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佳 《吉林气象》2005,(4):43-44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是人才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对于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拓、努力创新的积极性有着重大的调节和促进作用,是奖优罚劣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项直接关系到专业技术人员工资、住房等生活待遇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引入量化评估体系,使量化评估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其实质在于运用有效的外在刺激来引发内在动力,达到激发专业技术人员潜能、发挥能力的目的。有利于优秀人才的成长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人事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下面就职称评审工作中的量化评估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目前仍然是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手段,如何客观、公正地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是事关选拔优秀人才,正确引导用人导向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在2003年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对参与申报的53名气象职工采取了考评结合、量化统计、综合评审的评审方式进行评审,收效显著。有48人参加考试,其中32人考试合格;27人参加评审,有18人最终取得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才测评是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对人才进行客观、准确评价的一种社会活动。本文在对国内外人才测评的发展、现代人才测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阐述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在我国气象事业人才战略发展中引入人才测评机制,同时,尝试提出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测评体系的设想,旨在推进中国气象局有关部门在人才资源管理上,适度引进和应用一些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以满足实施人才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气象局在气象事业发展第九个五年(1996~2000年)计划中明确的气象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主要任务是:“努力培养造就一天覆盖气象学科各专业领域,具有相当水平和实力的专业科技人才队伍,重点是副研级以上科技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担任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着力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拔尖人才,为下世纪初有一定数量进入世界气象科技前沿的优秀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九五’康在副研级专业技术人员中,45岁以下的年轻人才达到1/3左右,在正研级专业技术人员中,SO岁以下的人才争取达到1/5左右。”未…  相似文献   

5.
强对流天气的专业气象甜美时预警服务系统集云图显示、预报、服务决策方法于一体,运用C和汇编语言开发,建立强对流天气短时预警服务决策方法库,通过微机远程终端实现地,县气象局相结合的天气监浊、联防、短时天气预报为指导的专业气象服务。该系统在微机网络上运行稳定,具有短时天气预报、服务决策客观量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万春莲 《湖北气象》2002,21(3):44-46
从武汉气象中心当前专业技术队伍现状出发,揭示了这支专业技术队伍在未来气象事业快速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武汉气象中心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进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制订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年轻人才培养力度、构建合理的人才年龄梯度、制订稳住人才队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海气象》2001,(4):50-52
青海省气象局自1997年开展评选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以来,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各自专业岗位上努力钻研、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先后已有28人次被评为优秀人才。2001年省局第五批授予李锡福、党永秀、党永娟、董立新、郭英香五位同志“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深化我省气象部门职称改革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气象系列中级技术人才选拔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我省气象部门从2003年起。对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采取考评结合的方式进行,现通过对参加2003年度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的人员和考试成绩,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的换位分析,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张方 《河南气象》2003,(1):38-38
介绍了河南省气象局目前选用的防火墙类型、防火墙体系结构,以及防火墙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康桂红 《气象》1997,23(4):28-30
农作物产量形成是一个发展的时间过程,因此进行气候评介应用动态观点,利用动态模式对农作物进行气候评价是通过建立农作物生育期逐月动态模式,把气候产量作为判据,分时段定量评价产量形成的气象条件,比通常要用的定性评价方法更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河南省气象局目前选用的防火墙类型、防火墙体系结构,以及防火墙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宁夏气象3S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多参数条件下的分层量化空间信息处理技术与评估技术,建立了从GPS、RS实时数据采集、校正、反演到GIS多源空间信息综合分析和动态监测的一体化气象3S系统,实现了宁夏气候和农业基础资源信息从传统的定性、单点静态分析到定量和定位的动态精细评估的转变,为农业区划、农业结构调整及生态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数字、高精度的客观评估和实时监测系统,初步实现了农业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对开展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几点看法孟继山,冯启先,刘爱香(平顶山市气象局467001)(河南省气象局经营服务处)气象科技服务是气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气象部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重大改革。十年来,气象专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相似文献   

14.
对2003年南昌市城、郊两地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的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客观对比分析,不仅验证了城区气温比郊区要高的定性结论,而且得出了两地各要素温差的量化结果。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中国气象局和河南省气象局先后下发了《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和《河南省气象文化实施方案》,提出了气象文化建设的目标:按照建设“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台站”的要求,凝炼崇高的气象人精神,树立美好的气象人形象,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良好氛  相似文献   

16.
陈中云罗楠  徐永灵 《广西气象》2005,26(A01):169-170,173
“贵州省主要作物农业气候实时客观评价系统”是基于“贵州省实时气象资料业务系统”开发的专业应用程序。大体上包含以下模块(子系统):光温水资料提取;资料补正;评价主模块(含水稻、玉米、小麦、油彩、烤烟、辣椒等子系统,其中每种作物都含有光照评价模块、温度评价模块、水分评价模块及综合评价模块)。系统从作物生物学特性(如作物发育三基点温度:上限温度、最适温度、下限温度;作物需水供求平衡方程;作物需光特性、光饱和点等)入手,利用实时地面气象资料,分析气象条件对作物发育状况的影响。系统利用贵州全省所有台站实时地面报及AB报资料和各种作物的生物学特点资料,通过系列软件开发,实现能够快速、及时的对贵州主要作物的光(日照时数)、温、水等气候生态条件进行实时定量化评价,满足决策气象服务、气候评价、农业气象等业务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条件价值评估法在公众气象效益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芝  李廉水  黄小蓉  夏平嵩  李洁 《气象》2011,37(10):1309-1313
条件价值评价法(CVM)是目前生态(环境)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公共所有物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对自然资源价值进行量化评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问卷调查反映环境影响下的价值问题,是一种理论化极强的评价方法。现将该方法应用到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建模中,在考虑CVM不确定性因素的前提下,对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构建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二分Logistic模型,并与传统的自愿付费法进行比较。采用全国抽样问卷调查数据量化结果比较表明,用二分Logistic模型对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定量评估会更客观。  相似文献   

18.
陈晓东  孟祥飞  孙金华  惠良 《气象科学》2012,32(S1):155-160
本文在综合考虑建筑物雷电风险评价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基础上,以某办公楼防雷装置为实例,采用AHP分析法建立雷电风险评价层次模型,通过对层次模型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指标建立判断矩阵,利用和法归一化和一致性检验法后得出各层指标相对权向量。最后采用Delphi专家调查法给予定量表示,使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出该办公楼雷电风险评价的综合得分。其结果分析表明,该办公楼雷电风险评价等级为临界安全型,须对其采取高等级的防护措施。AHP分析法将建筑物雷电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评价结论更加科学、客观、合理,对于深化建筑物雷电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才强局”战略是中国气象局党组提出的“三大战略”之一。实现我国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跨越的目标,关键靠一支支活跃在各级气象部门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人才队伍。人才能力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从各级气象部门人才队伍的现状来看,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重点是加强管理人才的执政能力建设、科技服务人才队伍的创业能力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建设。为此,当前应着重做好三件事。  相似文献   

20.
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钛仁 《气象》1997,23(3):3-7
依据现代化管理学中的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综合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的特点,对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索,建立了气象现代化业务的效益评价体系,为科学,客观的评价气象现代化业务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