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所提供的有关流体与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不一定代表成矿时的实际流体和成矿条件,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测定矿石矿物捕获的包裹体。红外显微镜的运用开拓了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新领域。文章对红外显微镜工作的基本原理及设备做了简要的综述,重点介绍了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成分分析研究,并举例说明了不透明矿物流体包裹体在W-Sn矿床以及其他矿床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尚且存在的问题、部分解决方法,并简单展望了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黄惠兰  常海亮  李芳  张春红  谭靖  周云 《矿床地质》2012,31(6):1171-1183
西华山钨矿床是一个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的大脉型钨矿床。笔者利用红外显微镜、冷热台及其他相关设备对矿床中的透明矿物(石英、绿柱石和萤石)与不透明矿物(黑钨矿、黄铁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共生透明矿物与不透明矿物之间,在包裹体均一温度等特征上既可基本相同又可出现很大差异。一般来说,黑钨矿能有效地保存原生流体包裹体(th=300~420℃;晶洞中为220~290℃),仅有少量次生包裹体(th=160~280℃),而与之共生的石英中原生包裹体则几乎被破坏殆尽,现在所见到的包裹体绝大多数是次生的或是在较晚结晶时捕获的(th=130~270℃)。只有未经后期应力作用和流体改造的晶洞水晶及与其共生的黑钨矿,二者获得的结果才相同或相似。绿柱石中通常有大量的次生包裹体和原生包裹体。黑钨矿与绿柱石中硅酸盐熔融包裹体的出现,表明西华山钨矿床的成矿作用始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其初始成矿流体是一种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尔后才演变成单一的热水溶液。笔者认为,在进行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时,应强调共生透明矿物与不透明矿物的对比研究,在进行对比研究时,详尽的基础地质研究和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必不可少;当单独利用透明矿物包裹体资料对金属矿床进行地质解释时,需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3.
矿物包裹体研究的发展趋势——来自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信息李兆麟(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矿物包裹体发展趋势在30届国际地质大会矿物包裹体学术报告会上,来自15个国家的40多篇论文是近4年来国际矿物包裹体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矿物流体包裹体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牦牛坪稀土矿床的矿物中存在4种类型包裹体:(1)液-所耵;(2)液-气-固相;(3)纯气相;(4)固相,矿物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牦牛坪矿床成矿温度从423℃至122℃;成矿流体的盐度ω(NaCl)为11.46%-14.36%质量分数,包裹体的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流体中富含CO2和其他挥发性组分,并富含大量的不同成分的矿物雏晶,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包裹体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本矿床的成矿作用是由碳酸岩岩浆气液流体的沸腾、充填和交代过程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魏春生  林清英 《矿物学报》1996,16(3):268-273
针对与矿石矿物共存透明脉石矿物所含流体包裹体并不完全代表成矿流体,红外显微技术及EPMA、SEM常规表面分析手段无法满足不透明矿石矿物所含单个低盐度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实际困难,本文首次成功地应用具同步扫描成象功能,电子束斑空间分辨率较高、信噪比较好的PHI 595 SAM/AES这一当代高灵敏表面分析技术,按单矿物分选→二次去离子水反复超声清洗→外真空热爆→在金属铟片上压制成样的实验流程对新疆阿尔泰  相似文献   

6.
针对与矿石矿物共存透明脉石矿物所含流体包裹体并不完全代表成矿流体,红外显微技术及EPMA、SEM等常规表面分析手段无法满足不透明矿石矿物所含单个低盐度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实际困难,本文首次成功地应用具同步扫描成象功能、电子束斑空间分辨率较高、信噪比较好的PHI595SAM/AES这一当代高灵敏表面分析技术,按单矿物分选→二次去离子水反复超声清洗→外真空热爆→在金属铟片上压制成样的实验流程对新疆阿尔泰多拉纳萨依金矿床含金黄铁矿所含单个低盐度流体包裹体的液相组成进行了静态定点分析,实验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流体包裹体是古地质流体的唯一直接记录,为反演地质过程涉及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提供了最为重要的证据。流体包裹体是研究热液矿床成矿流体最有利手段,常规的测试对象为透明的脉石矿物,而矿石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更为直接、准确地记录了成矿流体信息。大多数矿石矿物在显微镜透射光下不透明,其捕获的流体包裹体研究需要使用配备有红外成像系统的显微镜进行。近20 年来,不透明矿物流体包裹体红外显微测温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其中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同时,国内该研究领域正处在起步阶段,多个实验室已安装了红外测试仪器,但尚未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因此,需要对该研究领域进行综述,探讨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该研究方法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红外显微镜仪器工作原理及样品制备注意事项,阐述了影响不透明矿物红外透明度的因素,讨论了红外显微测温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并针对测温过程中相变观察困难、红外光可能影响测温结果等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论述了红外显微测温系统在矿床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碎屑岩储层中有机包裹体的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有机包裹全的形成与一般无机包裹体的形成可有较大区别,它除了可在矿物结晶过程中形成(象无机包裹体)外,更重要的成因是它可在与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笔者着重对这种新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经研究表明,赋存于碎屑岩储层中石英裂隙,加大边及粒间包裹体,是由于油气(特别是羧酸)溶解了石英及铝硅酸,碳酸盐形成一定空间后,油气充填其中再封闭而成的,这是油一岩反应的结果,不同赋存状态的有机包裹体实际上是同一过  相似文献   

9.
矿物流体包裹体中的羧酸曾贻善刘家齐(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100871)(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宜昌443003)关键词矿物包裹体浸取液羧酸离子色谱分析分子中含有羧基官能团(—COOH)的物质称为羧酸。Fein[1]和Shock[2]曾概述羧酸在自...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HRXCT)由于其具有无损分析、三维成像、高分辨率的优点,被作为一种定量研究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中。HRXCT在透明矿物与不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和熔体包裹体研究中展示了强大的三维成像能力,可以辅助确定包裹体的位置和性质,并有助于解决包裹体岩相学上原生和次生包裹体的判别问题以及包裹体体积计算问题。近年来,HRXCT在流体包裹体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多重要研究成果。为此,本文综述了HRXCT的工作原理、仪器方法、以及其在流体包裹体及熔体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同时也给出了HRXCT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包裹体研究──盆地流体追踪的有力工具   总被引:67,自引:5,他引:67  
刘德汉 《地学前缘》1995,2(4):149-154
矿物包裹体在研究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恢复盆地的热演化历史,指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矿物包裹体是盆地流体的原始样品,它记录了地质历史中盆地流体的很多信息,有效地测定各期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是直接了解盆地热流体活动的重要数据;系统测定各类流体包裹体的初熔温度和冰点温度,能大致判断流体的矿化类型和矿化程度;流体包裹体的p-V-T-x研究,是探讨流体温度、压力的依据;荧光显微镜等对有机包裹体的有效鉴别,色谱方法对流体包裹体有机和无机成分的分析能提供流体组成和烃类赋存的多种信息;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单个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光谱等探针分析,以及包裹体群的GC-MS和δ ̄(13)C、δD、δ ̄(18)O同位素分析在追踪盆地流体性质、成因及其与油气等矿产的关系方面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矿物包裹体激光拉曼测试、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和SHILIMPU—Pb定年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斜长角闪岩(样品G12)中的锆石可划分为2种类型:第一类颗粒粗大,舍有大量矿物包裹体和杂质;第二类颗粒细小,舍有少量矿物包裹体且十分干净。第一类锆石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核部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典型的岩浆结晶环带,相应的矿物包裹体为单斜辉石(Cpx)+斜长石(P1)+磷灰石(Ap)±石英(Qtz),表明其寄主岩石的原岩为基性岩浆岩;边部阴极发光图像十分均匀,保存柯石英(Coe)+石榴子石(Grt)+绿辉石(Omp)+多硅白云母(Phe)+磷灰石(Ap)等标志性超高压包裹体矿物组合,记录的变质温压条件为T=732-839℃、p=3.0-4.0GPa,表明该类变质增生锆石微区形成于超高压变质阶段。第二类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十分均匀,发光性明显增强,保存角闪石(Amp)+斜长石(P1)等标志性角闪岩相包裹体矿物组合,记录的变质温压条件为T=612-698℃、p=0.76-1.05GPa,表明该类锆石形成于后期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SHRIMPU-Pb定年结果显示,继承性岩浆结晶锆石核部记录的^206Pb/灿的年龄为685-650Ma.表明其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舍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包裹体的边部记录的^206Pb/^238U年龄为243-225Ma,表明超高压变质时代应归属于晚三叠世。第二类舍低压包裹体矿物的锆石微区记录的^206Pb/^238U年龄为219-210Ma.应代表后期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时代。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苏鲁地体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在晚三叠世深俯冲至上地幔100-120km的地幔深处并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约15Ma之后,这些超高压岩石抬升到约25km的中部地壳,并经历了后期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改造。相应的折返速率为0.57cm/y。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种类、化学成分及分布特征,对于确定热液成分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流体的演化规律和成矿机制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常用的各种测试研究方法存在测试目的物寻找困难、不透明子矿物难鉴定等局限性。本文采用冷冻传输装置首先将流体包裹体冷冻固定并打开,然后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测试矿物中流体包裹体中的子矿物和液相成分,该方法可解决扫描电镜下流体包裹体研究目标物不易寻找,打开流体包裹体后子矿物易散失和碎屑易混入的问题,可有效测试小颗粒(1~2μm)、不透明子矿物及不透明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固液相成分。用该方法实测山东邹平王家庄铜矿流体包裹体液相中Na+、K+、Cl-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85%、3.60%、16.18%,计算的盐度为35.35%,并确定了其中不透明矿物子矿物为黄铜矿,证明了黄铜矿是从高盐度热液中晶出的结论。本方法为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4.
高一杰  刘景波 《地球科学》2018,43(1):236-246
高级变质岩中的熔体包裹体为包裹于寄主矿物(石榴子石、锆石等)中的熔体滴,主要由子晶矿物、玻璃和一些偶然捕获的固相矿物组成.最近10年来,熔体包裹体已经成为研究区域变质岩部分熔融作用的新手段和新途径.熔体包裹体粒径通常 < 20 μm,微小的尺度对熔体包裹体识别与分析提出巨大挑战.为此系统总结了熔体包裹体的识别方法、结构特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并指出熔体包裹体研究对于部分熔融的识别、部分熔融发生的温压条件、机制和流体状态的限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杨挺 Gore.  AE 《地球化学》1995,24(1):76-88,T001
通过对最新鲜、最原始的EH3型损石-清镇员石不透明矿物的岩石学、矿物学研究,揭示了不透明矿物化学组成与产状的成因关系,提出了星云冷凝,金属与星去气相组分的硫化反应,矿物出熔及矿物分解等四种形成机制。对不透明物的各种环带结构及闪锌矿、矿镁矿等矿物温度计的研究,揭示了该陨石在星云阶段和母体中的热历史,与Yamato-691(EH3)的对比表明,清镇陨石不透明矿物形成于更加还原的星云条件。  相似文献   

16.
红外显微镜是研究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重要手段,但红外光发热可能对不透明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和均一温度测定有影响。本文以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为例,系统评价了红外光强度对测定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冰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光强度对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冰点测定有显著影响,导致过高估计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矿物沸腾包裹体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振声 《湖南地质》1989,8(1):60-65
矿物沸腾包裹体是矿液处在沸腾相态下被矿物捕获的包裹体,它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大小、不同类型混乱产出的特征,包裹体溶液含盐度高,均一温度变化大,有些包裹体可能含有围岩碎屑。温度、压力、盐度是影响矿液沸腾的因素。研究沸腾包裹体有助于研究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和矿液运移方式,可提供找矿信息。均一温度用所测数据两极值或中值作为成矿温度均不恰当,应以均一温度最小的液、气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作为试样所在处的成矿温度较为适宜,成矿压力亦采用这种包裹体所测得的压力值作为代表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18.
黄阳  邓浩 《地球科学》2020,45(12):4604-4616
铬铁矿矿物包裹体可以记录其成岩成矿时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等)、化学成分演化、熔/流体富集活动规律等关键信息.然而传统的二维分析方法无法全面获取形态微小、成分复杂的包裹体信息.通过聚焦离子束-透射电镜(FIB-TEM)联用对华北克拉通遵化豆荚状铬铁矿中矿物包裹体进行观察测试,在三维空间上发现包裹体的矿物种类丰富(硅酸盐、铂族、碳酸盐等),矿物形态复杂多变,且包裹体矿物中发育位错、部分开放晶界/相界、熔流体痕迹等显微-超显微结构.因此综合矿物种类、形态、显微结构等信息推断遵化铬铁矿具有复杂的形成条件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离子色谱测定矿物流体包裹体浸取液中SeO^2—4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采用HLC-601离子色谱仪双柱系统,电导检测器分离测定矿物包裹体浸取液中SeO^2-4与其它阴离子的方法,实验测量Se(Ⅵ)的最小检测浓度为0.05μg/mL,回收率为96%-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5%,对离子色谱法与极谱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陈福  龙洪波 《矿物学报》2000,20(1):28-34
对金属矿床成矿溶液的性质,特别是pH值(酸碱度)的确定,是认识含矿溶液的成因、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的关键。目前对成矿溶液性质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围岩蚀变矿物包裹体的测定方面,并得出近中性热卤水成矿的结论。作者认为,多数围岩蚀变矿物的包裹体溶液不能代表原矿溶液的性质,“近中性的热卤水成矿”的认识有误,应是酸性水形成的含矿溶液成矿,并从矿物包裹体溶液的特征,Roedder的高金属含量的矿物包裹体溶液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