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生代6次陨击事件研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陨击事件对古生物灭绝、古气候、古地质环境演化有重要影响。结合我们在陨击事件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探讨了新生代6次主要陨击事件的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近几年来,一些新的陨击证据被进一步发现,有的微玻璃陨石场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有的相关源陨击坑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当然,还有一些难解之谜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们发现广东湛江地区中更新统早期的北海组地层中有一层罕见的陨击混杂堆积层,它是陨击作用下的特殊产物,是北海组含砾砂、黏土质砂在陨击高温作用下烧结、抛射堆积而形成的。陨击混杂堆积层主要分布在湛江坡头的部分地区,有的出露地表,有的为第四系所覆盖,厚度多在0.1~2m之间,个别部位厚度可能达到3~4m。陨击混杂堆层中共生玻璃陨石。通过约80个地质点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认为陨击混杂堆积层分布范围大于300km^2。  相似文献   

3.
对于 ODP提供的深海钻探 5 73B孔始新统顶部 -渐新统底部的地质样品进行了化学分析、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和微玻璃陨石的挑选等 ,结合附近区域的其它地质资料 ,探讨了东太平洋中部始新世末、渐新世初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始新世末期东太平洋地区多种海洋微体古生物灭绝、大面积微玻璃陨石 (或微球粒陨石 )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异常等 ,说明该时期有明显的突变性地质事件发生 ,很可能是由于陨击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离石丰义剖面2.50 MaB.P.前后地质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离石丰义剖面红土与黄土之间发育的厚约2m的岩性混杂层从磁性地层、稳定同位素、天体撞击事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初步认为M/Ga界限位于岩性混杂层中部,从N2红土到岩性混杂层,气候由干热暖湿转变;由岩性混杂层到第四纪黄土,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化 ;在岩性混杂层中发现有蛎量的强磁性微颗粒,可能为微玻璃陨石或铁质陨石,这可能意味着一次天体撞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东太平洋地区DSDP573孔始新世末期的微玻璃陨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研究 DSDP5 73孔的岩心样品 ,首次在该孔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中发现了微玻璃陨石 ,且主要富集在其底部。一个样品 (5 g)中最多可达 12粒。这些微玻璃陨石主要呈球形、椭球形。用电子探针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Si O2 含量为 2 9.6 4%~ 5 8.93%,Al2 O3 为 3.42 %~ 2 0 .96 %,Fe O为 9.98%~ 2 9.5 5 %,Mg O为 4.32 %~ 16 .0 5 %,Ir为 0 .0 6 %~ 0 .81%。总体来说 ,微玻璃陨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可能与靶岩的成分变化较大有关。始新世末期北美微玻璃陨石场的展布方向约为 2 5 0°,这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所需要的矢量变化(2 45°)仅相差 5°,推测很可能是始新世末期陨星的撞击引起了太平洋板块在该时期的运动方向由 NNW突然变为NWW。  相似文献   

6.
昆仑山垭口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昆仑山垭口地区有5个在时代上可以衔接的天然剖面,即垭口剖面(包括惊仙谷组、羌塘组、平台组和望昆冰碛层)、纳赤台沟组剖面、三岔河组剖面以及小南川和热水剖面,分别分布在垭口盆地、纳赤台后沟、野牛沟口、青藏公路原59道班和东大滩热水地区。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本区经历了以下演变阶段:3.4~2.5MaB.P.为温暖环境;2.5~1.1MaB.P.气候凉湿,高原海拔在1500m以内;1.1~0.6MaB.P.的昆仑-黄河运动将本区抬升至4500m以上,其中0.7~0.6MaB.P.期间经历了本区最大一次冰期——望昆冰期;0.6~0.3MaB.P.期间为间冰期,本区接受沉积;0.3~0.2MaB.P.发生垭口冰期;200~11kaB.P.为末次间冰期与末次冰期;全新世环境大暖期末本区有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4Ma来孢粉植物群气候的多重旋回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近4Ma来的孢粉植物群气候波动,确定存在准120,30(或40),10(或6)万年的周期。依据孢粉植物群的时空分布建立了多重气候旋回模型,该模型将4Ma来气候划分为3个1.2Ma的气候幕,12个0.3(或0.4)Ma的气候期,48个0.1(或0.06)Ma的气候段。并且讨论了模型与自然环境演变及季风气候兴衰的关系。指出在冬、夏季风交替活动过程中,夏季风兴盛于2.0-1.8Ma及0.8-0.2Ma两个时期;冬季风活跃于2.5-2.3Ma及1.2-0.8Ma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8.
李荣峰 《台湾海峡》1999,18(2):147-153
本文根据广义分维方法,分析计算了1972年以来福及其周边地区ML≥5.0级地震,台湾地区Ms≥7.0级地震前后小震活动广义时间分维和广义空间分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闽台两地中强震前普遍存在着Dt,Ds的低值异常,福建地区中强震前2a左右完成降维过程,而台湾地区则有强震前1a左右结束异常。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对于微玻璃陨石、磁性铁质球粒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包括研究其年代学、分布特征、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1~5].人们认为,形成这些微玻璃陨石、磁性铁质球粒的地质事件对生物灭绝、古气候、古环境演变有明显影响[3,6,7].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育苗用水中Mg2+与Ca2+含量及Mg2+/Ca2+对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1年3-6月和1992年3-6月在南汇县东海水产养殖公司对罗氏沼虾育苗用水调配原则与不同基础水的调配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育苗用水中Mg^2+与Ca^2+含量及Mg^2+/Ca^2+必须达到一定的范围,这是调配的基本原则。以鱼塘水作基础水时,需添加6种化学药品,其中Mg^2+与Ca^2+含量可适范围分别为300.0-440.0mg/L与170.0-244.0mg/L,Mg^2+/Ca^  相似文献   

11.
在对南海表层沉积物和部分柱状样品进行矿物研究时,发现少量玻璃质微球粒。根据这些玻璃质微球粒的物理、表面结构构造及常量元素等特征,可认为是微玻璃陨石。南海微玻璃陨石虽分布于澳亚散落区内,但不是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240ka以来西赤道太平洋碳酸钙沉积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向荣  阎军 《海洋与湖沼》2000,31(5):535-542
利用采自赤道太平洋WP2和WP7孔的柱状岩芯,对其CaCO3含量、粗碎屑组分和浮游有孔虫动物进行分析,并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数据相结合进行地层划分,从而对该区240ka以来的CaCO3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WP2孔和WP7孔的CaCO3含量在变化趋势上具有较一致的特征。距今240ka以来,CaCO3含量变化整体上呈现冰期高、间冰期低的特征,与太平洋型CaCO3旋回有相似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以栉孔扇贝为材料,对栉孔扇贝亲贝、幼虫,进行0.05~0.9T不同磁场强度的磁化水培育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磁化水对亲贝蓄养有明显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作用;磁化水组性腺指数比对照组提高3.5×10-2.孵化率也大大提高,比对照组提高16×10-2.对扇贝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在0.3~0.7T的磁化水范围内,幼虫生长较快,成活率最高,其中0.6T最好。然后又进行0.6T生产性应用试验,通过3a应用,磁化水组比对照组幼虫成活率可提高18×10-2,附着变态率比对照组提高27×10-2,单位水体出苗量比对照组提高50×10-2左右。另外,磁化水也有明显改善育苗木质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扇贝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白垩世高频率低幅度海平面变化的因果机制存在着争议。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引起冰川———冰消作用旋回的气候变化或地球体变形是这一时期非构造性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动因。地球体———冰川性海面升降都不可能引起全球海平面均匀变化。为了验证海平面变化地层记录的同期性或穿时性,笔者选择了7个被认为是构造稳定区的阿尔布期海平面曲线。海侵———海退旋回平均持续期为1.54Ma,频率为0.3-2.7Ma。7个海平面曲线中有5个是克拉通盆地(阿曼、巴黎盆地、莫斯科凹陷和复合曲线)。得克萨斯剖面位于大陆边缘,西太平洋海…  相似文献   

15.
早侏罗纪生物灭绝:一次全球性长期事件普林斯巴期末期灭绝事件(189Ma)曾被认为是过去250Ma10次全球周期性灭绝事件中的一次,或小规模局部性欧洲事件。在普林斯巴晚期至托阿尔早期大约7.5Ma时限内,种群灭绝程上升趋势达5个鲕状岩带,在波利尔,特斯...  相似文献   

16.
契克苏卢博白垩纪末期陨石撞击对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K—T界面沉积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陨击诱发的海啸和广泛的重力流作用使得K—T界面沉积物具有被侵蚀、化石及不同年代岩层互相混合等特征。Bralower等(1998)称之为K—T界面“鸡尾”,并且提出可以将其用于分辨界面单元。本文提出的美国东南部滨外布莱克构造鼻K—T界面层序岩心和地震反射资料表明,陨击诱发的滑塌体出现在距契克苏卢博撞击现场1600km以外的区域。大洋钻探计划171B航次在布莱克构造鼻5个钻位1344~2670m深处钻孔取样,其中1049…  相似文献   

17.
从太平洋底发现外星撞击地球的痕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偶然发现于太平洋M14岩心中的微玻璃陨石的显微特征和物质成分的全面研究,首次发现了撞击坑反弹结构、亲铁元素铱、锇等异常、不定形碳、未饱和无环碳氢化合物、有机质及多种挥发分子,根据这些痕迹和证据肯定了发生于大约2.14~2.30MaBP的一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并推测撞击地球的外星可能为一彗星碎片;另根据岩心中微玻璃陨石层同该岩心中地磁事件和地磁倒转的联系,进一步论证了这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的发生.最后,笔者提出了发生撞击事件的时代──2.14~2.30MaBP可作为深入研究和划分地质历史中第三纪-第四纪界线的重要参考时代,有待科学家通过更多的发现和长期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泥河湾盆地中部的钱家沙洼洞沟剖面揭露了晚上新世-早更新世(2.90-1.51MaB.P.)的连续沉积,通过对年代地层学、沉积旋回、介形类组合以及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表明晚上新世沉积环境以浅湖和河流交替为特征,之后浅湖环境稳定,G/M界线和0lduvai极性亚时底界处出现明显的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19.
据估计 ,深海有孔虫种的交替速率为2 %/Ma ,比新生代浅水底栖(5 %/Ma)或者浮游有孔虫(11 %/Ma)明显偏低。白垩纪—第三纪边界(65Ma)或附近的事件引发了陆地和浅水以及部分半远洋生物的灾难性绝灭 ,但是对深海底栖有孔虫的影响很小。大部分深海有孔虫绝灭(30 %~50 %的种消失了)出现于晚古新世冰后高温期(LPTM ,55Ma) ,它起因于贫氧、温暖的侵蚀性底层水以及同时发生的表层生产力的变化。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36~30Ma)和中中新世也发现了深海底栖有孔虫的种类交替增强有全球蔓延的趋势。对中…  相似文献   

20.
渤海南部S3孔晚第四纪海相地层的划分及环境演变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根据微体化石、粒度、孢粉、粘土矿物和碳酸钙含量等多项分析资料,以及古地磁、14C和ESR等项测年资料,划分出7个海相地层,它们是:中更新世中、晚期的H7(417.0~460.0kaB.P.)和H6(157.5~231.3kaB.P.)海相层;晚更新世前半期末次间冰期的H5(100.6~124.3kaB.P.)和H4(76.5~87.6kaB.P.)海相层,末次冰期里两间冰阶的H3(58.2~67.4kaB.P.)和H2(28~36kaB.P.)海相层,以及冰后期的H1(8.5kaB.P.以来)海相层。其中H7为渤海海底最新确定的年代最老的海相层。以S3孔为主,与渤海中部的BC-1孔和西部的辛集孔对比,阐明了渤海晚第四纪海侵海退古环境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