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评价引起红旗岭矿区G8重力异常的原因,采用解重力勘探反演问题的选择法对其进行重新解释评价。根据剩余重力异常,结合异常地段及其外围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建立正演计算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并与实测重力异常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G8重力异常并非是由镁铁-超镁铁岩体引起,而是由地层密度局部增大及重力高背景场的局部重力低G11的衬托效应引起。  相似文献   

2.
成像技术在矿区重力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力勘探中利用概率成像新方法处理数据,在东北某矿区实测重力剖面数据,在常规处理解释中遇到很多不确定性.而概率成像以及重力梯度概率成像的新方法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进行场分离的难点,去除干扰场的叠加.通过对比分析更好地处理解释矿区的重力异常,圈定异常地质体,为找矿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从而解决了复杂地区重力场的反演解释问题,对重力勘探工作中复杂地区重力异常的解释有很好的利用价值,能快速准确稳定地进行重力异常成像反演.  相似文献   

3.
珠江口盆地存在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局部磁异常往往与含油气局部构造密切相关。通过对珠江口盆地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磁资料处理和分析,识别出5种航磁局部构造异常:基岩凸起局部构造异常、与基性侵入岩有关的局部构造异常、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局部构造异常、与火山岩有关的局部构造异常、与沉积层有关的局部构造异常。对各种局部构造异常进行了较细致的描述,并结合地震、重力、钻孔等资料对典型异常进行了地质解释,为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郭武林 《物探与化探》1982,6(3):157-166
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地质解释,首先就是分离不同性质异常这一步。分离异常对重力勘探尤为重要,这是因为重力场中普遍存在着区域性异常。  相似文献   

5.
采用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将茅山断裂带中段的重力数据分解为不同尺度的重力异常,用于研究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可以将重力数据分解为不同深度的局部异常和区域异常,局部异常解释为浅部地质体引起,区域异常解释为深部地质体引起。基于此种地质解释,分析了不同深度地质体与重力异常的对应关系,并对产生异常的原因进行解释,推断出该区的主要断裂构造,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形式与重力异常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岩(矿)石密度的空间分布具有随机性和相关性,采用随机过程的谱分解理论和指数型椭圆自相关函数理论,结合江西德兴某重力勘探剖面资料,建立了随机介质模型,并进行重力异常计算。算例表明,采用随机建模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实际勘探断面的密度结构,据此计算得到的重力异常特征也与实测的基本一致。因此,在重力资料的解释中,根据实际的地质和密度测试资料建立随机介质模型进行正演计算,有助于对实测异常的识别、分析和解释,提高解释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不论重力勘探程度如何,在布格重力异常计算中都必须经过地形改正和中间层改正。本文通过分析在计算布格重力异常时地改和中间层改正对测点的重力补偿,提出了取消中间层改正以适应微重力勘探精细解释需要的地形校正方法。该方法建立在对实际地形(岩性)的正演基础上,可以根据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重力基准面进行可变密度地形校正。使用该方法可以比较好地消除地形起伏和不均匀岩性对测点产生的重力影响,从而得到比较可信的重力异常数据。  相似文献   

8.
童永春 《物探与化探》1983,7(5):279-287
重力勘探在我国金属矿普查找矿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在成矿预测、圈定岩体和构造、研究金属矿赋存特点等方面都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实践表明,金属矿重力勘探中,仍然有着许多尚待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比如,如何整理获得对金属矿勘探有意义的异常资料;如何有效地提取出与金属矿体有关的局部重力异常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重力找矿效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重力勘探的发展过程,着重评述了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包括区域场和局部场的分离与提取,重力数据的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卫星重力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成因为指导,针对区域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剩余重力异常中的局部重力高异常的空间分布,结合区域地质、路线地质调查成果,从三维角度认识重力高异常组合所反映的地质体主成分相构造地质特点,探讨重力高异常的成因机制,以揭示地质体的空间成生、演化规律,为区域地质调查中局部重力异常的解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布格重力异常的地质成因为指导,针对区域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剩余重力异常中的局部重力高异常的空间分布,结合区域地质、路线地质调查成果,从三维角度认识重力高异常组合所反映的地质体主成分相构造地质特点,探讨重力高异常的成因机制,以揭示地质体的空间成生、演化规律,为区域地质调查中局部重力异常的解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磁源重力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异常的复杂性对资料处理和解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重力异常相对更为简单、更易处理和解释。通过运用空间域的泊松公式,可以在频率域内推导出由磁异常换算重力异常的计算公式,这种由磁异常换算所得到的重力异常称为磁源重力异常。这里对理论模型的磁异常数据进行了计算与实验分析,并对实际航测的磁异常资料进行了计算与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表明了磁源重力技术的可行性、正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重力异常的半定量解释,即根据重力异常的特征及工区具体的地质地球物理条件,运用正演概念确定与之有关的地质体的总体形态,产状及分布范围等.目前尚无可供参考的实测数据资料.为此我们想通过对一些简单规则形体的重力异常进行计算,为金属矿区的重力异常半定量解释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露头、钻井获取大量沉积地层、沉积岩、火山岩地球物理参数,初步分析火山岩重力、磁力、电阻率分布规律.以1∶5万高精度重、磁力资料及电法MT资料为基础,开展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重磁异常垂向二次导数对石炭系火山岩异常体边界进行约束,结合残差法模型反演提取电性异常体及二维地震解释石炭系火山岩地震相分析,开展综合地球物理勘探.石炭系火山岩主要属性特征为重力高、磁力高、高电阻;局部为重力中高、磁力高、中低电阻,对应的地震反射波阻外形呈扇状,内幕同相轴为中振幅、中高频、弱连续的火山岩储集体.研究区共解释石炭系有利火山岩体10个,受控于EW向断裂,为火山岩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人们所使用的交互式重力剖面拟合软件多以正演布格重力异常为主,在应用效果方面存有欠缺的情况,提出了在作重力剖面布格异常拟合的同时,增加高阶方向导数的拟合。其目的是发挥布格重力异常的高阶方向导数在突出浅部地质体的特征,压制区域性深部地质因素,区分相邻地质体引起的叠加异常等方面的优势。这里采用最小二乘法演算了布格重力异常高阶方向导数的计算过程,对计算程序编制和使用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例举了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利用高阶方向导数提高重力资料解释效果的实例。并在最后对重力剖面进行可视化拟合解释时应注意的要点做了分析,强调了兼顾布格重力异常及其高阶方向导数二者拟合曲线均基本相似,而不应追求其中某一方面精确拟合的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笔者完成了西藏朗县秀沟工区1∶5 000高精度重磁勘探,重力测量总精度达0.069 4 mGal。根据岩矿石物性特征建立了铬铁矿地球物理模型与找矿标志。局部重力高异常0.1~0.6 mGal、宽度几十米至一二百米,并且磁异常中等强度、反向磁化的重磁异常组合特征是识别铬铁矿的标志;局部重力高异常带与环状镶边的正磁异常带的组合特征是识别超基性岩带的标志。运用小波分析提取铬铁矿与超基性岩体局部重磁异常,倾斜角(tilt-angle)法识别岩体边界,Paker法密度填图及2.5D交互反演推断了蛇纹石化橄榄岩的范围及14个铬铁矿与矿化体的重磁远景异常,其中6个远景异常已经得到证实。指出在西藏进行铬铁矿勘探,不仅要求野外施工精度高,而且要求室内处理解释工作精细,应充分运用各种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技术,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93-297
重力勘探作为一种位场勘探方法,由于体积效应或异常叠加效应,资料的解释往往精度差,也难以深度定位。因此,资料处理解释中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异常分离,以便突出异常的有用信息,区分不同异常源。高阶导数作为其中一种方法,能分离叠加异常,突出浅而小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18.
重力勘探作为一种位场勘探方法,由于体积效应或异常叠加效应,资料的解释往往精度差,也难以深度定位。因此,资料处理解释中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异常分离,以便突出异常的有用信息,区分不同异常源。高阶导数作为其中一种方法,能分离叠加异常,突出浅而小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19.
综合物探在会东航磁异常查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会东航磁异常的基本特征,判断其异常为深部多个磁性体的综合反映.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并结合区域重力勘探资料对异常区开展了综合物探调查.通过对区域重力、高精度磁法资料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开展综合解释,初步确定了异常体在深部的空间展布特征,为在该区实施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20.
珊瑚矿区是广西重要原生钨锡矿产基地之一,並以长营岭大型钨锡石英脉型矿床著称。为了扩大本区找矿远景,探讨隐伏花岗岩体赋存的可能性以及为建立锡、多金属矿地球物理模型提供依据,1983年在冶金部物探公司航测队开展平桂区1:2.5万航空磁测的同时,冶金部第一勘探公司第一物探大队重力队在珊瑚矿区进行了1:5万重力测量工作。该重力资料分别在空间域和频率进行了数据处理。本文着重对经处理后的重力区域异常、局部异常和垂向二阶导数异常进行了综合解释,並认为该重力资料对于研究本区地质构造、推断隐伏花岗岩体的赋存部位以及预测成矿有利地段等均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在本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