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关键是变化发现,利用网络信息中相关新闻信息也是变化发现的手段之一,本文利用网络蜘蛛,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搜索关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变化的信息,从而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变化发现摸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育红 《测绘科学》2011,36(1):128-130
本文为了自动发现提取新版基础地理数据层中的更新变化信息,并将其集成到用户数据层中,提出了一种依据属性、几何、拓扑关系等多源信息的空间实体复合式匹配方法.首先,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过程以及确定实体是否匹配的判别规则;然后,在定义空间实体主要变化类型的基础上,讨论了根据匹配结果提取新增、消失等变化实体及其更新信息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矢量要素的匹配是发现地物要素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高精度的匹配结果有助于更快地发现变化地物,进行更新。VGI矢量数据具有几何和语义信息丰富的特点,但使用传统的矢量要素匹配算法难以发挥VGI矢量数据的优势。以城市VGI道路数据为研究内容,提出基于多层次蔓延的矢量要素匹配算法,将VGI数据和专业测绘数据进行匹配对比,从而实现道路变化增量信息的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4.
匹配导航是一种运用匹配算法对载体预存的导航数据进行匹配来确定载体位置信息的自主导航技术。通过分析匹配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领域,梳理了国内外匹配导航技术的相关标准,给出了匹配导航技术的一种标准体系结构,并对匹配导航制定的标准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胡菡  尹培培  范学峰 《地理空间信息》2019,17(7):45-47,95,I0001-I0002
以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更新需求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和地理国情监测指标体系及其数据,得到其要素与属性的对应关系;从更新指标确定、要素匹配、变化识别、图形与属性更新等方面设计了一套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的技术路线;并以水系为例进行了实践。该方法不仅为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提供了思路和技术支撑,而且提高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对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快速匹配处理、影像最佳波段组合和融合方法及更新信息变化发现识别技术进行研究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源遥感影像快速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的技术方法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时空大数据平台早期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数据汇聚难、更新不及时、服务不智能、应用不聚焦等问题,该文围绕新时期机构改革后测绘地理信息的工作定位以及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技术变革,在变化发现增量更新、多尺度联动更新、网络抓取汇聚更新、平台智能化改造以及示范应用聚焦选取等方面提出了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技术思路。结合正在开展的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探索了为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行使提供主动与智能服务,为政府各部门提供基础性公共信息服务的试点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多源空间数据匹配是空间数据集成与互操作,变化检测与数据更新的重要前提。路网数据匹配在导航、智能交通和基于位置服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概率松弛方法的城市路网自动匹配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路段间几何差异性估算候选路段的初始概率,然后根据邻接候选匹配路段的兼容性不断更新原概率矩阵直到收敛于某一极小值。最后基于收敛的概率矩阵计算各候选路段的结构相似性,并通过设定相应的规则选取和提炼1: 1, 1: M和M: N匹配对。实验选取中国武汉,瑞士苏黎世地区的OpenStreetMap数据与导航数据进行匹配算法的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非刚性偏差较大的路网数据能达到较高精度,不存在匹配方向性问题,且能够识别1: 0, 1: M和M: N匹配。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车载导航系统中GIS的作用,分析了GIS用于车载导航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导航地理数据的构建与更新、路径规划与行驶引导,以及地图匹配等,阐明了导航地理数据在导航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重力匹配导航算法对于提高匹配效率和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匹配导航技术中的热点问题。在已有的重力辅助惯性匹配导航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关约束条件的重力匹配导航算法。该算法增加基于惯导系统提供的轨迹方位与航距信息,有效排除大量待匹配干扰轨迹,提高匹配效率和匹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较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匹配结果有显著提升,精度由千米级提高到百米级,并将概率神经网络匹配时长缩短近50%,大大提高了重力匹配的效率,更好满足水下导航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地磁匹配导航中TERCOM算法精度较差I、CCP算法容易产生局部收敛且匹配速度较慢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联合TERCOM与ICCP的水下地磁匹配导航新方法。对此算法中的粗匹配及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精匹配及改进ICCP算法进行了研究,解决了传统匹配导航算法精度、速度及完备性不能兼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磁匹配导航中几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磁匹配导航的实质是数字地图的匹配.地磁数据库的精度和地磁适配区的选择是地磁匹配导航中的2项关键技术.文中把克吕格插值算法引入到地磁图的重构中,仿真结果表明了其有效性;同时把熵选择法和统计特征法引入到地磁适配区的选择中,通过仿真结果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熵选择法综合效果更好,更适合于在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SuperMap IS的WebGIS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贺  孙德军  朱虹 《测绘工程》2007,16(3):56-58
WebGIS是将Web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WebGIS技术,客户端仅需使用浏览器(不一定包含专门插件)就可以对分布在Web上的GIS数据进行查询、分析等交互操作。探讨了利用Super-Map网络GIS技术,以SuperMap DeskPro作为后台GIS服务平台,通过SuperMap IS实现用户利用浏览器获得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功能的服务,论述开发和建设WebGIS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以其优异的特性而得到广泛使用。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重大革命,其中室内检测技术已发展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高度。本文从物联网体系结构出发,分析探讨北斗系统在物联网室内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求北斗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物联网室内检测,独具创新,用本土研发的技术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联网室内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重力辅助惯性导航技术是利用地球物理特征信息数据—重力来完成水下运动载体的辅助导航与定位。为了实现水下运动载体上重力传感器输出的实测重力信息与重力数据库中存储的重力信息之间的匹配,首先必须将这两类数据归算到一个平面。本文研究分析了重力归算中重力垂直梯度求解的各种方法;探讨了不同数值积分区域对扰动重力垂直梯度精度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可以直接以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代替扰动重力垂直梯度来求取重力垂直梯度。  相似文献   

16.
罗名海 《测绘工程》2007,16(2):1-5,10
文中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无线通讯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加拿大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地理信息系统是空间信息管理的平台,在政府和许多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互联网上掀起了电子地图和位置搜索的应用浪潮;遥感技术是信息采集的重要手段,在数据处理技术方面不断进步,广泛应用于城市和环境研究;全球定位系统是空间定位的重要工具,包括导航GPS和测量GPS两大应用领域;通讯技术是信息传递的基础,无线通讯网的发展,为分布式移动计算创造了条件。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一种以空间信息服务为特征和载体的产业G-business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7.
室内定位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成为位置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热点,针对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的提高,提出了基于内置微惯性传感器的定位理念。通过采用Allan方差分析惯性器件误差参数,并基于频谱分析采用滤波降噪方案提高器件输出信噪比,结合人体运动特征准确判定步态,为零速修正算法的实现提供依据,通过建立局部区域的地磁信息数据库,实现磁匹配零速修正卡尔曼组合误差修正。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微惯性技术的室内定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刘星  郭杭 《测绘通报》2020,(2):61-65
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状态下,对高精度定位技术的需求也更加显著,精确定位服务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物联网、无人驾驶、机器快递员、应急救援等。在室外环境下,这些服务大多由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然而,在深山丛林、矿井隧道、地下室等室内环境下,由于信号衰减及多径效应的影响,GPS无法正常工作。本文针对一些特殊的室内场景,研究了基于松耦合滤波的视觉惯性融合导航方法,设计了一个面向智能手机平台的室内行人定位系统。该方法视觉前端采用了快速、稳健的稀疏直接法,后端采用了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来融合惯性信息,能够有效融合视觉和惯性信息,达到恢复单目视觉尺度、提高稳健性的效果,实现了高精度的室内行人定位。  相似文献   

19.
在电子科技发展迅猛的新时代,电子地图可为车载导航、手机、PAD、互联网等使用者提供基于位置的各种服务。针对现有电子地图生产平台更新频率低、处理速度慢、现势性差等问题,本文利用大数据挖掘、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自动识别成图及自动化编辑能力,对电子地图的在线快速更新技术,以及从采集、编辑到出品的一体化流程进行了研究。并以此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新型高鲜度电子地图平台,实现了电子地图道路信息与兴趣点的在线增量更新,大幅度提升了电子地图的生产能力、准确率及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研发智能化、多维度、全方位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以青岛八大关为例,综合利用基于位置与多传感器的跟踪注册技术、瓦片地图技术、三维景观地图技术和移动增强现实系统虚实叠加技术,研究并实现了面向旅游业的移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智能旅游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认知周围景观的全新视角,获得全新的交互体验。系统包括三维景观地图、虚拟漫游、路线导航、环境识别、历史建筑查询、热力图显示、好友足迹、个人轨迹、微信分享等功能模块,游客在享受旅途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