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水产品出口大国,其中每年贝类出口约22万t,货值在6亿美元左右,主要出口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主要品种有扇贝、牡蛎、贻贝、杂色蛤、赤贝等.近年来,美国FDA、欧盟FVO、日本厚生劳动省纷纷以他们国家贝类养殖加工监控体系标准对我国贝类食品安全进行检查,由于我国养殖方式、饮食习惯与西方存在极大差异,对贝类食品安全认识上也有所不同,因此贝类食品安全监控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如此,为了应对西方国家贝类食品安全要求,使我国贝类食品出口更加顺畅,同时也保障我国的消费者享用安全卫生的高品质贝类,我们应该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控力度,确保贝类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受陆源排污、渔船作业及海水增养殖自身污染等共同影响所导致的养殖海域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将严重威胁养殖贝类的质量,并制约着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结合正在开展的我国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对我国重点海域贝类养殖环境安全评价及其监控体系技术研究作一分析和探讨,并简要介绍了该公益项目的立项背景、研究内容和目的,同时指出现阶段我们必须阐明海洋环境对养殖贝类质量的影响,并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养殖贝类质量监控过程之中,开发全新的贝类养殖环境安全评价和监控体系技术,才是保证未来海水贝类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贝类标准中重金属污染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海洋贝类一直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水产食品。近年来,随着沿岸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海洋纳污量增加,贝类产品的卫生状况如何,一直为社会大众所关注。1998年国务院发表《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把海洋经济、滩涂养殖经济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贝类产品的安全卫生不仅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省大丰市和东台市海岸外侧,有一块面积达104万亩的海滩,这里涨潮为海,落潮为滩,这便是东沙。东沙滩面平缓,含沙量高,潮流畅通,海水营养盐丰富,生物饵料充足,是贝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盛产文蛤、青蛤、四角蛤、竹蛏、缢蛏、泥螺等经济贝类,是江苏省贝类生产出口和苗种基地。但由于这里长期以来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导致贝类日趋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殖水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贝类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贝类在进入流通环节前进行净化将成为不可缺少的处理环节.本文从贝类净化工艺类型、净化用水处理技术,以及贝类净化对风味的影响等方面对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梳理,并提出下一步贝类净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深入开展贝类净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是一类分布广、危害大的海洋毒素。滤食性双壳贝类在摄食、消化产毒单胞藻和细菌等过程中积累代谢PST,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给人类生命健康和水产业带来不利影响。随着贝类基础生物学和养殖产业的发展,以及基因组学和毒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各国学者对贝类吸收、转运和代谢PST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养殖贝类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提供了理论参考。为更全面了解贝类积累和利用PST的研究进展,本文从PST在双壳贝类中的分布、积累转化特征与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用RT-PCR方法检测辽东湾几个重点沿岸海域表层海水和几种经济贝类样品中甲肝病毒的分布。结果表明,6个重点沿岸海域表层海水中均检出甲肝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6种经济贝类样品中有4个样品检出甲肝病毒。检测结果显示,辽东湾某些重点沿岸海域受陆源生活污水影响严重,有关部门应加强海洋环境和海产贝类卫生安全监测和管理,以避免引发甲型肝炎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滤食性贝类对浅海养殖系统中营养盐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浅海贝类养殖系统中 ,营养盐的浓度和形态对贝类生长有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 ,贝类对系统中的营养盐循环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 ,贝类滤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等 ,使其组成和密度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 ,贝类又可向水体中排泄无机营养盐 ,如铵等 ,还将粪和假粪排放于底泥中 ,改变了底泥的数量和质量 ,增加了底泥中营养盐的浓度 ,而底泥中的沉积有机物经矿化作用和再悬浮作用 ,又可使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重新进入水体进行物质循环 ,为贝类及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条件 (见图1)。图1浅海贝类养殖系统中的营养盐循环(仿Kasspar,…  相似文献   

9.
栉孔扇贝三倍体与二倍体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在我国栉孔扇贝养殖业中出现了单产降低、品质下降、大面积死亡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养殖新品种。对于养殖贝类来说 ,性成熟往往导致生长抑制、抗逆性下降和肉质下降。目前广泛开展的多倍体贝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产生不育的三倍体 ,充分利用三倍体的不育性和生长优势 ,为海水养殖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栉孔扇贝三倍体和二倍体的生长比较 ,证实栉孔扇贝三倍体具养殖实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栉孔扇贝Chlamys(Azumapecten) farreri取自青岛太平…  相似文献   

10.
狭鳕等三种鳕鱼生态和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景祺 《海洋科学》1994,18(2):25-29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日本水产厅等推算,世界的鱼贝类(除去深海鱼类和南极磷虾以外)最大的持续生产量将达1.5~1.8×10[8]t。如果我国以最大努力能从世界鱼、贝类最大持续生产量中取得或接近取得按人口分配应得的份额,那当然是解决食物和营养问题办法中的较好的一个。这个最大努力包括对已经开发利用的重要种类和蕴存量大且有开发利用前途的种类,有选择地加以深入认识,然后按其数量分布和变动规律制定正确途径进行合理捕捞生产。现在先从狭鳕、大西洋鳕和黑斑鳕开始。1狭鳕( Theragra chalcogramm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