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地质史上第四纪所经历的时间,尽管只有二、三百万年,但它是人类演化的重要时期,第四纪地质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新疆第四纪以来塑造了丰富多样的沉积类型;有冰川沉积、河流沉积、黄土堆积、洪积、冲积一洪积、湖相沉积、风积、盐沼沉积等;曾发生过多次冰期与间冰期、河流改道、湖泊演替、新构造运动、克里雅河上的火山爆发以及泥火山活动等;巨大的活动断裂屡见不鲜,阿尔金山前大断裂长达千余公里与美国圣安得列斯大断裂相并驾齐驱,普昌断裂、可可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雷琼火山群中九斗洋干玛珥湖的第四纪地层空间展布,以及埋藏古火山形态,为后续研究提供地质背景资料,采用高效、便捷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对九斗洋干玛珥湖湖盆区进行勘测,并结合钻孔岩芯的研究进行验证。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盆地深部地层最高电阻率可达到300 Ω?m以上,盆地中央基岩以下存在高阻地质体,推测为岩浆通道位置。岩浆经过通道溢出后横向展布,覆于沉积地层上,随后在火山口内形成湖泊,堆积第四纪湖相沉积,其火山机构与玛珥湖型火山一致;2)九斗洋干玛珥湖第四纪松散沉积地层的电阻率通常<60 Ω?m,泥炭层电阻率最低;3)第四纪沉积总厚度为25~50 m,盆地松散沉积的岩浆岩基底总体平整,但尚有波状起伏。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结合钻孔验证是研究火山机构形态及火山口湖第四纪沉积空间展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泥河湾盆地的水下黄土堆积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夏正楷 《地理学报》1992,47(1):58-65,T001
本文论述了泥河湾盆地第四纪河湖相地层中水下黄土堆积的特征,认为水下黄土堆积是介于气下黄土堆积河湖相沉积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水下黄土和气下黄土都是干冷气候条件下的产物,而河湖相沉积则形成于相对温湿的气候环境。在沉积剖面中水下黄土和河湖相沉积交替出现,形成水下黄土-河湖相沉积系列,这个系列反映了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它可以与我国洛川剖面的黄土-古土壤系列及深海岩芯V28-239的氧同侠素气候期,很好地进行对比。这为我国华北第四纪古气候地层序列的建立,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前言第四纪是地球地质历史发展时期中最年青的时代。第四纪地层的正确划分,对研究第四纪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古地貌,新地质构造活动的变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南天山阿克苏地区工农业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开发;第四纪沉积矿藏的勘查……等各项建设事业,都需要有关第四纪地层方面的资料佐证。  相似文献   

5.
《热带地理》1999,19(4)
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发起,协同广东省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地理学会地貌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环境处联合主办,“华南环境变迁记录的遗迹与旅游资源科学化”现场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10月29日~11月1日在广东省揭西县召开。与会者包括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交流部、广东省地质学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矿局、广东省地震局、华南师范大学的地质地貌、古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学及旅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揭阳…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是国内一座奇特的活火山.在整个地质时期内长白山共有13次喷发。第三纪时(2840万年-421万年)有4次喷发,第四纪时更新世(260万年-4万年)喷发四次,第四纪全新世(1万年-285年)共有5次大喷发。  相似文献   

7.
第四纪地质学在近些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这是由于第四纪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随着生产、科研的需要迅速扩展、加深而取得的。深海钻探不仅推动了海洋第四纪的研究,而且对大陆第四纪研究也发生了巨大影响。古地磁、放射性碳、氧同位素、钾氩法、铀系测年、微体化石等方法的应用和不断完善,也推动了第四纪地质学的迅速发展,在传统的地层、气候、新构造运动、古生物等方面;在环境的研究,海面的升降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我们根据地貌工作者和第四纪地质学工作的人数、专业团体会员人数及其有关出版物等情况对美国地貌学家的活动状况做一个综述。美国的地貌学出现于19世纪末期。当时的地质学和地理学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地理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时,其成员主要是自然地理学家和学过地质学的地貌学工作者。在本世纪30年代期间,地理学家们反对环境决定论的模式,地貌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高原的第四纪古风成沙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第四纪古风成沙,是指现代风成沙出现以前的第四纪期间由风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沙质沉积物。国外对第四纪古风成沙或古沙丘(又称化石沙丘)已有较多研究,国内不少地方亦屡有发现,但系统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10.
实际上,地球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现第四纪堆积物。在山区,往往覆盖着第四纪残积物,而在斜坡、阶地和谷底,多为崩坍物、滑坍物以及山麓堆积物、冲积砾石层或冰碛物所覆盖。在平原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常常覆盖了所有地面,而且为海底输送了大量物质。就地质史而论,在短暂的第四纪期间,海陆轮廓变化不大。因此,在现代大陆上,第四纪堆积物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以第四纪构造活动、沉积作用以及现今地势高低和地貌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对江汉-洞庭盆地东部中段及其东缘(1:25万岳阳市幅)进行构造-沉积地貌类型的划分与编图。研究区共厘定出9种构造-沉积地貌类型,各地貌类型的地表高程、第四纪地壳升降特征、风化剥蚀和沉积作用等各具特征。构造-沉积地貌类型的划分及其地貌图的编制,既反映出地表地理环境暨地貌特征,又提供直观表达不同地区第四纪地层、构造特征及其反映的地质与环境演化过程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促进和深化江汉-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临河凹陷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的光释光年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套盆地沉积有较厚的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大量的第四纪研究工作在该区开展,但地层划分缺乏年代数据的支撑,尤其是西部临河凹陷区,年龄数据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河套地区第四纪地层系统的对比研究。基于临河凹陷3个钻孔岩芯,分析光释光年代测定的可靠性,确定临河凹陷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年代,划定晚更新统底板埋深约150 m,顶板埋深自西向东由约9 m增到约15 m。结合钻孔岩性资料,该区气候变化为:晚更新世早期(约130~80 ka)主要为河流相沉积,气候较为干旱;晚更新世中期(约80~40 ka)为河流相与湖泊、洼地相交替沉积,气候较为湿润;晚更新世晚期(约40~10 ka)主要为河流相沉积,气候较为干旱;全新世(约10 ka)以来为湖相、洼地相沉积环境,起初气候条件略湿,逐渐转干。临河凹陷区光释光年龄的测定填补了河套盆地地层研究中绝对年代缺乏的不足,为分析环境演化与区域对比提供了年代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平日 《热带地理》2007,27(1):20-20
由广东省地质学会、香港地质学会、广东省地质调查局、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联合主办的粤港珠江口地区地质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3-24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粤港地质界、地理界8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30多位研究生、大学生列席聆听学术报告。35位粤港地学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研究范围涉及地层、构造、城市地质、海洋地质、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产地质、风暴潮沉积、第四纪沉积、地下埋藏古树、地质灾害等地学领域。《广东地质》为大会出了《专辑》(《广东地质)22卷1期)。与会者饶有兴趣听取和观看了香港同行关于2004年圣诞节印度洋强烈地震引起海啸的地质效应及其对香港及珠江三角洲的启示的实地考察报告和现场录像。  相似文献   

14.
正岩石地貌是由特定地貌形体与特定岩性相结合而构成的地貌类型。我国岩石地貌类型众多,从岩浆岩形成的花岗岩地貌、玄武岩地貌到沉积岩形成的石灰岩地貌、砂岩地貌、页岩地貌等;从变质岩体形成的诸如泰山变质杂岩地貌,再到第四纪黄土堆积形成的黄土地貌等,在我国均有典型发育,特别是由沉积岩体形成的造型地貌已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1]。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发育历史悠久,在长期的构造运动和造岩作用下,岩性区域差异明显;多期造山活动的叠加,特别是喜马拉雅差异性升降运动的影响,不仅  相似文献   

15.
一、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丽富饶的台湾宝岛,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透着华夏固有的灵气。台湾岛的开发和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是一千多年来我国大陆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创造的结果。无论从地质上,还是从经济联系、人民生活风俗习惯上。台湾与大陆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地质上看,据考古资料,在第四纪晚更新世的冰川运动时,台湾和大陆曾经连在一起。大陆与台湾的动物,可以自由往来,台湾的“左镇人”和“长宾文化”的主人就是这个时期从大陆迁到台湾的。同时,闽台两省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几乎也是相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已有约11所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先后开设了第四纪地质学课程。为了交流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受有关兄弟院校的委托,经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积极筹备,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第四纪地质学教学大纲讨论会,于1982年9月18日至24日在石家庄市召开。来自全国18所高等师范院校及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的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审阅了河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所提供的四份教学大纲;听取了各院校授课经验的介绍;对高师地理系第四纪地质学的教学性质、任务、内容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会议认为,第四纪地质学是高师地理系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也是提高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完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在青海湖区进行过多次地质地理调查,但对本区第四纪地层迄今研究甚少,也未从其中发现过生物遗体。本文试图根据孢粉组合对本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古气候变化及青海湖形成时间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在青海湖区进行过多次地质地理调查,但对本区第四纪地层迄今研究甚少,也未从其中发现过生物遗体。本文试图根据孢粉组合对本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古气候变化及青海湖形成时间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马蹄寺丹霞地貌的主体地层是一套巨厚层红色砂岩。甘肃地质资料将其划分为渐新统,为山麓一河湖相沉积。通过岩石磁学测量发现,赤铁矿是地层中主要的含铁矿物,且相对含量比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更高。赤铁矿在干燥氧化条件才能够形成和保存。赤铁矿的存在,说明了红色丹霞地层不可能长期形成于水下的环境;同时野外观察发现,该地层广泛发育钙积层和大型板状交错层理,是明显的陆上沉积环境标志;且地层中石英颗粒扫描结果也证明为风沙沉积。所以,马蹄寺红色丹霞的沉积环境是长期处于水上的干旱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伊勒门断陷盆地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受地质构造、岩性、地貌、古地理及气候等多种因素控制。由于受燕山运动影响,经多期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伊勒门断陷盆地。盆地内分布有第三系、白垩系地层,为内陆湖相沉积的泥岩、砂岩、砂砾岩层,泥岩可塑性强,是良好的隔水层,砂岩、砂砾岩是半胶结状态,为良好的含水层,赋存有连续分布的孔隙裂隙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