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南大理古城有一条古老的街道叫护国路,由于旅游业发展而生机勃勃,成为外国旅游者云集之地,于是人们把它称为“洋人街”。 “洋人街”起步于1984年。小伙子金策根据外国人喜欢背包自由旅行的特点,开起了当时毫不起眼的“旭日自行车服务部”。规模从最初的八辆扩大到七十多辆。当看到外国人无处洗衣时,就搞起了洗涤衣物的业 务。后来发现外国人饮食习惯 与中国迥然各异,又开起了全 城第一家“吉姆西餐厅”,为外 国人提供西餐,还推出自创的 “吉姆西餐”以及各种鸡尾酒。 小小的餐厅常常到了应接不暇 的地步。于是“洋人街”的人…  相似文献   

2.
地名一向被喻为“本地人的脸”。自1977年以来,我国在“地名标准化”、“地名单一罗马化”、“地名国际标准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许多地方存在的一地多名、一名多地、一名多写、一名多译、译音不准、用字不当等问题都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并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地名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了这么多条条框框对地名的约束,地名的标准化似乎不该出什么问题,但它却偏偏不那么“顺溜”,在地名管…  相似文献   

3.
张洪斌 《地理教学》2010,(18):51-52,46
“多图并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不同角度引用不同主题的图表来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达到对某一问题的解决。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它分析问题有思路、解决问题有信度,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成了不少地理教师破解教学难点的“利剑”。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图并用”是否真正发挥了其作用,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就“多图并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很难想象,在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的西藏阿里却繁衍出那么多神奇的故事 !  如果说有关“万山之祖”的神山岗仁波齐和“圣湖之王”玛旁雍措的种种传说更近似于一个神话,那么,传说中的“古格王国”却真是一段历史。   十多年前,一张偶得的明信片闪电一般灼亮眼睛,那是一座夕阳中火一样燃烧的古堡,凝视它的人绝不肯称它废墟。它太——美。   图片上印有一行文字:古格王国遗址。拿着它,我问过无数人。许多人根本不知它为何物,有人甚至问我,“这座土堡可是在非洲 ?”有个听说过它的人,带我来到地图前,指了指距拉萨尚有 1800公…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位高中地理教师汇聚郑州,参加中国科协举办的“聚焦课堂”的活动。在活动中,与会教师对“好课标准”进行了探讨。怎样的地理课才能称为“好课”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它反映了课程观、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指向和教学存为,对新课程的推进关系很大。下面摘录部分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1,(11):45-4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以流域跨越省份多、涉及地名众多而著称。  相似文献   

7.
在上“中国的人口”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中国目前有多少人口?大家异口同声地说:“13亿”。那么,你知道它在世界的地位吗?“第一人口大国。”不错,这么多的人口好吗?不料,问题一提出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区划通名中的“省”、“县”、“乡 (镇 )”等用词中指代性都是明确的,都有一个确切的含义。而通名中的“市”,它可分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及县级市等多种级别的“市”,它的跨度为省级、副省级、地级、副地级、县级等,它的功能有综合性城市、钢铁城市、煤炭城市、森林城市、旅游城市、港口城市、口岸城市等,人口多则逾千万 (如上海市 ),小则七八千 (如二连浩特市等 ),不但跨越多种行政区划级别,而且其含义不仅仅是原来的“市”字,内涵模糊不清,外延大小不定,是行政区划通名中最混乱的一个称谓。   “市”,原…  相似文献   

9.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同精彩的电影序幕预示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导人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谜语导人就是其中一种“扣人心弦”的课堂导入方法。学习《地球》一章时,我是利用谜语导人的:“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球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有个老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一时间,你就被它震住——就像一颗子弹打穿你的心脏。”大渡河峡谷最深处为2600米,长江三峡不过1000多米,而被誉为“世界第一峡谷”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也才2300米。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2007,(6):43-44
河北省有个保定市,它位于该省中西部。在它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080多万保定人,其中农业人口超过80%。 非洲有几十个“保定村”。其兴起和一位叫刘建军的人紧密相连。在担任保定市外贸局长期间,刘建军带领保定人多年开发非洲市场。他们创建的以农业开发为先导,加工业和贸易共同发展的“保定村”,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才之乡”医学乡:江西省盱江(今名抚河)流域为我国历代名医辈出之地,仅宋、元、明、清四代,有传略可考据的医学家就达200多人。各种医学著作100多种。形成了“盱江医学”。著作涉及到内科、伤寒、金匮、本草等方面的医学基础理论。它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对外开放六年多来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们从“深圳”“蛇口”等特区成功的发展中,已经看到了它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但由于开放是个新生事物,缺乏经验,实践中难免出现失误,这就易于使有些同志产生一些疑问,部份人怀疑开放对宏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是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耿庆明 《地理教学》2010,(11):56-56
热力环流是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它的深入理解是学习“风的形成”、“全球大气环流”、“季风”、“海陆风”、“山谷风”等知识的关键。虽然它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时时相伴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却常常觉得它飘忽不定,对它视而不见,不好验证。怎样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它的存在,亲眼观察到它所起的作用呢?我们巧用厨房做实验,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话说古城阆中街道名称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则顺口溜:“阆中的城是名城,名城的街道多古名,街名的由来多传说,因史得名的难数清。”的确,阆中的古街名是历史的载体,它有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如三陈街和管星街名的由来,它不仅是传说,而是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故事。城东的三陈街,街名中的专名“三陈”,是北宋状元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等陈氏三兄弟的简称。“三陈”的父亲陈省华是五代后蜀和北宋时的重臣。家中富实,经常得到政府的赏赐。但他家用很节俭,日常生活大都自己料理。“三陈”小时候在城郊锦屏山走读,后又在东郊嘉陵江…  相似文献   

16.
“多规合一”工作是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省市重点工作之一,随着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城市“粗放式”大规模新城建设将逐渐过渡到“精细化”智慧城市管理时代。自然资源价值迫切需要系统性塑造和约束,“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效能被赋予更多的关注和期待,也是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之前所必要的多规信息融合、多规平台集成。总结试点城市及典型城市“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经验,提出了市县级“多规合一”信息平台较为时效性、普适性的决策设计模式。通过思路模式、组织模式和建设模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平台建设模式,通过基础架构、服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和升级架构六方面探讨了“多规合一”平台系统架构,提出平台与现有基础信息的衔接方式及平台建设模式,设计以“一张图”管理、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及决策支持为目标的“多规合一”平台总体架构,实现“多规合一”平台的业务流程再造和流程定制并持续推进和不断完善,从而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决策手段和业务科学审批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久闯北京东城有条“内务部街”,顾名思义,想必与其南侧的“外交部街”一样,都是民国初期定都北京的产物。几年前,由于工作关系,一些过去熟视无睹的事物引起我的兴趣,在一个傍晚走进仿佛蒙着神秘面纱的“内务部街”。与其说它是街,不如说是条大胡同:西与南北走向的东四南大街垂直相交,向东延伸至朝阳门南小街,长700多米,宽可并行两辆小汽车,沥清路面,两旁多为居民住户,很少商业店铺,无公共汽车通过,行人也稀,夜间一定很静……街名所称“内务部”,与“内政部”、“民政部”的涵义大同小异,分别是20世纪我国中央民政机…  相似文献   

18.
博斯腾湖的盐化原因及其控制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很早就有对博斯腾湖的记载,如《前汉书·西域传》讲“焉耆国……近海水多鱼”;《水经注·河水篇》称它为“敦薨之诸”;《西域水道记》称之为“巴喀喇赤湖”。就水域而言,博斯腾湖在新疆是仅次于罗布泊和艾比湖的第三大湖;就水质而言  相似文献   

19.
开平碉楼是中国农民主动接受西方文化建设而成的“家”。对当地居民而言它是赖以生活的地方,对政府而言它是进行红色教育的遗产,而游客怎样理解它却是未知的。本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数据,并借助归纳法理解游客对开平碉楼地方意义的认知。研究表明,游客认为开平碉楼既是“奢华与危机共存”的“家”又是极具“建筑特色和拼搏精神”的遗产,碉楼因生活印记的存在成为了“家”,又因被权力赋予遗产的称号而变成了遗产。“家”和遗产通过经济、时间和情感等维度得到融合,在“家”和遗产的关系背后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章玲 《地理教学》2010,(21):33-35
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则称它为“煞声”。空白是艺术家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而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中恰当的运用“空白”手法,往往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空白”艺术是课堂教学中美的升华,是实现知识向智慧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若我们能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空白”艺术,则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