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崂山风景区旅游沿线主要存在崩塌地质灾害隐患,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崂山现有的崩塌灾害治理工程大多采用清除、加固、支挡等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但在旅游风景区内的治理效果往往不佳。针对崂山风景区内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的特点,并坚持工程效果的环境协调性原则,在对大平岚危岩体崩塌灾害治理中,应用了柔性防护系统(SNS)进行危岩体边坡治理。该系统良好的治理效果充分体现了工程主体的环境协调性,以及能够在消除隐患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坡面生态环境,维护景观的视觉美感。对于崂山风景区内的崩塌地质灾害治理来说,SNS系统在大平岚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崩塌治理思路和具有示范性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
青岛市崂山风景区旅游主线大平岚附近发生崩塌地质灾害,导致崂山风景区南线道路全线封闭,崩落巨石上方的残留危岩体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急需治理。为使原有景观石得以保护,又不致于形成新的视觉污染,利用人造景观石在崂山风景区大平岚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该方案投资少、工期短、效果好,既消除了崩塌地质灾害隐患,使原有景观石得到了保护,又未形成新的视觉污染,为人造景观石在风景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喀左县道虎沟山坡崩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崩塌落石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喀左县道虎沟村崩塌地质灾害为典型的上部陡崖危岩崩落下部斜坡落石滚动崩塌地质灾害。辽西地区常用的崩塌地质灾害防护结构多为圬工结构,圬工结构存在很多缺点,综合考虑道虎沟村崩塌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崩塌地质灾害特征,通过多种治理方案比选,确定采用SNS主动防护系统和被动防护系统联合使用的治理方案,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主动防护系统和被动防护系统型号。本文为类似崩塌地质灾害治理方案选择及SNS防护系统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对保护水土资源、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工程项目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崩塌这种典型的地质灾害提出了治理方案设计,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崂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引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在对区内地质灾害点全面调查、排查和勘测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编制出崂山区典型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为该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化县二密铜矿八大家后山滑坡与崩塌地质灾害,形成原因为大量的雨水冲刷下,造成其含水量增加,并软化土体抗剪强度,造成边坡失稳,产生滑坡与崩塌地质灾害(崩滑地质灾害)。崩塌为土体崩塌,崩塌类型为倾倒式。防治工程方案为修建挡土墙工程、排水沟工程、预制钢筋混凝土涵管安装工程。  相似文献   

7.
朝阳市位于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崩塌落石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瓦房子镇团山子为典型的软硬岩接触导致的陡崖崩塌落石地质灾害。朝阳地区常用的崩塌地质灾害防护结构多为圬工结构,圬工结构存在材料用量大搬运困难、施工强度大、施工进度缓慢、原始生态环境破坏大、不美观等缺点。综合考虑瓦房子镇团山子崩塌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崩塌地质灾害特征,通过多种治理方案比选,确定采用SNS被动防护系统治理。该系统克服了圬工结构的缺点,能够有效地拦截落石,在受力上具有以柔克刚的优点。通过对瓦房子崩塌落石运动轨迹计算,给出了一整套计算边坡落石运动轨迹的公式,为类似崩塌地质灾害治理方案选择及落石运动轨迹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日照市因废弃矿山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崩塌、滑坡等方面,对废弃矿山进行地质灾害预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方案,不但能有效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又能绿化生态环境,消除视觉污染。通过对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西赵村崩塌体的基本特征及现状进行影响评估,并就西赵村崩塌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为日照市因废弃矿山普遍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米东区柏杨河乡玉希早布村崩塌地质灾害较发育,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选取G1-G10共10个崩塌点(潜在崩塌点)开展工程地质勘察与测量工作。初步确定了研究区崩塌灾害的发育特征,并对潜在崩塌点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区崩塌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岩质崩塌,成因类型多为滑移式。其中G1-G6为较稳定-稳定型,G7-G10为不稳定型。对不稳定的潜在崩塌点,提出了“支撑杆固定防护网”的防护结构方案,以期为今后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实际调查、监测资料为依据,在分析云步桥景区崩塌地质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崩塌灾害治理方案,并依据治理方案对可能继续发生崩塌的悬空区进行了治理。治理方案针对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用了国内先进的综合方法,实施成本较低,方法实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崩塌地质灾害是柯坪县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在分析柯坪县崩塌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崩塌地质灾害形成模式和破坏特征。经调查分析,区内共发育崩塌地质灾害85处,主要为小型、中型,以自然崩塌为主,次为工程崩塌,多为小型浅表层岩质崩塌。岩质崩塌主要分布于中山区、低山丘陵区、低山区沟谷两侧切割强烈的山坡、人工修路形成的陡峭基岩体处。时间多发生在5—8月降雨充沛期。崩塌地质灾害具沿构造叠加区、河流两岸、交通道路分布特征。研究区崩塌地质灾害受控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等,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等为主要诱发因素。崩塌变形破坏模式有4种,主要为倾倒式、坠落(剥落)式、滑移式和拉裂式。研究区成灾模式以落石破坏型和冲击掩埋型破坏模式为主,研究结果可为柯坪县崩塌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北京是突发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首都城市之一,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失。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系统总结了北京地区分布面广、危害性大的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突发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总体上看,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全,规模小,险情差异大。2003年以来,突发地质灾害次数有较大增加,主要类型为崩塌和地面塌陷。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防治思路,即北京地区防治应以调查为基础,监测预警为先导,以搬迁避让为主,工程防治为辅,并从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北京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庄市市中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喀斯特塌陷、采空塌陷和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利用袭扰系数法,按易发程度依次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不发育区。地质灾害点按规模、危害和潜在危险性划分为危险性大、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小3级。在评估基础上确定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对喀斯特塌陷应通过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结合工程治理予以防治;对山体崩塌应以避让为主;采空塌陷应侧重土地综合开发治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以辽宁省绥中县为研究背景,以地形、地层岩性、结构面发育程度、降雨和人类活动为评价因子,应用黄金分割原理建立崩塌地质灾害评判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绥中县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进行分区。通过该模型的应用能够更有效的对绥中地区崩塌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和防治。  相似文献   

15.
块体理论在潜在崩塌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铁路、水利水电、矿山等工程建设的高陡岩质边坡越来越多,崩塌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由于崩塌地质灾害给公路、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防止崩塌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文章提出在边坡工程地质调查基础上,采用块体理论,预测边坡潜在的崩塌范围。而块体理论是近年来发展和完善的一种适合于岩体稳定性分析的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方法。文章采用块体理论中的矢量分析法与赤平投影相结合的方法,用Matlab软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将其应用于潜在崩塌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可自动找出可动块体,为崩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以及治理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州市人口增长、经济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其中崩塌地质灾害是广州市分布最广泛、影响最大的灾种,占广州市全部地质灾害的76.6%,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定性及半定量的方法,总结近几年广州市崩塌地质灾害次数、位置、类型等信息,分析广州市崩塌地质灾害的主要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市崩塌地质灾害发育时空特征明显,且与地形地貌、岩土结构、地层岩性、降雨特征及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其中降水变化和人类工程活动是控制广州市崩塌地质灾害活动的主要因素,为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秀梅  魏振山 《地下水》2022,(3):177-178
评估区主要现状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不发育。本文以新疆五家渠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为工程背景,对研究区内的崩塌地质灾害特征、危险性现状和危险性预测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为危险性小区。通过对评估区内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为项目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光  廖坤炎 《第四纪研究》2019,(5):1246-125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日趋强烈,中山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根据中山市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结合中山市环境地质特征,对中山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统计分析表明,4~9月是汛期雨季,是中山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高发季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坡高10~30m的斜坡带上,均分布于山体坡脚,临近居民区及建筑物,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本地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规模小、危害性大等特征,为中山市今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截至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已发布和审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88项。其中《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已发布为国家标准。《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地质灾害灾情统计标准》、《地质灾害排查规范》、《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比例尺:1∶5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集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规范》已发布为行业标准。《滑坡防治设计规范》已列入国家标准发布规划。《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等53项已发布为团体标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27项团体标准已审批通过,在2019年上半年发布。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6,(6)
评估区主要发育有崩塌和泥石流两种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灾害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的泥石流灾害特征、危险性现状和危险性预测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崩塌灾害共发育有8处,根据崩塌规模分类,均为小型崩塌。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论述了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的原则、依据和方法,有针对的提出了该工程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