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降雨诱发滑坡突发、群发的灾害特点,在广东省某地开展了浅层堆积性岩土混合斜坡降雨诱发滑坡的试验,实验采集滑坡成灾演化过程的GPS监测地表形变位移、人工降雨量、岩土参数变化同步数据,形成从蠕动变形、滑动、加速、灾变一直到再次稳定的整个成灾过程的连续动态监测数据。通过对降雨量、地表形变、土壤含水率、滑坡稳定性指标等进行定量比对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滑坡成灾演化阶段的映射关系,并提取降水诱发滑坡灾变过程的显性因子,作为实验滑坡灾变的判据,建立了综合判据滑坡隐患分析评价模型。最后,将监测结果与宏观现象监测进行比对,验证了监测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滑坡是地质灾害的一种,降雨是诱发山体滑坡的最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在重庆云阳王家湾建立滑坡监测点,利用灰色系统和回归分析,分析滑坡位移同降雨的定量关系,建立滑坡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3.
监测预警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在滑坡实时监测预警中,预警模型的调度算法直接关系到预警的成功与否.传统的做法是根据一定时间间隔启动预警服务,这种方法易于实现,但受到预警时间间隔的影响,其预警结论及处置建议的发布存在一定的延迟,无法达到真正的实时预警.如何通过预警模型和实时监测数据快速得到预警等级,如何控制好预警信...  相似文献   

4.
张勤  白正伟  黄观文  杜源  王铎 《测绘学报》2022,51(10):1985-2000
滑坡灾害在全球广泛分布,严重影响人类活动和人居安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但其在复杂场景监测预警中依然存在诸多技术瓶颈。本文首先综述了GNSS硬件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处理和多源融合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各类GNSS滑坡监测技术优势、适用范围和存在问题;然后,从滑坡位移预测、临滑时间预报和预警实施等方面介绍了GNSS滑坡预警的技术方法;最后,在梳理复杂场景GNSS实时滑坡监测预警中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对GNSS滑坡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科技手段防灾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介绍了以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的滑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系统由多维度物联感知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和预警云平台构成。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湖南石门雷家山特大山体滑坡,为疏散群众封锁道路等应急联动提供了3个小时的预防窗口期,实现了特大型地质灾害下零伤亡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滑坡灾害对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已成为仅次于地震的第二大自然灾害,引起了中央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城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从总体框架结构、系统设计要点、系统技术特点以及系统的预期功能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给出监测预警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GIS云南滑坡灾害气象预警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主要由降雨引起的滑坡地质灾害现象.对云南近8年来的滑坡灾害数据和降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针对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耦合预警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WebGIS技术的耦合。运用新一代的RIA技术Silvedight.基于MapGISIGServer平台,在异步响应的网络中使用流程化的操作方式构建出云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通过实例检验表明该滑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分析模型的应用.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更精确、及时的减灾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8.
赵彬如  陈恩泽  戴强  朱少楠  张君 《测绘学报》2022,51(10):2216-2225
目前区域降雨型滑坡预测主要依赖降雨阈值开展,然而从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可知,除降雨入渗导致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外,降雨入渗前的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无法考虑降雨入渗前的土壤湿度情况,被认为是降雨阈值在滑坡预测中表现差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地区作为试验区域,提出考虑前期土壤湿度的区域降雨型滑坡预测思路,通过统计分析历史滑坡数据,构建了基于前期土壤湿度和近期降雨情况的水文-气象阈值模型,其中前期土壤湿度情况由改进的前期有效降雨指数刻画,近期降雨情况由最近的累积降雨量表示。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域的降雨型滑坡预测中,水文-气象阈值模型表现出较好的命中率和较低的误报率。本文构建的水文-气象阈值模型,可同时考虑前期土壤湿度和近期降雨对滑坡发生的影响,模型所需数据少、所用方法简单易操作且预测性能较优,适合在区域降雨型滑坡预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利用小基线集时序InSAR(SBAS-InSAR)技术对云南省宣威东北部地表进行形变监测,获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的形变结果;然后分析选取的典型滑坡的形变特征,采集了GNSS监测数据与InSAR形变监测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分析InSAR形变对降雨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SBAS-InSAR技术能有效监测西南山区的典型滑坡,该结果可为滑坡灾害的早期识别提供支撑,对于同类型滑坡灾害的稳定性监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滑坡时间预测预报及险情预警级别划分的基础上,以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险情预警为例,讨论了把滑坡宏观前兆信息与关键部位监测点的变形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有机结合和集成的滑坡险情预警综合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内涝积水问题,设计研发了基于物联网与GIS技术的城市内涝监控预警与联合调度系统,实现了对道路、下沉式立交桥等城市积水点的视频信息、积水深度以及城市排水管道水位信息、泵站蓄水池水位信息的实时监测与在线传输。将这些反映城市当前积水状况的数据与排水泵站进行链接,当监测数据达到系统设置的阈值时,可自动开启或关闭泵站,实现城市内涝排水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为及时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供了高效的管理手段;同时,可在积水点周边路口对积水严重等级进行公示,给来往车辆及行人提供预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财产损失,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2.
华蓥山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及面积大且区内降雨量丰富,建立相应的区域预警系统,可以减小灾害带来的损失。选择影响地质灾害易发性的评价指标并将其量化,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区域内已划分各单元格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值,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地区实时监测降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降雨量引发地质灾害的概率值。依托MapGIS平台分析生成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降雨量危险性分级图和预警等级图,并进行预警信息的发布。  相似文献   

13.
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监测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基于Access数据库技术和GTS测量技术,研究开发了隧道监控量测自动预警管理系统,实现了隧道监控量测数据信息化管理和预警预报。工程实践表明,系统可以快速、方便、实时地进行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自动预警预报,为隧道工程信息化施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变形监测预报与警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形监测数据的建模与预报是变形数据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的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报多基于某一种监测项目或某一种方法,其科学性、系统性不良,缺乏警报机制。提出一种覆盖面广、科学性较强的变形监测预报与警报系统,并结合观测数据,对某大厦1号变形点的累计变形量进行预测和警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地质灾害预防关系民生安全,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平台技术、GIS三维空间技术及GNSS等先进技术方法,建设自动化预警平台,实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远程高精度监测,分析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为有效避险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建设应用,主要从系统建设关键因素、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已用于某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科技和信息化测绘的发展,大型工程安全监测的方法和手段也在飞速地发展,体现在了测量机器人、电子水准仪、GPS、网络通讯、传感器等测量技术的综合应用。国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程监测预警系统也是随着安全监测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本文提出了在以大地测量仪器和物理学传感器为感知层,以GPRS/CDMA和互联网为网络层,以集成化的数据中心软件和网络数据库为应用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网络化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发布等功能于一体,是物联网和网络通讯完美结合下的物联网监测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通过对已脱贫人员建立监测预警机制,防止已脱贫人员返贫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工作之一.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返贫监测预警系统,通过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对研究区贫困人员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实现了对易返贫人员的预警和高精度地理定位;通过进一步深入了解易返贫人员家庭劳动力数量、历年收入变化和外出务工状况,制定和完善相关扶贫政策,巩固和发展现有扶贫成果.返贫监测预警系统为制定扶贫政策和巩固发展精准扶贫成果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且大多地处高位并被植被覆盖,传统的人工调查排查在一些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已显得无能为力,这也是近年来绝大多数灾难性地质灾害事件都不在预案点范围内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三查”体系进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再通过专业监测,在掌握地质灾害动态发展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的实时预警预报,以此破解“隐患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可能发生”这一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难题和国家急切需求。“三查”体系首先通过光学遥感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实现区域扫面性地质灾害隐患的普查,随后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light 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和无人机摄影测量实现高地质灾害风险区段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详查,最后采用现场调查、地面与坡体内部监(探)测等手段,实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复核确认和排除,即核查。监测预警则是通过InSAR和地面观测手段(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裂缝计等),在掌握滑坡崩塌的变形规律和阶段以及时间-空间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分级综合预警体系,并利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实用化和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19.

随全球气候变化,高位崩塌灾害频发,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然而,当前崩塌模拟软件尚存明显的不足,如地形精度较低、未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及无法实现块体运动过程中碰撞碎裂等现象,且利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运算效率较低也限制了模拟崩塌的规模。为此,急需一种能更真实反映崩塌运动过程的快速模拟方法。利用无人机摄影技术,结合现场调查,提取危岩岩体结构特征,建立精细化的崩塌地质-力学模型;利用集成PhysX物理引擎与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graphics processing unit,CPU-GPU)并行计算能力的Unity3D平台,研发了大规模崩塌运动过程模拟软件,再现崩塌坠落-撞击-碎裂-堆积的全过程;系统可输出崩塌三维运动轨迹、速度、能量及弹跳高度,为崩塌防治设计提供依据。以贵州纳雍谢家岩崩塌为原型案例,开展崩塌运动过程三维模拟与验证,模拟结果显示落石堆积范围与现场调查坡底落石堆积范围较吻合,单体块石运动特征符合现实规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