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宁夏人口地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运用人口地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详细论述了宁夏人口地理问题。研究结果指出,宁夏人口质量显著改变,但人口文化结构依然落后;人口过快增长与人均GDP低下相矛盾;人口产业结构单一,人口职业结构为体力主导型及人口技术结构层次低下;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但人口空间结构依然不合理等。文章指出解决宁夏人口地理问题,进一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与分工;推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域土地类型基本分级与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元村  程维明  朱会义 《地理研究》2013,32(11):1979-1986
土地类型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反映中小尺度地段分异规律及其综合体整体特征。按北京市地段复杂层次和满足不同管理级别的应用需求,将北京市域土地类型从高级至低级划分出4 个基本级次,即土地类—土地型—土地组—土地相。不同级次划分指标是:土地类以地貌成因形态、土壤亚类、地带性植被生活型的综合为指标;土地型划分指标为中地貌形态、植被生态型、土壤成土条件的综合,突出植被生态型与土壤物质来源的耦合;土地组划分指标为坡向相同小地貌、相同土体构成与植被群系(或群系组)的综合;土地相划分指标为坡向坡度相同地貌面、相同根系土壤活动层、相同土壤含水量、相同植被群丛(组)和相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耦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MapInfo的文山州人口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Maplnfo Professional对文山州及8县的扫描栅格地图分别进行配准与数字化,关联了1953-1995年及2000年和2005年文山州人口普查与统计数据,在县级与乡镇尺度上建立了人口空间数据库;使用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设计了文山州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用户界面,制作了各类人口专题地图,分析了文山州人口地理特征;应用分形理论计算了该州城镇体系结构的空间关联维数,显示人口趋于河流与公路线成点轴分布;对1953年来文山州人口重心的移动进行了分析,最后应用logistic模型对文山州人口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刘霄泉  孙铁山  李国平 《地理研究》2018,37(8):1575-1586
北京市域制造业在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在不断发生空间格局的变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不断加速,将进一步加剧北京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影响空间格局的演化。利用2008年和2013年北京市经济普查数据中街道、镇乡的制造业大类的就业数据,从街乡的尺度,分析探讨北京市域内制造业的空间演化特征与趋势。研究显示:2008-2013年北京市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均趋向集聚,增长产业是制造业空间集聚的主导力量,在引导制造业空间进一步集聚的同时,形成了明晰的空间分异,增长产业更加趋向于在专门化程度更高的地区集聚,就重点街乡来看,北部地区的空间发展趋势将较为稳定,南部地区可能成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高变动区域。  相似文献   

5.
泉州市域城镇发展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汤小华 《福建地理》2000,15(4):31-34,38
泉州市是福建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市域内城镇建设与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在考察泉州市域城市化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城镇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布局,并提出一些有实践意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模式与政策导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李国平  卢明华 《地理科学》2002,22(3):263-269
结合世界城市同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基础这间的关系,世界城市结构演化及其成长过程等的一般规律,在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经济模式与空间结构模式。加大开放程度,推进产业价值链分工,提高高级生产者服务以及高科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与研发机构,增强对全球经济资源的配置能力,为基本经济模式;而在首都圈与环渤海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分工,以及改北京单中心结构为近、远程多中心圈域型结构,为基础空间结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六大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7.
北京微体熔融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1979年6—7月,我们在北京顺1井岩芯样品中发现一种直径小于1mm、球状透明玻璃质物体,通过对其形状、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的分析、测定,它们应属微体熔融石(Microtektite)。  相似文献   

8.
前 言 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对我国人口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研究全国人口了解河南人口的发展变化和历史过程,也有重要意义。一九八一年河南人口达七千三百九十七万人,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仅次于四川省,居全国第二位;而河南的土地面积只有十六万七千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一点七六,地少人多,经济也较落后,所以人口的压力,粮食的压力是很大的。因此,急需开展河南人口地理的研究。这既可以了解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发展和社会背景的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市域城市人口空间结构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青山  杜雪  张鹏  赵怡春 《地理科学》2011,31(11):1301-1306
以东北地区36个地级行政单元为样本,利用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Meijers等给出的区域城市人口中心度和分散度指标对各市域城市人口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同时借鉴Cobb-Douglas生产函数,推导出基于OLS算法的实证回归模型,选取中心度、分散度和首位城市人口规模等指标与劳动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首位城市人口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② 中心度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不明显;③ 分散度对劳动生产率有负的影响,并受到市域人口规模和市域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吴友仁  蔡建辉 《地理研究》1986,5(1):107-107
本文分析了徐州市域(一市六县)城镇体系发展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进程和现状特征,认为徐州市域区位条件优越,将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的重点。作者预测2000年市域城镇化水平将达到27-30%,徐州市区人口将达65万,提出增设沛屯、贾汪、新沂三个县级市的建议。分析了一般县城的发展方向和人口规模,通过方案比较,提出了撤消铜山县,将其与徐州市区合并的新体制。指出为了发展区域经济,有必要增设53个县属镇。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构:(1)形成矿产资源开发、交通运输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相结合的各级地域中心的城镇职能结构;(2)建立以大城市为主体,大中小相结合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形成以陇海铁路为主轴,以徐沛、津浦铁路和大运河为辅轴,均衡分布的城镇空间结构。同时,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上述城镇体系布局,指出必须建立工业生产协作网络、商业流通网络、交通运输网络和经济信息网络等,以保证城市中心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中国地理研究所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永锋  王洪波  邓辉 《地理研究》2014,33(9):1768-1777
中国地理研究所是中国地理学史上第一个地理学专门研究机关,1940年8月1日成立于重庆北碚,1950年4月以该所为基础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建国事业对地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朱家骅对在中国发展地理学的大力提倡、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息金收入的资金支持和近代以来地理学专门研究机构的缺失共同构成中国地理研究所成立的历史背景。成立后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地理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地理实地考察,撰写了丰富的地理著作,出版了多种地理读物,培养了众多的地理学人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时期若干北京古旧地图研究与数字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若干幅 1 90 7年至 1 948年间由陆地测量总局等不同权威机构测绘、编制的古旧北京地图 ,为开展近现代时期北京城市地理、土地覆盖变迁研究、为古地图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对古旧地图的应用及数字化技术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卫河系海河水系的支流,它流经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及山东西北部,隋唐至宋元时期称为御河,是重要的漕运通道.清至民初时期(1644-1927),由于支流分布及地理位置、地势等原因,卫河水患常发,河道亦时常发生变迁,其变迁河段主要在滑县至大名县之间,且有逐渐向东南偏移的总体趋势和特点.研究表明:卫河的主要支流均在滑县以下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卫河,而卫河东岸除了流量不大的硝河外,则较少有河流的汇入,加上漳河的频繁迁徙和不断侵入,势必会对东岸造成冲击,从而引发卫河向东南滚动迁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城市统计区重建的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我国现行的城市统计区的地域特征分析入手,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城市统计区建立的理论与方法的比较研究,指出了我国现行城市统计区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重新建立的必要性,从实质性和可比性的角度,提出基于“日常生活圈”的我国城市统计区重建的理念,并对基于“日常生活圈”的我国城市统计区的基本构造、建立方法和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史念海  费省 《地理研究》1986,5(2):102-102
自汉初至唐末的1100多年中,长安有670余年分别为汉、隋、唐等七个王朝的都城.以长安城为核心的约一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即今西安市七区六县)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它的农业、手工业生产高度发展,产品种类多、数量大,质量好.汉初至唐末,长安不作都城的时间约有430多年,在此期间,社会动乱,经济萧条,与立都时期形成强烈对照.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汉唐间不同时期长安地区物产分布状况,指出物品生产经历了盛-衰-复盛-复衰的演变过程.变化原因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即封建政权是否在此立都以及社会动乱是物产盛衰的决定性条件;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政策、户口的盛衰与物产的盛衰有直接联系. 本文从历史上证实了长安地区有发展多种经济的有利条件,认识达一点,或可对今日西安市的经济建设有所裨益.全文三万字,分为四部分,附图三幅.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风沙活动及其整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两年来北京地区的野外风沙考察,半定位风沙(尘)观测,室内风洞实验以及有关区域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风沙问题是北京区域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区域风沙活动由来已久,在频繁程度上不亚于半干旱区的河北坝上和乌盟后山地区。区内各地风沙活动均以春季为主,冬春两季风沙活动约占全年的80%以上。风沙天气的年际变化较大,五十年代最为频繁,六十年代最少,七十年代初期又有回升,中期以后至八十年代中期又逐渐趋于减少。风沙活动的形成及其盛衰变化,除与自然因素有关外,还与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等因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变化息息相关。风沙活动不仅使大气遭受污染,而且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全区风沙危害严重的区域(风沙区)面积达342万亩,约占平原区总面积的35.6%,其中沙质地表因长期遭受风力作用所形成的风沙化土地面积约为136万余亩,占平原区面积的14.2%,以永定河冲积平原分布面积最大。研究证明,北京地区风沙主要来源于本地,系就地起沙。因此,风沙防治要立足于本地,特别是风沙土地的治理,对根治本区风沙危害、改善首都环境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人类活动对东川森林破坏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麟 《山地学报》2003,21(3):304-310
对云南东川清代民初“土法炼铜”、农业垦殖和薪炭利用三种主要人类活动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作用大小首次进行了定量估算,在方法上充分考虑了森林植被的自我恢复能力和演替速率,因此对清末民初东川三种主要人类活动毁林下限值的计算结果:毁林面积1395.5—1576.1km^2,毁林覆盖率12.2—13.8%,是较为可靠的。该方法在定量研究历史植被方面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汪桂生  颉耀文  王学强 《中国沙漠》2013,33(4):1225-1234
黑河中游在明、清及民国时期经历了人口规模膨胀和大规模农业垦殖发展过程,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由于历史记载数据有限,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强度难度较大。本文选取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灌渠长度、粮食单产等参数为评价指标,基于历史文献记载及估算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熵值法、标准离差法、CRITIC法等4种客观权重法定量分析了黑河中游明代前期、明代后期、清代前期、清代后期及民国时期的人类活动强度,获得以下主要结论:5个研究时期人类活动强度绝对指数分别为0.46、0.47、1.13、1.55及1.39,表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强度持续增加,民国时期略有减弱。各方法评估结果综合排序相同,表明研究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清代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社教 《地理研究》2008,27(1):155-161
通过对《清史稿》、《清实录》、西北各地清和民国时期所修的地方志及其他史籍较为系统全面的查阅,经过整理和分析,最后确定从历史文献中可识别出清代西北地区共有62次沙尘天气事件。根据这62次沙尘天气事件的分析发现:清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发生在时间上呈明显的波状起伏,1650至1710年代和1810至1910年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出现较频繁,1710至1810年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较少;就季节而言,春季是清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的最集中季节;就空间分布而言,清代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大致有4个多发地带:即以西安、渭南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地区,以镇原、庆阳为中心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以中卫、古浪、永登、山丹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地区,以米脂、子长为中心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清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发生与气温变化关系紧密,但与降水变化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服饰研究文献和相关成果,综述了目前我国服饰地理研究的特点,即多学科综合应用、多角度探究分析为主。基于服饰与地理环境关系方面的研究极其薄弱,提出今后应加强学科理论建设,尤应注意服饰的人地关系分析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剖析服饰地域差异和服饰地理分区,以及继承、发掘服饰历史文化遗产,为服饰非物质遗产保护和当今发展服饰产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