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监测台站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决定着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而台站运维管理是仪器正常工作的基本保障。将态势感知概念引入台站运维管理工作,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智慧台站架构,安装部署必要的传感器或智能设备,收集台站的电力、气象、安防等数据,结合台站地理信息,建立必要的异常指标,结合机器深度学习,开发地震监测台站态势感知系统,用于台站日常维护管理。与传统台站运维管理工作进行对比,基于态势感知的运维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台站工作效率,对台站运维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浙江省地震监测台站不断增加,地震台站设备运维流程无序化、纸质化的管理现状,设计台站智能运维保障系统,实现台站运维智能化监控管理。与传统台站运维相比,该系统不仅实现台站运维资料的数字化管理,还通过引入抢修工单形式,保障台站抢修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钟伟 《地震科学进展》2023,51(10):476-482
为提高市县无人值守地震监测台站现代化管理水平,规范台站观测日志管理,提升市县地震监测工作显示度,嘉兴市地震测防中心通过研发“地震监测台站观测日志数字化项目”,积极探索台站的数字化管理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地震监测台站观测日志数字化项目”研发的基本思路和实现技术途径,简述系统主要功能,项目实施可有效解决地震监测台站传统纸质观测日志的弊端,实现台站地震监测基础信息和日常运维数字化管理。项目还构建台站信息二维码模块,有效发挥市县监测台站在防震减灾、应急处置、防灾文化等方面的科普宣传作用,拓展台站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地震科研工作所需的地震观测资料主要来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400多个地震台站。这些台站共分三类。第一类是基准台站,共27个,仪器设备相对二、三类台站来说较齐全,一般有短、中、长三种仪器,中长周期仪器均以基式光记录为主。第二类是一类台站的辅充台站,近90个台站。它与一类台站形成我国的测震基本台网。仪器设备以短周期为主。部分台站还配有DK—1中长周期可见记录仪器。  相似文献   

5.
王小明  陈婧  张勇 《地震工程学报》2013,35(S1):158-161
由电源测控单元、短信平台及远程控管平台构成的上海市地震局台站电源远程管理单元,实现了对台站市电、UPS、电池组等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对台站电池组的远程充放电功能,以及对台站电源故障的短信告警,为用户提供了可视化的台站电源状态报表,提高了用户对电源故障的处理效率和台站设备运行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资料和功率谱密度法,以台站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中值曲线作为评估台站噪声水平的依据,对6个台站的噪声水平进行了评估。对比不同台站的功率谱密度和气枪震源信号的识别情况发现,通过2000次叠加,可以识别气枪震源信号的台站的噪声水平均低于无法识别气枪震源的台站,噪声功率谱密度最大差值为40dB,最小差值15dB。最后通过对噪声水平的评估,判断部分台站无法识别气枪震源信号的主要原因是台站噪声水平较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资料和功率谱密度法,以台站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中值曲线作为评估台站噪声水平的依据,对6个台站的噪声水平进行了评估。对比不同台站的功率谱密度和气枪震源信号的识别情况发现,通过2000次叠加可识别气枪震源信号的台站的噪声水平均低于无法识别的台站,噪声功率谱密度最大差值为40d B,最小差值15d B。最后通过对噪声水平的评估判断,部分台站无法识别气枪震源信号的主要原因是台站噪声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京市无人值守台站运维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GIS和3D台站模型的地震台站可视化运维平台。与目前台站维护系统相比,实现了台站设备监控信息多方位、多表现形式的展示,能够实时自动诊断台站故障,有效提高了南京市地震台网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开源WebGIS的测震台站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套测震台站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研发过程中,使用开源的WebGIS服务器GeoServer和前端技术Openlayers,实现了测震台站WebGIS、在线式台站运维信息管理、台站仪器状态监视和台站故障统计功能,对测震台站运维管理工作提供软件支持。系统在河北测震台网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京市无人值守台站运维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GIS和3D台站模型的地震台站可视化运维平台。与目前台站维护系统相比,实现了台站设备监控信息多方位、多表现形式的展示,能够实时自动诊断台站故障,有效提高了南京市地震台网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