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信息作为一种新的信息维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均起到重要作用,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地理信息企业,本文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通过研究地理信息产业的甲级企业数量、业务数量与业务分布研究地理信息产业的分布,揭示产业分布现状与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地理信息产业分布不均,中国大陆共796家甲级单位,北京市甲级单位占总数的13%,直辖市以互联网地图服务业务为主,省(自治区)以工程测量业务为主.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产业、地理信息技术是支撑国家地理信息化非常重要的技术。进一步了解国家信息化,对于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关于国家信息化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2005年在突尼斯召开的第二次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各个元首重申,"建设一个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钟耳顺  刘利 《测绘科学》2008,33(1):17-20
本文在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主体、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现状,研究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发展方向,从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地理信息产权、市场机制、安全保密等方面指出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国际地理信息产业的相关表达,对国际地理信息产业内涵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市场研究机构对地理信息产业及相关产业分支的研究范围和相关产值规模,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内涵研究和分类方法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地理信息产业的关键资源,而西部人才的流失正在生成更大的差距,成为长期困扰西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要研究灵活的人才政策,遏制萎缩性流动,引导良性流动,吸引人才到西部地理信息产业施展才干。调整担心失去人才而回避竞争的心理,推动在竞争中协作,在竞争中学习和创新,在竞争中发展西部地理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产业综合效益好、带动系数大、能耗低,是与国家安全紧密关联的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征。分析了江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运用产业集聚理论,对江西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及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影响分析 信息技术(IT)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征:一是技术演化快.产品更新换代快:二是技术的市场驱动性强,技术创新往往带动市场需求.引导市场走向和产业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是IT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8.
建立能够准确衡量地理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 对于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地理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 在充分吸收国家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衡量指标的基础上, 结合地理信息产业自身的结构特点, 根据客观性、系统性、可获取性、重点突出的4大设计原则, 研究提出了衡量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综合性指标和关键性指标, 并对当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当前,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认真思考和探索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目标、途径和方法、驱动力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问题,从如何认识地理信息产业和大数据入手,提出大数据的时空观和时空大数据的理论;针对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问题,提出时空大数据平台理论和“通用时空大数据平台+”模式,通过军民融合实现时空大数据产业化,使之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版;针对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和方法问题,提出构建时空大数据平台的技术体制和技术方法,探讨从基础研究起步的时空大数据产业化之路,构建由硬件产品、软件产品、软硬件集成产品和各类(种)数据产品组成的时空大数据产品体系;针对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问题,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并分析人工智能的算法、数据和计算能力三要素在时空大数据产业化中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丹  梁军  李成名  李颖 《测绘科学》2008,33(1):25-28
首先讨论了地理信息产业市场构成、业务活动和市场链的特点,在借鉴国外地理信息产业和国内有关产业市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及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现状,对进一步加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规范化管理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