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煤油为溶剂,TBP为萃取剂,研究了CTAB对于Cr(VI)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TAB能够有效改善Cr(VI)迁移效果,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使Cr(VI)萃取率提高到98%,应用于实际电镀废液,回收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济阳段)地热资源丰富,阐明地热田的成因机制对区域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济阳段)齐广断裂以南灰岩热储为研究对象,进行水化学分析和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Cl-Ca·Na型、SO4-Ca·Na型、HCO3·SO4-Ca·Mg型、SO4-Ca型,地热水总体上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地热水补给区高程范围为497.81~2117.97m,地热水属于亚现代与近期补给的混合水和现代水。 相似文献
3.
4.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纲要(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承继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997,(2):21-28
地理系统论地理系统理论是地理科学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的综合。系统科学是由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三者所组成,而信息论是系统科学的核心与纽带。 相似文献
5.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纲要(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承继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997,(3):27-29
地理系统熵原理 熵(Entropy)是描述复杂系统状态的物质量,也是耗散结构理论和信息论的一个核心概念。熵是指事物的无序度或不规则性的一种度量,它的应用范围不仅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及地理科学,而且已渗透到社会学、经济学及其它许多科学领域。熵这一术语起源于经典热力学,最早是由R.Clausius在热机效率研究中提出来的,是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后来成为能量状态函数和信息量的函数。 相似文献
6.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纲要(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承继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996,(2):15-24
前言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论问题,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是:GIS没有理论,只是工具,是技术;另一种是:GIS是科学,有理论。GIS是属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就是它的理论。 在正式讨论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之前,首先要研究若干基础定义或概念。首先,什么是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cs或Geo-Information Science,简写为GISci)。它是指研究地球表层信息流的科学,或研究地球表层资源和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综合信息流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玲珑花岗岩的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玲珑花岗岩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西北部,分布在招远、掖县、黄县、平度等县,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岩体周围金矿众多,黄金的储量、产量,都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探讨玲珑花岗岩的成因是研究玲珑花岗岩与金矿成矿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长期以来为大家所关注和争论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在“玲珑花岗岩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一文之后,就玲珑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再予以论述。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8.
9.
刘晓慧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2017,(1):40-45
<正>地球环境变化和资源短缺的现象,令人类社会面临巨大挑战,因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我们需要知道地球具有物理和化学属性:地球的物理属性包括大小、空间、形状、密度、电性、磁性、引力、运动等,研究地球这些物理属性的学科叫地球物理;地球的化学属性包括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含量、分布、变化等,研究地球化学属性的学科叫地球化学。“化学地球”不是一个学科概念,而是特指将组成地球的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化学元素及其 相似文献
10.
摘 要:微生物介导的铁循环是调控地表有害物质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反应的关键因子之一。?为了探明腐殖酸对微生物还原含铁黏土矿物的影响,选取了富铁黏土矿物绿脱石和不同土壤中提取到的腐殖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在有、无腐殖酸2种条件下对比了典型异化铁还原菌Shewanellaputrefaciens?CN32对绿脱石结构Fe(Ⅲ)的还原效率。同时分析了微生物作用后绿脱石的晶体结构差异。实验采用化学方法检测Fe(Ⅲ)的还原程度,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及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微生物作用前后的绿脱石进行了矿物学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 研究了反应前后绿脱石的形貌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腐殖酸均具有促进微生物还原绿脱石结构Fe(Ⅲ)的能力,但其促进效率存在差异。绿脱石中的结构Fe(Ⅲ)经微生物还原后,其矿物结构被破坏,结晶程度逐渐降低,矿物形貌由不规则片状变为松散疏松的网絮状。本研究对深入理解自然环境中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潘店岩体为近年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新发现的潘店铁矿的成矿岩体,主要由辉石闪长岩组成。对郭店地区潘店岩体辉石闪长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其结果为(124.4±1.4)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潘店岩体SiO2、K2O和Na2O含量分别介于59.68%~62.71%、0.13%~3.30%和6.57%~8.42%,Mg#值为54.23~78.17,A/CNK为0.52~0.71,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中—弱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和高场强元素U、Pb、Zr,与相邻元素相比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Nb、Ce、P、Ti明显亏损。Nb/Ta、Zr/Hf比值及Nb、Ta的亏损等特征暗示原始岩浆可能来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在岩浆上升侵位的过程中有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潘店岩体形成于岩石圈大规模快速减薄期,与燕山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发展,尤其是勘查地球化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各种表生介质所包含的地质信息进行了较为深人的研究,目的是提取其中的找矿信息,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其中排除有机质干扰是最普遍的一种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主要利用近年来在陕西洛南县莲花沟岩体中获取的一些实际资料,通过综合对比研究总结出一些与区域上其他成矿小
侵入体完全不同的成岩成矿特征。主要包括:①莲花沟岩体是一个以闪长岩为主的二长花岗斑岩—闪长岩型岩体,其成分明显是
以相对富钙、镁、铁,低硅、碱而别于同带其他类型小侵入体;②按岩石化学成分,岩体缺少w(SiO2)为55%~65%的中性岩石组
合,呈一种较典型的“双峰式”岩套,且从稀土元素分配模式看,在两种类型岩石间不存在分离结晶作用成因关系,而似乎表现为一
种分层熔融的双层岩浆房成岩模型;③所建的成矿模型,除岩体边缘接触带中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和层控-构造蚀变岩型钼铅锌矿
系列外,岩体内部主要以隐爆角砾岩筒-斑岩型钼铜矿化为特征,这种隐爆角砾岩既不同于北边祁雨沟含金片麻岩中的爆破角砾
岩筒,也不同于南边河南镇平县秋树湾的碳酸盐岩型爆破角砾岩筒,且成矿元素组合主要是钼铜类型;④由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
U-Pb同位素年龄数据揭示,形成二长花岗斑岩熔浆的源岩与中元古代熊耳群的一套富钾类型变火山沉积岩系有较好的源区关
系,而闪长岩则与软流圈上涌,基性岩浆底侵及太华群源岩有较密切的关系。无疑,以上成果对丰富东秦岭地区钼多金属成矿作
用认识将提供和补充一些新的资料和实例,特别是“双峰式”岩套的存在,对东秦岭地区主要成钼时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也是
一个重要的证据,而且还提示在东秦岭地区有发现新类型岩体和矿床的潜在条件。 相似文献
侵入体完全不同的成岩成矿特征。主要包括:①莲花沟岩体是一个以闪长岩为主的二长花岗斑岩—闪长岩型岩体,其成分明显是
以相对富钙、镁、铁,低硅、碱而别于同带其他类型小侵入体;②按岩石化学成分,岩体缺少w(SiO2)为55%~65%的中性岩石组
合,呈一种较典型的“双峰式”岩套,且从稀土元素分配模式看,在两种类型岩石间不存在分离结晶作用成因关系,而似乎表现为一
种分层熔融的双层岩浆房成岩模型;③所建的成矿模型,除岩体边缘接触带中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和层控-构造蚀变岩型钼铅锌矿
系列外,岩体内部主要以隐爆角砾岩筒-斑岩型钼铜矿化为特征,这种隐爆角砾岩既不同于北边祁雨沟含金片麻岩中的爆破角砾
岩筒,也不同于南边河南镇平县秋树湾的碳酸盐岩型爆破角砾岩筒,且成矿元素组合主要是钼铜类型;④由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
U-Pb同位素年龄数据揭示,形成二长花岗斑岩熔浆的源岩与中元古代熊耳群的一套富钾类型变火山沉积岩系有较好的源区关
系,而闪长岩则与软流圈上涌,基性岩浆底侵及太华群源岩有较密切的关系。无疑,以上成果对丰富东秦岭地区钼多金属成矿作
用认识将提供和补充一些新的资料和实例,特别是“双峰式”岩套的存在,对东秦岭地区主要成钼时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也是
一个重要的证据,而且还提示在东秦岭地区有发现新类型岩体和矿床的潜在条件。 相似文献
14.
白桦山行政区划隶属于呼玛县管辖,位于呼玛县城东南方向直距38km处。距三卡乡老道店村10km,距黑河市220km。普查区水系属于黑龙江水系,黑龙江干流从工作区南东侧通过。工作区西侧为齐林干河及其支流,齐林干河为黑龙江一级支流。 相似文献
15.
16.
2004年以来,中央已经连续发布了9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说明了"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如何正确运用地质专业知识为农业生产服务,这是每一个地质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79,(1)
寻找斑岩铜矿床,化探方法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这种直接找矿方法具有效果好、速度快的特征。安徽三二七地质队成功地应用化探找到沙溪式斑岩铜矿便是例证。该队根据地质条件和化探异常布置的钻孔见矿率达80%以上,并根据找矿的效果提出了有意义的化探找矿标志。但是,化探能不能象发现磁异常那样准确地发现斑岩型矿床?含矿岩体特征如何?构造赋矿条件如何?矿体或岩体剥蚀深度如何?这些就是当前化探异常评价中必须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文着重研究了沙溪斑岩铜矿床成矿作用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化学分带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戴塔根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13,(1):50-51
地球化学是研究宇宙和地球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富集与分散的学科,是与地质学并列的专业基础学科,与矿物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原子和分子,矿物学主要研究由这些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化合物,而岩石学是研究这些化合物的组合体特征,但这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和补充的.
地球化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自20世纪初至60年代末的这一时期.这一阶段主要研究地壳的化学组成,提出了众所周知的克拉克值(地壳的平均含量)概念,这给我们在评价元素的分散与集中状态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参照.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微量元素的分析成为可能,地球化学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