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开毕 《福建地质》2008,27(4):392-401
通过福建省沿海经济带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在福建近岸浅海区域共采集479件沉积物样品,分析测试了52种化学元素以及pH值和有机碳等指标。总结了该区域浅海沉积物化学元素的丰度、含量变化及其区域分布,并分不同沉积物类型统计有害元素的污染起始值。福建近岸浅海沉积物与中国浅海沉积物对比,大部分元素的含量高于中国浅海沉积物,含量变化基本遵循“元素的粒度控制律”,除Si元素相反外,Al、Fe、Cu、Co、Ni等绝大多数元素的含量随沉积物粒度变细(砂→粉砂→泥)而升高,有些元素在泥质沉积物中的含量常高出砂质的数倍;其高值、高背景区的区域分布也总是与细粒沉积物有关,而低值、低背景区则明显地与砂质沉积物的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韶山地区三条地层剖面的实测和研究,笔者认为震旦纪韶山地区为一浅海环境,一直直接接受沉积。其层序,岩性岩相特征均可与湘潭锰矿地区震旦系对比。前人所述的“上震旦统留茶坡组不整合超覆于板溪群上的现象”并不存存。  相似文献   

3.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沉积学界出现了风暴沉积作用与风暴沉积物或风暴岩(Storm deposits,tempestites)研究的热潮。大型湖盆浅水地带、特别是开阔海盆的滨海与浅海区的风暴沉积的重要性与普通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过去对浅海细粒沉积中的粗粒夹层无法理解的现象从风暴沉积中得到了解释;而过去有些被认为“浅滩沉积”或“浅水浊流”的岩石,现在有可能被怀疑为风暴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海底热液活动是海洋地质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相比于深海热液活动较高的关注度和取得的较多的研究成 果,浅海热液活动研究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浅海热液系统一般靠近人类活动的区域,对人类生活具有一定的 影响,深入开展浅海热液活动的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热液流体循环过程、热液成因机制及相关动力学过程。文章在简要介 绍国内外浅海热液活动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对浅海热液活动的研究应主要集中于以 下几个方面:浅海热液流体及气体的来源;浅海热液系统模式及与构造环境的关系;浅海热液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浅海贝藻养殖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中国是浅海贝藻养殖的第一大国,年产量超过1 000万t。根据贝藻养殖产量、贝藻体内碳元素的含量及其贝类能量收支,推算出2002年中国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使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可达300多万t,并通过收获从海中移出至少120万t的碳。该结果不仅为探讨全球“遗漏的碳汇”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同时也证明了浅海的贝类和藻类养殖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了大量的海洋碳,提高了浅海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另外,贝藻的养殖活动与浅海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之间关系复杂,相互作用明显,因此,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海底热液活动是海洋地质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之一,相比于深海热液活动较高的关注度和取得的较多的研究成 果,浅海热液活动研究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浅海热液系统一般靠近人类活动的区域,对人类生活具有一定的 影响,深入开展浅海热液活动的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热液流体循环过程、热液成因机制及相关动力学过程。文章在简要介 绍国内外浅海热液活动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对浅海热液活动的研究应主要集中于以 下几个方面:浅海热液流体及气体的来源;浅海热液系统模式及与构造环境的关系;浅海热液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吴弘毅 《地层学杂志》1992,16(4):270-276,281
<正> 长江中,下游早、中三叠世海相沉积地层称为青龙灰岩或称青龙群,系指一套浅海台盆相—咸化潟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其顶部广泛覆盖一层石灰质砾岩。砾岩层在安徽钢陵、繁昌出露极佳。对其时代及成因各持所据,各执所见。相继提出了“底砾岩”,置于“黄马青群”之底部,作为金子运动或淮阳运动;属“同生角砾岩”,置于“青龙群”的顶部,与上覆“黄马青群”为假整合接触;“膏(盐)溶角砾岩”,“溶崩角砾岩”,“交代角砾岩”等多种  相似文献   

8.
滇东南丘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主要为一套含铝土矿的碎屑岩系。根据区内实测剖面的沉积特征以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吴家坪早期为低能淤泥质海岸到局限浅海的沉积环境。在对54条剖面的岩性、厚度、沉积特征等资料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了丘北地区吴家坪早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分析了其沉积相分布和演化特征。吴家坪早期,丘北地区总体表现为潮坪-局限浅海的沉积环境,铝土矿主要发育在吴家坪阶下部的第一个三级层序中。通过对区内已知矿点与古地理关系的研究,认为铝土矿成矿的最有利沉积环境是潮下带-浅海上部。  相似文献   

9.
联合古陆(Pangea)大陆边缘及泛大洋和古特提斯洋的广大地区在二叠纪时期出现大规模硅质富集事件, 被称之为“全球二叠纪硅质沉积事件”。黔北遵义地区二叠纪瓜德鲁普世—乐平世转换时期成硅事件为该事件重要组成部分, 呈现出“白泥塘层”层状炭硅质灰岩、层状硅质岩和硅质条带或燧石结核三种不同类型硅质富集岩石。遵义地区硅质来源的研究能够深入认识全球性“二叠纪硅质沉积事件”, 同时为研究该时期遵义盆地的结构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窗口, 对遵义锰矿成矿作用也有重要指示意义。文中采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并通过硅同位素的协同指示意义对硅质来源进行厘定, 并对硅质岩成因与沉积环境进行归纳总结, 在研究区建立系统完整的硅质富集沉积体系。实验测试结果显示: “白泥塘层”炭硅质灰岩中δ30Si值介于–0.09 ~ –0.67之间, 层状硅质岩中δ30Si值介于0.03~1.47之间。结合主、微量元素特征和岩石学特征表明: “白泥塘层”炭硅质灰岩形成于深水盆地缺氧还原环境, 硅质来源于海底热液, 沉积中心位于热液喷口的附近, 沉积过程中受陆源硅质输入影响显著。层状硅质岩形成于浅海台地正常沉积氧化环境, 硅质来源于海底热液, 沉积远离热液喷口, 热液沿构造裂隙通道经过了一定的迁移距离, 与茅口组浅海台地相正常沉积的块状-厚层状灰岩发生交代作用, 从而形成硅质岩; 硅质条带或结核形成于浅海台地正常沉积氧化环境, 硅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液, 沉积过程中有陆源硅质的输入, 由长时间多期次的海底热液喷流作用带来的硅质迁移至盆地外围浅海台地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沉积学的今后发展:若干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孙枢 《地学前缘》2005,12(2):3-10
在简述沉积学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 文中提出了中国沉积学今后发展需要加强和重视的研究领域。就沉积类型而言,需要加强和重视包括陆相沉积、碳酸盐沉积、近岸和浅海硅质碎屑沉积、深海沉积的研究;新的发展方向包括沉积盆地、古气候与沉积作用、前寒武纪沉积、人类生存环境沉积学、区域沉积学和全球沉积学。文中还对中国如何继续深化这些研究提出了一些需注意的问题,如需长期不懈地对一些科学问题和沉积现象深入研究和观测,以及重视新方法及新技术的应用等。在结语中对未来中国沉积学发展提出了10条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海平面上升与三角洲湿地保护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渤海地区三角洲是我国滨海重要的湿地发育区,在淤泥质滩地型湿地上发育着众多的动、植物群落,成为若干珍稀水禽的栖息地。从地面垂直形变与潮位资料等分析,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的地面下降速率为3~4mm/a和3.5~4.5mm/a,而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为45~5.5mm/a和5~6mm/a,预计至2050年总体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量可达40~55cm。海平面上升对三角洲湿地的影响首先是直接淹没大片农田、油井和市区,其次是加剧海岸线的侵蚀与后退,还有风暴潮与洪涝灾害的加剧。针对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生态风险与人为活动干扰,有必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本文介绍了生境更新与湿地调整的管理策略,以及淤长型滨海湿地的滚动开发模式。交替采用“渐进”与“跃进”的滚动开发,可保持湿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有利于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南海北部陆坡至东海南部“残留特提斯”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国林  郑浚茂 《现代地质》2004,18(1):103-109
特提斯构造域是指发育于欧亚大陆南缘的一条全球性纬向展布的构造域,在该构造域内发育有许多蕴含丰富油气资源的沉积盆地,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含油气区。通过对比分析世界上典型的"特提斯域"所拥有的特有沉积及构造环境及其对油气生成、聚集成藏与保存带来的深刻影响,如赤道封闭型浅海碳酸岩盐礁为主夹页岩的沉积主体及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及蒸发岩盖层等特征,并通过对实际勘探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南海北部、东海南部中生代缺乏典型"特提斯域"沉积及典型特提斯型大型油气藏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东海及邻近地区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首先对两条剖面的岩石圈结构进行了论述。以两条剖面的岩石圈结构作为约束,采用小波分解、全磁纬变倾角化极和地热场反演岩石圈底界等项技术,获取了研究区沉积基底面、莫霍面和岩石圈底界面在三维空间的展布以及岩浆岩的分布。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岩石圈各层的展布及岩石圈三维结构单元的划分,认为东海陆架盆地的东部凹陷带为寻找油气最有利的地区,冲绳海槽为弧后盆地,钓鱼岛岩浆岩带为中酸性岩浆岩带,吐嘎喇火山带为当今火山弧,琉球岛弧为欧亚板块裂离部分,琉球岛弧东部斜坡为古东海大陆架的陆坡,位于此陆坡上的凹陷为弧前盆地。  相似文献   

14.
Shallow submarine springs along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of Turkey discharge most available groundwater via highly developed karstic (buried channels) systems towards the Mediterranean Sea before interception for domestic and agricultural uses. This phenomenon takes place in OvacLk-Silifke village, one of the most intensive touristic places on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of Turkey.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hydrochemical tests and dye-tracing techniques that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amount of water discharge along the OvacLk coastline. Comparison of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of the karst springs, which have a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of 500 µS/cm, with the EC of the coastal and submarine discharges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identifying the percentage of available freshwater from the shallow submarine springs.  相似文献   

15.
The seismically active Marmara region, located in NW Turkey, lies on the westward end of the North Anatolian Fault (NAF). The NAF is well defined on land.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of its extension in the Marmara Sea include marine bathymetry, seismological activity and seismic profiles. In this study, faults and their configurations identified inland are extended into the Marmara Sea by means of aeromagnetic anomalies, as well as seismic and gravity profiles. The deep structure was resolved by constructing a map of the Tertiary bottom. Shallow Curie isotherm was determined by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ing a thinner crust in the northern Marmara depression area with respect to the continental crust. A combination of the geophysical data allows us to propose the existence of subsidence and isostatic equilibrium in the northern Marmara Sea. A less-active zone identified in the central high zone dividing the Marmara Sea into two parts may also be deduced from the seismic data. This structural arrangement may play a key role in earthquakes that will affect the surrounding regions.  相似文献   

16.
陈颐亨 《沉积学报》1989,7(4):69-76
作者据海区和周边岛屿的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描述了东海的白垩纪-第三纪古地理。并绘制了该时期的系列古地理图,从而有可能归纳出东海在某些时期具有“南海北陆”,古地貌上犹如今日渤海-黄海陆缘海盆及其周边陆地环抱等特点。同时简略地讨论了海水进退和古气候,分析了东海东部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南海的氧同位素3期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南海北、西、南部3个沉积速率相对较高而且连续的沉积柱状样MD2904,MD2901和MD2897为基础,通过粒度、碳酸盐、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分析,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南海MIS3期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南海MIS3是末次冰期中的弱暖期,海水表层古温度比相邻的MIS2和MIS4期略高,但是明显比MIS1和MIS5期低。MIS3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气候的不稳定性,发生了多次气候快速变化事件。在格陵兰冰芯中记录的千年尺度快速气候变化事件(D/O事件和Heinrich事件)基本上在南海北、西、南部都有响应,具有与全球同步的特征。南海MIS3古生产力都显示出较高的特点,这与东亚季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北部主要受冬季风影响,西部和南部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南海南部MIS3表现出比MIS5更高的古生产力和更强的夏季风强度,这一特点有待更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最新二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重要不整合面进行了研究,共识别出了4个重要不整合面;利用声波时差法和构造横剖面法,恢复了两期重要不整合面的剥蚀厚度;同时根据重磁资料及精细地震解释,对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断裂特征作出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主要断裂的形成期次及活动时间。最终,结合地层的分布特征及钻井资料,将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构造演化史分为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海面升降变化的研究已取得较明显的进展, 但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的古海岸线遗迹、埋藏海相层和地貌标志等问题上。近几年, 我们通过对黄海晚第四纪岩芯沉积物的研究, 积累了不少有关黄海陆架区海面变化资料, 如埋藏泥炭层、古土壤层、贝壳层、钙结体层, 以及抱粉、微体古生物化石、14C和古地磁数据等。本文是根据我们对若千黄海晚第四纪岩芯的分析资料, 并结合邻近海区和沿岸的有关资料, 对本研究区的海面变化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东海地区壳体构造演化及其盆地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本文引用最近的地震、钻探、海底拖网采样及其它地质资料,通过综合研究与分析,证实东海地区的壳体属薄化陆壳型壳体,其构造演化经历了地槽阶段(Pt-D_2)、地台阶段(D_3-T_2)和地连阶段(T_3-Q)。其中,前两个阶段与东亚壳体东南地区的构造演化基本一致,进入地洼阶段后逐步薄化。东海盆地的形成与“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无关,而与地幔蠕动流所产生的拖拽型拉张应力场和地洼造山带所具拉伸趋势而形成的伸展型拉张应力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