿层时代为晚震旦世;2)矿区缺失早震旦世沉积,仅发育晚震旦世的观音崖组和灯影组;3)田湾方家山赋矿层原定为中晚泥盆世河心组,据发现的疑源类化石,应属晚震旦世灯影组;4)田湾杜河坝东侧原认为上三叠统河湖相的白果湾组,据有机质判定为海相沉积,时代暂属中元古代,称茨竹坪组。  相似文献   

9.
<正> 西秦岭北带主要指甘肃省西和一成县及其邻区。先后有葛利普(1931)、赵亚曾等(1931)、叶连俊等(1944)、黄振辉(1959)、王钰、俞昌民(1962)、兰州大学(1962)、李星学(1963)及西秦岭地质队(1964)均在该区进行过地层工作。1967—1970年陕西地质局区测队正式肯定“西汉水群”为西秦岭北带中泥盆世的代表沉积地层,并划分为雷家坝组与榆树坪组两个沉积旋迴及七个岩性段。1970年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甘肃地质勘查局研究所及有关单位在该区首次发现了上泥盆统地层的存在,并划分出了部份下泥盆统地层,推动了西秦岭北带泥盆纪地层研究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辽宁建昌玲珑塔地区中侏罗世地层与化石初步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出露一套火山岩所夹的沉积地层, 富含叶肢介、介形类、双壳类、鱼、昆虫、脊椎动物和植物等化石。经区域地层研究, 结合对玲珑塔大西山地质剖面实测以及对该剖面新近所采集的各门类化石的综合研究, 确认此套沉积地层位于义县组之下, 属髫髻山组, 化石显示“燕辽生物群”面貌, 时代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1.
通过西藏九子拉地区1∶5万4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开展,在西藏九子拉地区纳木错—嘉黎结合带内新识别出一套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地层,依据采获的早泥盆世Ozarkodina spp.牙形石化石,厘定下泥盆统达尔东组;通过对该组单剖面沉积相分析及相剖面对比研究,得出工作区早泥盆世达尔东组属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结合冈底斯区域上古生代沉积特征,证实九子拉地区的早泥盆世沉积同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古生代稳定型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早泥盆世达尔东组沉积特征为古特提斯洋南岸典型的稳定型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关于思茅地块西缘大凹子组的形成时代仍有分歧.在思茅地块西缘大中河剖面采集了硅质岩、砂岩、凝灰岩和玄武岩,通过放射虫组合和锆石U-Pb年龄方法,厘定其地质时代,并结合区域资料恢复地层序列.通过详细剖面实测,发现该剖面由6个地层断片组成:第一、四断片以含放射虫硅质岩为特征,放射虫组合指示其时代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早期;第二、五断片以火山碎屑岩、具有鲍玛序列沉积特征的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指示其时代为志留纪中期至早泥盆世;第三、六断片以火山岩沉积为特征,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指示其时代为志留纪早期.结合前人资料认为思茅地块西缘分布的海相火山岩、碎屑岩和含放射虫硅质岩地层层序代表了志留纪到早石炭世早期的岛弧火山-沉积地层序列.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建德铜矿控矿特征、矿液运移及找矿远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建德铜矿,位于浙江省建德县新安江水库边,系浙江西部北东—北北东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个中型矿床。 1958年以来,先后由浙江省地质局第二、三地质队及一些院校来矿进行详查、勘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填制了1:2000矿区地质图,初步总结了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对矿床成因提出了初步的、不同的认识:(一)沉积为主成因;(二)热  相似文献   

14.
季泽龙  刘晓峰 《地质学报》2023,97(6):1753-1765
前人普遍认为峡东地区成冰系仅发育南沱组,缺失古城冰期和大塘坡间冰期相应地层。笔者发现峡东地区青林口剖面原先划定的南沱组包含上、下两套冰碛岩及之间的页岩夹含锰灰岩,应解体为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本文在剖面实测的基础上,对比了青林口剖面含锰灰岩与长阳古城村剖面菱锰矿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了CIA、CIW和PIA等化学风化强度指标的垂向演化。结果表明,青林口剖面和古城村剖面成冰系均由两套冰期地层夹一套间冰期地层组成;青林口剖面大塘坡组含锰灰岩与古城村剖面大塘坡组菱锰矿具有相似的岩石学和稀土元素特征,指示两者应为同时期地质作用的产物;青林口剖面与古城村剖面大塘坡组在形成过程中所遭受的化学风化强度显著高于冰碛岩地层。因此,峡东青林口剖面成冰系包含成冰纪古城冰期、大塘坡间冰期及南沱冰期的沉积记录,为完整的成冰纪地层序列。  相似文献   

15.
<正> 东北地区至今未见关于泥盆纪陆相地层的报道,暂时归属于早石炭世的陆相地层,仅见于黑龙江省延寿县马鞍山一带,称福兴屯组。1976年,笔者在爱辉县罕达气北小河里河东岸测制剖面,发现晚泥盆世及早石炭世陆相地层(图1)。现将剖面中的上泥盆统及下石炭统简介如下(植物化石由李星学、蔡重阳鉴定):  相似文献   

16.
桂西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邝国敦  吴浩若 《地质科学》2002,37(2):152-164
详细描述了分别位于桂西的北、中、南部的几个晚古生代地层剖面,据此建立桂西晚古生代深水沉积的地层序列,其岩石地层单位自下而上可归人广西原有的平恩组、罗富组、榴江组、五指山组、鹿寨组、巴平组、南丹组、四大寨组和领薅组.和这些单位的命名剖面比较,桂西腹地的同期地层具有更典型的深水相沉积,并含大量玄武岩,构成从早泥盆世晚期到晚二叠世末的连续深水沉积.桂西晚古生代为广海远洋环境,其中孤立碳酸盐台地上泥盆-石炭系灰岩中出现的二叠纪"化石脉",是古特提斯张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棠甘山锰矿是一个新的富含硫锰矿的沉积变质型矿床.湖南冶金地质二四六队费时五年对该矿床进行了评价勘探,现将其地质特征介绍如下.矿区地质概述矿区位于湘中印支褶皱带(涟邵复向斜)北端,江南古陆南侧.矿区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寒武系出露不全;南部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倾角地表缓、深部陡(33~62°),北部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30~35°.含锰岩组处于下震旦统南沱砂岩组之  相似文献   

18.
<正> 广西鹿寨寨沙系冯景兰教授1929年创建的榴江系原始命名地点。为解决原始命名剖面晚泥盆世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泥盆-石炭系界线等问题,笔者曾于1982年春系统采集了原始命名剖面的牙形刺样品。由于榴江群五指山组顶部地层出露不好,因而泥盆-石炭系分界问题未能获得圆满解决,当时采集的最高层位仅相当于牙形刺下styriacus带。同  相似文献   

19.
湖南桑植仁村坪剖面茅口组中—上段地层的牙形l类资料显示,该剖面具有相对完整的卡匹敦阶(Capitanian)牙形类化石带,但缺失瓜德鲁普统-乐平统界线附近的Jinogondollela granti-Clarkina postbitteri postbitteri的3个牙形类化石带。该阶底部Jinogondollela postserrata牙形类化石带起始于茅口组下段顶部的礁边缘相生屑灰岩沉积的底部(-4.1m处);茅口组中段"孤峰组"硅(泥)质岩段属于牙形类J.shannoni化石带的沉积;茅口组上段含白云质团块的巨厚层亮晶灰岩基本属于牙形类J.xuanhanensis化石带的沉积。该剖面卡匹敦阶的层序地层分析显示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变化过程。其底界SB3位于茅口组下段顶部9cm厚度的薄层白云岩之顶,代表东吴运动的第二幕(鸣山运动);后继高水体系域沉积表现为茅口组中段的硅(泥)质沉积岩段,属于牙形类J.shannoni化石带;茅口组上部灰岩段代表低水位体系域的碳酸盐台地边缘相灰泥丘沉积,属于牙形类J.xuanhanensis化石带,可与广西"来宾灰岩"的生物时代和沉积环境相对比;茅口组顶部覆盖的"王坡煤系"代表二级层序界面(SB2),与东吴运动的主幕(第三幕)相对应。  相似文献   

20.
摘要福建省清流仁场锰矿位于闽西南坳陷带的中部、次级构造明溪胡坊-永定水下隆起带的西侧。含锰岩系在构造作用下逆冲于二叠系下统文笔声山组地层之上。含锰岩系在矿区为一套硅质岩、粉砂质泥岩的潮坪相沉积。矿体呈层状,产状与含锰岩系地层一致。矿石矿物主要为钡镁锰矿、隐钾锰矿和软锰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类、水云母。矿石呈隐晶一微晶结构,块状、土状构造。矿石类型主要为氧化富锰矿石。矿石成因类型属氧化带含锰灰岩风化锰帽型。原生含锰层位推测为石炭系中上统,属石炭系中统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