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东湾西部地区四奉均存在海陆风天气,且海陆风是这一地区一主要天气特征。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海陆风,不管是空中流场还是地面流场都有其规律性。本文列出我们在辽东湾研究海陆风的一些结论,这些结论反映了中纬度地区海陆风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3.
4.
5.
山东半岛的海陆风环流及其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山东半岛32个气象站1987 ̄1991年自记风资料,分析了山东半岛海陆风环流的特征。包括:海陆风的强度和频数、生消时间、水平及垂直伸展距离等。结果表明,白天山东半岛有海风生成时,半岛中部常存在一条辐合线,在夏秋季节常伴随阵雨与雷暴的生成,有时可诱发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6.
7.
海陆风环流及其湍流特征模拟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一个采用上实用的E-ε闭合方案的边界层模式。作为应用,模拟研究了海陆风环流、陆上和海上热力风边界层以及湍流特征。结果表明,海风环流中的湍流能量大于陆风环流中的。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了海上长岛站与其相邻的龙口,蓬莱,烟台,牟平等沿海站气温的日变化差异与胶东半岛地区海陆风的关系。结果表明,胶东半岛海陆风向昼夜发生反向转换与海陆间因下垫面性质不同,受热不均产生的温度日变化差异是一致的;半岛地区海陆风昼夜风向反向转换一年四季都存在,并且有明显的规律,海陆风转换时间早晚及持续时间和长短随季节而豪华。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兵团农七师1951~1997年的干旱灾害实况资料,分析了干旱的气候特征、年际变化及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和严重经济损失的主要成因是:一、河水量减少,二、降水分布不均,三、温度偏高,蒸散量增加。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干旱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加大山区人工增雨、增雪作业力度,增加水库蓄水量,推广灌溉节水新技术和新设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海陆风环流的形成机制,在研究分析海陆风环流形成的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海陆风环流的数学模型。根据此基础,以大连地区海陆风环流为计算实例,模拟了海陆风形成的压力场、速度场、温度场和湍流动能场的日变化及太阳辐射日变化的过程地面的能量变化及导致的湍流动能的变化,预测出海陆风环流的水平湍流扩散系数和动量、温度和湍流动能的垂直湍流扩散系数,为求解海陆风中的污染物扩散浓度以进行环境污染损失评价提供参考。应用此模型,对大连地区的海陆风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定性与定量地给出了海陆风场中的速度、压力、温度及湍流动能分布情况和主要参数值。结果表明,海陆风环流的大气压力场局地日变化较小,温度场变化较明显。在中午前后,动量、温度和湍流动能的垂直扩散系数达到了最大值。模拟结果与其他文献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模拟与实验的结果相符,但预测精度仍需要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7年福建漳州和南部海岛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人工订正判识海陆风日,再结合天气形势和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海陆风日的天气特征及其与污染物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漳州海陆风日是海岛站的2.2倍,春夏季是海陆风的高发季节,秋冬季相对较少。冬季海陆风日主导天气形势为变性冷高压、高压后部、锋前暖区等,气象要素场配置为气压梯度小、气温高、风速小、日照时间长、湿度低、云量少,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海陆风影响下除了O3,其他5种污染物浓度均高于系统风日2—3倍,其中颗粒物浓度明显偏高。与冬季不同,春季海陆风不仅对颗粒物浓度升高有利,对O3浓度升高贡献更加明显,主导天气形势、气象要素场配置与冬季类似;海陆风影响下所有污染浓度均高于系统风日1—2倍,且易出现O3超标现象。研究显示,漳州的海陆风全年发生频率虽然不到30%,但其特有的日变化规律和局地环流结构对污染物累积、输送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7年晋江市及其周边共27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气象资料,分析了2017年晋江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及有无海陆风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季节海陆风风速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典型个例海陆风日验证了晋江城市热岛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晋江市全年平均热岛强度的日变化趋势呈“V”字型分布;海风能使城市降温,减弱城市热岛强度,而陆风能使夜间热岛显著增强,故与非海陆风日相比,海陆风日热岛强度的日变化幅度增大;热岛强度与海陆风风速呈负相关,海陆风风速越大对城市热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浙江省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资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NCEP GFS分析资料以及WRF中尺度模式,对2013年7月29日发生在宁波市地区的一个局地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通过对天气环流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发现:本次强雷暴过程发生在较稳定的大气背景下,主要影响系统是中尺度辐合线海风锋;多普勒雷达出现弱窄带回波时,对应中尺度辐合线海风锋;海风锋向内陆推进时,对应站点温度降低、湿度增大。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此次雷暴过程以及宁波地区低层海风锋环流,高空回流随时间和空间的演变特征;海风锋的锋生造成的地转强迫促使次级环流加强,在东西风辐合线西侧有垂直上升运动出现;通过与敏感试验的对比可知,海陆热力差异是影响雷暴降水强度、海风锋水平垂直环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19年3月,利用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首次在辽东湾西部绥中地区进行了风廓线测量试验。根据研究区域海岸线走向采用风向的十六分位法定义局地海风和陆风,分析和提取海陆风特征验证了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在春季季风间断期间观测海陆风的可行性,并计算和分析了大气边界层湍流能量的变化以及回流水平变化等特性。结果表明:1)绥中地区春季存在明显的海陆风环流特征,测风激光雷达观测海陆风出现的时间与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的数据较为一致,符合海陆风日的定义。2)海陆风日发生时,水平局地回流指数(RF)较小,1.2 km以下的RF值小于0.5,使得污染物循环累积,较易形成雾霾天气;但是海风时大气边界层的高度可达1 km以上,有利于低层大气污染物向高层扩散,减轻低层大气污染。研究结果为该地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设计和污染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湛江东海岛二月海陆风环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1年2月湛江东海岛风廓线雷达资料,系统分析了湛江东海岛2月平均风场特征及海陆风特征,结果表明:2月湛江东海岛150 m高度处以东偏北出现频率最大,在E、ENE和NE三个方位的风向出现频率之和为66.6%,偏西七个方位的风向出现频率之和仅为1%。以SSW方位为界,偏东风与偏西风的出现频率差异明显。各整点的月平均风速1:00—15:00变化较小,均在1 m/s左右波动;15:00—20:00风速及风速波动都较大,最大值出现在16:00时,为2.1 m/s。2011年2月中只有2日与14日两日符合海陆风日条件,两日共同海风时段为13:00—20:00,持续7 h;陆风时段为2:00—7:00,持续5 h。海风平均风速为2.1 m/s,陆风平均风速为0.8 m/s,海风平均风速明显大于陆风风速。海风与陆风环流垂直高度相差甚小,约1.2 km,风速随高度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后减;海风最大风速出现在750 m高度处,陆风出现在500 m高度处,500~750 m高度区间海风环流强度明显强于陆风环流。2 km之上为均匀一致的系统性西风环流。 相似文献
17.
18.
19.
1.IntroductionSea---landbreezesaremesoscale,secondarycirculationsforcedbythermalgradients,andtypicallyoccurunderconditionsofweakprevailingbackgroundwinds.Inthedaytime,theland,withasmallerheatcapacity,heatsupmorethanthesea.Asaresult,theairabovetheland... 相似文献
20.
Impact of a sea breeze on the boundary-layer dynamics and the atmospheric stratification in a coastal area of the North S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arles Talbot Patrick Augustin Céline Leroy Véronique Willart Hervé Delbarre Georgui Khomenko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2007,125(1):133-154
In-situ sodar and lidar measurements were coupl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r studying a sea-breeze event in a flat coastal
area of the North Sea. The study’s aims include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dynamics of a sea-breeze structure, and its effects
on the lower troposphere stratification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pollutant distribution. A sea breeze was observed with
ground-based remote sensing instruments and analys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using the 3D non-hydrostatic atmospheric
model Meso-NH.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lower troposphere was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from the lidar and sodar measurements,
while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cused o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sea breeze inland. The sea-breeze front, the headwind, the thermal
internal boundary layer, the gravity current and the sea-breeze circulation were observed and analysed. The development of
a late stratification was also observed by the lidar and simulated by the model, suggesting the formation of a stable multilayered
structure. The transport of passive tracers inside the sea breeze and their redistribution above the gravity current was simulated
too. Numerical modelling showed that local pollutants may travel backward to the sea above the gravity current at relatively
low speed due to the shearing between the landward gravity current and the seaward synoptic wind. Such dynamic conditions
may enhance an accumulation of pollutants above coastal industrial area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