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蔚县煤田含煤沉积范围大约600km^2。储量丰富,是一个具有远景发展的含煤地区。煤层总厚度10m以上的富煤带,主要分布于水峪、崔家寨、陡涧子、黄崖、烟墩坡一带,正是古基底斜坡带的凹陷处。蔚县煤田早中侏罗世含煤沉积,主要由河流或湖滨河口三角洲相、湖泊相、泥沼相组成。其中以湖泊相、沼泽相为主,河流相次之。富煤带和富煤中心主要赋存于三角洲前缘的泥炭沼泽环境中,是富煤沼泽相形成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2.
河北蔚县下花园组顶部的自然γ高异常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蔚县煤田下花园组顶部赋存一个自然γ高异常层,系富含放射性元素铀所致。其中的铀是前龙门期,地表水淋滤溶解下花园组风化面上的铀并向地下运移,遇含煤层气的煤层顶板砂岩后被其中的有机质吸附或还原而富集。  相似文献   

3.
河北蔚县下二叠统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蔚县发现了两处下二叠统露头,经孢粉分析鉴定证实其与邻区的山西组相当,从而为河北省早二叠世沉积边界的厘定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蔚县煤田中侏罗统下花园组上、下段地层在沉积岩性质及含煤性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为不同大地构造背景及古地理条件下的产物,表示其间经历了构造运动,其界线置于杂色岩层底部为宜,从区域上看二者应为不整合接触关系。名称上没有必要使用下花园组一名,起用京西门头沟煤田的相应地层名称,将原下花园组上段改称为龙门组、原下花园组下段...  相似文献   

5.
河北康保地区的含煤地层属内陆山间盆地含煤建造,以冲积扇、河流发育为其特征。本文通过对含煤地层生物群特征分析,认为时代应属中侏罗世中期(巴通期)。可与京西龙门组、山西云岗组、陕西直罗织、内蒙巨宝组及辽西兰旗组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
蔚县草沟堡区下花园组的发现及找煤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沟堡区位于河北省蔚县南山腹地,与蔚县煤田同处于Ⅳ级构造单元——蔚县复向斜内,该区广泛分布下花园组之上覆地层九龙山组、张家口组,并表现为向斜构造,基底为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近期在草沟堡区外围李家堡发现了含煤地层中一下侏罗统下花园组露头,推测在草沟堡向斜中部也有下花园组赋存,是有希望的找煤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巴山前樊哙剖面与龙门山前小塘子村剖面上三叠统沉积相垂向演化分析、砂泥岩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储集层微观薄片研究,认为川东北与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的沉积环境、沉积水体的深度和盐度及砂岩碎屑组分与印支晚幕构造运动有紧密的关系。印支晚幕运动早期,大巴山与龙门山前的小塘子组沉积水体盐度较高,属温暖潮湿气候下的潮坪沉积;须家河组二段沉积时期,随着大巴山与龙门山的低幅隆升,古气候由温暖潮湿逐渐变为较干冷,沉积水体变浅且盐度高,属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须三段沉积时期,大巴山与龙门山前古气候又演变为温暖潮湿,沉积水体加深,湖泊沉积较发育,水体盐度逐渐降低。印支晚幕安县运动发生后,大巴山前与龙门山前的古气候变得干冷,沉积水体变浅,盐度降低,沉积物属典型的陆相淡水沉积。同时,小塘子组-须家河组砂岩碎屑成分也随着构造运动的演化具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试论龙门山逆冲推覆作用的沉积响应─—以成都盆地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现今龙门山前陆盆地(成都盆地)沉积特征和龙门山冲断带第四纪以来的逆冲推覆事件,研究了龙门山逆冲推覆作用对成都盆地沉积的控制作用和成都盆地沉积对龙门山逆冲推覆作用的响应,总结了龙门山冲断带逆冲推覆作用的沉积响应模式和地层标识,为研究龙门山冲断带地质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蔚县矿区是一个中生代赋煤区,通过对单侯矿区西南翼三维地震数据体的认识,认为该区煤层基底为寒武系、奥陶系下统,受海西期与印支期抬升作用的影响,缺失了中奥陶统至三叠系。煤层的基底隆起形成于印支期,即使在接受成煤沉积的燕山期,基底仍处于不均匀的抬升状态。成煤期间,由于盆地基底抬升或沉降幅度不均衡,导致了蔚县整个含煤盆地内部沉积厚度发生变化,造成隆起部位煤层变薄及缺失。后期随着抬升的延续,结束了该区含煤建造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蔚县煤田早-中侏罗世下花园组(煤系)主要是湖成三角洲沉积体系。底部湖相沉积为底积层,向上依次是三角洲前缘与三角洲平原,最后以河流相结束煤系沉积。  相似文献   

11.
徐世球  佘继完 《地球科学》2001,26(3):235-240
晚侏罗世是龙门山前陆盆地演化的关键时期,因而沉积体系与古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比较沉积学的方法,通过对沉积序列与旋回的详细研究,将研究区域晚侏罗世沉积体系分为湖泊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冲积扇沉积体系以及河流沉积体系;基于沉积背景和演化的分析,确定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是研究区晚株罗世古环境演化和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的控制因素;依据古流和物源分析,确定西北部的龙门山是本区主要物源区。  相似文献   

12.
四川龙门山地区是中国泥盆系出露较好、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中泥盆统金宝石组发育由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岩组成的混积沉积。本研究以平武县平驿铺剖面和北川县甘溪剖面为切入点,基于实测资料和薄片观察对金宝石组沉积相开展详细研究,认为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金宝石组发育河流、碎屑滨岸、陆棚和碳酸盐岩缓坡4种沉积相,沉积演化经历了2个沉积旋回。金宝石组以相混合和原地混合2种方式形成混合沉积。相对海平面的变化、陆源碎屑的供应、碳酸盐生产速率和古气候是引起相混合的主要控制因素,波浪和风暴浪则是引起陆源碎屑和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的主要作用方式。对金宝石组沉积序列、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过程的研究,有利于增进对龙门山地区泥盆系沉积古环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沈桐  孟立丰  陈伟  余养里  周小军 《地球科学》2021,46(5):1728-1736
晚三叠世是四川盆地演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盆地西部经历了从被动大陆边缘向前陆盆地的演变.为进一步厘定龙门山中北段印支晚期构造的具体活动时间及活动强度,本研究选择龙门山前中北段某地震剖面进行构造几何分析,结果显示龙门山前中北段大规模的逆冲推覆很可能在须家河组四段沉积初期就已经出现,其恢复的推覆位移量至少达到11 km;另外针对研究区晚三叠世地层开展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以及沉积学分析,结果显示~800 Ma主峰及沉积学响应表明须家河组三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域地层中具有大量来自龙门山中段彭灌杂岩的碎屑物质,反映龙门山中北段基底在须家河组三段沉积时期已经局部隆升并为研究区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岩性特征、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以及沉积层序等分析,认为蔚县矿区下花园组底部鲕状粘土岩不是风化壳成因,而是石灰岩风化壳上的残积粘土,经地表水搬运到汇水盆地,然后快速沉积,再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之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典型含煤段沉积成因标志的分析认为,南华北太原组属于比较典型的障壁岛-潮坪-泻湖成煤模式;山西组则属于比较典型的三角洲成煤模式,而华南砻潭组基本上代表了泻湖沉积相当发育的障壁岛-潮坪-泻湖成煤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反映成煤环境的综合标志的系列指标划分出三种四类基本煤相,即Ⅰ1-强还原型腐泥煤/腐殖腐泥煤煤相、Ⅰ2-强还原型富类脂组或富高氢镜质组的腐殖煤/腐殖腐泥煤煤相、Ⅱ-较强还原型腐殖煤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四川盆地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剖面实测,建立了石沟里剖面泥盆系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的识别标志,进而对其风暴岩进行了系统研究。石沟里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的重要标志包括冲刷面、渠模等风暴侵蚀构造和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风暴浪构造。该区养马坝组发育了6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单元组成序列,据此建立了完整的风暴序列模式,由粒序层理段(Sa)、平行层理段(Sb)、丘状交错层理段(Sc)、波状层理段(Sd)和泥岩段(Se)组成,底部常发育冲刷面和渠模构造。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风暴沉积可分为近源风暴和远源风暴2种类型,依据风暴沉积的剖面结构类型和沉积构造特点,建立了该区风暴沉积序列的分布模式。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养马坝组发育的风暴沉积是该区混合沉积发育、抑制生物礁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对于该区古地理重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北阳原台儿沟剖面泥河湾组底界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北阳原化稍营郝家台台儿沟剖面是泥河湾盆地新建的建阶剖面。剖面总厚度为151.45m,顶部的年龄约0.019Ma,深33.55m处为B/M界线,深123m处为M/G界线,剖面底的年龄约3.3Ma。划分为马兰组、郝家台组、泥河湾组和蔚县组。深45.65-122.65m间归泥河湾组,厚77m,泥河湾组以黄色调砂、粉砂、黏土质粉砂为主,中夹有灰绿色黏土,属河湖相沉积环境。泥河湾组底界确定的标志:底部出露较厚的砂层,代表一个沉积旋回的开始,与下伏湖沼相蔚县组呈整合接触;底界接近M/G界线,在M/G界线之上0.35m处;底界之下挖掘到早于2.6Ma的游河模拟鼠-副丁氏鼢鼠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和瓣鳃类化石。泥河湾组底界确定为2.6Ma。  相似文献   

18.
峨眉龙门洞上二迭统沙湾组剖面位于峨眉山脚的挖断山至龙门洞电站之间,所测剖面全长60余米,沙湾组的岩性下部为紫红色泥岩夹煤线,中部为黄绿色粗至细粒岩屑砂岩,上部为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夹煤线。沙湾组与上覆下三迭统地层呈整合接触,与下伏地层峨眉山玄武岩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19.
河北蔚县地区侏罗纪含煤地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正> 河北省蔚县地区侏罗纪地层十分发育,自下而上分为郑家窑组、乔儿涧组、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和后城组。其中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和后城组是火山岩系或红层,时代属中侏罗世;郑家窑组和乔儿涧组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是河北省重要的含煤地层之一。1957年河北省地质局综合普查二队在本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测量。申庆荣将侏罗纪含煤地层  相似文献   

20.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包括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可识别出潮坪沉积体系,障壁岛-舄湖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三种体系单元。根据区域地质及古生物资料,确定了三个等时面,划分出2个层序14个准层序,每个层序包括低位域,海侵域及高位域,而以高位域最发育。纵观整个含煤地层的沉积演化过程,本溪组沉积期以滨浅海相为主;大原组沉积期为海陆交替相;山西组沉积期以三角洲相为主,总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