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根据2003年度对百色市右江区26个基站的防雷装置检测资料进行的统计分析,在接闪、分流、屏蔽、布线方式、等电位连接、接地系统以及浪涌防护等几个方面,目前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设施存在相当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技术指导和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雷击对智能建筑危害的分析,提出了智能建筑外部防雷,内部防雷的相应措施,并对智能建筑的防雷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3.
4.
根据2003年度对百色市右江区26个基站的防雷装置检测资料进行的统计分析,在接闪、分流、屏蔽、布线方式、等电位连接、接地系统以及浪涌防护等几个方面,目前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设施存在相当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技术指导和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5.
6.
雷电在整个空间范围侵袭各种现代化电子设备,给雷电的防护带来难度,现代防雷技术原则强调全方位的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了主。有效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体,钢筋混凝土柱筋作为引下线,每层圈梁和柱筋及各种金属架构相互焊接成网,做好屏蔽和等电位连接。这样不仅经济实惠,而且符合现代综合防雷的思想,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提供基础条件。因此,等电位连接对防雷工程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充分体现着现代防雷技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针对等电位连接检测项目纳入到防雷检测项目之后,有些现场技术人员因不清楚等电位连接与接地概念及其电阻检测方法的区别而错误使用检测仪表的情况,阐述了等电位连接与接地的概念差异,并从检测原理、检测所使用仪器和检测方法这三个方面,对等电位连接电阻与接地电阻的检测差异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8.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检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许昌市移动公司和浙江省丽水市联通公司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现场防雷检测,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分析了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装置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移动通信基站遭雷击案例的分析,从防雷检测技术要求的角度,归纳了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检测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通过移动通信基站防雷的设计施工实践,介绍山区在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设计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针对等电位连接已纳入到防雷检测项目,结合检测实践对等电位连接的意义、对象、方法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归纳总结了曲阜市汽车加油加气站在防雷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并按规范要求提出了相应具体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雷电是自然界中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加油站又是储存销售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所以雷电无疑是加油站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之一。因此做好加油站防雷电检测工作,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1雷电的产生与危害所谓雷电就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大地之间大规模的放电现象。雷电能量很大,据测算雷电对大地的电压一般在几百万伏到数千万伏,每次闪击放电的峰值电流平均为30kA以上,它的瞬时功率为109W~1012W以上,雷电通道的温度高达6000℃~10000℃以上,所以它的破坏力是相当大的。通常我们所说的雷击主…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金沙大气本底站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雷电观测资料及2006-2007年闪电定位资料、咸宁市1960-2004年的雷电观测资料.通过实地考查、气象资料论证和分析,对金沙站雷电特性、雷电活动规律和雷击风险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沙大气本底站雷暴日数接近于咸宁市,雷电流强度最大幅值和雷击密度郜高于周边地区,建筑物、电气线路和活动人员处于易落雷区,发生直接雷击的风险较大.运用防雷的理论技术结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了金沙站的防雷应从直击雷保护、电涌保护、地网设置、等电位措施、屏蔽措施、综合布线等方面综合考虑,要遵循有关规范并适当提高标准进行防护,建筑物应按二类防雷标准进行设计,站区内的建筑物、设备、线路及活动人员均应处于LPZOB区,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等级确定为A级,SPD设计不少于3级,第一级SPD的通流量50~80 kA(10/350μS波形)为宜. 相似文献
15.
16.
对南澳风电场1996~2010年的雷灾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影响雷电防护水平不一的主客观因素;得出雷灾特点:雷灾事故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按照受损坏的位置划分,风电场的各个部分都可能因雷击遭受损坏,其中监控系统是受损几率最高的部分,其次是叶片和箱式变压器. 相似文献
17.
18.
浅析自动站月报表的预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月在进行文件转换前要保证台站基本参数与转换的B文件相符。自动站观测项目除了雨量一项需每年改动外,其他观测项目一般不改动,为保证月降水数据的完整性,需在每年4月30日20时前修改降水参数,若修改参数时在降水,4月份的报表应将自记降水参数改回后再形成A文件。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雷电侵入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形式、途径和所能带来的危害,论述了防御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及雷击电磁脉冲(LEMP)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说明如何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