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六次伽里略卫星相互掩食事件作了光电测光,使用仪器是60厘米返光望远镜和1P21光电倍增管,外加黄色滤光片GGll。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互掩,第二部分讨论互食。在第一部分中,给出了互掩的测光理论,提出了利用互掩光变曲线反求被掩木卫的亮度在圆面上分布的积分方程解法,讨论了被掩木卫(J2)的亮度在圆面上的分布、反照率、是否存在大气等问题,发现木卫2亮度的大幅度变化,计算了互掩的理论光变曲线。在第二部分中,推广了林克(F.Link)的关于行星和卫星的掩食测光理论。计算了互食的理论光变曲线。导出了关于归算曲线的积分方程。  相似文献   

2.
《明实录》是明朝历代官修的编年体史书,篇幅巨大,其中包含天象记录达6000余条,是二十四史以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最大来源,其中包括日月食336条、月行星掩犯2622条、流陨2248条.明后期除日月食和彗星记录外,其他类型天象记录大幅减少.天象记录的密度,正德以前平均每年38条,嘉靖以后则只有每年7条.由可以回算验证的月行星掩犯记录得到错误率4.1%,属历代最佳.错误主要是资料编纂整理过程和书籍传抄过程造成的.月亮记录显示,凌晨的观测,通常记前一日日期;掩犯恒星记录显示,官内星名与传统略有差异.若干例证说明,原始记录采用日序式纪日.只是在编纂史书时,才改用干支纪日.  相似文献   

3.
对1977年3月11日(北京时间)发生的天王星掩星事件进行了光电观测,获得了天王星环带掩恒星的光变曲线及主环的光学厚度.通过计算,确切地说明了天王星存在环带,并得到了天王星主环带的某些几何性质.  相似文献   

4.
由南北朝以前171个月掩星记录所得到的地球自转长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实际可见时间段”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只有日期而无观测时刻的月掩星记录,文中讨论了这些记录的真实性及其含义,由南北朝以前的58个月掩行星和113个月掩恒星记录分别得到公元1,4,5,6世纪的地球自转参数△t和ω平均值为ω=-66.8秒/世纪~2。  相似文献   

5.
月与行星掩犯恒星的记录是中国古代天象记录中数量最多的门类,此类记录的可靠性比较高,自北宋开始,月与五星掩犯恒星的错误率平均为10%,而之前的平均错误率也仅有20%。统计分析了这些记录在历代正史中的分布。在用现代天文学计算方法检验的基础上,考证了中西黄道区星名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掩星观测用的光电光度计.并对几个设计问题作了讨论,包括可测星等,信噪比与累积时间的关系,背景亮度的影响及对系统频带宽度的要求.该仪器已在1979年10月28日小行星(65)Cybele 掩恒星 AGK3 19°0599事件中试用,得到成功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研究依赖于古代天象记录.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本文着重介绍作者由中国古代公元十世纪以前732个月掩犯记录得到的最新结果,并与其他结果进行了对比和综合分析,中国月掩犯记录填补了公元三至八世纪的资料缺环,并证实了公元五世纪前后地球自转非潮项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1977年,天王星掩恒星,美国、中国等五国天文学家分别进行了掩星光电观测,发现天王星有光环。观测记录表明,除了天王星本身掩恒星外,当光环移动到恒星前面时,它也遮住恒星射来的光。 后来,红外天文学家设法从天王星光环中检测  相似文献   

9.
掩星情报站     
九月份一共有3次月掩星、5次小行星掩星事件适合爱好者观测,在月掩星事件中,被掩星最亮的是4.4等,小行星掩星事件中,被掩星最亮的为8.0等,小行星掩星的最长掩食时间为2.7秒钟。  相似文献   

10.
掩星情报站     
八月份适合观测的月掩星仅仅只有一次,被掩星亮度是4.2等,小行星掩星事件就有6次,而新疆地区就可见4次之多,在小行星掩星中,被掩星最亮的为6.4等,这几次小行星掩星的最长掩食时间最长的为2秒钟。  相似文献   

11.
掩星情报站     
十月份共有四次适合观测的月掩星,分别是发生在3日凌晨4时的月掩巨蟹座ζ星的掩终,这次掩星全国可见。12日晚的月掩蛇夫座θ星,28日凌晨的月掩双子座1号星,29日0时左右的月掩双子座36号星的掩终,这次掩星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可见。小行星掩星有六次适合观测,其中掩食时间最长的可达7.3秒,持续时间之长为近期所少见,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观测良机。  相似文献   

12.
掩星情报站     
2011年四月仅有两次适合观测的月掩星和三次小行星掩星,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可见这两次月掩星,三次小行星掩星中被掩星最亮的是8.6等,掩食时间最长的仅为2.1秒。虽然还有几次小行星掩星,但由于掩食持续时间极短而不适合观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用于北京天文台60厘米反光望远镜上的掩星用光度计。光度计由可调电平补偿的直流放大器组成。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以8085 为cpu 的 SDK-85 单板微型计算机和相应的接口电路组成。为了得到精确的观测时刻,还发展了用微型计算机作短波时号对钟的装置。系统的时间分辨率可达1毫秒,时刻记录精度为±2毫秒。最后,还给出了掩星观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掩星情报站     
五月份共有三次适合观测的月掩星和四次小行星掩星,其中有两次月掩星发生在同一天,四次小行星掩星中被掩星最亮的是8.0等,掩食时间最长的为3.8秒。  相似文献   

15.
掩星情报站     
这次三月份的四次月掩星有两次月掩星均是发生在满月以后的月掩4.6等星,为暗面出现的现象。还有两次只有极少数地区可见。小行星掩星有四次,其中337号小行星掩7.3等星是四次掩星中被掩星最亮的一次。  相似文献   

16.
掩星情报站     
这个月有三次适合观测的月掩星,其中9月27日的月掩白羊座ζ星全国可见,绝大多数地区在掩星发生时,被掩星的地平高度均在20度以上。小行星掩星有四次适合观测,其中掩食时间最长的可达4.3秒,是一次难得的观测机会,而被掩星最亮的为6.5等。  相似文献   

17.
掩星情报站     
五月份最引人注目的天象莫过于月掩金星了,这次月掩金星在我国只有南方一小部分地区可见,其他地区可见不同程度的金星合月现象。小行星掩星适合观测的有四次,掩食时间最长的一次是2.9秒。被掩星最亮的为5等,而且掩食时间近3秒,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掩星情报站     
在国际天文年来临之际,这一年里的掩星事件也多了起来,月掩亮星、月掩行星、日全食、行星掩星等各类天象相继登场,为爱好者上演了一幕幕天象盛宴。日全食无疑是全年最大的亮点,而月掩木星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月份登场的月掩昴星团首先拉开了国际天文年天象盛宴的帷幕。  相似文献   

19.
掩星情报站     
七月份适合观测的掩星事件数量也比较多,共有三次月掩星和四次小行星掩星现象,在这几次月掩星中,被掩星最亮的为2.9等。而小行星掩星中,被掩星最亮的为8.1等,这几次小行星掩星的最长掩食时间均不超过两秒钟。  相似文献   

20.
掩星情报站     
这次月掩星有个特点,就是两次月掩星的被掩星都是4.3等,而且月初的月掩摩羯座8星只有南方地区可见,中旬的月掩星只有北方地区可见。小行星掩星依然有四次,这四次小行星掩星中,最亮的被掩星是4.8等星。因为小行星掩亮星的机会非常少见,所以这次掩星对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观测良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