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对于工业遗产的再利用研究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际经验上,是单方向的吸收,但实际情况是,国内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工业遗产再利用方面已经进行了一定时间和程度的实践,研究也不应仅局限于单方面的介绍和“引进”,双方面的对比和总结更有利于准确而全面地找出中外差距。本文通过归纳并分析国内外各类文献、媒体资料,将国际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模式分为整体再利用和单体再利用两大模式,并基于功能角度又将单体再利用模式分为六类。接着,归纳总结了国内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四种主要模式;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我国在工业遗产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褐色土地问题治理欠缺等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印度是亚洲近十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两大发展中国家,作为两大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在其现代化进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和印度20年的经济增长,然后对两国的文化内核进行了归纳,着重比较和分析了两国在经济发展中文化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就改造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三大都市圈旅游资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三大都市圈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可以看出三大都市圈均为综合性复合型旅游区,但同时又各具特色。京津冀都市圈以历史遗产类的观光旅游资源为优势;长三角都市圈以私家园林、湖泊观赏和度假旅游资源为优势;大珠三角都市圈以“一国两制三地”制度文化旅游资源为优势。三大都市圈一方面要吸引中、短途游客,立足于圈内市场,以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更要吸引中、远途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为中国的国际旅游发展起到领头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Because it offers an effective means to alleviate current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a way to coordinat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co-compensation has become a subject of interest to scholars and governments all over the world. A great many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eco-compensation schemes have been put into practice; there have been many fruitful results. Based on a review of related research and practices, this paper attempts first to discus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compens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s in terms of the meaning of eco-compensation and its components (stakeholders, compensation criteria, compensation modes, compensation approaches, compensation funds, and compensation effects). Next,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bove discussion, the paper looks 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compensation measures. Finally, existing problems with eco-compens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s in China are summari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东北亚与东南亚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地域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世界经济地域体系的角度,讨论了东北亚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库移民中安置性移民与开发性移民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国以来, 中国水库移民安置经历了一个从安置性移民向开发性移民转变的过程。分析比较研究两类移民的本质差别, 有助于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性移民的基本规律性。遵循规律, 探讨问题, 促进开发性移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丹霞地貌与岩溶地貌旅游景观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丹霞地貌与岩溶地貌的旅游景观进行系统比较,揭示两者在发育条件及分布特点、自然及人文旅游景观方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在发育条件上,两者的岩性、构造环境和主要外营力均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两者的发育又都依赖于一定的水热条件和密集的节理裂隙.在空间分布上,两者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均在我国南方亚热带、热带湿润区;其中,东南地区尤以丹霞景观见长,西南地区更以岩溶景观取胜.自然景观方面,丹霞景观与岩溶景观在类型、外形、组合上有较多相似之处;两相比较,岩溶风景胜在山奇洞奥,而丹霞风景则胜在赤壁丹崖.人文景观方面,丹霞地貌 相似文献
8.
医疗旅游是医疗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专项旅游形式,医疗旅游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热点领域之一。根据近10多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医疗旅游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国内外医疗旅游研究方法以描述性分析为主,研究领域大体相当,主要集中在医疗旅游概念、影响因素、旅游效应及旅游市场4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国内医疗旅游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来自中国准噶尔盆地(原生地)和美国大盆地(入侵地)的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旱雀麦(Bromus tectoru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来源地之间旱雀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来自大盆地旱雀麦的主要光合作用指标均极显著地高于准噶尔盆地旱雀麦,具体表现为: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及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胞间CO2浓度及其他光合作用参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2)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以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他荧光参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3)来自大盆地旱雀麦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叶片含氮量均高于准噶尔盆地旱雀麦,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总体来说,来自大盆地旱雀麦幼苗在生理特性方面要比准噶尔盆地旱雀麦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杭州人工湿地与西溪湿地4种植物光合生理生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夏季杭州植物园观鱼池人工湿地和西溪湿地的4种植物,鸢尾(Iris tectorum)、菖蒲(Acorus cala-mus)、美人蕉(Canna indica)和旱柳(Salix matsudana)的生理生态差异。测定了植物的光饱和曲线,蒸腾速率(Tr),计算了表观光量子效率(AQY)、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呼吸速率(Rd)等生理参数。研究发现,夏季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状态优于西溪湿地的植物,最大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是人工湿地大于西溪湿地,而呼吸速率则是西溪湿地大于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为净化鱼池水的沙基质结构以及间歇式供水条件在净化富营养化水的同时也为其中生长的植物创造了好于自然湿地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在介绍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概念与研究过程的基础上,从人口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经济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的社会空间结构以及郊区化研究4个方面,回顾了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文章最后分析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中西差距,并指出:第五次人口普查为新时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伴随着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重点正在转变;中国城市郊区化理论与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理论等需要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ASTER影像提取植被信息的NDVI与SAVI法比较——以广州花都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ASTER遥感影像,使用IDL语言编写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的计算公式,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别对两种方法处理后的遥感影像采用K-Means分类,经过分类后处理,提取植被信息.NDVI整体上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土地覆被信息;而SAVI对于各种地类的值域较宽,反映绿色植被内部差异信息较明显,可为不同植被类型的信息提取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游客涉入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盎格鲁入境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维度层次探讨游客涉入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并对盎格鲁入境旅游者(n = 349) 和国内旅游者(n = 292) 两个群体的影响模式进行比较。游客涉入测量使用Gursoy & Gavcar 修订的国际休闲旅游者游客涉入量表,包括娱乐/兴趣、风险可能性和风险后果3 个维度;目的地形象测量使用Baloglu 的目的地形象量表,包括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2 个成份。以桂林、阳朔作为案例地,使用多组结构模型分析方法比较两个群体的结构模型。研究发现:游客涉入对目的地形象感知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娱乐/兴趣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和情感形象;风险后果显著负向影响认知和情感形象;风险可能性对情感形象无显著影响,国内旅游者风险可能性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但盎格鲁入境旅游者没有发现这种影响;2 个子样本只有娱乐/兴趣→认知形象和风险可能性→认知形象两个路径系数存在差异,其他路径系数均等值。 相似文献
14.
用微型蒸渗仪测验根灌节水潜力的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研究在中国西北塔里木河下游兵团农垦区红枣生态经济林进行,用微型蒸渗仪(MLS)测定了根灌与滴灌条件下的田间土壤蒸发。通过试验研究,初步提出了可用于西北干旱区测定滴灌与根灌土壤蒸发的MLS的最佳长度,同时探索了根灌与滴灌的土壤蒸发规律,对根灌的节水空间进行了分析。根灌与地表滴灌的土壤蒸发对比试验表明,同等气象、灌溉条件下,根灌土壤蒸发损失约为地表滴灌的一半;而根灌与滴灌带的土壤蒸发对比试验则表明,同等气象、灌溉条件下,滴灌带土壤蒸发损失量比流速较大的根灌平均高12%左右。本项研究为根灌技术在干旱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石库门里弄和工人新村分别是上海近现代以来日常生活建筑形态的典型代表,在上海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形成和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空间是社会生活的结构因素,本文选取石库门里弄和工人新村为研究对象,研究两者各自的日常生活空间构筑,分析基于不同空间的社会结构形成以及与构筑空间之间的联系,并且研究不同的社会空间对居住主体——人的文化性格的影响和塑造。 相似文献
16.
17.
在对珠江广州段与东江、西江、北江的部分地段及广州市水务局、猎德污水处理厂、猎德村居民和英国泰晤士河等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珠江广州段近年污水治理与泰晤士河伦敦段两次成功治理进行比较、综合分析,提出制度能力对中国水污染治理的作用与意义.制度能力是针对解决某一具体事物而综合相关各个层面因素形成的能力.文中从规划、科研、体制、公众参与、立法五个方面总结了伦敦的经验,以期为广州治水提供借鉴.分析了广州治水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包括地方政府权力过大,以GDP为政绩的最主要考核指标,体制上有缺陷(多头管水,各主管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经济模式下的城市人口迁移模式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都必然存在着差异,这里选取了具有典型的地理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的福建省和台湾省的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和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为研究对象,从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和净迁移人口3个角度,详尽地比较分析了这8大主要城市人口迁移模式的特征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闽台城市人口迁移模式与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耦合关系,以期能够为福建省未来的人口迁移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61—2012年湖泊水位观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线性趋势分析与小波分析法,对比研究了博斯腾湖与伊塞克湖近50多年来水位变化特征,并对湖泊未来水位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1961—2012年,博斯腾湖和伊塞克湖年水位总体呈显著的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两湖水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平稳下降;90年代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波动比伊塞克湖更为频繁,经历了迅速上升和下降的阶段,而伊塞克湖年水位较为稳定。(2)水位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博斯腾湖和伊塞克湖年水位变化分别存在18a和22a的主周期,从水位未来变化趋势预测结果来看,博斯腾湖水位将来一段时间继续下降,伊塞克湖水位则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与其外围区域产业梯度比较及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区位商分析珠江三角洲与其外围区域工业行业的产业梯度,测算两者的产业梯度系数,反映二者的产业差距和优势产业。根据计算和两个区域比较的结果指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区域转移是今后珠三角与其外围区域产业优化调控的方向,也是珠三角产业分工和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