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内蒙古胡吉尔特一带发育晚泥盆世超基性岩、堆积杂泥质岩组合,呈现典型的蛇绿岩特征,其地球化学资料岩、辉绿岩墙群及基性枕状熔岩夹大洋放射虫硅显示为大洋中脊环境(李尚林等,2003,2012)。表明这一地区晚古生代有洋壳存在,是古亚洲洋的一部分,可能为西伯利亚板块  相似文献   

2.
中朝板块晚古生代的古地磁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朝板块及其北部的西伯利亚板块,是亚洲东部晚古生代的两大古板块。近年来的地质工作陆续发现,在中朝板块之北侧的索伦山—二连以东地区,存在着晚古生代的大洋壳残余。这表明,在晚古生代的一个时期中,中朝古板块和西伯利亚古板块之间曾一度被大洋所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北秦岭造山带华北陆块南缘被动陆缘火山裂谷(大洋?)盆地、早古生代岛弧-弧后盆地和晚古生代岛弧-蛇绿杂岩等构造相带为研究重点,综合利用同位素年代学、古生物年代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实测数据,系统研究和探讨了北秦岭造山带被动陆缘大洋扩张向俯冲增生造山转换的时限.研究显示:华北陆块南缘由晚新元古代大洋扩张作用转化为板块俯冲作用的转换时限为早奥陶世,约472Ma左右.北秦岭造山带在古生代期间至少存在两期板块俯冲增生造山作用,时代上向南变新,空间上向南向洋内迁移.两次俯冲增生造山作用分别构筑了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岛弧-弧后盆地和晚古生代岛弧-俯冲杂岩两条构造相带.  相似文献   

4.
以大地构造相研究为主导,以《中国沉积大地构造图(1∶2 500 000)》编图为研究平台,对洋板块地层类型进行了初步划分,简述了中国新元古代以来洋板块地层分布及其构造演化规律。本文阐述了北方的古亚洲洋的洋陆转换从西往东具穿时现象,西部主要在早、晚石炭世之间,东部主要在中、晚二叠世之间;宽坪-佛子岭混杂岩带是华北与扬子之间大洋消亡的产物;中央造山带从北部的祁连-阿尔金到南部的昆仑-秦岭,洋陆转换从北向南依次完成:西昆仑北-阿尔金-祁连-祁曼塔格为晚奥陶世末,西昆仑南-东昆仑-秦岭为早三叠世末;青藏高原中部的龙木错-双湖、班公湖-怒江、昌宁-孟连蛇绿混杂岩带一起构成了原-古特提斯大洋连续演化、分阶段增生至最终消亡的对接带,洋壳持续时代自寒武纪-早白垩世;江绍-郴州-钦防混杂岩带是扬子陆块与华夏增生造山系之间华南洋最终消亡的对接带,主碰撞期是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相似文献   

5.
混杂岩是古增生楔存在的标志之一,一般由枕状玄武岩、灰岩、放射虫硅质岩、硅质页岩、砂岩等混乱无序组成。目前"大洋板块地层"(OPS)运用放射虫地层学方法对混乱的增生楔断片进行重建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清晰地展示了大洋板块俯冲和洋底物质连续增生的历史。在西藏仲巴地区填图过程中,结合放射虫年代学分析鉴定结果,以OPS重建的思路和理论作为指导,重建了仲巴地区混杂岩的大洋板块地层,并恢复了该区域特提斯洋在洋中脊大洋板块增生至消亡的岩石序列,自下而上分别为侏罗纪海山玄武岩、海山覆盖物侏罗系—白垩系碳酸盐岩、海山周围沉积的侏罗系—白垩系放射虫硅质岩和硅质页岩,以及海沟附近的白垩系陆源碎屑岩等,为特提斯洋大洋板块俯冲的方向、持续时间和古大地构造环境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6.
北山-巴丹吉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构造古地理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山-巴丹吉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的沉积、古生物、岩浆岩、混杂岩、火山岩等的调查研究,认为北山-巴丹吉林地区的构造古地理为由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3个板块和牛圈子洋(对应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蛇绿混杂岩带)、恩格尔乌苏洋(对应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带)2个大洋并存的格局。哈萨克斯坦板块主要包括黑鹰山-马鬃山区;塔里木板块包括石板泉-杭乌拉区;华北板块主要包括乌力吉区。黑鹰山-马鬃山区的构造古地理为黑鹰山弧后盆地和马鬃山岛弧;石板泉-杭乌拉区的构造古地理为被动大陆边缘;乌力吉区的构造古地理为乌力吉北岛弧和乌力吉弧后盆地。通过分析各构造古地理单元的特征和演化过程,认为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拼合时间为晚石炭世,塔里木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拼合时间大致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7.
仲岗洋岛位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前人对仲岗洋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段,中段洞错一带尚未有人研究。对仲岗洋岛的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进行研究,并对洋岛火山岩的源区及构造环境进行分析。在仲岗洋岛中段洞错北部的一条剖面上采集了8个玄武岩和8个玄武安山岩地球化学样品,主量元素特征表明,二者皆为具有富Ti特征的碱性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二者富集Nb、Ta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与典型洋岛玄武岩曲线相似。化学成分指示,仲岗洋岛玄武岩与玄武安山岩可能来自于同一岩浆源区,且二者来源于具有洋岛玄武岩特征的地幔,相容元素Cr、Ni的亏损表明,成岩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洋岛形成于大洋板块内以洋壳为基底的洋岛环境。  相似文献   

8.
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传播与地球层圈间的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部大地构造活动的一大特点是新生代造山作用的复活 ,特提斯洋的最终关闭———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常被解释为这种构造复活的原因。比较典型的造山带复活是天山造山带 ,天山造山带原生造山发生于古生代末期 ,古天山洋闭合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碰撞拼贴形成碰撞造山带。原生造山的主要特点是海西期沿天山造山带发生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和古生代沉积岩系的广泛变形变质 ,沿碰撞造山带发育有晚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古地磁及沉积相证据分析表明原生造山作用以后 ,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西伯利亚和中朝板块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存在多个时代、多种类型的造山带,发育了多种多样的俯冲增生杂岩带,经历了复杂多变的洋陆转换过程,如何揭示包括洋内演化和洋陆转换等的造山过程一直是一个难题。为此,中国区域地质志项目组提出了洋板块地质研究,试图通过对造山系俯冲增生杂岩带、蛇绿岩带等洋岩石圈地质建造、结构构造进行系统研究,再造洋岩石圈从洋中脊形成到海沟俯冲消亡、转换成陆的地质作用全过程。本文介绍了洋板块地质提出到现今主要的研究进展,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初步建立了洋板块地质格架,洋板块地质的研究包括俯冲增生杂岩的物质组成、蛇绿岩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洋板块沉积组合和洋板块地层、岛弧火成岩组合、洋陆转换的过程和机制、洋-陆转换过程与成矿作用等重要内容。二是,识别出北山牛圈子—马鬃山、嘉荫—依兰、陈蔡、东昆仑布青山—阿尼玛卿、鹰扬关、大洪山、甘孜—理塘、新余神山—新干神政桥等中国陆域62条主要的俯冲增生杂岩带/增生杂岩带。俯冲增生杂岩带是认识、理解造山系时空结构、组成和演化的关键。三是,在祁连地区识别出较为完整的洋内弧岩石组合。洋盆演化形成大陆过程中的洋内俯冲带是大陆的诞生地,洋内俯冲作用形成的洋内弧是洋盆演化形成大陆的初始弧。洋内弧火成岩组合序列的发现为研究洋陆转换过程提供了岩石学依据。祁连造山带是洋板块地质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研究显示,当金山出露完整的洋内弧岩石组合,这些岩石记录了洋内弧从初始俯冲到发育成熟的全过程,为探讨祁连造山带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四是,制定了洋板块地质构造图编图方案,编图内容主要包括俯冲增生杂岩带、岩浆弧、高压-超高压带、俯冲期和碰撞期构造形变要素和构造演化等。编图单元分为三级:一级为俯冲增生杂岩带;二级为岩片;三级包括基质和岩块。编图过程中需要明确岩浆弧的性质和归属,明确图面上某一岩浆弧与哪个蛇绿混杂岩或大洋配套。图面上对于构造要素的表达重点是区分俯冲和碰撞阶段。通过构造变形的时态、相态、位态研究,识别俯冲期和碰撞期的构造变形形迹。这是洋板块地质初步的研究成果,以俯冲增生杂岩带的研究为基础,探讨特提斯洋等大洋的演化、中国东部古太平洋/太平洋转换与中新生代成矿关系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是洋板块地质研究下一步的工作方向。目前,洋板块地质的研究还处于试点阶段,洋板块地质与成矿的成因联系等重大地质问题尚需今后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三江昌宁-孟连带原-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昌宁-孟连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及其原特提斯与古特提斯的转换方式一直是青藏高原及邻区基础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科学问题之一.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研究成果并结合分析数据,系统总结了三江造山系不同构造单元地质特征,讨论了昌宁-孟连特提斯洋早古生代-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通过对不同构造单元时空结构的剖析和对相关岩浆、沉积及变质作用记录的分析,认为昌宁-孟连结合带内共存原特提斯与古特提斯洋壳残余,临沧-勐海一带发育一条早古生代岩浆弧带,前人所划基底岩系"澜沧岩群"应为昌宁-孟连特提斯洋东向俯冲消减形成的早古生代构造增生杂岩,滇西地区榴辉岩带很可能代表了俯冲增生杂岩带发生了深俯冲,由于弧-陆碰撞而迅速折返就位,这一系列新资料及新认识表明昌宁-孟连结合带所代表的特提斯洋在早古生代至晚古生代很可能是一个连续演化的大洋.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构建了三江造山系特提斯洋演化的时空格架及演化历史,认为其经历了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大洋扩张、早古生代中晚期-晚古生代特提斯俯冲消减与岛弧带形成、晚二叠世末-早三叠世主碰撞汇聚、晚三叠世晚碰撞造山与盆山转换等阶段.   相似文献   

11.
1986—1989年,作者参与了辽宁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研究专题工作,其间曾赴河南、山西等地考查、学习,积累了中朝板块东部的一些资料,现对研究区石炭纪的沉积特征、古构造、古地理及海侵等有关问题讨论如下(按石炭系三分;由于山西组的时代尚有争论,本文只讨论石炭系本溪组(群)和太原组)。  相似文献   

12.
宋彪  乔秀夫 《地学前缘》2008,15(3):250-262
辽东半岛北部铁岭市泛河流域位于郯庐断裂北段,归属于中朝板块华北块体的东北端。此地区发育巨厚的玄武岩(二道沟组)及辉绿岩墙(床)群,过去认为系中元古代时期的基性岩浆活动。对玄武岩及辉绿岩锆石SHRIMP年龄测定,获得二道沟组玄武岩喷发定位的时间在古近纪始新世((36.4±1.8)Ma);辉绿岩浆侵位结晶时间为晚白垩世((93.5±1.4)Ma)。辽北基性岩岩浆定位年龄明确显示,分割中朝板块内部华北块体与胶辽朝块体的北部边界——郯庐断裂北段在晚白垩世处于东西向伸展拉张构造环境,导致辉绿岩侵位;古近纪发育了近南北向的拉张构造,伸展作用进一步发展,形成二道沟组巨厚玄武岩。新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不支持辉绿岩及二道沟组玄武岩形成年代为中元古代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末前寒武纪古地理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古地磁学与地质学方面的资料再造了末前寒武纪800-600Ma期间中国大陆区内4个板块的原始位置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胶东地块研究,认为胶东与朝鲜半岛京畿地块连成一体。早古生代及其以前为地块(古陆);晚古生代以来,并非“铁板一块”,裂解产生临津江—烟南冒地槽带,以及诸城海湾沼泽盆地。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research that the authors conducted on the cyclic sequences, events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from Proterozoic to Meso-Cenozoic in the Sino-Korean plat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Cosmos-Earth System. The authors divided this plate into 20 super-cyclic or super-mega-cyclic periods and more than 100 Oort periods.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important sea flooding events, uplift interruption events, tilting movement events, molar-tooth carbonate events, thermal events, polarity reversal events, karst events, volcanic explosion events and storm events, as well as types of resource areas and paleotectonic evolution. By means of the isochronous theory of the Cosmos-Earth System periodicity and based on long-excentricity and periodicity, the authors elaborately studied the paleogeographic evolution of the aulacogen of the Sino-Korean plate, the oolitic beach platform 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land basin and continental rift valley basin, and reconstructed the evolution  相似文献   

16.
大连地区南北向剪切滑褶变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连地区经历了漫长而又特殊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自中生代以来,全区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并遭受多期构造变形事件的影响,其中大规模南北向剪切滑褶变形为资产发现并确定,其为区内众多变形事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期构造事件,本文在详细的地质调查基础上,初步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南北向剪切滑褶变形的构造-岩石组合特征及变形模式,并就变形动力学背景及变形时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台是我国最大的早前寒武纪克拉通,一般认为其演化史中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早奥陶世末到中石炭世初存在着巨大的沉积间断,但是近来的研究表明,地台外缘仍发育着上述间断期间的地层,从而可据此揭示出该时期地台的地史经历、大陆边缘的位置和性质,早古生代期间地台内部主要受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影响,海水源自古秦岭洋,朝鲜半岛上的所谓“临津江带”不宜与秦岭造山带对比,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大陆边缘的确定,提示早古生代时阿拉善地块可能不属于中朝地台,周边大陆边缘的存在表明中朝地台是一个完整的陆块,不象是与杨子陆块来自统一的“中国地台”。  相似文献   

18.
The Dabie Mountains are believed to be a collisional orogenic belt between the Yangtze amd Sino-Koreancontinental plates. It is composed of the foreland fold-thrust zone, the subducting cover and basement of theYangtze continental plate, the coesite- and diamond-bearing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zone and themeta-ophiolitic melange zone in the subducting basement, the fore-arc flysch nappe and the back thrust zoneoccurring respectively o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margins of the Sino-Korean continental plate and the in-herited basin with molassic deposits on the northern margin. When the palaeo-Dabie oceanic plate subductednorthward in the Early Palaeozoic, volcanic arc and back arc basin probably formed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the Sino-Korean continental plate. The Sm / Nd isotopic dating of the strata and eclogite which were drawn in-to the foreland fold-thrust zone indicates that the intense collision of the two continental plates took place inthe Early Mesozoic.  相似文献   

19.
平南盆地位于中朝地台东缘朝鲜半岛中部。平南盆地古生界比较发育,特别是盆地中南部地区发育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仅在盆地东南部谷山、法洞地区发现了晚奥陶世到志留纪的地层,其它地区末曾发现过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的地层。最近在平南盆地中部平壤之东原中奥陶统(晚达组)上部发现了Chaetetes cf. nantanensis, Calceola sp., Thamnopora sp., Cladopora sp. 等指示泥盆纪的化石;该含化石层的走向延续性比较好,延伸长度2~3 km。基于上述研究,认为原来的中奥陶统(晚达组)上部可能为泥盆系。在中朝地台,除了西缘和西南缘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没有发现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地层,只有辽东太子河流域本溪组的地质时代被认定为早石炭世晚期到晚石炭世早期。这些泥盆纪、早石炭世化石都发育在中朝地台东部,说明古生代时期中朝地台西部和东部沉积环境及构造演化有差别,因而对于中朝地台古生代古地理和构造演化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舟曲县老沟位于扬子板块北西段、中朝板块南侧、松潘-甘孜褶皱带以东的三角区内,属于秦岭褶皱带西段南亚带的白龙江复背斜。地层、构造及物、化环境,对金成矿十分有利;综合区内及邻区地质特征,初步认为老沟金矿是受地层、构造和岩脉复合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