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小清河的原生动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对山东小清河多年的污染生态调整研究,报导了淡水原生动物14种。  相似文献   

2.
纤毛虫原生动物形态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相对于大型的多细胞动物而言,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形态学研究的主要难点在于个体小、操作困难、许多分类性状常无法直视,故需借助多种特殊染色方法加以显示,这尤其在纤毛门动物更显得突出。这些制片方法因与通常组织学中的染色方法相距甚远,因此不仅对于一般从事组织学、动物学研究的人十分陌生,对于多数从事原生动物学工作的人,这些方法也往往不易掌握。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对几种主要方法加以简化并描述如下,以期为动物学、生态学和浮游生物学研究及水产养殖中的动物病原鉴定提供一简要的方法。1工具准备解剖针,镊子,胚胎皿,凹玻…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2004年2月珠江口小型原生动物(包括鞭毛虫、纤毛虫和异养甲藻)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环境因子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鞭毛虫在珠江口的丰度为3.4×103~25.6×103个/mL,异养甲藻的丰度为11~312个/mL,纤毛虫的丰度为7~172个/mL.高丰度的原生动物主要集中在广州附近盐度为2~5的河口上段,而低丰度在外海盐度超过30的下段区域,原生动物的3个类群的丰度均从上段往下段呈递减的趋势.原生动物的分布特征与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相似,原生动物也与细菌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细菌和浮游植物影响着原生动物在珠江口内的分布.冬季温度对原生动物的分布不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营养盐可能是通过影响浮游植物及细菌的分布而间接对原生动物的分布产生影响.原生动物的丰度表明珠江口部分水域已处于富营养化和超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海洋生态系统中原生动物摄食速率的研究方法简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柯林  洪华生 《海洋科学》1999,23(1):40-43
80年代以来,原生动物摄食速率的研究已成为海洋生态研究的热点之一。据测算,有超过20%的细菌年生产量流经微食物环[6]。Storm1993年的研究表明,原生动物年消费的初级生产所固定的有机碳量竟占总固定量的55%。然而,还有很多特别是有关过程和调控机制的定量研究还需继续探索,原因是原生动物的个体柔软、微小,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大,处理困难,研究方法上尚未完全成熟。我国近年才开始涉及这个领域的研究[1],比国外落后了二三十年。为了便于国内同行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对国际上近20a来在微生物环研究中有关原生…  相似文献   

5.
纤毛虫原生动物的细胞发生模式研究--多样性与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纤毛门腹毛亚纲内两个目(游仆目、腹毛目)之部分代表性阶元为例,介绍了该大类高度分化的原生动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皮膜、纤毛器、核器的发生、演化模式以及基本规律,这些工作涉及纤毛虫口器发生中表层与深层远生型等不同亚型类群在无性分裂中皮膜结构的分化模式与发生学,包括对各相关类群特殊发生型的介绍以及对作者等所揭示的部分新发现等内容的报道。文中同时对纤毛虫细胞发生学与系统学研究间的关系、意义、目前所存在的若干未明和热点问题以及发生学资讯与当今其它系统学研究方法的互补与拟和问题做了归纳性讨论和表述。  相似文献   

6.
湛江港浮标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严岩  董钰 《热带海洋》1994,13(2):68-74
1991年在湛江进行浮标污损生物调查。该海区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共93种,附着厚度21-71mm,湿重3.10-72.53kg/m^2,覆盖面积98%-100%。优势种网纹藤壶Balanusreticulatus,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 uariabilis,刺巨藤壶Megabalanusuolcano钟巨藤壶Megabalanus tintinnabulum tintinnabulum  相似文献   

7.
1991年在湛江港进行浮标污损生物调查。该海区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共93种,附着厚度21—71mm,湿重3.10—72.53kg/m2,覆盖面积98%─100%。优势种为网纹藤壶Balanusreticulatus、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variabilis、刺巨藤壶Megabalanusvolcano、钟巨藤壶Megabalanuslintinnabulumtintinnabulum和翡翠贻贝Pernaviridis。位于不同位置的浮标,其污损生物群落组成和生物量不同,同一浮标的不同部位(体侧,底部,尾外侧,尾管内)的污损生物也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8.
海洋底栖原生动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学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浮游生态系统(pelagic ecosystem)中,原生动物是细菌和微型浮游植物(microphytoplankton)的主要捕食者,又是很多浮游动物(zooplankton)的重  相似文献   

9.
烟台市龙口港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03月22日至2008年03月21日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港附近海域,进行了为期1年的挂板试验,本次调查共记录该海域污损生物32种,优势种为内枝多管藻(Polysiphonia morrowii)、软丝藻(Ulothrix flacca.)、肠浒苔(Entermorpha intestinalis)、中胚花筒螅(Tubularia mesembryanthemum)等.该海域全年均有污损生物附着,月板平均生物量为525.18 g/m2,5-11月的生物附着量较高,最高值出现在7月;季板平均生物量为1569.39 g/m2,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变化明显,其中秋季板生物量最高,龙口海域污损生物的附着种类受季节性水温变化的影响比较明显,藻类开始附着的温度低于动物.4个季度污损生物的种群多样性指数(H忆)春季最高,均匀度指数(J)和种群丰富度指数(M)则夏季最高.统计分析表明,龙口港海域污损生物群落可大致划分为 4个组群,秋季附着的污损生物代表了试验海域的主要特征,同时揭示出污损生物附着季节、演替时间长短等是影响群落种类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由于来自江河的淡水在多数情况下携带大量的营养盐入海,河口海区成为适合于特殊门类的有机物生长的有利海洋环境。与此同时,大量的人类与工业废弃物也随着江河径流入海,从而严重地影响到河口海区的生态环境。鉴于上述原因,淡水入流的生态学 意义现正被广泛地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绥芬河大麻哈鱼类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3种大麻哈鱼的洄游期、种群组成、数量变动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认为:溯河期依每年河流生态条件而有变化;驼背大麻哈鱼为单一龄组型,马苏大麻哈鱼为双龄组型,大麻哈鱼为多龄组型;其主要产卵场分布于绥芬河中、上游河区,我国河区种群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轮虫生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1986年,对洞庭湖水体进行了8次轮虫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两年观察到轮虫108种,其中终年出现的种类有10种。轮虫总数O—512.8ind./L,全湖平均75.1ind./L。本文从湖区自然生态环境对轮虫种类、数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了大型开放湖泊轮虫分布与若干生态因子的关系。认为泥沙含量、流速、营养盐多寡以及入湖水体轮虫种群状况是影响洞庭湖轮虫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湛江港石门海区的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Gould)养殖,出现苗种大批死亡、生产不稳定等现象。本文对该海区近江牡蛎的生活环境和个体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它的采苗、养成、生物敌害的防除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菲律宾蛤仔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又称蛤仔)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密度为最高。近年来由于水产品需求量日益增长及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蛤仔已成为我国渔业捕捞和养殖的重要经济贝类之一。80年代以来,随着蛤仔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内开始重视对蛤仔的生态调查和研究。本文根据作者1989-1990年对胶州湾水域非律宾蛤仔的生态和资源量的系统调査资料,以及国内的有关报道(刘永峰等,1979;庄启谦等,1981;林笔水等,1983;齐秋贞,1987;李明云等,1987;吴耀泉等,1992),对分布在我国的蛤仔生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为保护蛤仔资源、合理捕捞和发展蛤仔增养殖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样品于1986年11月至1987年10月在福建省罗源湾10个站位采集。经鉴定有52种水母。它们可分为沿岸暖水、沿岸暖温和大洋广布三种生态类群。水母类总数量和种类数的季节分布呈单周期,两者高峰均出现在7月。低谷分别出现于11月和1月。在平面分布上,以拟细浅室水母Lensia subtiloides占优势的月份,数量从湾口向湾顶递减,而以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占优势的月份,数量却递增。文中还讨论了水母类的分布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01-2002年天目湖(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6月~2002年5月,对天目湖进行的浮游植物周年调查表明,天目湖共有浮游植物7门75属,其中年平均丰度为5026.20×104个/L,以蓝藻为主,占总丰度的54.45%;而年平均生物量为(15.364±9.103)mg/L,其中硅藻居首位,为6.634 mg/L,占浮游植物年平均生物量的43.18%;其周年变化是丰度和生物量最高值均出现在5月,丰度在5月和9月出现2个峰值,而生物量则在5、7、10月出现3个峰值。浮游植物丰度从大坝处1#点到河流入湖口的9#、10#点变化不明显但略有增加,而生物量则呈明显增加。通过对水温、透明度、营养盐与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浮游植物丰度、生物量与水温、T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N/P比、透明度存在显著性负相关,与TN相关性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7.
香港红树林区软体动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夏季(6月至9月)和冬季(1994年12月至1995年2月)对香港14片红树林的软体动物作了定性和定量调查。调査期间采到的软体动物已鉴定52种,其中腹足类45种,双壳类7种。采用 Bray-curtis 相似系数和逐步形成分类系统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基本上可分为4组断面,分别以粗束拟蟹守螺(Cerithidea djadjariensis )、奥莱彩螺(Clithon oualaniensis )、沟纹笋光螺(Terebralia sulcata )和红树拟蟹守螺(Cerithidea rhizophorarum)为第一密度优勢种。不同底质的红树林区软体动物组成有显著差异。污染可能是造成沙头角红树林区软体动物多样性低的重要环境因子。盐度和潮汐制约一些软体动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纵带滩栖螺(Batillaria zonalis )和多形滩栖螺(Batillaria multiformis )在红树林区海缘高密度栖息,分别高达120个/㎡和240个/㎡。在淡水注入的红树林区常有广盐性软体动物栖息,如中国绿螂(Glauconme chinensis)。  相似文献   

18.
作者提出1985.8—1986.7月长江口南岸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污生生态、群落特征和长江口南岸水、底泥和生物中重金属含量,并以污生生态特征和重金属分布特征对该区污染状况作出评价。本文还就各断面的优势类群、多样性指数、生物重金属含量与污染源的关系及长江口南岸底栖动物的污生生态指标种和重金属污染指标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太湖枝角类季节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游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都随水域环境因子的季节性变动而相应地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上所有温度区,不过在温带区和两极区特别容易察见。热带区由于周年环境因子比较稳定,浮游生物的季节变化也就不很显著。 浮游生物的季节变化关系到渔业生产,是十九世纪末年以来各国学者不断地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海洋浮游生物季节变化的研究虽已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有关淡水浮游生物季节变化的工作,却还很少。我们自1956年开始,就从事于太湖浮游生物的调查研究,先后发表过几篇报告。现在再将有关枝角类季节变化的纪录和材料整理出来,作一初步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