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家界的旅游气候特征研究与服务系统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志超  雷华高 《广西气象》2005,26(A01):117-119
对张家界的旅游气候特征进行研究,结合气象业务实际发布旅游气象资讯,建立旅游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对保护、开发、利用和宣传张家界都十分有益,促进其生态平衡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用张家界森林公园内自动气象站2012~2014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张家界市区内国家气象站的资料,选用陆鼎煌和雷桂莲提出的舒适度指数评价公式对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旅游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并对两种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另外结合张家界市区的站点资料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两种评价方法均适用于张家界市森林公园,并且两个公式之间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应突出的部分,但雷桂莲提出的舒适度指数公式更加适合于张家界森林公园;2.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人体舒适度水平较高,一年中5~10月都属于舒适期,其中夏季最为舒适,春季舒适时间段要比秋季长,而冬季极不舒适。  相似文献   

3.
大旅游时代广西旅游气象服务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和气象条件的产业,气象条件是影响旅游质量和旅游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纳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表明我国已步入了"大旅游"时代,旅游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愈加迫切。本文分析了广西旅游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旅游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旅游业在构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旅游特色挖掘与打造、旅游大数据平台产品开发等方面对气象服务有迫切的需求;广西已开发了部分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并在部分景区布设了气象观测设施,为开展景区旅游气象服务打下了基础;广西在旅游气象两部门常态化合作、旅游气象服务综合观测网建立、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旅游气象信息发布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最后,研究提出了促进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蕾娜  钱燕珍  李瑾 《浙江气象》2007,28(1):31-33,46
通过一档有地方特色《旅游气象》节目的策划、构想和制作,感到《旅游气象》这档节目可以围绕着不同的主题,把点串成线,形成面,结合旅游和气象服务来展开。做这样的旅游气象节目,要有丰富的文化、旅游和气象知识,要有一定的对旅游项目的敏锐性。  相似文献   

5.
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既是旅游气象服务精细化、人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保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旅游气象灾害预警主要包括集中观测信息和发布预警信号两个部分,需要高科技气象观测站支持、政府各主管部门联动、预警信号规范化和多种广泛有效传播手段等因素的协同创新。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还需要游客认知和理解气象科普知识和灾害预警常识,积极配合、互动,自救并防灾减灾。旅游景区是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不仅需要有效防灾、减灾以保护游客安全,还要注意防御气象灾害对景区的损害。今后,可以围绕大幅增加旅游气象灾害预警建设资金和人才投入、发展高科技提高气象灾害预报水平、推进旅游气象灾害预警法制化、常态化和鼓励环境保护、倡导可持续的旅游方式等方面以深化旅游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王娣  江春  刘文静 《内蒙古气象》2023,(5):30-34+48
2023年中国旅游业全面复苏,“气象+旅游”融合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文章从气象和旅游的关系入手,从气象信息服务、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气象旅游资源三个维度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当前旅游气象服务中存在的精细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给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指出精细化、特色化、规范化、安全化的旅游气象服务是关键所在。同时以安徽省旅游气象服务市场为基础,提出基于山地旅游、亲水项目、古村落旅游、花叶观赏四种场景下旅游气象服务的差异化需求,凝练服务要点和保障措施,为做好具有安徽省特色的旅游气象精细化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南阳的旅游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南阳市气象局开发了南阳旅游气象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电视《旅游气象》节目、12121咨询电话旅游气象信箱、旅游景点设立的大屏幕电子显示屏、互联网、广播电台等多项旅游气象服务手段,服务南阳市的旅游业.本文分析了南阳旅游气象综合服务平台的的设计思路和建设实践,给出了提高旅游气象服务质量的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普陀区海滩旅游气象指数,衡量气象因素对海滩旅游的影响,制作海滩旅游气象指数。通过对游泳指数、紫外线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的分析,根据不同的影响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按照气象指数设计原理,计算海滩旅游气象指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百色市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现状的分析,找出百色市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不足,参考借鉴其他地区旅游气象服务的做法和经验,提出百色市旅游气象服务的发展思路,为百色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气象科技支撑,以促进百色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推进青岛旅游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青岛安全旅游、基本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等需要,本文在深入青岛旅游业各主要环节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岛旅游气象服务的现状、需求特点和面临的形势,探讨了“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青岛独具特色的山地、滨海、城区旅游不仅对气象服务需求量大、特色鲜明、依赖程度高,而且精细化、针对性、数字化服务要求高。“十四五”期间,需重点从完善旅游气象专业观测网、开展旅游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完善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开展气象荐游和个性化旅游气象服务、加强旅游气象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系统着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河池市打造"生态河池"、"美丽河池"旅游城市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开展河池市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现状调研,对河池市旅游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做好河池市旅游气象服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肇庆市旅游气象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和气候特征,探讨发展肇庆市旅游气象服务体系的思路,对提高肇庆市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将韶关气象和旅游信息融合,建设韶关旅游气象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将精细化网格预报产品和统计方法结合,并依托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监测手段,开发精细至景区的逐时至1周天气预报、旅游气象指数、气候景观观赏期预测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等系列化专业性旅游气象服务产品,通过网站和手机app方式为游客、景区和旅游管理部门、社会公众等提供更加方便、准确的旅游气象服务信息。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避暑旅游气象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照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以体感温度确定的避暑旅游气象舒适度为正贡献指标,修正完善强降水、高温、大风、雷暴等负贡献的高影响天气指标,综合建立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选取2008—2017年6—8月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利用该避暑气象适宜度模型对贵州省县级以上城市避暑旅游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整体上是非常适宜夏季避暑旅游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夏季不同月份和盛夏关键旬,最佳旅游目的地略有变化。贵州北部、东部和南部的低海拔地区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相对略低,地处武陵山脉和苗岭山脉的都匀、麻江等地适宜开展山岳型避暑旅游。铜仁市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范围在-17~100,是贵州避暑旅游气象条件较逊色的城市。避暑旅游气象适宜度模型能较客观地反映气象条件对避暑旅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安顺市各种气象因素对旅游的影响,提出影响旅游的气象因子及旅游气象指数,对安顺市南、北部各个季节旅游的气象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安顺全境气候宜人,少日照、低辐射,突出表现为夏季北部凉爽,冬季南部暖和。安顺南部和北部夏季和秋季都是比较适宜旅游的季节,尤其是夏季,北部地区比全国同纬度大多数地区气温凉爽,正是旅游避暑的好时机,春季则应避开大风和雷暴天气的影响,而北部冬季较冷,不太适宜旅游。  相似文献   

16.
在对国内气象旅游资源评估方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气象旅游资源相关因素中,筛选出了7个指标,创建了气象旅游资源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估方法。计算每个评估指标的实际数值并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每一级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最终构建出气象旅游资源评估模型。在实例研究中,以大连为例,选取葫芦岛、东港、鞍山和岫岩等4个城市为对照,结合多年的气候统计数据,分别计算5个城市的气象旅游资源评估指数,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找出各城市气象旅游资源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环江国家地面气象站1981-2010的气象资料,对环江的气候概况、旅游气象舒适度指数和旅游不利天气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环江最适的旅游季节为3-5月和9-11月,并针对各种不利天气提出趋利避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贵州旅游业近年来呈井喷式发展,旅游气象服务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逐渐增多,对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人们对旅游质量要求逐渐提升,有必要丰富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提升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为此,该文梳理了贵州近年来在旅游气象服务方面开展的工作,总结其中的不足,结合当前贵州十四五发展规划,从“防灾减灾”和“助推地方经济”两方面提出了旅游气象业务的发展设想,以期为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安徽省山岳型景区旅游气象服务的需求和特点,以旅游气象观测网为基础,基于短时临近预报系统(INCA系统)、云海景观预报技术、雷电监测预警技术、旅游气象条件综合评级等,开发了安徽省山岳型景区旅游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实现了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的高效加工制作和快速分发传递.目前,系统已在黄山景区、九华山景区投入业务运行,为当地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巴马长寿旅游发展状况分析,提出为巴马长寿旅游提供气象保障的必要性,对旅游气象产品的开发和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为县级气象部门立足当地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开发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