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9,(10):8-8
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口,它还有更为实际的作用。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眼部细胞可以提醒我们危险正在靠近,这个提醒并不需要大脑的帮助。瑞士弗里德里克·米斯切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研究了小鼠的眼部细胞,他们发现:当一个外来物体靠近时,一种视网膜细胞会变得“活跃而敏感”,如神经元一样被激发起来。研究者认为,人类很可能也有类似的眼部细胞。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10,(7):9-9
残杀同类、攻占领地果然不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行为,黑猩猩也会这么干。 征服和侵略是人类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人类并不是唯一一种为了占领土地而杀死同类的种族。根据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员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证实,黑猩猩会通过杀死附近部落成员而达到扩大领地面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10,(4):6-6
研究人员复原了一个古人类头骨,结果发现今天人类的大脑已经发生了“压缩” ·人类喜欢将自己描述为受大脑而非肌肉驱动的高级生命形式。而一项对一枚古代头骨复原的计划给世人带来惊奇,它为人类的大脑已经开始缩小的理论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09,(6):7-7
有10%的癌症患者的癌细胞会扩散至脑部并发展成脑部肿瘤。一个一直困扰着学术界的问题是:癌细胞是如何通过血脑屏障的?血脑屏障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细胞结构,它可以限制化学物质和微观物体(如细菌)通过血管进入神经组织,大部分细胞都被血脑屏障阻挡在外,无法进入脑部。最近,美国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具有进入大脑的“单程票”。  相似文献   

5.
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栉孔扇贝(Chlamys ferreri)抑制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PB1),研究抑制PB1对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第一极体显著改变了受精卵的染色体行为,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共发现4种典型染色体分离类型,分别是三极分离(41.7%)、二极分离(11.7%)、双二极分离(24.9%)和非同步分离(2.8%),其余的受精卵(19.0%)染色体分离行为紊乱。对4-8细胞期胚胎的倍性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处理组中含有二倍体(10.9%)、三倍体(12.5%)、四倍体(19.5%)、五倍体(12.6%)以及非整倍体(46.6%)胚胎。研究结果表明,二极分离和双二极分离分别是形成三倍体和四倍体的主要机制,而其他的染色体分离行为将主要形成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6.
《海洋世界》2009,(2):8-8
人们喜欢称眼睛为“心灵的窗口”,现在,眼睛证成为通向大脑的“窥镜”。在视觉超声的帮助下,医生可以定位和检测脑肿瘤,追踪多发性硬化、阿兹海默症、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情况。在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技术的辅助下,一切通过眼部检查即可完成。人类的每只眼都通过视神经与大脑相连,因此任何由疾病导致的大脑退化都会损伤视神经细胞和视网膜细胞。  相似文献   

7.
记忆编码     
《海洋世界》2010,(1):7-7
在记忆过程中,突触如何得到强化?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科学家们在近期出版的《神经元》杂志中公布了他们的重要科学发现:大脑编码记忆的方式。大脑通过强化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的特异性接头)建立记忆连结,当与记忆相关的几个突触都得到强化时,记忆便停留在适当的位置。大脑编码记忆时,突触必须“制造”更多的蛋白。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09,(2):8-8
人类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超级捕食者”。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对其他生物的猎捕行为已经改造了这些生物。这种改造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让自然界“望尘莫及”。人类猎捕行为对猎物的改变速率比自然界大3倍,比其他的人为影响(如污染)大50%。  相似文献   

9.
癌症目前通过手术切除、化学及放射治疗等方法所得到的治疗效果不一,而且多数的患者复发的机率很高,甚至死亡。因此许多研究学者致力于治疗癌症药物的开发,尤其在还没有很好的预防方法之前。据台湾生物医药信息网mdnews.itri.org.tw报道,最近美国的研究学者,从海参当中萃取出一种物质,这种化合物能够有效阻碍某些人类癌细胞的生长(其中包括胰脏癌)。Dr.Adrian是研究其中的翘楚,在超过十年的研究当中,发现胰脏癌细胞生长途径中一重要的物质Lipoxygenase(在大肠癌细胞生长中也发现相同的物质)。Adrian与一家致力于海洋药物开发的公司合作当中,发现原本被开发来当作抗发炎制剂的海参萃取物,对于癌细胞的生长发生有抑制的效果,能引发一种转变性的细胞死亡。虽然目前还未证实在人类的临床实验中是否会有同样的效果,但研究者表示有希望能得到预期的结果。□新发现:海参防癌@刘晓荻  相似文献   

10.
滨海湿地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和蕴含丰富资源的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当前湿地科学领域内的热点话题。为研究河北省滦南滨海湿地重金属污染特征,本文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铜(Cu)、锌(Zn)、铬(Cr)、铅(Pb)、镉(Cd) 的单因子质量指数均小于1.0,说明研究区重金属含量小于土壤背景值,土壤未受到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法Cu、Zn、Cr、Pb、Cd 指数均小于0.7,表明滦南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处于未污染。湿地各区域重金属地累积指数为无污染或较轻污染,其中Pb 污染为较轻污染,监测点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利用地累积指数分析认为Pb 在湿地北区为轻度污染水平,经调查发现该区域主要为居民点,人类活动频繁,其他重金属均无污染。河北滦南滨河湿地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湿地土壤环境较好。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世界》2008,(7):9-9
对于一个工作繁忙、缺少睡眠的人来说.一杯热咖啡通常会起到提神醒脑、恢复活力的作用。然而,一个科学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仅仅是咖啡那浓郁、温暖的香气便可引起大脑的反应!该小组在大鼠身上进行实验,他们发现咖啡香气可诱使许多基因表达。有助干减轻缺少睡眠而带来的压力。负责该研究的科学家表示,从前的研究集中于咖啡组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而此项研究是首次阐述咖啡香气的效用的。缺少睡眠所导致的压力会损伤大脑神经细胞,而咖啡香气恰恰可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9,(5):8-8
抗生素是人类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发现,它是人类战胜致病菌的重要武器。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使用,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细菌在其进化过程中,找到了抵制抗生素的方法,比如分泌酶来降解抗生素,或是利用其他工具将抗生素“驱逐”到细胞外。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抗性成为许多疾病(如肺炎)治疗的障碍。绿脓杆菌可引起耳部感染,这种致病菌可制造一种由糖和蛋白组成的生物膜,然后用生物膜把自己包裹起来,其抵抗抗生素的能力将增加1000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对漂流藻属(Planktoniella)细胞形态观察,发现我国海域有两种漂流藻:太阳漂流藻(P.solSchutt)和美丽漂流藻(P.formosaQianetWang).后者是根据详细观察研究后对Valdiviellaformosa(SchimperexKarsten)Karsten重订的。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对虾卵巢和受精卵细胞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卵巢内有球状病毒粒子,大小为80nm左右。受精卵细胞内有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感染,其严重影响对虾受精卵的发育,从获得的结果来看,中国对虾病毒(IHHNV)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5.
新型海洋硫酸多糖DPS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开颅机械闭塞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了DPS(D-polysaccharide sulfate)对MCAO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iv DPS剂量分别为20、40mg/kd于术后30min静脉注射,能明显缩小MCAO24h造成的脑梗塞范围,减少脑水含量,但对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DPS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素(TXA2)生成和提高A(Ⅲ)(AntithrombinⅢ)活性的作用。提示DPS可通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减少TXA2释放来发挥其抗脑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原绿球藻──海洋生态学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年代末,超微型浮游植物(Picoplankton)的发现导致了对水域生态系统群落结构认识上的一场革命。以聚球藻(Synechococcus)为代表的超微型浮游生物类群成为此后十几年海洋生态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研究热点之一,并获取了全球海洋的大量资料。人们对海洋能流分配,食物网结构的认识也随之加深了一大步。然而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一类细胞更小、意义更大的超微型类群——海洋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 marinus)又被发现,并再次对以往的观念和概念形成冲击。原绿球藻独一无二的光…  相似文献   

17.
铁对中肋骨条藻生长、色素化程度及氮同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中肋骨条藻为对象,研究了铁以及铁与氮的交互作用对藻类生长、色素化程度及氮同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10 ̄8~5×10-6mol/dm3浓度范围内,随着Fe的增加,该藻对氮的吸收量增加,同化能力增大,细胞色素化程度降低,胞内氨基酸(AA)和蛋白质(Pr)含量升高,细胞生长加快,细胞生长率在Fe浓度为5×10-6mol/dm3时达最大。叶绿素a和褐色素以及胞内AA和Pr与铁浓度的对数呈正相关关系。实验还发现,当N/P为20:1时(比较40:1和10:1),铁与氮交互作用对细胞生长、色素化程度以及氮同化能力影响尤其显著:当Fe浓度一定时,不同形态的氮源对藻胞内AA转化为Pr速率的影响是低氧化态氮源高于高氧化态氮源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9,(5):9-9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科学家能证明的是,我们需要做梦——大鼠被剥夺做梦权利4周后即死去。我们还知道,7个月大的胎儿就具备了快速动眼睡眠和非快速动眼睡眠,表明它们已经开始做梦。那么,人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梦的?数学家们分析了15周大的胎儿在睡眠状态下的脑电波,发现这一时期的大脑信号非常复杂。他们用数学方法找到了大脑皮层活动的模式,发现其活动的周期为5~10分钟。  相似文献   

19.
采用PHA、秋水仙素活体注射,取肾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研究斑头鱼()和铠平鱼由(♀)的核型。其核型分别为2n=48,7m+33sm+8st,NF=88和2n=48,3m+2st+43t,NF=51。并且这两种鱼的核型中均有1条具次缢痕的染色体,因此形成异形染色体对。这是黄渤海鱼类染色体研究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9,(4):7-7
人类每日摄入大量的盐,许多人对它似乎相当渴望。现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研究者给人类这种行为找到了一个新的理由:我们需要盐,因为它可能会让我们有更好的心情。研究者以大鼠为实验对象。正常情况下,喜欢做的事会刺激大鼠的大脑中产生快乐的感觉;而当大鼠的身体内缺乏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时,那些平时喜欢做的事也让它们提不起兴趣,快乐的感觉随之丧失。研究者不能完全肯定大鼠的这种行为就是抑郁的表现。但是,对可以带来愉悦的活动心生厌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