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安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昆明区域数字遥测台网记录的姚安地震序列资料,结合姚安震区流动数字化台网的近震源观测资料,使用波谱分析法测算婉安地震序列的震源力学参数,给出S波的计算结果,并进行讨论。同时,对区域数字遥测台网和震区流动为流动数字化台网同时记录的39个地震采用同一模式计算出的震源参数进行了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2.
引言 合肥数字遥测台网承担着安徽省及周边地区的地震速报工作,自2000年9月数字化改造以来,记录到了大量地震事件,为地震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性资料。遥测台网记录同一区域发生的地震波形有很多相似特征,子台记录地震初至波顺序也有一定规律,对不同区域发生的地震事件进行分类处理,找出震相特征,建立典型震例数据库,方便查询,对提高地震分析人员的速报水平和地震应急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针对云南巧家M_S5.0地震应急流动测震台站布局规划、台址勘选、仪器设备的架设及组网方式等工作进行归纳总结,并统计分析台站架设后对震区监测能力的提升及余震事件记录的影响,结果发现,流动测震台站的架设提升了台网在震区的监测能力,提高了余震定位精度,使更多余震事件被记录到。  相似文献   

4.
本项工作主要研究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中小当量爆破(即矿山爆破)与小震级地震事件的识别问题。以前我们利用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短周期模拟记录资料和DAPS(台网中心数字化)系统(郑秀芬等,2000;王凤霞,2000)产出的资料作过一些研究(郑秀芬等,2006),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进行了小当量爆破与小震级地震事件在近场源短周期面波质点运动轨迹方面的识别研究,并给出了一定的判据。  相似文献   

5.
地震记录中小爆破的识别与判据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主要研究小当量爆破(即矿山爆破)与小震级地震事件的识别与判据。我们利用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短周期模拟记录资料作过一些研究(傅等,1997),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又利用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DAPS(模拟信号台网中心数字化地震记录)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定量的研究。主要根据两者在波形记录特征、ML与MD震级差别、频谱分析中卓越周期与拐角频率方面的不同,使得地震与爆破的识别取得了较高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是全国综合前兆监测实验台网 ,包括电磁、流体、形变等前兆学科多方面的研制开发与推广 ,各种新型仪器采用新技术提高了仪器的观测精度和自动控制功能 ,原有的模拟记录及人工读数模式改为数字化自动采集模式 ,增强了地震监测能力和监控范围。山东省地震局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的建成 ,实现了地震前兆监测的数字化、产出数据的标准化、仪器的智能化和数据传输的网络化。安丘地震台是在山东省前兆数字化台网改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型综合数字前兆台站 ,始建于 1 969年渤海大地震后。距安丘城东 5km,1 991年因扩建 2 0 6…  相似文献   

7.
马宝柱 《内陆地震》2008,22(4):298-305
对新疆测震台网数字化记录中的宁夏ML4.4爆破记录进行了分析,新疆台网大部分台站都能记录到上千公里ML4.0以上的工业爆破。又对新疆巴里坤地震台记录的约1200km的宁夏ML3.8、内蒙ML4.2地震和宁夏ML4.4的工业爆破记录进行了分析,发现近距离爆破记录的特征大部分可以在远距离爆破中找到。  相似文献   

8.
地震事件检测能力在地震观测台站和地震临时观测点的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确定网络几何结构下的地震监测台网中,地震监测能力是由监测到的地震事件震级的大小决定的.本文使用了一种完全基于测量噪声统计的SN-CAST方法计算了甘肃预警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空间分布,得到甘肃预警台网建立好后将平均监测能力提高到ML 0.8级,监测能力最高处可达到ML 0.2级,目前由44个固定性台站组成的甘肃地震监测台网监测能力为平均监测能力ML 1.7级,监测能力最高处为ML 0.5级,预警台网的建立对整个甘肃台网的监测能力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根据地震波走时特征分析了甘肃预警台网的空间预警发布时间估测结果,得到地震频发的甘东南和南北地震带地区地震预警时间所用时间较短,在5 s左右,而人口比例偏少地震发生概率偏小的河西走廊和肃北地区预警时间较长,最高为30 s左右,最终计算结果表明预警规划方案基本满足了地震预警设立要求.  相似文献   

9.
2019年10月12日广西北流M_S 5.2地震发生后,广西地震应急前方监测组工作队迅速在震中附近架设3个流动监测台站,与周边固定地震监测台、广东流动监测台组网监测震中区域余震活动。流动地震监测台站的快速组网,极大地提升了台网在震区的监测能力,提高了余震的定位精度,使更多的余震事件被记录到;流动监测的区域联动协作,展现了地市级地震监测中心的服务能力,提升了地震应急流动监测的效率,为地震流动监测的快速组网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朱晤  徐平 《地震学刊》1997,(2):27-30
江苏省常熟数字化遥测台网的建设在进入考核运行期间成功地记录了南黄海6.1级地震,取得了完整的数字地震波形记录。为深入进行地震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