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21”服务万户千家周鸣(河南省气象台,郑州·45003)气象信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气象信息越来越关注。电话的普及,使电话服务成为气象部门新的经济增长点。郑州市“121”于1996...  相似文献   

2.
王式中 《气象》1982,8(1):21-22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为工农业生产,为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手段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天气预报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当人们在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时,常常要求有关天气出现的时间和强度的准确预报,所以天气预报服务工作一直是以“定时、定量、定点”为目标来进行改革的。  相似文献   

3.
王晨 《气象知识》2010,(4):22-24
以前人们注意的是低脂、低盐、低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碳”了。当很多老百姓有了“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意识后,马上就在日常生活中开始了低碳生活。正面标兵越来越多,减碳一族队伍正在壮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日新月异,观众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人们的求知欲越来越强,对电视节目的品味和要求越来越高,寓教于乐的科普性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气象科普专题片以它特有的内容和形式向人们揭开气象科学高深莫测的神秘面纱,展示气象科学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5.
浅谈医疗气象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相应地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天气预报已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日常需求,更专业、更具体的专业预报才会受老百姓欢迎,因此,各种专业预报也就应运而生,医疗气象预报就是专业预报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有可能预防天气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健康地享受生活。医疗气象预报的任务是预测自然大气和人工环境是否适合人类活动的气象条件。人生活在大气中,无时不受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气象要素对人体的影响是通过皮肤、呼吸系统、感觉系统等神经感受器、下丘脑、植物神经…  相似文献   

6.
在巴城市和工业区,因空气中混杂着大量的污染团场。因而出用烟雾的税率就高于郊区农村。例如.南京市一年中的烟雾日要比如区乡32%.其中冬季多80%以上.上海市中心地段的年烟雾日竟是其郊区的两倍.烟雾是雪和烟幕两种天气现纪的合称.两者的共同特征是使大气水平能见应阿低到一万米以内.两者的区别在于本汽含量:一段往无风沙无降水之日.当能见应低于一万米时.如空气近应高干80%.可u为是零(也可以说是水泥类烟雾);如果空气温度低于80%.则应推断为相任(也可以说是围上见地贯)。例如、在一段入眼里.更庆和沈阳四是“烟雾2田”…  相似文献   

7.
唐口是我县终南公社东面廿多里处的一个生产大队。站在我站观测场东望,常可看到该队附近的山脚下有一种云雾现象出现。当地群众称此为“唐口拉烟雾”。且很早广泛流传有“唐口拉烟雾有雨”的天气谚语。(一)烟雾与降雨的规律为了验证“唐口拉烟雾有雨”这条天气谚语,我们十多年来,一直对它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肖红 《湖北气象》2006,(2):30-30
目前,住宅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年平均住宅开发面积约为4×108m2,堪称世界第一,这意味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人在购房时,考虑较多的是房子的价格、结构、质量等因素,对房子周围的环境考虑相对较少,特别容易忽视“看不见、摸不着”的气象条  相似文献   

9.
1引言 温度是表征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天气预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预报要素。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通常是指在标准观测场中距离地面1.5m高度百叶箱中的温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露天环境温度与气温的差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百叶箱中温度预报,迫切需要了解不同环境温度的变化。2004年起长春、白城、前郭、四平、吉林、辽源、通化、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卫生路线的指引下,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周总理提出的“一个气候,一个烟雾,我们对两者都要研究”的指示,卫生部防治慢性气管炎办公室于1974年11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气象因素与慢性气管炎发病关系”座谈会。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也派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寇鑫 《气象知识》2010,(4):25-29
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个全新的概念——低碳生活,正在被广泛传播着,它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利用各种方法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倡导环保到减少碳排放量,“低碳”生活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它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可以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2.
《气象知识》2010,(4):30-33
现在“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减排”主要是指减少向大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生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那么.今天.你低碳了吗?  相似文献   

13.
陕西南北狭长,地势走向呈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处于我国东南湿润区向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气候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有利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陕西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需求迫切,四大基地中的“渭北绿色果业基地”、“陕南现代中医药基地”,六大特色产业中的“果业”、“畜牧业”是为农服务的重点。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农民对气象科技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加强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居民家里安装了空调 ,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写字楼和办公室更是空调、冷气一应俱全。人们的夏日似乎过得很清凉、惬意。殊不知 ,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可能会吞食现代文明的苦果———空调病。患上此病的人 ,轻者出现困倦、嗜睡 ,重者发生胸闷、头晕、眼花、头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最近 ,我国医务工作者还发现 ,长期处于有空调、冷气环境中的人 ,易患筋膜炎、关节炎 ,造成关节僵硬、曲伸不利、肌肉酸痛等症状。传统中医学理论表明 ,“天人相应”、“人与四时相应” ,天时、四时、万物对人的生命活…  相似文献   

15.
吴锋 《吉林气象》2004,(3):29-31,4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气象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泛。同时关键、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服务对大气探测手段和资料密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的“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及各区域“中小尺度灾害天气预警系统”建设等业务系统相继建立或正在实施当中。其中,做为这些系统中最基本的骨干工程自动气象站网建设,正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天气变化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气象指数预报已走进了百姓的生活。气象部门不失时机地对外发布内容更加精细和丰富的气象指数预报,为科学指导人们充分利用气象信息来改善生活及工作环境,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每天有意识地按气象指数预报来安排工作和生活已渐成为新的理念和时尚。但由于气象指数预报还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性服务工作,怎样才能做到更加科学准确的发布,朝着健康有序的规范化服务方向发展,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1气象指数…  相似文献   

17.
任务不同.科学是认识世界探求客观真理,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用来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技术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手段和信息手段. 形态不同.科学表现为知识;技术表现为物质形态. 目的不同.科学寻求“是什么”、“为什么”、“能不能”;技术寻求“做什么”、“怎么做”、“做出来有什么用”. 选题方法不同.科学从发展自身逻辑中选题;技术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中或是从某一实施方案完成过程中选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台站自动化建设,台站业务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作者适应当前业务发展,从工作实际出发,使用C++Builder6.0设计开发了“仪器超检提示程序”。本文从开发的目的、实现的功能、数据库的构建、程序的设计等几方面阐述了“仪器超检提示程序”的设计与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天气变化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气象指数预报已走进了百姓的生活.气象部门不失时机地对外发布内容更加精细和丰富的气象指数预报,为科学指导人们充分利用气象信息来改善生活及工作环境,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每天有意识地按气象指数预报来安排工作和生活已渐成为新的理念和时尚.但由于气象指数预报还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性服务工作,怎样才能做到更加科学准确的发布,朝着健康有序的规范化服务方向发展,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个越来越为我国科技界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创新体系的建立被提到重要位置。早在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就提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变动”的概念,之后,创新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重点。针对不同时空特点,人们探求的层次也逐渐变化或加深。初时仅反映在最现实的生产中,提出要技术创新,即强调科技发现、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等。而到了目前现代化技术相当高、信息量异常庞大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又提出了知识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知识创新,它给人们头脑和实际生活都赋予一个“新”字。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