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振安 《矿产与地质》1991,5(4):240-248
在全面总结湘桂粤赣地区含锡花岗岩类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从宏观地质特征、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定性和定量评价会锡花岗岩类成矿性综合指标,使含锡花岗岩成矿性提高到定量研究阶段,对锡矿勘探和成矿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研究中国锡矿床含锡花岗岩、蚀变岩石和各种产状锡矿体中锡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含锡花岗岩成矿性评价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定量组合标志,探讨了主要类型锡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锡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蔡宏渊 《矿产与地质》1995,9(4):227-233
系统地研究中国锡矿床含锡花岗岩、蚀变岩和各种产状锡矿体中锡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含锡花岗岩成矿性评价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定量组合标志,探讨了主要类型锡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在锡矿床成因及找矿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锡矿床中花岗岩、赋矿地层、蚀变岩石和锡石的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来探讨各类锡矿床成因.并总结了花岗岩成矿性评价的稀土地球化学定量标志.  相似文献   

5.
银岩含锡花岗斑岩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祥昭 《地球化学》1989,(3):251-259
银岩锡矿床是目前国内较典型的斑岩锡矿床。本文总结了含锡斑岩体的岩石化学、矿物学、稀土模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Rb-Sr同位素等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而探讨了花岗斑岩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桂北一洞五地锡矿床的成因问题引起了较大争论,本文从研究矿床基本特征和控矿条件入手,讨论了矿化分带、围岩蚀变、锡石和电气石标型特征及矿石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氧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平英黑云母花岗岩既提供了一洞五地锡矿床的成矿能源,又是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该区的成矿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宏渊 《矿产与地质》1991,5(4):272-283,292
在研究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田内地质构造、赋矿地层及含锡花岗岩发育特征及其控矿作用后、认为赋矿地层具有成矿物质初始富集特征:花岗岩属于具高难度、适度富碱、贫钙镁铁.富合面矿元素和挥发组分、高度分异演化的陆壳重熔花岗岩、成矿性良好.总结了区内主要类型的锡多金属矿床基本地质特征,重点阐述了本区新发现的斑岩锡矿床地质特征.根据矿化富集与地层和花岗岩体的时空关系,锡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矿床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包裹体成分统计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锡多金属矿床的地层—花岗岩的“双控”成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苏门答腊岛上两个成矿带(即铜-金矿成矿带和锡矿成矿带)的矿产分布,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根据本研究课题在巴东地区岩石化学资料,本文总结了铜-金矿成矿带含矿母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岩浆岩成因和源区。同时,将其锡矿成矿带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大地构造环境与其相邻地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西苏门答腊地体的铜-金矿成矿带的含矿母岩为SI-型埃达克质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ACM)火山弧构造环境,其岩浆物质主要来源于俯冲洋壳板片局部熔融叠加上弱的地幔楔熔融-混染作用(MASH)。而东苏门答腊地体‘锡岛’和"暹缅马苏"地体的锡矿带含矿母岩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其形成构造环境为碰撞带的弧后盆地和陆内裂谷,物质源区来自地壳重熔和岩浆分异。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该两地体具有共同的深部岩浆源区。  相似文献   

9.
南岭中段骑田岭A型花岗岩与芙蓉超大型锡矿床具有密切的时间和空间关系。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骑田岭A型花岗岩石英斑晶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熔融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学研究结果显示,骑田岭A花岗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可以分异出流体,且岩浆分异出的流体与芙蓉超大型锡矿床流体包裹体所反映的高温和高盐度的CaCl2-NaCl-KCl-H2O流体体系的特征相吻合。综合分析表明,芙蓉超大型锡矿床成矿流体中的高盐度流体应为骑田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结晶过程中分异出的富含Cl等挥发份和成矿物质的高盐度热流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地球化学的角度,研究矿带,矿田及典型锡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以摸清成矿规律和总结找矿标志,为今后在矿带内寻找盲矿提供依据。此外还用了化探的几种找矿方法,对锡矿找矿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 一、地质概况 丹池多金属矿带位于江南古陆南缘的丹池凹陷带内,走向北西—南东(图1)。出露地层从泥盆系到三迭系,岩性有泥质岩、硅质岩及碳酸盐岩等。锡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泥盆系  相似文献   

11.
鄢新华 《江西地质》1994,8(1):66-75
在研究江西省会昌锡坑迳锡矿田地球化学异常时运用特征分析法,对矿田内主要土壤异常进行了综合评价,总结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指明了该区的找矿方向,明确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华南是我国最重要的锡成矿省,产有大量的与花岗岩有关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近年来,在湘南新探明一个超大型锡矿床—芙蓉锡矿床,其中,最重要的锡矿化产在骑田岭花岗岩体西南部的破碎蚀变带内,与绿泥石化密切相关。骑田岭花岗岩富含角闪石,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显示出准铝的地球化学特征,在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壳-慢岩浆混合作用。这些特点都表明骑田岭花岗宕并不同于一般的 S 型含锡花岗岩,而显示出 A 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定年分析表明,芙蓉锡矿床主成矿阶段的形成时代要晚于骑田岭花岗岩侵位年龄近20Ma。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发生过水-岩反应的大气降水在成矿流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硫同位素分析表明花岗岩和地层都提供了成矿所需的硫。因此,用花岗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分离出富锡的岩浆流体来形成锡矿的传统模式并不适合于解释芙蓉锡矿的形成。我们认为芙蓉锡矿的形成主要与骑田岭花岗岩的绿泥石化蚀变有关,循环的大气降水与花岗岩发生水-岩反应,富锡的铁镁矿物在蚀变成绿泥石的同时释放出 Sn 和 Ti 等金属到流体中,当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时,沉淀形成锡矿体。这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锡矿化模式,丰富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锡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地层和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入手,着重分析了金矿床(体)三度空间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总结归纳了金矿体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及地球化学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4.
大厂锡矿床──一个喷气-沉积型锡矿床韩发R.W.哈钦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O80401)1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大厂锡矿床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丹池盆地中,主要锡矿体有三个,分别为高峰100号矿体、...  相似文献   

15.
以地质构造特征和锡矿的富集规律为依据,对湘南地区内生锡矿的构造-地球化学类型进行了研究和划分.认为湘南内生锡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属于造山带型中酸性-酸性岩浆成矿建造,其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类型为陆内板块拼贴带亲氧型、亲铁-亲硫型和走滑断裂带亲硫-亲氧型.  相似文献   

16.
对大麦地锡矿区出露的云岭花岗闪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岩石中Si02含量变化范围为60.25%~ 66.44%,平均值64.41%;K20含量为0.37%~ 4.39%,平均值3.07%;全碱(wK2o +wNa2o)为3.44% ~ 11.47%,平均值5.92%;岩石铝指数(ACNK)平均值为2.62.大麦地锡矿区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石属于富硅、铝的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全碱含量较高,Nb、Ta、Sr、P、Zr和Hf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显示一定程度的负铕异常,岩石处于挤压碰撞的构造环境中.从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分析,这一结论与云岭岩体所处位置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并研究了滇西大量地球化学资料,在统计之基础上,对滇西锡矿带与Sn有关的元素异常和异常组合分布规律作了详细总结归纳,利用其分布规律对滇西进行了地球化学异常组合的分类和地球化学带的划分。命名了“滇西锡地球化学省”以及10个地球化学带,为进一步研究滇西甚至北延西藏地区的锡矿,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广西苍梧县社垌矿区,利用磁测解译分析研究多金属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重力特征等综合成果,所获得的结果相互验证,从地表到深部立体勘查逐步深入,避免了单一方法的片面性和物探多解性,利用重力异常圈定岩体范围,利用磁异常确定接触蚀变带的位置,结合激电异常确定找矿靶区。有效降低了多金属矿资源勘查风险,在苍梧社垌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内蒙古科右中旗敖兰敖日格一带出露的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选用地质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解体后的敖兰敖日格岩体、杜尔基岩体中各侵入岩填图单位的常量元素、区域主要成矿元素等地球化学数据,总结了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由老到新的演化趋势及变化规律,探讨了各主要岩体与区域成矿的相关性,为区域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工作区中不同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出发,建立了金矿地球化学异常模式.通过对已知矿床某些规律的总结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建立了地球化学评价预测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