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简述有度盘电子经纬仪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度盘电子经纬仪研究的课题,阐述了无度盘电子经纬仪测角的技术方案、测角原理和无度盘电子经纬仪的微处理器和控制系统。最后提出了无度盘电子经纬仪研究所具备的特点和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3.
金挺 《浙江测绘》1999,(3):38-41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逐步地替代常规测量仪器。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应用于电子经纬仪的测角原理。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剖析日本测机舍电子经纬仪测角系统的结构特点,阐述旋转编码度盘DISK和MASK是属增量制式的静态测角方法。本文还论述了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原理。  相似文献   

6.
7.
电子经纬仪的测角原理及检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单码道绝对编码和解码方法.编码满足“惟一性”,即连续任取N位或大于N位的编码序列Nl,该序列在码道内是惟一的,并对应光栅上惟一的位移或角度值.圆光栅编码还满足“闭合性”,即以任意v位编码序列N0为起始,在圆光栅码道内按位顺序选取N1、N2、……、Nn,其中n为码道内编码的位数,均满足惟一性.解码由粗...  相似文献   

12.
工业测量系统在多波束天线安装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多波束天线测量和检测的实际情况 ,主要介绍了多波束天线的数学模型、解算方法、测量方案的设计以及调整量的计算等问题。最后对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高精度方位传递及方位保存中,常常采用平面镜法线作为方位基准,在使用方位基准时,采用经纬仪自准直的方式来获得平面镜法线方向。常用的自准直方法需要在经纬仪上安装自准直灯,以平行光作为准直方向,但该法存在调焦误差大、作用范围小灯缺点,为弥补传统自准直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经纬仪自准直方法,即外觇标自准直法。该法具有适用面广、调焦误差小、操作方便等优点。严密的几何证明及实验数据验证表明外觇标自准直法准确可靠,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精度陀螺经纬仪在地铁、矿山、地下施工等隐蔽工程和各种武器定向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广泛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一个煤矿工程的应用举例,分析了它在工程上的精度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经纬仪自准直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精度方位传递及方位保存中,常常采用平面镜法线作为方位基准,在使用方位基准时,采用经纬仪自准直的方式来获得平面镜法线方向.常用的自准直方法需要在经纬仪上安装自准直灯,以平行光作为准直方向,但该法存在调焦误差大、作用范围小灯缺点,为弥补传统自准直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经纬仪自准直方法,即外觇标自准直法.该法具有适用面广、调焦误差小、操作方便等优点.严密的几何证明及实验数据验证表明外觇标自准直法准确可靠,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经纬仪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推算其空间任一点位的中误差计算公式,并进行必要的仿真分析。通过误差分布规律的仿真图像,分析经纬仪测量系统所测得的空间三维坐标点位的精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经纬仪测量系统野外作业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7.
受学生培养规模扩大和数字化测量设备资源配置的限制,传统的测量教学实习较多以经纬仪模拟法白纸测图为主,实习内容及方法均已陈旧过时。本文探讨了当前测量实习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对比分析经纬仪模拟法白纸测图、经纬仪解析法数字化测图和全站仪测记法数字化测图等3种测图方法的基础上,尝试了以经纬仪解析法数字化测图为主要形式的测量实习教学新模式,经试点应用,实习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柔性坐标系引入经纬仪工业测量中,使其系统自定位不再受仪器整平误差和相对定向误差的影响。为了求解系统自定位的参数,本文给出了两种系统自定位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吴新强 《东北测绘》2012,(2):205-207
以杭州江东大桥过江水准测量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工程实践中方法的选用准则,给出了具体的施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思路,进而探讨了误差的来源及消除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用高平目标法检定电子经纬仪的水平角测角精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俊志 《测绘科学》2000,25(1):48-50
本文讨论了电子经纬仪水平角测角精度的检定方法 ,并对现有的检定规程和检定规范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