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文龙 《世界地质》2000,19(1):26-30
简要介绍了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有关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锡矿山锑矿床成矿模式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煌斑岩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锑矿床,本文对该矿床矿区内唯一的岩浆活动显示——煌斑岩脉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岩脉为幔源成因,结晶分异程度较低,其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均表明锑矿床所在壳体的上地幔部分曾发生过广泛地幔交代作用,存在锑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湖南锡矿山锑矿床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超大型矿床。近几年随着国际上超大型矿床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地质学家对锡矿山锑矿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分别从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田及其外围的地球物理特征,提出了关于锡矿山锑矿床成因分类和成矿模式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锡矿山锑矿床成矿流体的热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湘中盆地的水文地质特征,建立了热.重力驱动型的流体运移模型;选择有代表性的龙山-锡矿山剖面,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进行锡矿山锑矿床成矿时期流体的热场数值模拟;结合包裹体的研究结论,确定了锡矿山锑矿床的成矿模式:锡矿山锑矿床成矿时期流体主要来源于盆地边缘的大气降水,在运移过程中流体不断被加热,同时淋滤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成分,搬运到泥盆系灰岩中卸载成矿。模拟表明在锡矿山锑矿床的下部应有一个隐伏的岩体,它提供的热流值约0.2W/m^2。模拟结果还表明,在锡矿山地区成矿作用时期地温梯度约86℃/km,成矿部位的温度约180~200℃,古流体的密度为865~887kg/m3,在成矿部位的流速接近0.5m/a。  相似文献   

6.
靳西祥 《湖南地质》1993,12(4):252-256,280
锡矿山锑矿属世界性的超大型矿床,它赋存在一个独特的构造抬升块中。表层褶皱是重要的控矿构造,基底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矿田出露地层水源补给条件较好,是良好的供卤环境,佘田桥组中段为理想的赋矿岩系;硅化岩是锑矿化有利的寄主岩石;成矿物质,来源于矿田深部古水热活动区的前泥盆系;隐伏酸性岩体是古水热活动/循环的理想热源。锡矿山锑矿,是形成于古水热活动区的典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湘中锡矿山锑矿区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近年来矿区大力实施废渣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但地下水污染修复成效未知。通过2013—2022年连续10 a采集的锡矿山锑矿区地下水样品,运用水化学分析、离子相关性分析、地统计学等方法,对地下水化学特征、锑污染年际变化特征、锑污染来源和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锡矿山锑矿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型,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形成过程受固废淋滤和盐岩溶解控制;(2)矿区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锡矿山组以及矿区外围下石炭统3个灰岩裂隙含水层受到不同程度的锑污染,尤其是佘田桥组含水层,锑质量浓度均值达7.139 mg/L,受辉锑矿氧化影响显著,而锡矿山组、下石炭统含水层锑的来源主要受尾渣、废石等固体废弃物淋滤控制;(3)10年间佘田桥组地下水锑质量浓度均值差异较大,2013—2015年,锑质量浓度均值为13.31 mg/L,逐年下降,2016—2018年锑质量浓度均值为7.28 mg/L,逐年略升,2019—2022年锑质量浓度均值为6.06 mg/L,整体呈下降趋势。分析表明矿区生态环境逐步...  相似文献   

8.
桃江县板溪锑矿,在我省知名度较高。但其矿床规模,按全省储量平衡表上储量,只不过是一个中型矿床而已。本刊记者赴矿考察了解到,该矿床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大型锑矿床。据介绍,板溪锑矿始采于1895年,至今已有近百年开采历史。解放前,以抗战时期的“久通公司”为开采鼎盛时期,所产锑锭,含锑已到99.95%,主要出口日本、美国。那时的“久通牌”锑锭,早已饮誉世界,并与锡矿山锑品齐名。  相似文献   

9.
易建斌  单业华 《湖南地质》1994,13(3):147-151
锡矿山锑矿床的成因众说纷纭,笔者通过对矿区和区域构造的研究,并结合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该矿床是在伸展体制(时代从白垩纪至老第三纪)下由地下热液循环而形成的低温热液矿床,矿区的主要断裂对该矿床的形成具极其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锡矿山锑矿床一个新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0.
湖南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钨、锡、钼、铋、铅、锌、锑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钨、铋保有储量分别占世界储量的34.81%、37.18%;有色金属矿业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南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除已探明柿竹园、黄沙坪、水口山、锡矿山等一批享有盛誉的大型—超大型有色金属矿床外,还可圈出18个找矿远景区,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锡矿山锑矿成矿流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著名的超大型锑矿—锡矿山锑矿已采锑金属量加上保有资源储量在200万t以上,相当于国外迄今探明的锑储量的总和。本文通过对历年来该矿床的硫、碳、氢、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认为该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超大型锑矿床定位机制剖析——以锡矿山锑矿床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地质时期、地质构造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出发,以锡矿山锑矿床为例初步剖析了超大型锑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定位机制。研究表明。锑成矿定位时间为66.4-51.6Ma,相当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锑矿床多赋存于上泥盆统佘田桥组陆源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中,特别是碳酸盐岩的中上部位,主要受区域性深大断裂与次级复式短轴背斜的联合控制,并与碳酸盐岩的层间构造有密切的空间关系,锑成矿定位的温度,压力,pH及fo2都偏低,分别为200-100℃,30-20MPa,6.5-5,10^-37-10^-43Pa。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锡矿山锑矿床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锡矿山锑矿床成因的认识存在着三种基本观点,即层控、沉积—再造和中—低温岩浆热液。笔者近年在锡矿山工作,就野外观察、室内研究,以及包裹体测温及其成分分析,硫、碳、氧稳定同位素等资料,认为锡矿山锑矿床具有多阶段、多来源的特点。矿床早期成矿阶段(主要阶段),其矿源和介质源主要来自混合岩浆水(极少量的硫来源于围岩);晚期成矿阶段,由于天水的大量渗入,氧、碳、硫等具有混合来源的特点。锑因在围岩中的丰度极低,故仍主要来自混合岩浆水。因此,我们按主要成矿阶段的主要矿质来源来确定矿床成因,锡矿山锑矿应属中—低温混合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湘中锡矿山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放射成因同位素(Pb、Sr)和轻稳定同位素(C、O)对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示踪,从物源角度揭示了其在规模成矿、元素发生超常富集的原因。研究表明,锡矿山锑矿床的成矿物质不可能是来自赋矿围岩;深部地幔和基底都卷入了该矿的成矿作用;富Sb的交代型地幔和富Sb的元古界基底为其大规模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矿源,两者是形成锡成山超大型锑矿床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蚀变岩中物质迁移的定量计算:以锡矿山锑矿床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解庆林  马东升 《地质论评》1997,43(1):106-112
本文提出了确定沉积岩蚀变作用过程中的不活动组分的方法,并以锡矿山锑矿床为例,定量计算了蚀变岩中各组分的带入带出量,研究表明:锡矿山锑矿硅化过程中TiO2和Al2O3为不活动组;SiO2,K2O,Na2O及锑,硫,坤,汞,铅和钡为带入组分;而CaO,MgO,Fe2O3,MnO及铜,锌为带出组分,锑,钡,硫,SiO2和CaO有较大的带进或带出量,锡矿山锑矿床矿石矿物为单一辉锑矿可能是由于矿液中缺少其它  相似文献   

16.
唐分配  安江华 《地质论评》2016,62(S1):223-224
湖南地处扬子与华夏陆块结合部,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矿产资源丰富,有着“金属矿产之乡”的美誉。除铬、镁、铂族元素、锶等少数几种矿产没有查明的资源储量外,其他金属矿产均有发现和查明的资源储量,钨、锡、锑、铋、锰等更是位居全国前列,“世界金属博物馆”柿竹园,“世界锑都”锡矿山等一批矿床名闻遐迩,引无数矿床学者“竞折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世界锑都"湘中锡矿山地下水质监测表明该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以北矿锑矿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并应用水化学基本分析方法对水质基本化学特征以及重金属离子锑(Sb)和砷(As)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污染地下水成因。结果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SO_4·HCO_3-Ca型水和SO4-Ca型水为主,碳酸盐岩对酸性水的中和作用使水样呈碱性。锑浓度平均超标772倍,砷浓度平均超标30倍,Sb比As污染程度大,Sb的高值区出现在北矿中部,而As高值区在北炼厂附近,Sb和As均在东北部形成低值区。含矿层污染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地层岩性影响和人为采矿活动影响。此项研究不仅补充了锡矿山锑矿区地下水研究的空白,并能为今后进行锡矿山锑矿区环境污染评价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东昆仑黄羊岭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屹  陈宣华  靳红  李强  王瑞 《新疆地质》2006,24(3):261-266
黄羊岭锑矿床是新疆昆仑山腹地新发现的锑矿产地.锑矿产于木孜塔格大型走滑断裂南侧,矿化带受NEE向及EW向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形态相对复杂,多为似层状、脉状、网脉状、囊状等.岩性组合控矿表现为易于硅化蚀变交代的脆性岩屑砂岩与隔档层页岩构成的岩性圈闭,符合“支撑性岩石与可塑性岩石互层的地层是锑矿成矿最有利的岩性”这一普遍规律.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与我国著名的锡矿山锑矿床具相似性.锑矿成矿作用与青藏高原生长和热隆扩展过程中形成的上叠式逆冲、走滑及派生伸展构造有关,推测成矿时代为渐新世.  相似文献   

19.
湘中锡矿山中生代煌斑岩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阿香  彭建堂 《岩石学报》2016,32(7):2041-2056
湘中锡矿山锑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锑矿床,被誉为"世界锑都",矿区东部出露的煌斑岩是该区唯一的岩浆活动。本次利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该煌斑岩的岩相学及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其源区属性、形成机制、形成的构造环境以及煌斑岩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该区煌斑岩为典型的钙碱性煌斑岩,其岩石地球化学表现出富Ti O_2、贫Al_2O_3和Mg O,富集LILE和LREE,亏损HFSE,高(~(87)Sr/~(86)Sr)i、低ε_(Nd)(t)值的特征,与EM2型富集地幔相似。在锡矿山煌斑岩形成过程中,地壳混染作用十分有限。岩浆上升至地表的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斜长石的结晶分异作用。锡矿山煌斑岩形成过程为:在石榴石稳定场条件下含金云母相的二辉橄榄岩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初始源区,洋壳沉积物通过俯冲作用形成的流体交代初始源区,岩浆快速上升至地表形成煌斑岩。锡矿山煌斑岩与该区锑矿没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20.
锡矿山锑矿田幔-壳构造成矿模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湖南锑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分析锑异常分布规律及与构造、岩浆岩的关系,探讨地壳演化与锑矿成矿作用,建立锡矿山锑矿田幔-壳构造模型,并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