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淑杰  王婷  王鹏 《冰川冻土》2013,35(4):1036-1043
水稻生育时期内水分亏缺, 是形成水稻气候干旱的首要条件. 利用四川省1960-2010年15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日平均气温资料和水稻生育时期资料, 以降水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度指数作为干旱指标, 分析四川省水稻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不同气候干旱等级发生概率, 构建水稻气候干旱灾害风险模型, 评估四川省水稻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以及整个生育时期的气候干旱风险. 结果表明:四川省水稻拔节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气候干旱风险较高, 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相对湿润度指数的风险区划结果并不完全相同, 但分布趋势相近. 水稻整个生育时期, 四川盆地和东北部部分地区干旱风险较高, 川南地区干旱风险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粮路大通     
汤冰  胡华 《湖南地质》2011,(11):68-69
10月的深秋时节,行走在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的田间,笔直的沟渠、水泥路,平整有致的田地……土地综合整治给这里的这一切都打上了醒目的标签。这里正是当前湖南省内最受关注的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子项目之一所在地。同行的益阳市大通湖区国土资源局局长李建良告诉记者,大通湖区金盆镇、河坝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验收在即。  相似文献   

3.
胡学祥  徐学飞  周建国 《水文》2018,38(4):68-72
以普洱市永庆试验点水稻为例,开展水稻需水规律及灌溉定额试验研究,以试验结果及永庆1970~2014年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得到了不同水文年普洱水稻需水量与灌溉定额。结果表明,普洱地区日均ET0从返青期开始减小,抽穗开花期最小,后不断增加,与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4)。水稻日均需水量变化和ET0变化趋势一致,也是在抽穗开花期最小,返青期最大,这和其他地区水稻需水规律有较大差异。全生育期水稻作物系数为1.11。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需水量分别为533.8mm、574.2mm、601.1mm,受降雨量普遍偏高的影响,不同水文年水稻灌溉定额偏小,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灌溉定额分别为247.2mm、296.6mm和316.2mm。  相似文献   

4.
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水稻Jensen模型中敏感指数在全生育期变化规律的认识,以生长曲线函数建立了水稻敏感指数累积函数,分析了其特征,从而解决了不同长时段敏感指数转换计算问题。较全面地揭示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其敏感指数累积函数中主要参数随气象条件及土壤因子变化的规律。通过参照作物需水量及其频率以及不同地区土壤有效含水量为媒介,建立了对水分敏感指标在不同水文年份 (时间)和不同地区 (空间)进行预报的数学模型,据此提出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在时、空两方面插补、延长、移用与扩展的理论与方法。借助于参照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及土壤分布图,探讨了绘制水分生产函数及其主要参数等值线图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作为水稻排水标准, 通过测坑模拟水稻抽穗开花期涝渍连续动态试验,构建了水稻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Continuous Stress-Day Index of Water Logging,CSDI)的模型,提出了CSDI和涝害权重系数的求解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建立了水稻相对产量与CSDI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受渍和涝渍连续灾害均会造成水稻不同程度的减产,但涝渍连续灾害减产程度比单纯受渍高;涝害权重系数是一个随涝渍状态变化而变化的状态变量;在涝渍连续情况下,水稻的相对产量与CSDI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可作为水稻排水设计标准。利用文中CSDI的模型,可制定水稻控制排水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作为水稻排水标准,通过测坑模拟水稻抽穗开花期涝渍连续动态试验,构建了水稻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Continuous Stress-Day Index of Water Logging,CSDI)的模型,提出了CSDI和涝害权重系数的求解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建立了水稻相对产量与CSDI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受渍和涝渍连续灾害均会造成水稻不同程度的减产,但涝渍连续灾害减产程度比单纯受渍高;涝害权重系数是一个随涝渍状态变化而变化的状态变量;在涝渍连续情况下,水稻的相对产量与CSDI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涝渍连续抑制天数指标可作为水稻排水设计标准。利用文中CSDI的模型,可制定水稻控制排水策略。  相似文献   

7.
水稻灌区节水灌溉的尺度效应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节水灌溉尺度问题,指出产生节水灌溉尺度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灌溉过程中回归水的重复利用.结合漳河灌区的实际,讨论了水稻种植区在不同尺度下的水平衡要素及其在节水尺度效应中的作用;说明随尺度的增大,水平衡过程变得复杂化,节水尺度效应现象也更突出.利用漳河灌区田间试验数据和灌区长系列的历史资料,分别从田间、中等、灌溉干渠和灌区共四个尺度,定量地分析了水稻节水灌溉对水分生产率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不仅可以提高田间尺度的灌溉水分生产率,也促进了漳河灌区灌溉水分生产率的整体上升.  相似文献   

8.
"看这长势喜人的麦苗,今年收成一定不错。这多亏了县里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啊。"3月30日,南乐县杨村乡格大庄村村民端木现杰站在自家田里,感慨地说。  相似文献   

9.
常到田里看看,你就会越发喜欢上这田里的风景。当你在田地里逛时,你的思绪是放松的,即使是一个人在田里行走,你也不会感到寂寞,因为现在这田里不只是属于一个人的,许多的生物与你共同拥有它。萝卜正在地里努力地生长,玉米也在使劲地往上窜,地里的每一种生物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努力地按程序生长、发芽、生根、拔节、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26日,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以下简称"洞庭湖区调查")的成果在长沙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张洪涛研究员、谢学锦、何继善、薛禹群院士和全国及湖南省知名地质、农业、环境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被评定为优秀级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氮素运移与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不同的水肥处理,采用15N示踪方法,观测分析了氮素在稻田的时空分布及运移规律、挥发及淋失损失规律、氮素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特征、稻田氮量平衡等。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由于稻田水分状况的差异导致土壤养分时空分布不同,从而影响其对作物的有效性;由于节水灌溉稻田水分相对较少,基质浓度较高,挥发损失高于淹灌。虽然节水灌溉下稻田渗漏液NH4及NO3-浓度较淹灌高,但由于此时总渗漏量显著减少,氮的总淋失较淹灌条件少;节水灌溉下,适当增加追肥次数,有利于减少各种氮素养分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节水灌溉下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高于淹灌,且有利于氮素养分向稻谷转移。  相似文献   

12.
平水期洞庭湖不同形态磷赋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丛丹  汪金成  杨宇  钱宝  杨朝云  阎梅 《水文》2019,39(6):74-79
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实验,对平水期洞庭湖24个断面上覆水-沉积物磷的污染程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各形态磷间的相关性,探讨了磷的赋存形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沉积物释放量和释放风险。结果表明,水体内总磷分布规律为南洞庭西洞庭东洞庭大通湖,东洞庭湖以颗粒态磷为主,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大通湖均以溶解态磷、无机磷为主。沉积物中总磷的分布规律为南洞庭西洞庭东洞庭大通湖。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则以Ca-P为主,大通湖以Fe/Al-P为主。Ca-P与Fe/Al-P呈现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大通湖释放风险较大,可释放量大;东洞庭湖有一定的可释放量,应对这两个湖泊给予较多的关注。与国内其他湖泊比较,洞庭湖沉积物中TP处于中下水平,IP在沉积物中占据较高比例。湖区沉积物中Fe/Al-P与水体中DIP、DTP、TP均具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存在磷的内源释放。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白城市水稻种植区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土壤中的SiO2,TiO2,Al2O3,FeO,MnO和P2O5等主要元素的含量与水稻产量具有正相关性,而CaO和MgO等主要元素的含量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性。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和水稻产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白城市水稻种植区灌溉用水的物理和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白城市水稻种植区的灌溉用水水源可以分为地表自流灌溉水、浅井灌溉水、深井灌溉水三种;不同水源的灌溉用水水质存在一定差异;灌溉用水的水质成分与土壤的元素组成存在着一定关系,且影响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高阳 《地下水》2019,(1):253-254
大洼灌区是以稻田为主的灌区,农业用水以水稻为主。为预测水稻耗水量,须分析育苗期、稻田期和生长期耗水量等定额。采用水稻生态肥控节水灌溉技术和节能灌溉技术,使灌区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15%和15%~20%。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减少深层渗漏,降低土壤酸化和地下水污染的风险,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实现精准化和产业化经营。对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湖南地质》2011,(5):62-63
2010年8月,大通湖区被列为湖南省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T程16个县(市、区)之一。第一期工程实施面积达5万亩,投资金额达10439.45万元。项目实施以来,区委、区管委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区项目形象进度达50%,个别标段已完成工程量的90%,质量、进度均走在益阳市乃至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7,(3)
本文结合观测试验探讨不同灌溉方式下水稻作物的需水量及需水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淹灌方式下,水稻完全封垄后的孕穗和抽穗开花期,叶面吸收热能率最大,蒸腾量也最大,需水量也较大;相比于淹灌方式,浅湿灌溉方式下水稻的蒸腾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分蘖末期最为明显,蒸腾强度减少了30%,其次是孕穗期的蒸腾强度也减少了27%,其它时期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该灌溉方式下水稻作物需水量减少,有利于农业节水灌溉。研究成果对于水稻作物的节水灌溉方式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稻需水量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远华 《水科学进展》1991,2(2):127-132
本文以水稻需水量变化规律为依据,对水稻不同生长时段的需水量分别提出“线性回归预报”及“三次指数平滑预报”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这两种方法预报水稻需水量效果较好,同时,对于其他作物的需水量预报,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水稻扇形植硅体所反映的水稻驯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山遗址出土的各类水稻遗存,其性质是野生、驯化或者是处于驯化过程中,一直争议颇多,这也导致了关于水稻驯化开始时间的争执。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对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南区剖面距今10000年至历史时期的文化层堆积物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提取出的水稻扇形植硅体进行形态测量和鱼鳞状纹饰的计数,结果发现,扇形植硅体的形态测量参数——长、宽和b/a值(扇形植硅体扇柄长度/扇面长度),在过去一万年间的变化呈无序状态;具有大于等于9个鱼鳞状纹饰的扇形植硅体,占扇形植硅体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从上山文化早期的34.98%上升到河姆渡文化时期的44.68%,进而达到春秋战国时期的59.18%和唐宋时期的78.72%,反映了水稻漫长的驯化过程。通过与野生稻田扇形植硅体的对比,我们认为,上山文化时期水稻驯化已经开始;通过与现代稻田扇形植硅体的对比,我们认为,唐宋时期水稻扇形植硅体特征已与现代种植水稻扇形植硅体相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水稻籽实(大米)及其根系土壤中镉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酸性水稻土壤区域,根系土中的镉与水稻籽实中的镉相关系数为0.971,说明大米中镉积累与土壤环境中镉含量密切相关。碱性水稻土壤区域,水稻根系土中的镉与水稻籽实中的镉相关系数为0.265,大米中镉含量较低,碱性土壤中镉不易活化而原地淀积,则根系土壤中镉对大米中镉的富集贡献小。水稻根系土壤中有机质(Org)与镉相关系数为0.59,也较为显著。土壤中有机质对重金属元素镉具正吸附作用,有机质含量越高,重金属元素镉呈难吝硫化物而原地淀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