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河南省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瑞申 《地质与勘探》2012,48(3):479-486
[摘 要] 郁山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本文以西郁山矿段为主较系统阐述了矿床 地质、矿体和矿石特征等。矿体赋存于本溪组铁铝质泥岩建造中下覆马家沟组岩溶特征控制矿体的形 态,矿体深部延伸受架子沟背斜及断层控制,其上覆地层控制矿体的埋深。矿体厚度空间变化大,A/ S 与含铝岩系厚度及矿体厚度相关性很小。矿石以鲕粒和泥晶结构为主,少部分具有“砾中鲕冶结构,显示 矿床形成过程中的风化与搬运的复合过程。矿石主要含铝矿物是一水硬铝石(42%~88%),其次是粘 土矿物(高岭石和伊利石);黄铁矿、菱铁矿较普遍分布于下部矿石中,显示矿石形成于还原性沉积洼地 中。铝土矿共伴生有益矿产和元素价值大。本文对进一步研究河南省隐伏铝土矿床有较重要参考意 义。  相似文献   

2.
豫西郁山铝土矿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西郁山铝土矿床是河南省新发现的一大型隐伏铝土矿,属华北地台G层铝土矿。以系统的中—深部钻探工作为基础,根据含铝岩系的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和地球化学特征,将郁山矿区内上石炭统一段分为2个相和4个微相。提出郁山铝土矿床含铝岩系形成于滨海泻湖潮坪环境,铝土矿主要赋存于豆鲕状(含砂砾屑)铝土矿微相中,为局限潮下带上部环境;认为郁山矿床含铝岩系经历了3期规模不断增大的突发海侵到缓慢海退的沉积环境演化旋回,并形成矿床的3个铝土矿层,最后一次大规模海侵—海退事件形成了区内最连续的铝土矿层(体)。通过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华北地台本溪组铝土矿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3.
五门沟铝土矿位于河南省西部,是在中国首个实施的煤矿下部铝土矿整装勘查项目过程中发现的中深部大型隐伏铝土矿床。该矿床为产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风化侵蚀面上的沉积型岩溶铝土矿,其含矿岩系为上石炭统本溪组,为一套含铁富铝的铁铝质泥岩组合,形成于晚石碳世。本区铝土矿石结构以碎屑状、致密状和豆鲕状为主。成矿环境为泻湖或海湾,以及其近岸,沉积相为泻湖或海湾相。区内共发现铝土矿体3个,矿体规模为中大型,总体形态呈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呈单斜产出,矿体厚度不稳定。矿体厚度与含矿岩系厚度、Al2O3含量、A/S值均呈较明显正相关。矿体以多种矿石类型分层产出时,垂向上表现为下粗上细的粒序特征和下富上贫的品位特征。矿体品位与埋深并无直接关系,其品位更多依赖于与原生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成矿物源风化剥蚀程度越高,越容易形成品位较富的矿体。基底溶洞、洼地、溶斗等负地形控制着铝土矿的矿体形态、产状、规模;低洼处会沉积更多的含矿物质,往往形成厚大的矿体,品位较高。矿体的赋存标高对硫含量影响较大,后期构造运动可使铝土矿体标高抬升,当标高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时,铝土矿体处于氧化环境,脱硫作用发生,硫含量显著降低,有利于提高矿石质量。  相似文献   

4.
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赋存于中奥陶统侵蚀面之上的石炭系本溪组中.含矿岩系的厚度及矿体形态受古岩溶面控制,构造对矿体影响较大.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一水硬铝石、高岭石、伊利石等含铝矿物.上部铝质泥岩以高岭石为主,下部铝质泥岩以伊利石为主.铝土矿共生矿产综合开发价值大,伴生矿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产出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目前共发现2个超大型矿床、9个大型矿床、14个中型矿床,估算各级资源储量7×108余t,是贵州乃至全国重要铝土矿产出地。本区含矿岩系与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区内含矿岩系岩石类型主要由粘土岩类、铝质岩类和铁质岩类组合而成;矿体赋存在上石炭统大竹园组的中上部,与铝土岩和粘土岩共生,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矿体形态以层状、似层状为主;矿石自然类型有灰白、浅灰色碎屑状至土状铝土矿,灰、深灰色致密状铝土矿和灰色豆鲕状铝土矿3种;矿石结构有碎屑结构、豆鲕结构、泥晶结构、粉晶结构和碎屑—豆粒复合结构等5种类型,矿石构造有块状和半土状两种构造。通过含矿岩系含矿岩系时代特征、岩石类型、剖面类型、厚度变化及底板灰岩变化、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阐述,总结了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的产出特征。  相似文献   

6.
山西交口县庞家庄铝土矿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健寅 《地质与勘探》2011,47(4):593-604
山西交口县庞家庄铝土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型铝土矿,矿体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其下部为中奥陶统灰岩。矿石以隐晶质结构为主,含少量碎屑结构与鲕粒结构;矿石的结构特征显示一些风化物质经过了一段距离的搬运,并且矿体在晚期遭受了构造变形作用。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铝土矿石中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硬水铝石、高岭石、赤铁矿、针铁矿、方解石与少量...  相似文献   

7.
河南郁山铝土矿区包括郁山、李村、杏树洼、煤窑洼4个铝土矿段。本溪组含铝岩系的分布、埋深及岩相特征直接控制铝土矿的赋存和空间特征。区内构造对含矿岩系的分布、产状、埋深及完整性等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含铝岩系厚度与铝土矿厚度及品位一般呈正变关系,即含铝岩系厚度大,铝土矿层厚而富。铝土矿物沉积于古地形中,大的凹陷沉积盆地控制着铝土矿带的分布范围和展布方向,其中小的洼地、溶洞、溶斗等具体控制铝土矿的矿体形态、产状、规模。河南郁山铝土矿为典型的喀斯特型铝土矿。铝土矿成矿物质均来自上地壳,为上地壳岩石经过风化而成,非花岗岩以及玄武岩等岩石类型;铝土矿物质来源与基底碳酸盐岩关系不大,具有一定距离的搬运,说明铝土矿物质来源非原地,而是异地来源;秦岭古陆提供了重要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15-220
还打岩铝土矿位于黔北务正道地区之道真向斜西翼北段,为沉积型矿床;其含铝岩系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产于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页岩、泥岩、砂质页岩及粉砂质泥岩或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_2h)碳酸盐岩侵蚀间断面之上;矿石自然类型以致密块状为主,豆鲕状、碎屑状次之,少量土状;矿石质量属于中铝、中硅、中铁型,且ω(Al_2O_3)与ω(SiO_2)呈负相关。晚志留世—早二叠世之间多期次的地壳运动,致使韩家店组(S_(1-2)hj)和黄龙组(C2h)地层遭受风化剥蚀分别形成红土和钙红土,为铝土矿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加之,中二叠世务正道地区大规模的海侵海退,促使富含铝、铁的红土和钙红土在适宜的海湾环境中重新迁移并经脱硅富铝作用后成矿。还打岩铝土矿古地貌地势较低,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距海较近,受海水影响较大,古潜水面较高;因含矿岩系梁山组(P2l)长期处于潜流带或潜流带之下,水体交替作用较弱,暴露淋滤时间较短,脱硅富铝作用较弱,从而进一步说明还打岩铝土矿具有以铝硅比低的致密块状、豆鲕状及碎屑状矿石占比大,以铝硅比高的土状矿石占比少的特点。根据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类比分析道真向斜西翼内已探明的铝土矿床;总结还打岩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探获深部矿体的有利条件;认为还打岩铝土矿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还打岩铝土矿位于黔北务正道地区之道真向斜西翼北段,为沉积型矿床;其含铝岩系二叠系中统梁山组(P2l)产于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页岩、泥岩、砂质页岩及粉砂质泥岩或石炭系上统黄龙组(C_2h)碳酸盐岩侵蚀间断面之上;矿石自然类型以致密块状为主,豆鲕状、碎屑状次之,少量土状;矿石质量属于中铝、中硅、中铁型,且ω(Al_2O_3)与ω(SiO_2)呈负相关。晚志留世—早二叠世之间多期次的地壳运动,致使韩家店组(S_(1-2)hj)和黄龙组(C2h)地层遭受风化剥蚀分别形成红土和钙红土,为铝土矿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加之,中二叠世务正道地区大规模的海侵海退,促使富含铝、铁的红土和钙红土在适宜的海湾环境中重新迁移并经脱硅富铝作用后成矿。还打岩铝土矿古地貌地势较低,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距海较近,受海水影响较大,古潜水面较高;因含矿岩系梁山组(P2l)长期处于潜流带或潜流带之下,水体交替作用较弱,暴露淋滤时间较短,脱硅富铝作用较弱,从而进一步说明还打岩铝土矿具有以铝硅比低的致密块状、豆鲕状及碎屑状矿石占比大,以铝硅比高的土状矿石占比少的特点。根据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类比分析道真向斜西翼内已探明的铝土矿床;总结还打岩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探获深部矿体的有利条件;认为还打岩铝土矿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三联铝土矿位于黔北隆起区,是近年在遵义-息烽铝土矿成矿区探明的小型矿床之一。通过系统分析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查明控矿因素,总结了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①三联铝土矿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中下部,铝土矿呈层状产于上寒武统-下奥陶统娄山关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之上,与上覆下石炭统上司组呈整合接触,矿床成因类型为古风化壳沉积型;②含矿岩系中元素Sr/Cu比值与化学蚀变指数(CIA)特征显示铝土矿主要形成于气候温暖、潮湿的陆相沉积环境;③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豆鲕状、砾状结构,铝土矿物主要为一水硬铝石、三水铝石;④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岩性、背斜构造、古地貌、古气候等因素控制;⑤找矿标志:地层标志、岩性标志、古侵蚀间断面标志、褶皱构造标志等。  相似文献   

11.
于蕾 《地质与勘探》2012,48(3):518-525
[摘 要] 大铁一水硬铝石沉积型铝土矿床是云南省丘北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铝土矿床,在滇 东南地区具有代表性。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其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探讨了成 矿作用过程。研究表明,大铁铝土矿床含矿岩系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下段,其不整合于上石炭统威宁组 或中-上二叠统峨眉山组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以铝质、铁质和粘土质为主的碎屑岩系。矿体赋存于 含矿岩系的中部,矿石类型主要以碎屑状铝土矿为主,其次为鲕状、致密状、半粗糙状铝土矿。铝土矿床 形成于水动力条件相对微弱动荡的低能海岸环境中,潮下带为成矿有利相带,经历了古风化壳发育阶 段、沉积-成岩阶段及表生阶段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南省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成矿时代、成矿物源、成矿环境、控矿因素等分析,认为郁山铝土矿床成矿时代为早二叠世,成矿物源主要为古陆铝硅酸岩风化物,少量为豫西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风化产物,成矿环境为渑池泻湖东北边缘的潮坪-沼泽环境,由长期的沉积间断、特定的岩相古地理特征、构造变形和表生风化作用共同控制矿床的形成。认为郁山铝土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三期五阶段":"三期"包括铝土矿体就位、埋藏、改造保存三个成矿时期;具体可划分为"五阶段",包括物源准备和搬运、同生、成岩、后生、风化和表生五个成矿阶段。提出了郁山铝土矿矿床为"古陆风化+碎屑和化学沉积"的成矿模式。其主要成矿机制为机械和化学分异。  相似文献   

13.
以黔北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床为例,对其矿体厚度、矿石品位沿走向和倾向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寻此类矿床应如何实现找矿突破。通过大量资料分析认为,就黔北务正道铝土矿进行勘查而言,与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床矿体沿走向、倾向变化特征进行类比,其找矿前景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安徽宿州龟山石灰岩与白云岩矿床为水泥用灰岩矿、熔剂用白云岩矿、建筑用灰岩矿共生矿床。水泥用灰岩矿赋存于张夏组下段(?2z1)下部,矿体呈单斜层状产出,矿体走向北东东向,矿体延伸长度大于2 km,规模为大型。矿体厚度和矿石质量沿走向、倾向和厚度方向变化系数小于40%,变化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鲕状灰岩、豹皮状灰岩、核形石鲕状灰岩。熔剂用白云岩矿赋存于张夏组上段(?2z2)中,矿石类型为鲕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矿石质量较好。建筑用灰岩矿赋存于张夏组下段(?2z1)上部及少量崮山组(?3g)中,矿石类型主要为含白云质鲕状灰岩。通过分析矿床的沉积环境及其相变,认为本矿床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浅海相生物化学沉积型碳酸盐岩矿床。  相似文献   

15.
河南嵩箕地区的关庙—大坪铝土矿是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的一个大型铝土矿床,产于上古生界中奥陶统或上寒武统古风化面上,属典型的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对矿石结构、矿物成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铝土矿中含铝矿物主要以细粒一水硬铝石为主,并可见(高岭土、伊利石)等胶状黏土矿物,其他还有赤铁矿、黄铁矿、锐钛矿、锆石等矿物,含铝岩系中由下至上具Fe→Al→Si层分特点,对应其致密块状→含豆鲕状→豆鲕状→碎屑状结构,间接说明了水动力条件由强变弱的转换过程,这是个多次形成的过程。豆鲕粒结构的出现都表明了矿石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机械搬运或胶体溶液沉积的特点。矿石中矿物颗粒变化趋势反映了当时沉积由河湖沼泽洼地低能的沉积环境向潮下带高能海水环境的过渡;岩相学特征结合前人关于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碎屑锆石U-Pb测年等方法对研究区沉积型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进行分析,认为成矿源区应为研究区南部的秦岭古陆。  相似文献   

16.
渭北铝土矿带是陕西省两大铝土矿带之一。矿床产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为岩溶型铝土矿。矿体形态有似层状、透镜状和漏斗状,空间展布严格受基底古岩溶地形的控制。矿石类型属于一水硬铝石型铝矿,主要呈碎屑状、豆鲕状和泥状结构,致密块状和层状构造。矿石主要化学成分有:Al2O3、SiO2、Fe2O3、TiO2,Al2O3平均含量为55.05%~64.97%,SiO2平均含量为12.44%~15.16%,A/S平均为3.63~5.22。矿床受沉积间断、古气候、古纬度和古地形等因素控制。与我国主要铝土矿成矿区——河南、山西相类比,渭北地区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和古气候条件,找矿前景较好,但以低品位矿石为主。  相似文献   

17.
云南文山县天生桥地区铝土矿是典型的沉积型铝土矿,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龙潭组,其下伏地层为上石炭统灰岩或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有关的玄武岩。矿石以泥晶结构为主,含少量粒屑结构与鲕粒结构;矿石的结构特征表明风化物质可能经过短距离的搬运。常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铝土矿石中Al2O3分别与Fe2O3 和TiO2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在铝土矿矿化过程中,微量元素Zr、Hf、Nb、Ta和Bi相对于Li、Rb、Sr、Ba不断富集。元素Zr、Hf、Nb、Ta 分别与TiO2显示较高的相关性。运用稳定元素相关性(如Zr-Hf、Nb-Ta)、lgNi和lgCr二元图解以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方法探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下伏碳酸盐岩可能也提供了少量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8.
泸溪县李家田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振襄 《湖南地质》1989,8(2):28-34
李家田铝土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梁山组,与下伏地层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其直接底板为铁质粘土岩,顶板为铝土岩或栖霞灰岩。矿体呈层状,矿石质量较好,铝硅比5.6,含铝矿物以—水硬铝石为主。矿床属红土—沉积型。  相似文献   

19.
翁申富  赵爽 《贵州地质》2010,27(3):185-192
本文以黔北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床为例,对其矿体厚度、矿石品位沿走向和倾向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对矿石质量、矿石矿物、结构构造及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进行了阐述。通过大量勘探成果资料分析认为,大竹园铝土矿床铝土矿的形成,为一个完整的"母岩—风化—再沉积—成矿—改造—成熟—保存"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杜蔺 《地质与勘探》2020,56(6):1116-1133
为深入探讨贵州道真新民铝土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及成矿地质作用,并建立成矿地质作用模型,本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含铝岩系、底板黄龙组、韩家店组岩(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铝土矿Al2O3、TiO2、Ga/Al2O3含量与韩家店组泥页岩非常接近,含铝岩系稀土元素总量、配分曲线及δEu与韩家店组泥页岩最为接近,Zr-Cr-Ga三角图解显示该矿床含铝岩系与韩家店泥页岩分布位置接近,均落于中性或泥质母岩区;含铝岩系MnO/TiO2比值低,Ga含量高,Sr/Ba值低,显示矿床形成于陆相沉积环境,V/Zr值显示矿床具有海相沉积特征;含铝岩系具Ce正异常,Th/U值介于2~7之间,Be含量低,表明研究区铝土矿经历了风化作用、沉积作用;研究区铝土矿中的一水铝石是由三水铝石演化而成,经历了成岩后生压实脱水作用;通过研究区地表矿石与深部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对比,说明铝土矿经历后期表生淋滤作用。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新民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于下伏韩家店组泥页岩;成矿环境为陆相河湖环境,其沉积时曾有海水侵入;母岩演化为铝土矿的过程经历风化作用、搬运沉积作用、成岩后生作用、后期表生作用等一系列成矿地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