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大厂矿田首次发现赫碲铋矿和碲银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锡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9,(4)
赫碲铋矿和碲银矿均发现于大厂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中。含量很少,仅在光片中见到,个别光片中赫碲铋矿比较富集,碲银矿在光片中也很少见,在大厂矿田属首次报道。 1.产状和共生矿物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产于燕山晚期花岗岩与泥盆纪灰岩的接触 相似文献
2.
3.
李锡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5,(3)
我们对广西大厂矿田矿床中矿物学的研究,开始于1959年。在研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矿床物质成分的同时,着重对矿物学进行了研究。长期以来,此项工作虽时有间断,但近几年来基本上是连续的,并取得了不少新进展。到目前为止,该矿田中有数据资料而能肯定名称的矿物共137种;未定名的矿物有3种;此外,尚有多种矿物正在研究中。这140种矿物,是我们多年工作的成果,而不包括其他单位的资料。现将矿物种类和名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锡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8,(2)
1985年底笔者曾报导过大厂矿田矿物学的研究成果。近两年来,对该矿田矿物学作了进一步研究。经过详细的反光显微镜观察,大量电子深针分析和粉晶分析等方法,新鉴定出23种矿田内首次报道的矿物。其中硫化物有:古巴矿(Cubanite,CuFe_2S_3),辉铜矿,斑铜矿,辉铋矿,辉砷镍矿,辉锑镍矿,银镍黄铁矿[Ag(FeNi_8)S_8]镉黄锡矿。砷化物、锑化物和碲化物有:红砷镍矿,红锑镍矿,赫碲铋矿(Hedleyite,Bi_7Te_8),碲银矿。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厂矿田矿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运用地质化学方法,从分析矿田原生晕元素变化的实际资料入手,着重讨论矿床成矿物 源,得出锡银铋钨等成矿元素主要 源自花岗岩浆,锌主要源自富集地层,而 铜铅锑百以等元素既有岩浆来源,又有富集地层来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从分析矿田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变化的实际资料入手,着重讨论矿床成矿物源,得出锡银铋钨等成矿元素主要源自花岗岩浆,锌主要源自富集地层。 相似文献
8.
李锡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6,(3)
广西大厂矿田,是我国著名的锡矿基地,矿床主要赋存于泥盆纪碳酸岩和硅质岩地层中。几年来,我们已鉴定出原生和次生矿物142种,其中发育最好的是硫化物(25种)和硫盐类(24种)矿物。 1.分布和产状:黄锡矿又名黝锡矿。自然界中已知的黄锡矿族矿物有8种。本矿区产出三种,即黄锡矿(Stannite,Cu_2 Fe Sn S_4,四方晶系)、锌黄锡矿[Kestite,Cu_2(Zu, 相似文献
9.
10.
11.
大厂矿田锡石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厂矿田锡石微量元素组成显示该矿田锡石具锡石一硫化物型矿石特点。锡石之Si、Al与Sn成反消长关系,其含量多少与成矿温度和赋存标高紧密相关。锡石Nb含量能反映矿床规模和矿化方向。 将锡石之Si/Al、Nb、Ta及Ta/Nb与其他类型对比,发现从岩浆晚期→岩浆期后分异交代→高温气化热液→常规热液,其变化规律明显,并各有自己的变化范围。 大厂锡石随离开矿化中心由近至远或随晶出时间由早至晚,有如下规律性变化:Fe、In含量均依次降低,Sb、Pb则依次增高;颜色由深至浅;锥面由发育到不发育,而柱面则由不发育到发育;延长系数和锥/柱比都是由小到大锡石的晶胞棱长和晶胞体积依次减小。 锡石的比磁化系数与其Fe、Nb、Ta量呈正相关,并且当比磁化系数大于10×10~(-6)C.G.S.Mcm~3/g时,矿床中常有Nb、Ta矿化相伴生。锡石红外光谱具有对称型谱和非对称型谱,每种图谱代表特定矿床类型和可能伴生的矿种。 相似文献
12.
长坡矿床是大厂矿田中的一个重要的锡石—硫化物型矿床,以往勘探程度和地质研究工作程度均比较高。在多元统计分析方面,原广西冶金地质215队作过大量工作,并提出了长坡矿床以金属元素为自变量、矿体标高(H)为因变量(定矿带顶部的标高为1,尾部标高为0)的回归方程:据此得出 相似文献
13.
湖南锡田锡多金属矿是近些年来南岭继骑田岭锡矿取得重大突破后寻找锡矿又一大的发现。锡田锡多金属矿由锡田岩体内外与岩体有明显成因联系的若干类型矿床组成。在南北长约18km,东西宽约10km的范围内,蕴藏的矿产资源包括锡、钨等多种金属矿产。形成一个以锡田岩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岩体型钨-锡矿床→构造蚀变带(脉)型钨-锡矿床→矽卡岩型(复合型)锡-钨矿床→铅-锌矿床的矿化分带。笔者通过对锡田锡矿主要矿床(化)类型的产出规律、赋存状态、形成原因与模式的探讨和研究,认为在同一成矿区形成种类齐全的不同的矿床类型是这一地区找矿潜力巨大的最重要的依据。笔者对锡田锡矿的找矿潜力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对锡田锡矿资源量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次发现的镉银黝铜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发现的镉银黝铜矿产于青海省锡铁山铅锌矿床氧化带中,颗粒细微,最大颗粒为30μm,一般为2—5μm,平均颗粒为3μm。4个颗粒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是:Ag15.582—17.503,平均16.863; Cu22.419—23.555,平均22.802;Cd9.042—11.966,平均10.748;Zn0.175—1.007,平均0.516;Fe0.050—1.528,平均0.426;Sb24.970—26.247,平均25.691;As0.871—1.216,平均0.988;S20.960—21.823,平均21.507。根据平均化学成分计算的分子式为;(Cu_(6.95)Ag_(3.03))_(9.98)(Cd_(1.86)Zn_(0.15)Fe_(0.15))_(2.15)(Sb_(4.09)As_(0.25))_(4.34)S_(13),简化式为Cu_(10)Cd_2Sb_4S_(13)。 相似文献
15.
16.
17.
《云南地质》2018,(3)
笔者从大厂矿田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三个方面梳理总结近三十年来该矿田的学术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一是广西大厂矿田地层控矿明显,泥盆系为成矿物质提供重要来源,也是有利的赋矿层位;二是地表矿化以及生产揭示矿(化)体产于一定的层位,矿(化)体的侧伏方向与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岩浆岩体的展布受控于北北西向的深大断裂,大厂倒转背斜及次级断裂控制了矿体的倾伏方向,构造交汇部位矿化良好;三是大厂隐伏岩体是一含成矿元素的花岗岩体,也是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另外规模较大的岩浆体更是为早期矿化和围岩中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提供强大的热驱动力和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