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藻类浓度对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滤除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滤除率(单位时间水中食物颗粒完全被滤食的这些过滤的水的体积)不仅能够表示滤食性动物的摄食量,还是反映滤食性动物生理生态学状况的动态指标,它的大小受诸多因子的影响,其中藻类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关于藻类浓度对贝类滤除率的影响,国外Beiras,R.等(1993)已有报道。本文着重研究了藻类浓度对我国大规模养殖的滤食性贝类——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和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滤除率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海湾扇贝取自青岛海洋大学太平角实验基地,太平洋牡蛎取自胶南市水产养殖研究所。随贝生长的不同时期取回后放玻…  相似文献   

2.
对海湾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呼吸和排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贝的体重对两种贝类的耗氧率和氨排泄率都有明显的影响,且两因子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海湾扇贝的耗氧率(QO,mg/g·h)和氨排泄率(QN,μg/g·h)与温度(T,℃)和湿重(W,g)存在下列关系:QO=0.046W-0.2721.08T,QN=6.79W-0.3271.03T;太平洋牡蛎的耗氧和氨排泄率与温度、湿重存在下列关系:QO=0.085W-0.1301.06T,QN=2.66W-0.2361.01T。  相似文献   

3.
湾扇贝(Arge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是80年代引进美国的一种大型经济贝类。由于其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和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突破,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主要贝类养殖对象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和水产科技工作者,做  相似文献   

4.
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碳代谢及能量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碳代谢和能量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扇贝个体的增大,单位个体的最小碳需要量增加,但单位干重的最小碳需要量却降低。金藻的浓度低于1.0×104个/cm3时,两种扇贝均出现碳生产的负值。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对金藻、海带、底泥的能量代谢结果显示;以3.56mg/dm3(干重)浓度金藻为食,两种扇贝能得到正的生长预算;以7.00mg/dm3(干重)的海带为食,也能正常生长。但以底泥为食,出现负生长。两种扇贝对金藻的利用率高,当金藻缺乏时,海带碎屑可作为食物补充。  相似文献   

5.
塑料大棚商品苗的出棚时间为4月28日,较以前的露天虾池保苗提早1.5月;出棚商品苗壳高为4.1±2.0mm,是同期海区苗壳高的2倍,保苗率为29.7%,与同期海区保苗相比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胶州湾海湾扇贝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本文以1984—1985年在胶州湾养殖的海湾扇贝为材料进行了肥满度的研究。肥满度以干贝指数I.A.与干内脏指数I.V.表示。研究结果表明:I.A.一年有春、秋两个高峰,指数值达5以上的时间主要在中秋—冬季,最高达6以上;一龄贝的I.A.比二龄者大约1/4。I.V.的变动态势与I.A.大致相似,但略迟于后者。I.V.超过5的高峰期为4月末—6月上旬及9—10月。肉柱得率以10月—翌年4月期间较高,达10%以上,其中11月达13%以上。内脏得率一般在20%以上,临界生殖时达30%以上。从I.A.判断,胶州湾海湾扇贝的最佳收获期为养殖当年的11—12月。从I.V.判断,春季生殖期为5月中旬—7月中旬,盛期为6月,秋季者为9—10月,盛期为9月。  相似文献   

7.
海湾扇贝性腺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2年7月-11月在青岛胶州五号码头养殖海区采集海湾扇贝,定期取样,测壳长、水温,并对性腺进行切片观察,以研究其性腺发育。观察表明,海湾扇贝性腺由3部分构成:滤泡、生殖管和生殖输送管。  相似文献   

8.
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外观症状主要是外套膜收缩、变色及鳃发黑。取外套膜、鳃、消化盲囊、直肠、性腺和闭壳肌等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在外套膜、鳃、消化盲囊、直肠和性腺的上皮细胞的胞质中有大量的黄褐色圆形小颗粒,病发严重的甚至发生组织糜烂,细胞变形、脱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呼吸与个体大小、氧张力、温度和盐度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个体增大,单位个体的耗氧率增加,但单位干重的耗氧率降低。软体干重(X)与单位个体的耗氧率(Y)之间的关系可用Y=0.781X~(0.391)表示。随着氧张力降低,小个体的耗氧率降低得快,窒息点高于较大个体;温度由8℃升到28℃,耗氧率逐渐升高;盐度由15增到35,耗氧率达最大值,高于35(盐度为40),耗氧率又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盐度对海湾扇贝幼虫附着及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瑞才  陈敏 《台湾海峡》1989,8(1):60-67
本文研究了在室内控制温度和盐度的条件下,海湾扇贝幼虫附着与变态的适宜范围和最适范围;幼虫附着、变态时间及附着行为与温、盐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于1986年夏、秋两季在福建省惠安、罗源采集太平洋牡蛎,以人工授精法获取受精卵,在空调室内研究盐度变化对太平洋牡蛎面盘幼虫趋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的提高能促使牡蛎D形面盘幼虫从正趋地性转变为负趋地性,同时幼虫的正趋光性也得到加强。在D形面盘幼虫期,能引起趋光性加强的盐度增加阈值为2.9×10~(-12);在8日龄壳顶面盘幼虫,提高至5.0×10~(-12)以上。当D形面盘幼虫和壳顶面盘幼虫分别从25×10~(-12)移置于30×10~(-12)时,趋光水平能得到明显提高的时间阈值分别为4h和6h。据以上结果,作者认为该种幼虫在河口区有无阻留的主动性取决于该区环境的变化,同时也与幼虫不同发育时期有关。盐跃层的存在对牡蛎幼虫垂直分布的影响表明,只要盐跃层为2.5×10~(-12),即能抑制幼虫的向上游泳;一旦盐跃层增加,其阻抑作用仍维持接近低盐跃层水平。这说明盐跃层的存在对牡蛎幼虫的垂直迁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湾扇贝控温育苗采卵时间的预报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于1988年3月-1993年5月,在威海崮山渔业公司和文登市海水养殖一场,采集海湾扇贝,运用二点法、最小二乘法和电动计数式积温仪测积温3种方法,进行海湾扇贝生物临界温度和控温育苗采卵时间预报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升温促熟中,用3种方法求出的海湾扇贝的生物学临界温度分别为T01=9.00℃,T02=6.54℃,T03℃=7.11℃;这些结果是实验条件精度差异的反映,T03精度较高。亲贝入池温度与促  相似文献   

13.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属硫蛋白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低分子量、半胱氨酸含量丰富、易于被外界刺激诱导的金属结合蛋白。采用表达序列标签法,结合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首次获得了海湾扇贝金属硫蛋白(AiMT)的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787bp,5′UTR(UntranslatedRegion)为79bp,3′UTR为270bp,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长度为438bp,可编码145个氨基酸。在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半胱氨酸含量丰富,甘氨酸含量也较高,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低,不含组氨酸,存在有无脊椎动物和软体动物金属硫蛋白的特征序列CKCXXX-CXCX,C-末端的氨基酸序列也符合软体动物金属硫蛋白标签序列C-x-C-x(3)-C-T-G-x(3)-C-x-C-x(3)-C-x-C-K。序列特征分析表明,该序列具备金属硫蛋白的典型特征,是金属硫蛋白家族的成员。  相似文献   

14.
2002年6月—2003年9月,在中国北方重要养殖海区桑沟湾,采用呼吸瓶法现场研究了两种不同规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耗氧率、排氨率及氧氮比的季节变化,从代谢水平探讨了长牡蛎夏季死亡的原因。结果表明,长牡蛎的耗氧率、排氨率以及氧氮比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01)。三龄牡蛎的个体耗氧率7月份最高[2.86mgO2/(ind·h)],1月份最低[0.07mgO2/(ind·h)];个体排氨率8月份最高[6.45μmol NH4-N/(ind·h)],1月份最低[0.47μmolNH4-N/(ind·h)];一龄牡蛎个体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1—1.38mgO2/(ind·h)和0.04—1.66μmol NH4-N/(ind·h)。三龄个体单位个体耗氧率、排氨率高于一龄牡蛎,而单位软体干重的耗氧率、排氨率则小于一龄个体。一龄个体的氧氮比变化范围为16.7—58.0,10月份最高,一月份最低;三龄个体的氧氮比变化范围为8.7—64.0,6—7月份较高平均为52.7,8月份产卵后迅速下降到14.7,氧氮比的剧降表明该阶段长牡蛎代谢消耗了大量的蛋白质,使其体质脆弱,可能是引起三龄牡蛎夏季大量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海湾扇贝幼虫变态过程中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及人工诱导后海湾扇贝 (Argopectenirradians)幼虫体内去甲肾上腺素 (NE)、多巴胺 (DA)和 5 羟色胺 ( 5 H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海湾扇贝幼虫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在变态前后没有明显变化 ,变态前为 2 35 2pg/mg湿重 ,变态后为2 770pg/mg湿重。多巴胺和 5 羟色胺含量在变态前 (第 1 3天 )急剧增加 ,比第 1 2天的幼虫分别增加了 2 .8倍和 4.7倍 ,变态后急剧下降 ,变态后幼苗比第 1 3天的幼虫分别降低了 2 5 .1倍和 1 6.4倍。海湾扇贝幼虫体内DA∶NE比值和 5 HT∶NE比值在变态前后变化剧烈。DA∶NE比值和 5 HT∶NE比值在变态前 (第 1 3天 )急剧增加 ,比第 1 2天的幼虫增加了 3.0倍 (DA∶NE)和 5 .0倍 ( 5 HT∶NE) ;变态后急剧降低 ,变态后幼苗比第 1 3天的幼虫降低了 2 9.8倍 (DA∶NE)和 1 9.5倍 ( 5 HT∶NE)。海湾扇贝幼虫经氯化钾和氯化钙诱导 2 4h后 ,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 5 羟色胺以及DA∶NE比值和 5 HT∶NE比值均有所降低。本实验的结果表明 ,多巴胺和 5 羟色胺可能启动了海湾扇贝幼虫的变态过程。  相似文献   

16.
缢蛏滤除率与颗粒选择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4种不同大小的单细胞藻类作为饵料研究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滤除率以及缢蛏对不同大小料颗粒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规格缢蛏对4种单细胞藻类的滤除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随藻类规格的增大,缢蛏的滤除率亦逐渐变大,并且大规格缢蛏的滤除率变化最显著;在饵料颗粒选择性的实验中,小规格缢蛏对大规格(ESD=8.83),藻类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中规格缢蛏对藻类的选择性不明显,而大规格缢蛏则对小规格(ESD=4.46)藻类具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墨西哥湾扇贝胚胎和幼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于1994-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生态实验室,利用引自美国佛罗里达州并在我国培育繁衍的第二,三代墨西哥湾扇贝作为亲贝,采集精卵,在盐度为31-32的条件下,采用控温仪对各个设计实验温度严格控温,进行胚胎和幼虫发育的耐温实验。结果表明,墨西哥湾扇贝受精久的有效孵化温度范围为23-30℃,其中27-28℃为最适孵化温度;D形幼虫的生存温度范围是20-32℃。当温度升至34℃时,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Wnt4基因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nt4作为Wnt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长牡蛎Wnt4基因c 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1999bp,开放阅读框为1068bp,编码355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与人(Homo sapiens)、沙蚕(Platynereis dumerilii)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Wnt4蛋白的相似性分别为44%、48%和46%。通过荧光定量RT-PCR分析长牡蛎Wnt4基因在成体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发现长牡蛎的Wnt4基因具有广泛的组织表达特点,在所检测的多种组织中(外套膜、鳃、唇瓣、消化腺、雄性性腺、雌性性腺)均有表达,推测长牡蛎的Wnt4以信号分子的形式参与多种组织细胞的生命过程;长牡蛎个体发育过程中Wnt4基因的高表达主要集中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桑葚期最高,原肠胚期次之),幼贝期该基因的表达量很低,说明Wnt4基因可能在早期发育阶段参与了某些器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海湾扇贝是雌雄同体的贝类 ,其壳色有橙、棕、黄、紫、白等色彩。利用壳色可遗传的特性 ,采用自体受精的交配策略 ,于 2 0 0 2年成功地建立了 4个橙色、3个紫色、4个白色等 3类共 1 1个海湾扇贝自交系 ,并对不同家系的受精卵大小、胚胎孵化率及幼虫、稚贝和养成阶段的生长速率与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幼虫和稚贝等早期发育阶段 ,3类壳色的不同家系在生长速率和存活率等方面没有表现出差异 ,但是在养成阶段 ,在高温的7、8月 ,白壳色家系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其它 2种壳色的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