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雨鸣 《地图》2011,(5):62-67
这是一份口述档案, 一位梅州当地人向我们分享独属他个人的佳节记忆。 我们借此引领.进入客家人的本土生活. 感知春夏秋冬,客家的完整一年, 从中体验往昔,回味日渐远去的农耕文化。  相似文献   

2.
卷首     
《地图》2011,(5):5-5
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哪里就有客家人聚族而居、艰苦创业。也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相似文献   

3.
思径 《地图》2011,(5):48-55
“福佬好食粥,客家好起居”,意思是潮汕人好美食,客家人好盖房子。轻描淡写的一句“客家好起居”背后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客家建筑景象。  相似文献   

4.
贺泽劲  李继勇 《地图》2011,(5):36-47
走进中国三大客家人聚集地——赣南、闽西粤东,走过号称“客家四州”的赣州,汀州,梅州和惠州,触摸客家文化的核心,打捞客家先民筚路蓝缕,跋山涉水的传奇,我们此行只有一个主题 ——客家。  相似文献   

5.
陈平 《地图》2019,(3):124-133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是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客家摇篮”之称。赣州的古城墙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为国内罕见的较为完整的北宋砖城墙,距今已有近丢掉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陈平 《地图》2018,(4):120-129
承客家人聚族而居、守望相助的生活方式,侨乡村人数百年来建造了为数众多的客家围龙屋。围龙屋又称围屋,是传统客家民居(围屋、排屋、土楼)三大样式之一。侨乡村现存38座围屋,它们建筑风格多样、特色各异,是我国客家地区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被人们誉为客家围屋“大观园”。  相似文献   

7.
《地图》2006,(3)
现当代迁都之风四起,大批国家不约而同地迁都,迁都。他们各自的国情迥异,疆域大小不等,迁都的动机与设想也各有千秋。但在一点上,他们几乎是,甚至完全是一致的,那就是:“内迁”!世界上许多国家,很早就恪守祖宗流传下来的首都“内置”的原则,一般把首都置于国境内部。后来尽管人  相似文献   

8.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05-108
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基于GIS技术,从含"围"地名群空间分布特征出发,通过分析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与客家含"屋"地名群进行选址差异的对比,揭示了绝大多数含"围"地名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且符合客家人的选址要求,支持"围屋"的命名起源说法;少数含"围"地名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水患易发地区,支持"堤围"的命名起源说法。  相似文献   

9.
韭菜在中国古代曾作为高等祭祀之物,《礼记》说:"庶人春荐韭,配以卵",可知韭菜炒鸡蛋是祭祀祖宗的好食物.韭菜、鸡蛋加木耳馅做的"素三鲜"饺子向来也是传统美食.在北方大多数地方,你下馆子要盘"素三鲜"饺子,咬一口铁定是飘着韭菜香的,再放点虾皮更是增味不少.但到了南方,不只饺子不常见到,就连"素三鲜"也变成了胡萝卜、木耳、绿豆芽或者白菜、木耳、鸡蛋.你大吃一惊,假的!多吃几碗后,也就默认了,但心里仍觉得有那么点不屑,没有韭菜怎么能叫"素三鲜"呢,顶多只是盘"行尸走肉"的饺子罢了.  相似文献   

10.
《今日国土》2008,(12):6-6
21.8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人均购买各种服装支出由1983年不足6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元.增长21.8倍.购买各种服装数量由人均0.7件增加到2.4件.增长2.3倍。2007年城镇居民用于购买成衣的支出人均748元.占衣着消费支出的71.8%.购买成衣的数量由1978年的人均3.13件增加到2007年的7.82件。  相似文献   

11.
微测绘     
《中国测绘》2014,(1):69-69,71
@天地日月_g7i:智慧城市的15个方面标志:位置标注精准,地理信息翔实.网络互联互通.信息传输快捷,智能交通灵敏.智能绿化养护节能.社会管理人机互动.政府监管阳光透明.市情监控报警提示。物流配送通畅,家庭智能化.社会诚信度高.信息反馈有效.数据检索方便.语音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全域。土地面积为2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45%:2011年.常住人口为10615万人.占全阔的7.88%: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75亿元.占全同的11.01%。  相似文献   

13.
数字     
《今日国土》2008,(8):6-6
31425.75亿元 财政部14日公布了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31425.75亿元.同比增长33.5%.增收7890.94亿元。  相似文献   

14.
《今日国土》2008,(12):16-17
曲格平.曾任国家环保局局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高级顾问。1930年6月生人.山东肥城人.大学学历.教授.194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湮没两千一百多年以后.那张绘有南海的地图重见天日.再现中华。 1975年.我正就读于南京市郊区的石门坎中学。夏秋之际.“文革”以来被贬谪的父亲.借邓小平“全面整顿”的风势去北京看病、活动.访友.寻书后回到,南京。  相似文献   

16.
《今日国土》2014,(8):44-44
今年以来.江西省石城县围绕“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千方百计抓改革、调结构、促发展、稳增长、惠民生.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1至6月份.实现生产总值15.16亿元,同比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亿元.同比增长13.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同比增长23.5%:财政总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列全市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13.44%.增速列全市第六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4元.同比增长10.5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4元.同比增长16.75%.增速位列全市第一位。  相似文献   

17.
国外     
《今日国土》2009,(2):6-6
5.4万亿元 财政部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同比增收8597.65亿元,增速比上年回落1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引起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大家认真学习.加深理解,努力践行。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宣传.我们专门访问了国家环保部自然生态司司长万本太.他既是领导.又是生态方面的专家,访谈的内容使人耳目一新.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19.
《今日国土》2008,(12):12-13
杜润生.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第二任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197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持起草农村政策文件.特别是五个“一号文件”。改革开放以来.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副主任.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兼任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获得第四届中国发展百人奖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20.
刘慧 《今日国土》2014,(11):16-17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在即.调水水质是否安全.是当前北京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记者一行从北京团城湖水库出发.探访丹江口水库水源地水质,穿越陕西、湖北、河南三省十几个县市.走过一路绿山清水。乘船行走在丹江口水库.湖水清澈见底.捧起一掬水送入口中.清冽甘甜。正是由于水源区不计代价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污染治理。才能确保丹江口水库“一池清水北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