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大兴安岭东南缘(突泉-天山)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该区铜矿化主要与中生代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文章论述了与铜矿化有关的中酸性浅成一超浅成侵入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特征,并阐述了该类型铜矿化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杨斜断裂以南元古代古侵入体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商州杨斜断裂以南,天井湾断裂(商丹断裂带分枝断裂)以北地区发育的一套片麻杂岩体是中带(户县—兰田地区)秦岭岩群中解体出的最古老的变质侵入体,而秦岭岩群变质地层仅部分残留其中。依据侵入体产状、成分特点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岩石单元。岩石化学特征表明,该变质侵入体为典型的Ⅰ型花岗岩类,形成于洋壳向陆壳俯冲的构造环境,推断其形成时代为早晋宁期。  相似文献   

3.
和龙地区太古宙变质深成侵入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和龙地区太古宙变质深成侵入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首次提出了该区是以变质深成侵入体为主体的认识。通过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太古宙岩浆的成因和演化提出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将对吉林省太古宙变质岩的研究和成矿作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秦岭早元古代变质侵入体,系指分布于蓝田县灞源以北箭峪岭一带的古老闪长质侵入体,前人将其划归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地层,或划归下元古界。建立秋岔组。认为该组为一套变质火山岩地层。作者经野外工作研究证实。将其从变质地层中解体出来,厘定为箭峪岭早元古代变质闪长质杂岩体。  相似文献   

5.
隋振民 《吉林地质》1993,12(1):53-58
本文讨论了太古宙古深成侵入体的主要识别标志:接触关系;岩体变形特征;包体特征;脉体;岩石结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柞水北部秦岭群中丹凤岩群和龙潭子序列的确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柞水地区北部秦岭群分布区进行1:.5万区调填图,从前人划分的古元古代秦岭群中解体出丹凤岩群和一套中酸性侵入体,并从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同位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在丹凤岩群中获得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44±29Ma,在中酸性侵入岩体中获得错石U-Pb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07±19Ma。为研究丹凤岩群时代归属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层状侵入体及其韵律层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层状侵入体以其独特的韵律结构记录了岩浆的演化分异过程。围绕韵律层理的成因 ,不同学者提出了很多成层机制 ,归纳起来大体有两类 :一类与岩浆流动和动力成层有关 ,包括流动分异、对流成层、化学成因等 ;另一类为非动力成层机制 ,主要有火成堆积、重力分异、压实作用和固化收缩等观点。影响韵律形成的因素很多 ,通常包括岩浆成分、对流作用、扩散作用、热梯度、氧逸度、温度和压力等。在评述这些成层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结合攀枝花层状侵入体的特点 ,认为该岩体的韵律结构是在岩浆的固化收缩和压实作用下 ,晶体定向生长和自组织排列的结果 ,是二元 (辉石 ,斜长石 )、固 (岩石 )—液 (岩浆 )相转变系统中动量、能量和物种质量的复杂耦合所形成的分形自组织现象。对层状侵入体的进一步研究应集中在加强实验 (尤其是高温高压实验 )、引入非线性分析以及与成矿研究相结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浅成-次火山岩黑云母Cu,Au成矿示踪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浅成-次火山岩是许多斑岩型和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矿质和流体的重要来源,斑岩体初始岩浆的Cu,Au丰度,CI,F含量及岩浆结晶时的氧逸度是其能否最终形成含Cu,Au流体的关键因素。黑云母是浅成-次火山中酸性侵入体中最常见的铁镁矿物,含有较丰富的Cu,Au及挥发分CI,F其Fe^3 /Fe^3 (Fe^3 Fe^2 )比值可以反映其结晶时岩浆的氧化还原状态,尤其是斑晶黑云母往往形成于岩浆流体出溶和去气作用发生之前,它能灵敏地指示其母岩浆的初始Cu,Au丰度和CI,F含量及氧化还原状态,因此,可以作为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的理想示踪矿物,并可用于浅成-次火山侵入人体的成矿潜力。在一些斑岩型铜、金矿床和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铜矿床分布区开展浅成-次火山侵入体黑云母的成矿示踪研究,对于解决矿床成因和指导找矿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秦岭西段红花铺俯冲型侵入体LA-ICPM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北秦岭造山带西段红花铺侵入体的岩石类型为中细粒英云闪长岩,具俯冲型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其中所获锆石的形态及CL图像特征的研究,分辨出3种不同成因的锆石,通过高精度的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1 765.1±8.4)Ma、(450.5±1.8)Ma、(413.5±1.3)Ma的3组年龄值,分别为继承锆石年龄、成岩锆石年龄和变质锆石年龄,代表了3期构造 热事件的时限,可能是吕梁运动和加里东运动在北秦岭西段的地质记录。红花铺侵入体英云闪长岩(450.5±1.8)Ma的成岩年龄可能代表了北秦岭西段早古生代俯冲带岛弧的形成时代。红花铺俯冲型侵入体的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的确定,对研究北秦岭造山带元古宙-早古生代大地构造格局、构造演化及中国大陆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忠 《吉林地质》2001,20(3):9-17
吉林省汪清东北部发育一套中浅变质岩系,前人一般认为属早二叠世。笔者从岩石学,矿物学,变质变形特征入手,探讨了变质岩的成岩环境。阐述了可以与新元古代五道沟群对比依据。并根据地层,侵入体特征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资料,初步分析了找矿前景,拓宽了该地区金矿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1.
桐柏地区存在两个铅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的基底块体,在桐柏-商城断裂北侧,基底岩石以高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为特征,而桐柏-商城断裂南侧,基底岩石以低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为特征,它们分别可与南阳盆地以西的北秦岭和南秦岭构造带中基底岩石的铅同位素组成相对比,从而证明桐柏地区是秦岭造山带的构造东延部分.同时,通过桐柏地区侵入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分析表明,早古生代侵入岩浆主要来源于北秦岭高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的块体,而中生代侵入岩浆则来源于南秦岭低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的块体,指示在南阳盆地以东,相当于北秦岭构造块体的地壳深部存在南秦岭的陆壳物质,反映南秦岭的陆壳物质早期向北俯冲叠置于北秦岭块体之下,并作为北秦岭中生代花岗质岩浆的源区  相似文献   

12.
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钕、锶、铅同位素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主要分布在陕西省洛南与河南省卢氏-确山一带,岩石有碱性岩、碱性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三大类。岩石Nd、Sr和Pb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该区富碱侵入体的源区应是以下地壳为主,并通过碰撞造山作用带入少量地幔和上地壳物质。源区同位素组成横向与垂向的不均一性说明华北块体存在成熟的下地壳层,而北秦岭块体是造山带环境。古大陆边缘经历了多次裂解作用和多期碱性岩浆活动;碱性岩浆是在减压扩容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岩石化学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的侵位与空间分布受同一个区域构造带(华并陆块南缘)控制,构成一个区域性的富碱岩浆岩带。根据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研究,岩石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1)碱性岩类,即含有似长石或碱性暗色矿物的正长岩类;(2)碱性花岗岩类,包括钠铁闪石花岗岩及孪生的钾长花岗岩类;(3)石英正长岩类,包括碱性长石为主的石英正长岩、英碱正长岩和花岗正长(斑)岩类。根据富碱岩浆岩带的岩石化学特征,自北而南可以划分为三个亚带:北部碱性岩亚带,以SiO2饱和而l2O3不饱和出现碱性暗色矿物为特征;中部碱性花岗岩亚带,以SiO2强饱和而Al2O3不饱和出现碱性暗色矿物和大量石英为特征;南部石英正长岩亚带,以SiO2和Al2O3都饱和但CaO强烈亏损,缺乏Ca质斜长石,出现碱性长石占长石总量的绝对优势(一般>95%)为特征。三个亚带富碱岩浆在化学成分方面虽有差异,但共同具有富碱高钾钙征,ALK=10-15,K2O含量范围5%-15%,K2O/Na2O=1.26-8.30。  相似文献   

14.
曲玮  刘晓春  胡娟  李怀坤  耿建珍 《岩石学报》2013,29(9):3080-3086
由于前人在桐柏地区秦岭岩群高级变质岩石中获得的变质年龄比较分散,所以有关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使用LA-MC-ICPMS方法对侵入于秦岭岩群中的弱变形和未变形碱性岩脉进行了锆石U-Pb定年,获得其侵位时代分别为429.9±1.5Ma和430.3±1.3Ma。结合区域上已发表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我们推测,秦岭岩群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约440~430Ma,与华北陆块南缘的弧-陆碰撞作用有关。碰撞后的岛弧岩浆作用主要发生在约430Ma,从而造成了秦岭岩群的缓慢冷却,这可能是麻粒岩相变质锆石的同位素年龄比较分散的主因。  相似文献   

15.
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的侵位与空间分布受同一个区域构造带(华北陆块南缘)控制,构成一个区域性的富碱岩浆岩带。根据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研究,岩石类型主要分为碱性正长岩、碱性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三大类。富碱岩浆岩带自北而南可以划分为3个亚带:北部碱性正长岩亚带,中部碱性花岗岩亚带,南部石英正长岩亚带。3个亚带富碱岩浆在化学成分方面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富碱高钾特征,ALK=9~15,ω(K_2O)为5%~15%,ω(K_2O)/ω(Na_2O)=1.26~8.30。岩石中的暗色矿物辉石类主要为霓辉石和霓石,角闪石类主要为钙质浅闪石、阳起石质闪石、镁质角闪石、钠钙质绿闪石,黑云母类主要为铁云母和金云母。岩石中的长石类主要为K-Na系列富K端员的微斜长石和最大微斜长石,少量钠长石,极少Na-Ca系列的斜长石。霞石类主要为钾霞石和钙霞石。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有以下显示:(1)REE总量200~1100μg/g,LREE/HREE比值4~15,δEu表现为无Eu异常或轻微正负Eu异常,(La/Yb)_n值多为10~30;(2)部分岩石类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不相容元素分布模式曲线总斜率为负,Ba,Nb,Zr具明显负异常,表明他们具有大陆裂谷碱性花岗岩的特征;(3)岩石Nd、Sr和Pb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富碱侵入体的源区应是以下地壳为主,带入少量地幔和上地壳物质。  相似文献   

16.
The Sipu region of North Guangxi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Jiangnan Ancient Land",where there are developed the oldest stratum in southern China,the Proterozoic Sipu Group,and there are also largely ex-posed mafic intrusive rocks,mafic volcanic rocks and copper-nickel sulfide deposits.Both mafic intrusive rocks and volcanic rocks are rich in MgO(6.52%-26.39%),but poor in K2O(0.05%-1.00%) and TiO2(0.33%-0.89%).They are also rich in trace elements such as Rb and Ba while poor in Ta,Nb and the like.Both of them have medium con-tents of rare-earth elements,30.26×10-6-126.71×10-6,in which LREEs are slightly rich with ΣLREE/ΣHREE of 1.35-2.46,δEu 0.79-1.33,displaying weak or no δEu anomaly,with the same geochemical features.The right-inclined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the features show that magma would be formed at the comagmatic un-diagenetic stage.All studies show that mafic intrusive rocks and volcanic rocks are the products of the same source region evolving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times.The copper-nickel sulfide deposits are characterized by liquation,crys-tallization and fractionation of mafic rocks,and have some interrelations with mafic intrusive rocks and volcanic rocks with respect to magmatic genesis.  相似文献   

17.
陕西商南松树沟两类正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商南松树沟地区内正角闪岩有榴闪岩—角闪石岩和斜长角闪岩两类。原岩分别为榴辉岩—辉石岩侵入体和拉班玄武岩岩流。稀土和微量元素及锶氧同位素特征表明,两类原岩是两种独立岩浆演化的产物,类似于板内环境产出的洋岛玄武岩(OIB)或初始裂谷玄武岩(IRB),地层归属于早元古宙秦岭群。两类原岩可能是早元古宙板内热点岩浆建造。  相似文献   

18.
胡能高 《矿物岩石》1990,10(3):24-32
枣园岩体属岩浆成因;具S型和l型花岗岩间的过渡类型性质;岩浆不是源自秦岭群,可能源自太古宙上壳岩系。从野外侵入关系和同位素年龄测定来看,该岩体形成于晚元古宙.作者认为,这些认识对阐明秦岭群的构造、岩浆活动史及其基底性质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秦岭武当山群变质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武当山群3个变质酸性火山岩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武当山群变质酸性火山岩形成年龄为675.2±3.1 Ma,说明武当山群存在新元古代南华纪的地层组成.武当山群变质变形复杂,具多期岩浆活动,可能由不同时代火山岩和少量沉积岩组成,部分变质火山岩具有与耀岭河群火山岩和侵入到武当山群中的基性侵入岩相似的形成年龄,指示了武当山群变质酸性火山岩可能与基性侵入岩群和耀岭河群火山岩存在成因联系.基于现有同位素定年数据,武当山群火山岩数据具有年龄跨度大(太古宙至中生代)的显著特征,但总的趋势是新近取得的年龄数据多数比早期获得的数据要年轻.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都兰县八道班一带侵入岩的岩性为石英闪长岩至正长花岗岩的岩浆演化序列,其空间具有北西-南东向带状分布的特点,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镁质花岗岩;稀土总量REE中等,轻重稀土分异和轻稀土分馏强烈;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等相对富集,Ba、Sr等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h、Hf等相对富集,Nb、Ta、Ti等相对亏损,且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演化,相对富集和相对亏损的程度逐渐增强;源岩以壳源为主,亦有幔源物质加入,属壳-幔混合型花岗岩。岩石具"C"型高硅埃达克岩特征。其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在237~224Ma之间,侵位时代为晚三叠世;其成因是印支晚期西秦岭构造单元向柴达木东南缘斜向俯冲的产物。本区发现埃达克质岩对于与埃达克岩有关斑岩铜矿成矿规律的研究和找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