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基于模糊灰关联投影法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新江  余银  张世民 《岩土力学》2011,32(Z1):438-0444
针对深基坑支护方案决策影响因素的信息不完全性以及影响因素间与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性,综合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矢量投影原理和模糊数学理论,在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模糊灰关联投影法;采用组合赋权方法,使权重能更合理地诠释各指标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方案区分度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具有科学实用、操作简便、易于实现程序化、决策灵敏度高等特性,能够为方案的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铁基坑支护方案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文 《探矿工程》2003,30(1):57-59
根据地匠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建立支护方案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造了单极模糊评价模型,将指标因素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化。实例分析表明,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4.
基坑支护方案决策受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和指标的随机模糊性影响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性决策难题。应用联系数与累积前景理论的耦合方法,探讨了基坑支护方案的联系累积前景理论优选新模型,即首先基于原始规范化的决策信息确定正、负理想方案,再基于联系数理论定量统一描述待选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间的确定和不确定关系,以构建基于联系前景效用价值函数的综合决策模型,并求解最优的权向量,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实例应用和与其他方法结果对比表明,文中方法应用于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是有效可行的,且能定量表达待选方案与理想方案间的联系和转化态势,避免了基坑支护方案决策过程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支护方案评价灰色优化理论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构造“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根据灰色关联定义,运用扩展的最小二乘方准则建立目标函数,提出一种用于深基坑支护方案评价的灰色优化理论模型,以某大厦深基坑支护拟用4种方案评价为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坑支护方案决策受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和指标的随机模糊性影响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性决策难题。应用联系数与累积前景理论的耦合方法,探讨了基坑支护方案的联系累积前景理论优选新模型,即首先基于原始规范化的决策信息确定正、负理想方案,再基于联系数理论定量统一描述待选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间的确定和不确定关系,以构建基于联系前景效用价值函数的综合决策模型,并求解最优的权向量,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实例应用和与其他方法结果对比表明,文中方法应用于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是有效可行的,且能定量表达待选方案与理想方案间的联系和转化态势,避免了基坑支护方案决策过程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7.
屈卫军 《地下水》2010,32(5):50-51
针对节水工程方案多属性,多指标的特点,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结合灰色关联理论,通过计算评价方案与理想方案间的优属度,建立了节水工程方案优选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节水工程方案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结果客观可靠,为节水工程方案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小龙 《广西地质》2011,(10):44-46
针对临河及岩石基坑支护问题,文章深入研究了该种形式基坑的支护设计特点,结合长沙市浏阳河隧道北段明挖暗埋段基坑工程实例,通过对各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分析,确定了该工程经济合适的基坑支护和降止水方案。  相似文献   

9.
投资方案的综合选优是投资决策过程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投资方案优化决策方法,即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并应用于某矿山企业的选矿工艺流程方案优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冯玉国  王渭明 《岩土力学》2009,30(8):2467-2470
针对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中各指标的不相容性和信息不完全性,提出基于灰色物元分析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模型。该模型将备择方案、优化指标及其灰特征值作为灰色物元,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进行排序,得到相对最优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可靠性、造价、施工难度、工期和环境影响5项指标,将该模型应用于具有4个备择方案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与模糊优化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灰色物元分析优化模型同时考虑了方案优化问题中各指标间的不相容性和其数值的灰色性,概念清晰、方法合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距离判别分析方法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志仁  何继善 《岩土力学》2009,30(8):2423-2430
基于马氏距离判别分析理论,分析了影响深基坑支护方案的因素,从安全性、经济性、可行性3个方面选取了10个实测指标作为影响深基坑支护方案选型的判别指标,利用国内大量的深基坑支护实例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对深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优选,并利用回代估计法对距离判别分析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的支护方案优选模型误判率很低,判别优选能力很高。预测样本与工程实例的检验表明,距离判别分析模型优选性能良好,验证了该模型的高效性和实用性。说明距离判别分析理论是解决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姚爱军  张新东 《岩土力学》2011,32(Z2):378-382
以某城市轻轨换乘车站基坑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深基坑两侧在不对称荷载作用下围护桩桩身水平位移、桩顶水平位移和钢支撑轴力的变化以及基坑开挖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找出深基坑围护变形规律,以对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经验指导。分析结果表明:不对称荷载对基坑围护桩桩身水平位移和桩顶水平位移产生的不对称变形作用非常明显,在基坑一侧围护桩仍有较高安全系数的情况下,另一侧已经超限。基坑开挖导致两侧建(构)筑物产生不同的沉降。由于围护桩产生不对称变形,钢支撑的支护效果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3.
交通荷载作用下深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华府二期深基坑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道路交通荷载对于在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影响基坑稳定性的交通荷载系数及支护结构相关参数,以有限元软件ADINA为计算工具对基坑进行多次数值模拟,得出各参数的改变与支护结构变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与实际现场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到一系列的结论,发现在城市道路交通荷载作用下,主要影响因素为大量交通车辆的运行所产生的静载(包括车辆载重、交通量道路距基坑的距离)与震动产生动载以及基坑本身的自身特性的影响,对基坑支护结构方案的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尹盛斌  丁红岩 《岩土力学》2011,32(12):3728-3732
现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未考虑岩土参数的随机不确定性,而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随机性可能会导致得到精确度较低的结果。鉴于此,引入可靠度理论进行研究,然而在传统的一次二阶矩方法和二次二阶矩方法中,需要对基本随机变量进行正态变换或当量正态化,这种变换也是导致功能函数非线性误差的一种来源。通过基本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在失效域上的积分来计算结构的失效概率。在失效最大可能点处,将基本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对数展成Taylor级数并取至二次项,将功能函数也作Taylor级数展开,用所得超切平面或二次超曲面来逼近实际失效面,再利用一次二阶矩方法和二次二阶矩方法的成果即可完成失效概率的渐近积分。提出了基坑支护结构的渐近积分可靠度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天津弘泽城项目,研究表明,该方法既考虑了参数的随机性,又可以避免正态变化或当量正态化产生的误差,为支护结构的可靠度分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土岩结合条件下深基坑支护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华  刘涛  单红仙 《岩土力学》2011,32(Z1):619-0623
以青岛地区“上部土层、下部岩层”的土岩结合地质条件为背景,对该地区深基坑支护方式进行总结,得出土层桩锚与岩层喷锚相结合的主要支护形式。选取青岛地区两个典型深基坑--青岛地铁李村站为实例,对该地铁车站基坑变形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桩锚、喷锚、内支撑相结合的支护体系在青岛地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尤其在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围护桩内力及周边地表沉降等方面效果明显,这将为青岛地铁后续工程设计提供有效指导,并为类似土岩结合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徐平  张天航  孟芳芳 《岩土力学》2016,37(Z2):769-774
河南某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5.8 m,场地以饱和淤泥质粉质黏土为主,与周边既有建筑最近距离为1.2 m,采用工字钢水泥土搅拌墙和预应力扩大头锚杆进行支护。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该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的土体位移、工字钢水泥土搅拌墙轴力和弯矩、预应力锚杆的锚固力和各开挖阶段的总乘子 ,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的土体水平位移与实际监测数据比较吻合,验证了工字钢水泥土搅拌墙建模的合理性;PLAXIS软件能较好地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层及结构的变形特点,验证了PLAXIS有限元软件在基坑工程的适用性;数值计算的土体水平位移、锚杆轴力、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的各开挖阶段的总乘子 均满足基坑设计要求,验证了工字钢水泥土搅拌墙在基坑支护的可行性,为类似基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微型钢管桩用于岩石基坑支护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丽  李白 《岩土力学》2012,33(Z1):217-222
微型桩由于施工方便、快速在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微型钢管桩-喷锚联合支护的岩石基坑工程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微型钢管桩在岩石基坑支护中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当基坑地层中存在较厚的强风化岩层或性质较差的岩层时,设置在其中的微型钢管桩能有效地减小基坑水平位移,并合理调配预应力锚索的拉力,同时,微型钢管桩承受较大的弯矩和轴向压力,在设计中宜考虑微型钢管桩的有利作用,计算时应验算弯矩和轴向压力联合作用下微型钢管桩的安全性;设置在性质较好的中风化和微风化岩层中的微型钢管桩,对基坑作用很小,可考虑不设置微型钢管桩支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