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面核磁共振-垂向电测深组合找水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具有直接找水、提供水文地质参数、受地形影响小、垂向分辨率高、经济快速等优点,但它同时也具有易受电磁噪声干扰、横向分辨精度低、勘探深度小等缺点.垂向电测深方法具有技术成熟、不易受电磁噪声干扰、勘探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等优点,但它同时也具有反演解释存在多解性、定量解释不足、垂向分辨率低等缺点.通过比较地面核磁共振方法与垂向电测深方法的优缺点得知,2种找水方法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合理配合使用上述2种找水方法,可形成地面核磁共振-垂向电测深组合找水模式.该组合找水模式在找水实践工作中的有效性已得到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由法国引进NUMIS核磁共振仪,用于找水试验和实用找水,取得良好效果。核磁共振NMR找水方法是一种物探直接找水的方法,具有独特的优点,可以寻找各种类型的地下水,圈定找水远景区,提供井位,用于与水有关的环境地质调查,区分咸、淡水,用...  相似文献   

3.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是目前唯一能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则是当前应用较广泛的找水方法,2种方法的联合使用能为解决找水问题提供不同的地球物理依据,可以在找水功能上达到优势互补: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得到的地层电阻率分布,为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反演时电阻率参数的设定提供了信息,使反演的结果更加准确;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可以识别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的低阻异常是否因含水而引起,并能定量地反演出含水层的深度、厚度、单位体积含水量等信息。同时,高密度电阻率法兼具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的功能,其结果可以弥补地面核磁共振方法横向分辨率上的不足。2种方法的工作原理不同,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其联合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独使用某种方法时的工作环境限制问题。在湖北安陆某找水工作中,2种方法的组合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这种组合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方法找水我国现行的物理技术是间接找水,而核磁共振方法(NMR)找水,则能提供与地下水直接相关的信息。从原理上来讲,这种方法相应的参数则是静磁场条件下水(H2O)中所含质子(H+)的共振频率.核磁共振找水的理论基础是包括水中H+在内的许多原子核...  相似文献   

5.
地面核磁共振感应系统(NUMIS)及其在找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技术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有直接找水的特点.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原理、仪器及工作过程,并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NUMIS应用领域及特点核磁共振找水方法是一种地球物理找水方法。它是目前唯一的物探直接找水方法,有其独特的优点。寻找各种类型的地下水;圈定找水远景区;提供井位;用于与找水有关的环境地质调查;区分咸、淡水;污染监测等。探测深度在100m以内时,可提供定...  相似文献   

7.
根据核磁共振找水原理,选择一个典型滑坡——安徽阳台滑坡,利用核磁共振直接找水仪测试结果,划分该滑坡的地下水含水层,确定滑动面,并运用钻探资料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在滑坡探测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找水方法在河南某地区的试验结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直接找水是一种新方法。本文论述该方法的原理、仪器装备,并以NUMIS系统在河南某地试验结果为例,说明本方法找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水文地质问题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方法是目前唯一直接找水的物探新方法。本文在介绍NMR方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NMR方法技术特点和在中国的应用实例,论述了NMR方法在探测地下水、地下水资源评价等方面的效果,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新方法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找水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简要介绍了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缩写为NMR)技术找水方法的发展状况、原理和方法特点,重点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NMR科研组,利用NMR找水方法在中国一些地区找水取得的成效,最后指出了NMR找水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CSAMT法在福建山区寻找隐伏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SAMT法因有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成为一种探测深部矿体的有效地球物理方法,并被广泛用于寻找隐伏矿体.根据我们现有的野外工作经验,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进行CSAMT法勘探时,相对于平原地区其成本高,效率低,野外施工问题多,提高采集数据质量的难度大.本文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对福建大田测区CSAMT法勘探的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龙永聚煤盆地构造演化及富煤带赋存层段机理分析,发现聚煤盆地构造演化与富煤带展布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一定样式的构造与一定层段的富煤带在走向、倾向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一定的富煤带产生在一定的滑覆、推覆构造及其组合中。龙永煤田西部主要产生印支期的滑覆断层,应寻找走向上的富煤带;龙永煤田东部主要产生燕山期的推覆断层,应寻找倾向上的富煤带;龙永煤田中部主要产生印支期及燕山期的组合滑脱断层,应寻找上推下留型、上滑下留型、滑褶集中型的走向、倾向的富煤带。此项研究为龙永煤田进一步寻找富煤带指明了方向,同类型的勘探区可以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有关金刚石成因等若干重大问题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培元 《湖南地质》1998,17(3):204-210
本文从世界范围内阐述金刚石的分布。来源,成因及其形成条件和保存条件,找出了找矿方向,开拓了找矿思路,扩大了找矿领域,对于发现和突破金伯利岩型,橄榄金云火山岩型及新类型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使用长波长的地震层析数据利用地震波速和密度的实验关系外推而直接计算地球大地水准面异常时惊奇地发现,计算大地水准面异常和观测大地水准面异常无论在异常型态或者异常幅度上均相差甚远。因而不能将地幔看做“刚性”地幔,而真实的地幔应当是一“动力”的地幔,它的内部,甚至被看做固体地幔内部也存在物质流动,否则无法解释上述两种水准面的差异。地幔,特别是下地幔远比人们设想的要活跃得多。地幔内部存在一个复杂的热动力系统。全球规模的大尺度对流、上地幔范围的二级对流、层状对流、核-幔边界上部D″层内很小尺度对流以及地幔热柱形式的对流可能同时存在于地幔之中,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而形成多层次、多形态的运动格局。为了进一步完善、丰富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认识,除了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非线性的地幔热动力学模型之外,更加精细的、更加精确的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和地球动力学观测资料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福建煤田地质局在龙岩吕凤、永春县含春北矿区上侏罗统岩浆岩下找煤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对缺煤的福建省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从聚煤环境和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来看,岩浆岩盖层分布区属二叠纪聚煤盆地重要成煤区域,且岩浆岩常超覆在晚古生代地层之上。通过分析上侏罗统岩浆岩的岩性特征和物性特征,认为岩浆岩覆盖层与其下伏煤系地层之间明显的物性差异是找煤的主要依据。以吕凤煤矿区、含春北勘查区成功找煤实例为基础.提出了侏罗系长林组和南园组盖层下找煤的六个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煤炭资源需求旺盛,煤炭保有资源量少,迫切需要寻找煤炭后备资源。随着裸露-半裸露矿区勘查完成,煤炭勘查进入“攻深找盲”阶段。在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发现存在诸如勘查投入不足、能力不相适应、环境不佳、机制不完善等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认为加大勘查投入、提升勘查能力、优化勘查环境、完善勘查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是实现地质找煤取得新突破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云南玉溪抗旱找水定井的工作实例,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电阻率测深法在重点地段开展工作,在充分分析、研究含水层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实测电阻率测深曲线进行对比解释,最后确定井位,通过所施工钻孔验证了物探推断成果符合实际,并且单井涌水量均大大超出当地所需水量,取得了良好的水文地质效果,得到了当地政府及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为在高原地区基岩及“红层”找水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8.
高力罕凹陷为二连盆地乌尼特坳陷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有相似构造发育史的分散小湖盆(洼槽)集合而成的沉积盆地。结构复杂,表现出分割性强,多洼槽多沉积中心,岩相变化大的特点。通过对高力罕凹陷的构造特征、结构特征、沉积特征、岩性发育特征及铀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高力罕凹陷具有良好的铀矿找矿前景。提出该地区的找矿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I advance debates that argue that we need to reconceptualise global work from a mobilities perspective by looking how the representation of movement connects with the experience of movement. By looking at the imaginative geographies of Singapore for the British corporate expatriate, I explore how the qualitative representation of place is changing within managerial discourses from a hardship to an opportunity. In doing so, the paper argues that we need to combine understanding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flows that move some transnational migrants with their everyday lived experiences in order to explore what qualitatively makes work global. This allows us to highlight the multiplicity of ways in which transnational migrants can be understood rather than trying to impose singularity.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部一些地区的含煤地层以前被认为是白垩系下统的沙海组、阜新组,该观点导致区域地层对比混乱。通过对该区含煤地层组合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其应属下侏罗统北票组含煤岩系。此结论对进一步明确该地区找煤方向、确定找煤远景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