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和讨论了动电耦合效应和热电耦效应所引起的非电子导体自然电场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实例以及扩散吸附电场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浸染矿不产生自电异常,有许多文献还阐述了其不产生自电异常的原因.然而在找矿实践中,例如在乌奴格土山、玉龙、封山洞、大平山等斑岩铜矿,以及团结沟  相似文献   

3.
金属硫化矿自然电场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然电场法寻找金属硫化矿,在有利条件下能取得良好地质效果.关于自然电场形成的机理问题,迄今还研究得不够清楚.本文根据矿物的电极电位、矿物的共生组合以及矿体分带现象,讨论了金属硫化矿自然电场形成的原因.矿体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矿体不均匀或围岩溶液不均匀)是形成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本文扼要地讨论了自然电场法有关的某些问题. 金属硫化矿物的电极电位  相似文献   

4.
自然铜、铜合金矿物及其矿床形成机理新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描述了自然铜、铜合金矿物及其矿床形成的新机制。在岩浆及热液中,铜及铜合金可呈氢化物、羧基配合物及纳米粒子活性、迁移、富集形成自然铜矿床,或经以后的地质事件,长期、多次迁移富集,叠加形成富而大的自然铜矿床。在表生条件下,铜的硫化矿物被氧化分解,可形成亚铜的硫代硫酸盐及氯配合物,部分可形成铜的硫酸盐配合物迁移,由于硫代硫酸盐被氧化,亚铜岐化可形成高纯度的自然铜,但它易氧化形成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黑铜矿、硅孔雀石等,因此很难形成自然铜矿床。  相似文献   

5.
可地浸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的成因是基于水成铀矿成矿理论 ,其形成与层间氧化带的发育有关。铀的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是在层间氧化带中进行 ,其形成中伴随着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理论和实践研究都表明 ,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矿床上可观察到明显的自然电位异常 ,其起因不同于电子导电体形成的氧化还原电场 ,而是在于发生在层间氧化带中一些非平衡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产生的混合电位。层间氧化作用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按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条件等的不同 ,顺着水流方向 ,一般可将层间氧化成矿带分为 3个亚带 :氧化带、氧…  相似文献   

6.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的催化反应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一种过程,特别是水在光合作用下,若不能与二氧化碳保持一定比例的平衡,则光合作用不能继续进行,势必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因此,若施用抗旱肥料,不仅光合作用得到新的平衡,更由于光照强度大,时间也长,使合成有机物的丰度大为改观。所以,作物若施用新肥,不仅抗旱,还能保产与增收。  相似文献   

7.
云母质量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两个工业技术指标:1)云母的片度牌号;2)云母的质量分级。多年来国内外的生产和研究资料证明,白云母的斑点、矿物包体和自然缺陷对上进指标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因而许多研  相似文献   

8.
砂岩型铀矿床中铀矿物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盛富  张蕴 《铀矿地质》2004,20(2):80-84,90
本文通过对砂岩型铀矿床中铀在不同地球化学环境中的行为、存在形式及铀矿物种类的分析,论述了主要工业铀矿物——沥青铀矿的形成机理:(1)铀是变价元素,在氧化环境中活化迁移,在还原环境中还原沉淀;(2)来自于氧化环境的[UO2(CO3)3]^4-、[UO2(CO3)2]^2-在氧化还原过渡带与有机质、硫化物及低价铁等还原剂发生反应,形成铀的简单氧化物——沥青铀矿;(3)有机质、粘土矿物等吸附UO2^2 ,加快了其被还原的速度,有利于铀的富集。因此认为:有机质还原UO2^2 形成H2S和H2S还原UO2^2 的作用是沥青铀矿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一反应在中性和弱碱性碳酸盐溶液中广泛和普遍存在。H2S等还原剂的存在是环境E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而使水中的UO2^2 在氧化还原过渡带处于过饱和状态,加速了铀的吸附和沉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详细讨论了其自然电场的形成机理,建立了数学计算模型,并对常见形态矿体的自然电位异常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曲线特征,讨论了自然电位异常地形校正方法,并给出了一种斜坡地形条件下的自然电位模拟曲线。最后,以一个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前言众所周知,在石墨矿床、无烟煤田及石墨化地层上,往往可观测到较强的自电异常.对含炭地质体自然极化机理的研究,并未取得明确的结论.A·C谢苗诺夫指出:石墨矿床和煤系产生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赋存有硫化矿物;??斯维什尼科夫认为:石墨等矿床在本质上具有另外一种电化学性质,其自然电场形成机理不同于金属硫化矿床;邓涛声对石墨矿体自然极化的机理也作了初步研究. 本文根据含炭地质体中通常含有黄铁矿物的特点,结合石墨、无烟煤、烟煤、褐煤、炭质页岩的导电性及电极电位的观测资料,探讨了含炭地质体的自然极化机理.在风化环境中,黄铁矿  相似文献   

11.
碳酸盐矿物热分解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顾长光 《矿物学报》1990,10(3):266-272
本文主要根据碳酸盐矿物的热分析结果,研究不同的碳酸盐矿物热分解温度不同的机理,以及影响同一种碳酸盐矿物分解性质的物理化学因素。不同碳酸盐矿物热分解温度不同,这种差别可用构成碳酸盐矿物晶体的金属阳离子与CO_3~(2-)离子之间的结合力不同来解释。影响同一种碳酸盐矿物热分解温度的因素:一是其组分中少量化学杂质在加热时的热反应与碳酸盐矿物的热分解反应互相影响,使其热分解温度提前或推迟;二是在其晶体结构中存在类质同象的离子置换现象,不同的金属阳离子与CO_3~(2-)离子的结合性质不同,使原来很规则的晶体结构中出现一些不规则部分,这些不规则部分的热分解与规则部分有差异,就必然影响碳酸盐矿物的热分解。  相似文献   

12.
—、前言 1957年7月我队插入到辽宁开源,原物探局天津大队126队工作,在西岔子地区进行铅锌矿矿点检查及其外围普查。主要方法是自然电场法的面积测量,比例尺为1:2000,1:500O从7月到11月底在我们工作的16KM~2。面积上遇到普遍性的随时间变化的自然电场。我们的邻区关门山、叶尔星等地约30KM~2地带上也有完全类似的情况出现。本文只讨论西岔子地区的情况(共分四个工区)。  相似文献   

13.
贵州独山锑矿形成机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贵州独山锑矿,经过多年的普查勘探工作,已探明为大型锑矿床,矿床外围还有一批矿床和矿化点,随着锑矿资料的不断积累,矿床成因问题日渐为人们所关注,先后提出过:远成低(中)温热液锑矿床,沉积一再造层控矿床及断裂成矿等观点。本文拟从独山锑矿地质特征出发,用成岩后生成矿和深层热卤水成矿的观点探索和分析锑矿的形成机理。由于笔者水平所限,谬误之处难免,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陈代璋 《地质论评》1988,34(2):114-122
本文主要依据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结果,讨论矿物的带状构造,进一步说明矿物的非均一性和矿物分带现象的普遍性。认为矿物带状构造可以划分为显型的和隐型的,对称的和不对称的及简单型的、韵律型的与复合型的几种基本类型,强调隐型带状构造的客观存在。讨论了由化学成分的变化,物理性质的差异,矿物的规律连生,包体的规律性排列所形成的原生带状构造,及交代作用或蚀变作用等所形成的次生矿物分带现象。说明矿物带状构造包含着许多矿物成因信息,并可作为矿物标型性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叶庆同 《地质论评》1981,27(3):199-206
本矿床是一个知名的老矿区,也是我国火山热液成因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和成矿作用是复杂的。深入解剖它,对认识这类型矿床的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是有意义的。本文主要是从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和矿化分带角度,阐述矿床成矿的一些特征,分析矿石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6.
17.
关于黄河三角洲形成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河南孟津以下至鲁西南京杭大运河之间的宽阔地区属于黄河大三角洲的沉积范围。在此区域内,无论从地貌,岩相或是沉积物的内部结构等方面,均反映了河流三角洲的特点。其中,包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华南地区砷酸盐矿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笔者近几年在华南地区发现的16种砷酸盐矿物的研究成果,其中,德保石(?)是待审批的新矿物,硅砷铜石(?)是有疑义的(新)矿物;而光线石、墨绿砷铜石、羟砷铜石、乳砷铅铜石、砷铅铁石、绿砷钡铁石及含钡毒铁石等是在国内首次发现的矿物;橄榄铜矿、砷铅石等在国内未见有其矿物学数据的公开报导。文章提供了这16种砷酸盐矿物的矿物学参数,并对该类矿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应用自然电场法研究地下水流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俊业 《物探与化探》2002,26(2):140-142
讨论了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自然电场"8"字图特征,对评价输水管线等渗漏引起的环境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长波磁异常研究中迄今争论较多的两个问题——场源和深部岩石磁性特征——及其国外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