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期刊博览     
《中国测绘》2006,(5):88-88
地图受著作权法保护《测绘通报》2006年第7期地图作为作品的一种形式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已为世界多数国家立法所承认,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多数国家都将地图与其他图形作品划为一类著作权的客体加以保护。地图在我国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地图》2012,(3):14-15
在米开朗基罗绘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穹顶上的惊世杰作《创世纪》中,最经典的一个场面名为《创造亚当》。壁画中,亚当伸手去接触那赐予他生命的上帝之手,灵魂便被永远注入了只有躯壳的人类体内,这个奇迹般的瞬间成了《创世纪》整幅画作的焦点。近日,在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公布的一幅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3.
陈振华  袁一凡 《地图》1995,(4):40-43
论小比例尺普通地图著作权的保护特征陈振华,袁一凡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七)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作者创造性地独立...  相似文献   

4.
地质公园为科学传播地学知识搭建了一个理想平台,传播地学知识是地质公园的重要功能之一。科普创作是科学传播的基础。为了解决目前地质公园科普领域存在的通俗化、准确性、统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等诸多问题,主管部门应该发挥统一协调功能,统一规划,统筹经费,建立开放但须遵守规则的科普创作团队,充分利用学科专家、科普作家以及普通公众志愿者各自的特点,开展地质公园科普辞典编制及修订工作。科普作品提供社会免费共享,减少重复劳动,从根本上解决地学科普创作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吉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举办廉政文化创作书画作品展,共征集和展出书画作品32幅,其中毛笔书法3幅、硬笔书法13幅、漫画16幅,作品均来自局属单位干部职工及书画爱好者。展出作品紧扣廉政主题,围绕宣传廉政文化,通过挖掘现实工作、生活中与廉政建设息息相关的现象,展现美与丑、善与恶,鞭挞腐恶,大力弘扬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  相似文献   

6.
王长森  易利珠 《地图》1997,(4):59-60
一、从地图起源说起地图的起源早于文字,大约在象形文字出现之前就有了地图。原始地图被画(或刻)在石壁、粘土版或陶片上,其内容大都与人类早期所处的生产活动(如渔猎、耕种等)和生活环境有关。在早期地图上,山被画作起伏的曲线,水被画作搞旅的波纹,路被画作一串串脚印——那时原本没有路,只有人在经常走过的地方留下的一串串脚印,这样表达十分形象、有趣。更有趣的是,早期地图上的符号,如山、水等,竟与后来的象形文字如出一辙。地图成为人类认识自己生存环境的工具,从古到今始终如是。早期地图与现代地图不同之点仅在于早期…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大凡稍许有些世界史知识的人,就不会不知道乔治·华盛顿。他是美国革命时期美英之战中的美方统帅,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首任总统。但是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华盛顿一生都与测绘有颇深的渊源。他最初从事的职业就是测量员,然后才陆续成为战士、种植园主、土地投机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应城县红旂人民公社地图是武汉测绘学院制图系成立(1957年)以来所创作的第一部制图作品。  相似文献   

9.
周尚意  理池图 《地图》2014,(1):139-139
初秋,我到韩国参加亚洲文化景观学会的会议。会后,东道主、首尔国立大学的金晟均教授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研究对象——河回村。2010年7月31日,这个小村庄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此之前,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美国的老布什和小布什总统都先后造访过此村。据说,  相似文献   

10.
一起地图著作权纠纷案引出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洁 《地图》1999,(3):26-28
案例:1994年乙作者利用甲作者的多部作品编制了一部新作品,并出版发行。同年,甲作者起诉,请求法院判决乙作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一审法院判决甲作者胜诉。乙作者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二审法院。理由是,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乙作者的作品具有独创性,与甲作者的作品并不完全一致,只是使用甲作品部分内容当作资料,未构成侵权,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一审原告的诉讼请求。我国著作权法已经实施了多年,由于地图作品比其他作品更具有特殊性,往往在法律适用时在理解上出现偏差。笔者试图从上述案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违法使用他人创作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无端 《地图》2010,(5):18-19
<正>在飞机还未发明的年代已经有人俯视整个城市将它的面貌画了下来美国于19世纪向西部扩张之时,迫切需要对新的领土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一种特殊的地图——全景地图应运而生。美国首创全景地图的艺术家Albert Ruger,终其一生都在发展制图的新技术,他制作了从新  相似文献   

12.
《地图》2000,(2):38-38
云南美术出版社准备再版美国伯特·克拉夫奇克先生的摄影作品集———《一个美国人难忘的云南印象》。编辑以特有的敏感 ,一下看中了我们留藏的那本《昆明导游》中的“昆明市区街道简图”。这本 1944年由中国旅行社印刷发行的旅游指南 ,出版的年代正好是克拉夫奇克先生 1943年至 1946年作为陈纳德援华空军 (飞虎队 )的一员 ,来到中国云南工作战斗的时期。他的摄影作品集中了很多当时昆明的街景、公园和标志性建筑 ,这地图对了解 5 6年前昆明城市的建筑范围是很有帮助的。  无独有偶 ,当此书正在印刷中 ,我们又无意中在昆明十五中外语老教…  相似文献   

13.
红英 《中国测绘》2011,(1):32-35
赵洪山,1955年10月出生在河南省范县。他第一次摸相机是1977年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当时.他分配在安阳地区文化局(现在的濮阳市)工作,当年他和刘文选举办的第一次摄影培训班.使他有机会第一次触摸到。珍贵”的相机.他的第一幅摄影作品《春情》获得了三等奖。  相似文献   

14.
蔡天新 《地图》2009,(4):150-151
我对波兰的感情主要来源于肖邦,肖邦使我把波兰和其他一些国家区分开来。肖邦的钢琴作品属于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列,那种柔美而又坚毅的声音纯净发光,集浪漫和古典于一身,犹如“一块水晶的某种自然的东西被粉碎或劈开了”(法国诗人瓦雷里语)。自从1830年离开祖国以后,肖邦从没有中断过对玛祖卡和波洛涅兹这两种波兰民族舞曲形式的创作,这也是他的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对祖国的怀念之情成就了肖邦。1849年,肖邦在巴黎逝世,年仅39岁,后来,这位“波兰孤儿”的心脏运回了祖国。  相似文献   

15.
《今日国土》2013,(10):46-47
人人都会睡午觉.但方法对不对,可是大有差别。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刊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睡眠研究科学家大卫·丁吉思博士等多位专家总结出的“完美午睡须知”。他指出.完美的午睡,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相似文献   

16.
周岩 《地图》2005,(6):77-79
欧阳缨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0多年了。每当我们编绘、印制和阅读各类地图作品时,就会自然地想起我国现代著名的地图编辑学家、原武昌亚新地学社主编欧阳缨的音容笑貌和他对地图编绘出版事业的执著追求,并对他60多年来为我国地图编绘出版事业的不朽贡献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7.
国土文苑     
作者简介:刘水露湖北襄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协组织联络委员会委员、创作研究员,襄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五届、六届书法篆刻展览,2005年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并多次在全国书法大展赛中入选或获奖。  相似文献   

18.
《地图》2011,(4):14-15
当我们欣赏一幅美妙的画作时,大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近日的一项研究发现:观看艺术杰作,会带给你热恋般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19.
莱斯特·布朗博士是美国地球政策研究院创始人及主席,是美国著名的农业和环境问题专家,曾担任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博士的研究主要涉及人口、粮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被《华盛顿邮报》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思想家”。30年前他就率先提出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1974年他创办了华盛顿世界观察研究所,1994 年他的《谁来养活中国》一文轰动中国,并引发了  相似文献   

20.
我们敬爱的朋友、著名的土壤地理学家、微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美国国家地理信息分析中心主任大卫·西蒙教授(Prof.David Simonett),多年来与癌症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于1990年12月22日在美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他的中国朋友,无不深表哀悼。 西蒙教授一生为美国地理学的发展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创建,无私地奉献出了他的卓越才华和真知灼见;他的著述丰富,并主编《遥感手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