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气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0年来长庆气田奥陶系同化壳气藏气源问题存在的不同观点及相应的证据进行了总结和讨论,认为“奥陶系自生自储为主”的观点对地质和地球化学现象的解释存在疑问,包括用次要组分来判别混源天然气的主要来源,用不确切的端员气地球化学特征来计算混源比,对本溪组底部岩石的封盖性和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的原始生烃潜力评价偏高,忽略了石炭系存在能够生成油型气的海相源岩。 相似文献
2.
<正> 长庆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气源问题一直存在两种意见:有人(以下用 A 表示)认为其主要气源为不整合面之上的石炭系—二叠系煤成气;也有人(以下用 B 表示)认为其主要气源是奥陶系自生自储的油型气。双方的证据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上、下古生界天然气δ~(13)C 相近,A 认为能够说明二者同源;而 B 认为下古生界油型气演化程度高,上古生界煤成气演化程度稍低些,δ~(13)C_1自然相近。(2)下古生界天然气δ~(13)C_2明显比上古生界轻,B认为该现象本身以及由此导出的上、下古生界δ~(13)C_1—δ~(13)C_2的区别可视为自生自储型(即非煤成气型)的最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生烃性能与中部长庆气田气源成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激光 -荧光显微镜等有机岩石学方法 ,挑选样品中有明显生、排烃现象的碳酸盐岩 ,再以测定的这类碳酸盐岩的有机碳含量为依据 ,确定本区高成熟碳酸盐气源岩残余有机碳的下限指标用 0 .13%~ 0 .14 %比较合理。根据碳酸盐岩储层孔隙中充填沥青和皮膜状残余沥青的分布和含量 ,论证了陕参 1井等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在地质历史中 ,存在若干油气有效储层。采用连续升温 ,步进取样的热模拟实验方法 ,揭示了本区煤与碳酸盐岩干酪根随热演化作用增强 ,烃类气体产物的干燥系数增大 ,δ1 3C1 、δ1 3C2 明显变重的规律 ,并根据样品实验结果推算 ,本区石炭系—二叠系煤最大生气阶段的δ1 3C1 应为 - 2 7‰~ - 2 8‰ ,碳酸盐岩最大生气阶段的δ1 3C1 应为- 31.7‰~ - 33‰。在气源成因判识中 ,根据主生气期阶段对天然气成藏储聚的贡献最大、甲烷碳同位素较重以及长庆气田风化壳气藏天然气δ1 3C1 重值区并不与石炭系—二叠系煤的镜质组反射率高值区匹配的现象等进行气源判识 ,认为长庆奥陶系风化壳气藏 ,具有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气与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煤成气的混源成因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迄今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笔者简述了气源对比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并利用多指标综合对比法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气源,初算了不同区块气源的混合比.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既有石炭-二叠系来源为主的煤成气,又有下古生界自身来源为主的油型气.中部气田东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石炭-二叠系来源约占70%),中部气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下古生界自身来源约占60%~70%). 相似文献
5.
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及生物气资源预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根据有机地球化学、微生物学实验方法,对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源岩进行了研究。鉴定了主要气夺中产甲烷细菌等厌氧微生物分布,求取了不同温度下生化甲烷产率,揭示了盆地生物气生成特征,从而建立了盆地生物气生成模式和评价依据,结合盆地地质背景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盆地生物气生成量预测,指出了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6.
浙江沿海平原全新统气源岩特征及生物气形成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区气源岩主要为近岸浅海环境的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和受海水影响的河漫滩环境的灰-灰黑色粘土及淤泥质粘土层。浅海相气源岩为弱还原-还原环境下沉积的,河漫滩相气源岩为弱还原-强还原环境下的产物,总体上看,后者比前者不原性和生气能力要强,浙北比浙南要强。本区生物气生成主要受沉积环境,沉积时间,古气候,海平面变化,地壳沉降和沉积速率,水介质这七大因素控制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利于河漫滩相气源岩中生物甲烷气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发育营城组火山岩气藏.钻井统计、地球化学特征及天然气组份分析和碳同位素研究表明徐中和徐东地区天然气源岩有机质偏腐泥型,生气潜力更大.对主力源岩层沙河子组和次要源岩层营城组源岩分布有了新的认识.对营城组天然气的烃类气体和CO2气的来源进行对比和探讨,认为烃类气受气源的控制,CO2气藏受深大断裂的控制,与火山岩分布关系不大.连通地幔的气藏中,也没有发现无机烃类气体聚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天然气以烃类气占绝对优势,而且主要为甲烷,二氧化碳成藏并不普遍.天然气甲烷成因类型以煤型气为主,甲烷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小.乙烷、丙烷和丁烷碳同位素均有较大的变化范围,而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说明母质类型多样,乙烷、丙烷和丁烷具有相同的来源.含量大于50%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地幔,属无机成因.含量小于50%的二氧化碳既有无机成因,也有有机成因.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天然气来源及混源比计算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天然气碳同位素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层位进行了分析,认为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甲烷碳同位素值与石炭-二叠系气藏的接近,在平面上变化趋势相似,而与风化壳之下奥陶系自生自储的油型气相差较大。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来源是以石炭-二叠系煤成气为主,定量计算表明,在中部气田的大部分地区,石炭-二叠系来源气的比例大于70%。 相似文献
9.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长庆气田是迄今我国最大的气田。由于对其气源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生烃评价与勘探目标决策,因而倍受我国地质、地球化学工作者的关注。自气田发现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对长庆气田天然气、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的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目前,对长庆气田属煤成气与油型气混源成因的认识已无争议。 相似文献
10.
谈迎等著的《CO2气藏的气源和成藏及预测》一书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天然气地质资源环境研究中心的工作成果之一,将于2009年二季度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天然气地质资源环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戴金星院士的主持指导下,取材于中心主任刘德良教授具体负责的4个相关专题报告,即:“郯庐断裂带无机成因天然气研究”,“松辽盆地CO2气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11.
九十年代煤系烃源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90年代煤系烃源岩研究取得新成果:未成熟-低成熟油气研究和勘探实践的成功突破了传统的干酪根热降解生烃理论,形态有机质分类体系更加完善,只有无定形体的分类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大量研究表明烃源岩的所有组分都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但不同组分因其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而生烃能力相差悬殊,除了镜质体之外的其它有机组分的反射率(加沥青和动物碎屑体)和包裹体均一温度等多种方法均可用来确烃源岩成熟度,以有机岩石学研究为基础,应用组分组合概念划分的有机质类型,弥补了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试论碳酸盐岩天然气地球化学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多年来油气勘探的实践说明碳酸盐岩可以成为烃源岩,但对于碳酸盐岩的成烃机理和评价标准尚无定论。作者认为,这主要是碳酸盐岩的生烃过程与泥岩的重烃过程不同引起的:碳酸盐岩一般先成岩而后生烃,泥岩一般则先生烃而后成岩。作者根据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天然气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碳酸盐岩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有:1、碳酸盐岩烃源岩生烃机理研究;2、碳酸盐岩天然气有效运聚系统研究;3、碳酸盐岩气藏地球化学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14.
15.
简要介绍了碳酸盐源岩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分散且不均一)及确立成熟度的新指标透射色指数(TCI)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冀东油田南堡凹陷南堡2号构造带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南堡凹陷南堡2号构造带主要含油层段为古近系东营组东一段砂岩及奥陶系灰岩。对典型井老堡南1井原油与烃源岩的多项有机化学指标分析表明:南堡2号构造带烃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为陆相浅湖弱还原环境;东一段与东二段烃源岩表现出未成熟的特征;东三段与沙河街组烃源岩表现出成熟的特征,其生烃深度门限在3100m左右,主力生烃门限为3700m以下的沙河街组。通过油、岩饱和烃色谱-质谱参数综合对比,东营组一段的原油主要来自沙河街组一段的烃源岩,为"下生上储"油气藏;而奥陶系原油主要来自沙三段的烃源岩,为"新生古储"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海拉尔盆地碎屑储集岩成岩变化与孔隙演化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分析海拉尔储集层的物质组分和成岩后生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拉尔盆地的两大储集岩类型,其中着重分析了碎屑岩储集岩岩性特征、成岩后生变化及对本区砂岩储集性和孔隙连通性的影响,通过对岩石中各类胶结物的自生矿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的成岩序列解释,划分了早成岩早期,早成岩晚期和晚成岩早期三个成岩阶段,为孔隙演化史和评价储集体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川西坳陷煤系烃源岩成熟度特征及成熟度指标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是判断一个盆地是否具备生油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然对热演化程度的定量识别标志较多,针对热演化程度不同或参数获取的难易程度而有所选择.研究基于川西坳陷龙泉驿斜坡LS1井J_1x,T_3x~5,T_3及T_3t等4个主要烃源岩层位的17个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R_0)、岩石热解及芳烃色质指标等分析测试,时研究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及侏罗系主要烃源岩成熟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表明,研究区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在0.97~1.59之间,T_(max)值平均为488.67,R_(OMPI1)值介于1.01~1.56之间,R_(O(3-MCH/1-MCH))值介于1.05~1.57之间,表明本区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芳烃各项指标随深度增大趋势明显.尤其是MP11和3-甲基屈/1-甲基屈(3-MCH/1-MCH)随深度变化更为明显,且和R_0与深度的变化趋势高度相似,而MDBI指数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1-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1-MDBT)与深度的相关关系相对较差,但总体仍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成熟度指标对比研究,证实镜质体反射率仍是较为成熟,易于横向对比的成熟度指标,芳烃色质参数MPI1和3-甲基屈/1-甲基屈(3-MCH/1-MCH)由于其较少受各成岩环境的影响,从而具有潜力的成熟度判别指标.研究还将MPI1及3-MCH/1-MCH通过计算转化成R_(OMPI1)及R_(O(3-MCH/1-MCH>))以实现在获取R_0困难亦可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9.
川东地区碳酸盐岩超压与天然气富集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地层流体超压的形成、演化及分布与油气成藏的主要石油地质过程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由于碳酸盐岩本身的复杂性,其超压的成因及研究方法不能简单地借用“欠压实”的原理。本文从对比砂泥岩和碳酸盐岩在成压机理上的差异性入手,详细探讨了川东地区碳酸盐岩成压的各种机理,指出成烃作用是造成区域性超压的最主要因素;并结合该区超压平面上的分区性及纵向上的分带性,论述了各区、带超压与气藏分布的内在联系,总结出该区超压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碳酸盐岩烃源岩排烃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评述排烃模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合排烃研究的最新成果及若干碳酸盐岩烃源区的实际地质情况,认为碳酸盐岩油气运移的主要机理为压力驱动下沿微裂缝的独立烃相排出。含烃饱和度和破裂压力是控制烃类运移的二个主要因素,排烃遵循“压力增长—岩石微破裂—烃类排出—微裂缝弥合”这一往复过程;最后,将该模式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的排烃研究中,定量、动态模拟出下古生界下马家沟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排油史和排气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