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大雾过程2002年1~3月我省共出现了10次大雾过程(表1)2寒潮和强冷空气过程2002年1~3月我省出现了1次寒潮和1次强冷空气过程(表2)。3暴雨过程2002年1~3月我省仅出现了1次10站以上的暴雨过程。此过程强度与历史同期相比属于一般(表3)。表1大雾过程一览表时间站数(站)主要落区时间站数(站)主要落区1月7日22赣北2月18日34赣北、赣中1月21日34赣北、赣中3月6日41赣北、赣中2月2日58赣北、赣中3月12日22全省分散2月3日25赣中、赣南3月14日34赣西2月6日58赣…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尹洁1大雾过程2002年4~6月,我省共出现了4次大雾过程(表1)。2强冷空气过程2002年4~6月,我省出现了2次强冷空气过程(表2)。3暴雨过程2002年4~6月,我省共出现了10次10站以上的暴雨过程。其中6月14~17日和6月28~30日为连续暴雨过程。这些暴雨过程的强度与历史同期相比属于一般(表3)。表2强冷空气过程一览表表1大雾过程一览表日期过程降温幅度过程最低气温4月7~10日(寒潮)赣北、赣中为10~13℃赣南为12~15℃赣北为0~2℃赣中为1~3℃赣南为4~…  相似文献   

3.
2003年1~3月总的天气特点是:平均气温普遍偏高,但季内气温起伏跌宕较大;降水大部偏少,且南北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多。1~3月主要的气候事件有1月份的大雾和大雪低温过程、2月下旬的异常回暖过程以及3月份的轻度春分寒天气。2003年1~3月全省平均气温为9.4℃,比常年偏高1℃左右。其中赣北为7.5(修水)~9.7℃(贵溪),较常年偏高0.4~1.1℃;赣中为8.4(宜春)~10.4℃(遂川),较常年偏高0.6~1.1℃;赣南为10.2(广昌)~12.5℃(寻乌),较常年偏高0.9~1.2℃。3个月之中以2月份温度偏高幅度最大,其中赣北、赣中偏高1.5~2.7℃,赣南偏高2.0~3.1℃。200…  相似文献   

4.
利用1970—2010年江西省16个气象站电线积冰监测资料和对应时段周边探空数据,将江西省分为赣北、赣中、赣南,分区合成分析江西省电线积冰特征和温度层结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江西省电线积冰日数逐年减少,90年代以后维持较低水平;(2)全省以雨凇型积冰为主,且赣北、赣中发生较为频繁;(3)赣北雨凇过后容易出现雾凇现象,造成持续电线积冰;(4)赣北、赣中雨凇型积冰温度层结符合"3层模型",融化层平均温度为1.5℃,800~900hPa为较强逆温层;赣南则类似于"1层模型",温度层结存在变化,但整层维持在0℃以下。  相似文献   

5.
本季度我省天气气候的最大特点是:降水异常偏多;出现典型的重度春分寒。1、降水异常偏多:今年1~3月份赣北、赣中、赣南分片雨量分别为626mm、704mm和663mm。分别比历史同期偏多0.85倍。113倍和108倍。赣北、赣中破历史记录,赣南排历史第三位。1月份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中下旬,宜春、上饶、吉安、抚州四地区偏多2一3倍;2月份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中旬和下旬初,抚州、赣州两地区偏多亚~5倍,南丰、广昌、赣州、兴国出现日降水历史同期最大值,吉安、赣州两地区江河水位接近警戒水位;3月份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上旬和下旬,上旬赣南雨量偏…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12月总的天气特点是:降水量明显偏多,尤其是中南部出现历年同期最大值;气温接近常年;日照偏少。10~12月我省暴雨、大雾频繁,12月25~30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南部出现了1次较明显的降雪天气过程。2002年10~12月降水全省明显偏多,赣北为383mm,较常年偏多1.1倍,位居历史同期第3位。赣中、赣南分别为407、450mm,偏多1.3、1.9倍,位居历史同期第1位。10月全省降水量明显偏多,南部特多。赣北北部偏多1~2成,赣北南部偏多7成~1.5倍,赣中、…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0—12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接近常年、降水量偏多,日照时数显著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11—12月全省出现阶段性持续阴雨寡照天气;秋冬季区域性的大雾天气频发。1气候概况1.1气温。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13.7℃,接近常年同期。其中赣北13.2℃,和常年持平;赣中13.5℃,偏低0.1℃;赣南15.4℃,偏高0.2℃。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8.6、14.2、8.3℃,较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1—2021年汛期(4—6月)江西省8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序列资料,计算了江西省汛期候尺度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运用合成分析、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西省汛期降水的不均匀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PCD的变化区间为0.12—0.43,PCP的变化区间为5月第1候至6月第5候,说明江西省汛期降水较为均匀,但近年来降水有更集中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赣南南部和赣北东部降水较为集中,降水集中期自南向北逐渐推迟,主要出现在6月中下旬。从变化趋势来看,PCP在赣南南部和赣中东部为偏早趋势,赣中北部和赣北地区有偏晚的趋势,PCD的趋势并不明显。多雨年PCD大值区主要在赣中地区,最大降水出现在6月;少雨年PCD大值区在赣北中南部和赣南东部地区,最大降水出现在5月。  相似文献   

9.
雨洗花灾害是江西省早稻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基于1981-2017年江西省早稻种植区8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和14个水稻观测站发育期和产量资料,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探讨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的时空变化和分区特征并得到典型场。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发生频率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赣北南部高、两侧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位于萍乡北部、宜春南部、新余、南昌、抚州北部至赣东北地区,发生频率在60%以上,低值区位于赣州和吉安西南部,发生频率低于40%。轻度雨洗花灾害持续影响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且自1992年以来呈现发生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的趋势;重度灾害主要发生在赣东北,经历了两个活跃期和两个低发期。根据REOF分析结果,可将江西省早稻雨洗花灾害划分为赣北南部、赣中、赣东北、赣南和赣北北部5个区域。赣东北为重度雨洗花灾害高风险区,赣北南部为轻度雨洗花灾害高风险区,赣中、赣北北部为轻度雨洗花灾害次高风险区,赣南为雨洗花灾害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10.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1冷空气过程2011年9月17—21日,江西出现一次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赣北、赣中平均气温下降10—12℃,赣南下降8—10℃。受冷空气影响,19—25日江西出现了轻到中度、局部重度"寒露风"天气。2高温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1—2017年江西省23个代表站逐日气温资料和1984—2017年1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晚稻发育期资料,根据晚稻不同发育阶段,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晚稻寒露风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简称“赣”)轻度寒露风在9月中旬前出现的频率最高,赣北地区约3 a一遇,赣中地区约10 a三遇,赣南地区约5 a一遇,且由东南向西北呈增多趋势。中度寒露风在9月中旬前出现的频率较低,赣北、赣中约10 a一遇,赣南约20 a一遇;重度寒露风在9月中旬前出现的频率极低,赣中、赣北分别为0.4%和1.2%;中、重度寒露风由南向北呈逐渐增多趋势。轻度寒露风在晚稻幼穗分化到抽穗扬花阶段出现的频率为34.1%,灌浆阶段为26.9%;中度寒露风在晚稻幼穗分化到抽穗扬花阶段出现的频率为7.5%,灌浆阶段为8.0%;重度寒露风对晚稻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各发育阶段出现的频率均不到2%。  相似文献   

12.
<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陈娟1暴雨及强对流过程2019年4—6月全省降水量分布不均,赣北较历史同期偏少1—4成,局部5成,赣中赣南略偏多1—4成。全省10站以上暴雨日数共9 d(表1),较历史同期基本持平。4月9日江西出现区域性强对流天气,庐山、樟树、鹰潭等23县(市、区)出现8—10级大风,以庐山25.4 m/s为最大,乐平、铅山等地局地出现冰雹,赣北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并伴有雷暴天气。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 2001年 4~ 6月总的气候特点是:汛期不汛,气温正常,汛期结束偏早,日照大部偏少。 2001年 4~ 6月全省除武夷山西麓的南丰──瑞金一线降水偏多 1~ 4成、莲花县偏多 2.7成、吉安偏多不足 1成外,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以南昌和九江沿江地区偏少最为明显。赣北、赣中、赣南的平均雨量分别是 595、 747、 743 mm。赣北较常年偏少 2.3成,赣中、赣南基本与多年平均值持平。 4~ 6月超过 1 000 mm雨量的仅有南丰( 1 072 mm)、广昌( 1 069 mm)和石城( 1 029 mm) 3个站。总雨量最少的是彭泽,仅 352 mm,比常年偏少 4~ 5成。另…  相似文献   

14.
<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陈翔翔1暴雨过程2015年4—6月,江西省暴雨日数较历史同期偏多,10站以上暴雨日数达16 d(表1)。其中,6月出现了6次暴雨天气过程,频繁的暴雨致使江西多处出现城市内涝和局地地质灾害。6月17日傍晚到19日上午,赣北和赣中北部、赣南北部局地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其中,18日暴雨和大暴雨总站数为2015年1—6月单日最多。17日14时—19日14时,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9.1 mm,以鹰潭  相似文献   

15.
2000年7~9月的天气特点是:降水南多北少,我省北部和中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伏旱;季平均气温北部接近常年,中南部偏低;全省日照时数偏少。2000年7~9月总雨量呈南多北少分布,赣北、赣中、赣南的平均雨量分别为299mm、307mm、453mm。与常年相比,赣北偏少1.3成,赣中偏少1成,赣南偏多2.5成。7月份除赣州、南康、瑞金、大余、信丰降水偏多2成~1.1倍以外,全省其它地区降水均偏少。其中宜春仅7mm,偏少9.6成。8月份除九江、瑞昌、莲花、南昌县降水偏少2~5成,南康、修水、南昌、泰和、宁冈接近常年外,全省其它县(市)降水均明显偏多。…  相似文献   

16.
采用EOF、REOF方法、Mann-Kendall等检测分析方法对江西省1961—2017年汛期降水进行分型,并从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水汽输送三个方面对比了江西汛期降水不同类型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及主要差异。结果表明:江西省汛期降水空间场可分为全省一致型、南北反向型、南北—中部反向型。江西省汛期降水可分为赣北型、赣南型、赣中型,这三个分区较好地反映了江西省汛期降水地域上的差异分布,且与江西地理区划上的赣北、赣中、赣南基本吻合。赣北型汛期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他两种模态汛期降水呈增多趋势,三种模态的降水趋势发生突变但不显著。三种降水模态的大气环流特征不同:赣北型为宽广的斜槽内引导冷空气从贝加尔湖分裂南下,面积偏大、脊线偏北的副热带高压与孟加拉湾的西南水汽推动暖湿空气在江西的北部交汇;赣南型为亚欧中高纬呈经向环流,我国南方大部为正高度距平,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水汽输送较弱,雨区偏南;赣中型为高纬度受负高度距平控制,冷空气势力较强,在中纬度两个稳定维持的阻塞高压配置下,大量堆积、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在江西省中部汇合。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3月江西省降水偏少,各种灾害天气频繁出现,大雾、寒潮、暴雨、强对流交错纷杂,1月3-6日和2月7-9日还出现了2次阶段性的雨雪冰冻天气。
  1大雾过程
  1-3月,江西区域性大雾日数共计12 d,其中1月达9 d,较历年同期偏多。
  2寒潮过程
  1-3月,全省共出现3次寒潮。其中2月7-9日的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全省共88个县(市)达寒潮标准,以赣南降温最为明显,48 h日平均气温普遍下降14-16℃,4个县市出现8级以上偏北大风;3月1-2日的寒潮过程有8个县(市)出现8-9级大风。  相似文献   

18.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8,(江西省汛)
采用EOF、REOF方法、Mann-Kendall等检测分析方法对江西省1961—2017年汛期降水进行分型,并从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水汽输送三个方面对比了江西汛期降水不同类型对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及主要差异。结果表明:江西省汛期降水空间场可分为全省一致型、南北反向型、南北—中部反向型。江西省汛期降水可分为赣北型、赣南型、赣中型,这三个分区较好地反映了江西省汛期降水地域上的差异分布,且与江西地理区划上的赣北、赣中、赣南基本吻合。赣北型汛期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他两种模态汛期降水呈增多趋势,三种模态的降水趋势发生突变但不显著。三种降水模态的大气环流特征不同:赣北型为宽广的斜槽内引导冷空气从贝加尔湖分裂南下,面积偏大、脊线偏北的副热带高压与孟加拉湾的西南水汽推动暖湿空气在江西的北部交汇;赣南型为亚欧中高纬呈经向环流,我国南方大部为正高度距平,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水汽输送较弱,雨区偏南;赣中型为高纬度受负高度距平控制,冷空气势力较强,在中纬度两个稳定维持的阻塞高压配置下,大量堆积、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在江西省中部汇合。  相似文献   

19.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 江西省气象台 包慧濛 1 降水过程 2021 年 4—6 月全省降水量分布不均,赣中西部和赣南较历史同期偏少 1—3 成,赣北和赣中东部略偏多 1—4 成.全省 10 站以上暴雨日数共 12 d,较历史同期基本持平. 5 月 10—13 日江西中北部出现一次明显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贤、上高、崇仁等 22 县(市、区)出现冰雹,共有25 县(市、区)出现8 级以上阵风,余干等48 县出现30 mm/h以上短时强降水.其中 10 日暴雨范围广、强度大,全省有41个国家站出现暴雨,奉新、余干等 6 县出现大暴雨,以戈阳117.4 mm为最大.5 月19—22 日全省自南向北出现区域性暴雨,以 19 日暴雨范围最广,全省有 31 个国家站出现暴雨,以于都95.4 mm为最大.6 月26 日—7 月1 日赣北、赣中出现连续性暴雨过程,全省平均雨量达 120 mm,以 30 日暴雨范围最广、强度最强,全省有21 个国家站出现暴雨,景德镇、婺源等3 县出现大暴雨,以乐平市 184.8 mm为最大.  相似文献   

20.
1大雾天气过程2001年10~12月我省共出现了5次大雾天气过程(表1)。2暴雨天气过程2001年10~12月,我省出现了1次大范围暴雨过程,时间是11月1日20时~2日20时。这次过程共有25站出现暴雨、7站出现大暴雨。暴雨落区主要在宜春、南昌、上饶3市和抚州市北部,大暴雨出现在浙赣线东部。这次过程的暴雨站数、大暴雨站数均为我省历史同期(1950年以来)之最。表12001年10~12月大雾天气过程一览表时间站数(站)主要落区10月10日24赣中、赣南、赣西北、赣东北10月24日25全省11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