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条山前寒武纪地质》一书由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白瑾研究员等著,1997年5月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为《山西中条山地区前寒武纪铜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研究专题部分成果出版的。中条山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基地之一,中条山地区的前寒武纪地质和矿产,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该书的出版将对中条山地区的基础地质、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该出共分六章,以较详实的野外调研材料和精确的测试数据,论述了中条山地区早中太古代的建造和构造热事件以及中晚元古代建造和地壳演化。作者在研究中条山前…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七年第一期(总第37期)基础地质 前寒武纪划分:前寒武纪地层分会的推荐和建议···,·······……:’’·············……(工) 国际地科联寒武纪地层分会和前寒武系一寒武系界线_l作组最早期 骨骼化石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地层学讨论会总结报告························,·…(15) 前寒武纪层状多金属矿化作用的演化··································……八·······,·…(23).一早期生物和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前寒武纪地质及成矿作用》一书、系“国际地质合作计划(IGCP)第91号项目—前寒武纪成矿作用”中国工作组的总结报告,由中国工作组张秋生等著,1984年4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由正文、附录和详细英文摘要等内容构成,共832,000字,插图259幅。正文共12章,第一章早前寒武纪地质对比原则,第二章中国早前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概括性地阐述我国前寒武纪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三大地史阶段的重大地质事件,粗略勾绘前寒武纪地球演化的轨迹,期望了解我国与全球变化的异同,进一步突出我国前寒武纪三大地史阶段中新太古代超级地质事件及元古宙时期中国大陆块体对哥伦比亚及罗迪尼亚两个超大陆形成与破裂的地质响应。冥古宙是地球最早期的地史阶段,从太阳系形成的4 567 Ma至地球上最老的4 030 Ma的Acasta片麻杂岩。碎屑锆石保存最好的地点是西澳的Mt. Narryer和Jack Hills。目前在中国大陆至少有7个地点发现具有罕见的约4.0 Ga的碎屑锆石,这些地点并不位于克拉通区,而是赋存于造山系新元古代至古生代以碎屑岩为主的地层中。太古宙(4 030~2 420 Ma)定义为从最古老的岩石出现(4 030 Ma Acasta片麻岩)至冰碛层首次广泛分布的寒冷期之间的一段地史。最古老的岩石为英云闪长片麻岩,构成加拿大西北斯拉夫克拉通4.03~3.94 Ga Acasta片麻岩的一部分。西南格陵兰Isua带保存全球有最老的表壳岩,形成于3 810 Ma。太古宙最重大的地质事件莫过于2 780~2 420 Ma时期的新太古代超级事件。值得指出的是华北克拉通最古老、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岩石出露在中国辽宁鞍山地区,约3.80 Ga英云闪长岩奧长花岗质片麻岩和3.30 Ga的表壳岩已被识别。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有与世界各地太古宙相似的演化历史和特点,包括花岗岩绿岩带及高级变质片麻岩带、广泛的英云闪长岩奧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片麻岩、古陆壳的出露(略老于3.8 Ga)、广泛分布的BIF等。我国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虽然在华北克拉通分布较广,但与南非、格陵兰、加拿大、西澳等地经典的花岗岩绿岩带相比,时代偏新,仅以新太古代为主,规模偏小,缺少大面积分布的科马提岩,且变质程度偏高,主要为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演化到元古宙(2 420~541 Ma),则进入成熟的、较冷的、刚性程度较高的地球,以现代样式板块构造、超大陆旋回和更复杂的疑源类(eukaryotic)生命的发育为特征。这种变化大致出现在2 420 Ma左右,与哈默斯利型BIF的消失及地史中首次广泛出现的冰川沉积物年代相近。古元古代早期十分重要的“休伦冰川事件”、指示大氧化事件的古老红层在我国尚未被发现,与Lomagundi Jatuli (LJE) δ13C的同位素漂移有关的关门山组古元古代沉积地层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不足;古元古代磷矿和具有巨大石油潜力的2.01 Ga Shunga事件也未能鉴别。但中国最大特色是发育了与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与裂解有关的良好地质记录,特别是华北克拉通保存了古元古代与哥伦比亚超大陆汇聚有关的超高温、高压麻粒岩等变质及岩浆事件,1 780 Ma以后的中元古代又保存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有关的裂谷沉积及岩浆活动;而在扬子和塔里木陆块区则保存了与新元古代早期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有关的蛇绿岩、混杂岩、洋内弧、俯冲增生杂岩及大陆边缘弧,在约800 Ma以后则发育了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有关的沉积及岩浆活动的地质记录,为中国和全球地质学者研究这一时期地球系统变化和成矿作用提供了客观的野外实验室和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7.
1982年9月,我同沈其韩同志去巴西出席了太古—早元古地质演化和成矿作用国际讨论会,进行了野外地质旅行,阅读了一点有关巴西前寒武地质的文献。经过一些初略的整理,现将巴西前寒武纪地质作一概略介绍,供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同行们参考。由于掌握材料较少,领会较浅,难免有不全面和不正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正。一、巴西大地构造位置和构造分区南美大陆的西部边缘,为安第斯山(Andean Chain)褶带,南角的东侧为巴塔哥尼亚地台(Patagonian Platform)。自安第斯山往东的广大地区为南美地台(South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外前寒武纪地质学文献数量日增,为帮助读者了解有关动态,特选译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最新文献摘要,以供参考。这次选译的前寒武纪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文献摘要,主要取材于《Рж.Геол.》,1981、N.1—10。地层学一般问题 1979:前寒武纪地球化学特征的演化和周期性,124—147。根据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并利用岩石化学特征,研讨了东西伯利亚前  相似文献   

9.
10.
今年,《PrecambrianResearch》刊物出版了斯里兰卡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成果专集(Vol.66,No.1—4期),共分三部分20篇文章。从这些成果看,他们采用新的地质理 论和地质构造分析、同位素地质、地球物理、PTt轨迹等方法,对斯里兰卡的前寒武纪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使斯里兰卡的地质研究程度提高了一大步。斯里兰卡,除了沿海地区有少部分显生宙地层分布外,整个斯里兰卡岛都是由前寒武纪岩层所占据。斯里兰卡成了下地壳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斯里兰卡的变质岩系斯里兰卡最高级变质岩占据的岛区,对变质岩系的划分,由于该岛变质岩变质深…  相似文献   

11.
1984~1986年期间,曹熹、俞保祥、周裕文、卢静文和李桂林与东北地质勘探公司合作,完成了鞍山地区近300km~2面积的1:2.5万地质填图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交了成果图件和“辽宁鞍山地区前寒武纪构造变形和花岗质岩石”专题研究报告。该项成果将在近期内组织评审。通过本次工作获得的主要认识是:  相似文献   

12.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Ⅲ):前寒武纪地质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45.6~5.43亿年处于前寒武纪,具有很多独特的古气候、沉积、岩浆、变质、变形等地质特征,地幔和岩石圈的动力学机制也非常不同。本文通过总结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进展,系统介绍了前寒武纪地壳和岩石圈物质组成与性质、地壳生长的幕式增生特征、太古宙地幔温度和黏度变化、地壳和岩石圈厚度变化、地壳和岩石圈强度与流变结构演变。地球38~25亿年期间的热流值是现今热流值的2.5~4倍,在热的早期地球期间,下地幔热的积累比上地幔热损失快,导致周期性循环翻转,即上升的下地幔穿过干的橄榄岩固相线,并在大于150km深处经历大规模熔融。这就是太古宙大陆岩石圈地幔形成的机制和能量背景,但在太古宙以后,因地球的长期冷却,这种机制终结了。太古宙高热流值也说明太古宙热地幔难以支撑较大的地形高差,太古宙岩石圈强度也不大,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快速地形响应。但是,随着巨型基性岩墙群(大约2.75和2.45Ga)首次出现以及表壳岩系的出现,又意味着太古宙晚期地壳逐步足够刚性,允许熔体上升穿过地壳并冷却固化。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地球热振荡衰减的结果,前寒武纪地壳生长(增生)、超大陆形成、岩浆作用、成矿作用等都是不等周期、非线性的幕式演化,从TTG大规模短时间集中式形成,表明早期大陆生长模式可能以垂向增生为主。最后,探讨了冥古宙特征,大陆起源、生长和保存机制,前寒武纪超大陆重建与机制和早期地球环境-生命协同演化等前寒武纪关键科学问题和前沿。  相似文献   

13.
印度克拉通位于喜马拉雅山前断裂以南,与欧亚大陆相连,是一独立的地质构造单元,主要由Aravalli微陆块、Bundelkhand微陆块、Singhbhum微陆块、Bastar微陆块、东Dharwar微陆块、西Dharwar微陆块及南部麻粒岩微陆块7个太古宙微陆块与Satpura活动带、东Ghats活动带2个元古宙活动带组成。在前期项目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印度克拉通各个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笔者认为:印度克拉通基底在2.50 Ga左右趋于稳定;其主要由TTG片麻岩、花岗岩及不同变质程度的变质岩系组成;元古宙发育的Vindhyan盆地、Chhattisgarh盆地、Cuddapah盆地、Godavari盆地、Indravati盆地及Bhima-Kaladgi盆地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是组成印度克拉通前寒武纪的盖层。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吉林省早前寒武纪地质包括太古宙花岗-绿岩带、早元古代集安群和中元古代老岭群。太古宙花岗-绿岩带,划分为早太古代和晚太古代花岗-绿岩带,二者在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特片,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别,为不同火山-沉积旋回产物,花岗质岩石属高铝型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类;早元古代集安群,通过构造解析和变质变形的研究,从下至上重新划分为蚂蚁河组、荒岔沟组和大东岔组,为解决地层重复划分和金属找矿工作提  相似文献   

15.
经国家科委批准,从1997年起,《国外前寒武纪地质》更名为《前寒武纪研究进展》。更名后的《前寒武纪研究进展》,是由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一种前寒武纪地质科学的综合性新刊物。《国外前寒武纪地质》创刊于1978年,是为适应当时我国地质工作形势和满足科研和生产需要而创办的一种情报类刊物,19年来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引进了大量有价值的地质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如今面对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原刊已很难满足要求。为此,经地矿部报请国家科委批准,在原公开发行的帼外前寒武纪地质》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云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概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铠元 《云南地质》1998,17(1):91-99
云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和极为丰富的成果,如:三江区的大地构造和基底岩群,冈瓦纳与欧亚两超级(巨)大陆经过滇西的分界一拼合带;扬子西缘区的大陆架范围和基底岩群,以及震旦系的顶界都取得了确切成果和共识;对昆阳群积累了丰实材料等。然而,也要看到尚存在的欠缺,如:三江基底变质岩群的确切分层对比,两超级大陆分界拼合带能否最终确认为“双界线”?或属于一种“过渡转换(化)带”?作为扬子西缘的第一基底康定群是否延入到Ar3甚至川西北还包括Ar2?它们的确切分层对比与所关联的古构造如何厘定?昆阳群的正、倒层、其顶、底界和东川运动的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19.
科朗纳(A.D.Kroner)和格雷林(R·A·Greil-ing)编辑的《前寒武纪构造解说》(Precambrian Tec-tonic Zllustrated,以下简称《解说》)一书,已于1984年8月正式出版了,这是一本约60万字的论文集。共收编了24篇文章,其中包括我国地质学家白益良等人的《中  相似文献   

20.
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