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8年6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地震局拟定的《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并授权国家地震局发布施行。1988年8月9日,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发布国家地震局1号令,颁布了《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规定: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预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临震四种;发布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要明确提出时间、地点、震级及地震损害估计。《规定》还对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有关地震预报的新闻及其他与地震预报有关的抗震、防震措施的宣传报道,发布涉及他国的地震预报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强调:各级地震部门、地震台站及地震工作者、群测点及测报员以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地震预报意见未经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前均不得向外泄露,更无权对外发布。下面本刊全文转载《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中所涉及的“地震预报类型设定”、“地震预报发布程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1地震预报的类型 (1)没有对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地震的限定.对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没有限定为"破坏性"地震,显然存在漏洞.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没有"限制"即意味着"允许".所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中所指的地震可以是从大到小的任一地震.从减灾的角度考虑,不产生灾害的地震没有任何预报意义,只存在地震科学和预测研究的价值.由于短期和临震预报的准确率很低,如果不限制所预报的地震是破坏性地震,错报和虚报所带来的损失也许将远大于报准地震所能减少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地震预报是人们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地震预报水平远远未达到实用化的阶段。无庸置疑的是,作出发布短临预报的决策,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难度最大的工作。它长期困扰着各国地震工作部门和政府行政部门。公开发布地震预报,主要考虑因素有:短临地震预报能力,作短临预报需付出的代价,以及地震预报公开发布后将会取得的实际收益。对以上三个因素权衡得失,趋利避害,注重实际效果。如果我们将这三个因素用预防效益来联系,那么,预防效益则等于预报实际取得的收益与发布地震预报必须付出的代价之比。若比值大于1,则可公开发布;如比值小于1,则不宜公开发布;当比值接近1时,需同时考虑预报意见的信度这个因素。我国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密度、国土财富率相关甚大,因此在用上述三个因素作是否公开发布地震预报的抉择上显然其结构是不同的。本文认为:1.5.5级以下地震,东部和西部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约为8亿元和2亿元,经济上公开发布代价远大于当地所取得的实际收益,人员伤亡不超过10人。因此无论东、西部均不宜公开发布地震预报,我们将5.5级地震定为公开发布预报的震级下限。2.对于5.5级至6.5级地震,我国东部地区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十多亿元,西部地区3亿元左右。东部地区公开预报的代价也大于地震公开预报的收益,人员伤亡可最大限度减少,原则上宜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公开预报,但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则宜公开预报。3.对于6.5级以上地震,它将会带来严重人员伤亡,因此在考虑公开发布问题上,预报后所引起的经济代价不宜作为主要 考虑因素。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或是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都应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了一些地震谣传或误传事件,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经济影响。本刊收到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稿件,内容大体相同,由于本刊篇幅有限,本文只摘编了来稿的一部分,请作者谅察。我们摘编此文的目的是告诉人们不应低估地震谣传的破坏力,并提醒各级政府和地震部门必须积极宣传和认真贯彻《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地震谣传和误传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邹其嘉  张少泉 《地震学报》1989,11(2):191-197
本文从我国的地震预报科学水平出发,综合几个无震虚报和有震漏报的实例,分析了一次预报变成社会行动所需付出的代价,并与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对比.由此提出要全面评价地震灾害及其预报的社会经济影响. 文中根据我国几次地震所造成经济损失的资料,绘制了地震震级与经济损失关系的曲线以及预报造成损失的曲线,并引进地震代价指数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为了切实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预报的发布,对不同震级应有所区分,地震预报的震级应有一下限,依目前地震预报的水平,六级以下地震不宜向社会发布预报,相应地应加强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地震预报管理的由来和国家对地震预报管理的政策现状,并给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发布地震预报的管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日本地震学会1982年秋季大会简况,会上共宣读241篇论文,包括八个方面;本文重点介绍了有关地震活动与地震预报研究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向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地震信息是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职责。为了快速发布准确、一致而又便于公众理解的地震大小的估计值,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震级工作组最近宣布了他们对地震震级的规定,所有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新闻稿、网站和文件向公众公布地震震级时都必须遵照这  相似文献   

11.
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研究方面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仍然是观测前兆异常的问题,为了发展包含物理过程的详细模式和估计个别震例之间的变化,需要各种前兆异常大量震例的坚实的资料基础。一旦有了这个资料基础,就可能去设计最佳预报成功率和运用预报来减轻灾害的程序了。高质量前兆异常资料基础正在缓慢地增长。首先,我们可以报告,由美国研究者对两个主震所作的长期预报已经成为事实。虽然这  相似文献   

12.
地震预报     
在塔吉克斯坦(中亚的加盟共和国)每年记到约六千次地震。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以及南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几个加盟共和国都具有高地震活动性的特点。最近十五年在研究“地下风暴”中取得的巨大进展要求对大量的地震数据进行有效地积累和处理。隶属于共和国科学院的科学地震中心合并为区域地震预报中心,该区域中心位于  相似文献   

13.
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研究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仍然是对前兆异常的观测。为了提出一些有关物理过程的详细模式,并估计其在各个阶段的变化,掌握大量可靠的前兆异常变化数据组,是很有必要的。一旦获得了这些数据,就能设计出提高预报成功率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程序。目前,高质量的前兆异常资料正在缓慢地增加着。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在今天记者招待会上说,地震预报工作必须根据国家立法部门的规定进行.除规定的政府、部门外,任何地震部门、地震台站和地震工作者、群测点、测报员以及其他部门和个人,都无权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社会公众不要轻信谣传和误传.他说,地震预报与人民的安全、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准确及时的地震预报工作,可以大大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但是如果发生谣传和误传,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15.
16.
讨论了当前对地震预报研究的各种评论以及地震预报的前景。地震短期预报的优先地位决定于经济合理性和方法技术上的优势。根据张弛加载条件下的蠕变现象,提出了描述构造地震孕育结束阶段的一个模型。  相似文献   

17.
18.
美国地震学家长期回避“预报”这个词。但是由于数据质量的改善和公众对“预报”含义理解的改变,地震学家们回避“预报”的决心也开始动摇。Cyranoski跟踪了关于“预报”的辩论。  相似文献   

19.
希腊通过地电观测成功地预报了地震的消息,似乎在专家们中间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地震预报成功”这一说法,往往缺乏科学根据。从正统的预报研究现状看,似乎也不应有“预报成功”那种乐观的提法。所以,对于这一消息没有反应大概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可是,1984年11月下旬,由于偶然的机会,笔者得以对希腊这方面的研究实质有所接触,并对这项研究成果是否货真价实进行了判断,现在这里提出,以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1984年,也就是笔者接受国际研究杂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