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哈尔滨市2000~2003年气象与空气质量的监测资料,分析了大气稳定度对污染物扩散影响.其中包括大气逆温、里查逊数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并依此进行了大气稳定度和所对应的大气污染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大气稳定度可标明大气湍流的强弱,在研究大气扩散时,大气的稳定度是很重要的,因为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速率、距离和范围受到大气稳定度的直接影响。当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速率小,范围窄,最大浓度落地距离较远。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大气稳定度可标明大气湍流的强弱,在研究大气扩散时,大气的稳定度是很重要的,因为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速率、距离和范围受到大气稳定度的直接影响。当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速率小,范围窄,最大浓度落地距离较远。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则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仔细分析研究大气稳定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风速、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逆温层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作用。风速的大小直接影响污染物扩散、稀释程度和范围,并影响地面浓度大小、最大落地浓度与污染源距离的变化。大气稳定度是表征大气湍流强度的重要综合参量。本文也论述了风速相同稳定度不同情况下最大落地浓度与距离的关系。混合层厚度较低而又接近有效源高情况下必须考虑混合层的反射污染物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强逆温情况下早晨在消散过程易形成熏烟现象。  相似文献   

5.
宋学锋  佟小林  宋美霞 《气象》2007,33(S1):107-110
利用呼和浩特市近5年(2001—2005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和部分环境影响评价低空探测资料,使用修订的Pasquill-Turner稳定度分类法(又称P-T-C法),对呼和浩特地区的大气稳定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得出呼和浩特地区的大气稳定度年、季、日频率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不同高度层稳定度频率分布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大气扩散、污染物浓度分布计算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前言 大气污染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污染物污染空气的程度,除源强和地形因素外,主要取决于大气本身的扩散稀释能力,而决定这种能力的直接因子是风和湍流作用,前者主要是影响污染物的输送方向和速率,后者是直接影响污染物的扩散速率。湍流又分机械湍流和热力湍流,机械湍流的强弱取决于风速和地面粗糙度;热力湍流的强弱就要看大气稳定度的状况了。大气层结稳定状  相似文献   

7.
用数学模式模拟大气污染物在评价区内的传输扩散,最终得到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形态,是大气环境污染影响预测评价工作主要采用的方法。这一数学模式,是建立在大气流场特征基础之上,由污染气象特征参数所控制。因此,合适的污染气象特征参数,决定模式的模拟结果是否与真实大气的污染状况相吻合,也是我们进行大气环境污染预测评价的主要工作之一。  污染气象特征参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大气湍流扩散的能力(大气稳定度);污染物质点的水平运动(地面风场);污染物传输中的上边界条件(逆温层高度、厚度及强度);污染物在大气中具…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测时,对大气扩散规律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是用观测平衡气球轨迹的方法计算扩散参数.本文对1989年冬季,在玛纳斯电厂用平衡气球轨迹法进行的大气湍流扩散试验资料作了分析计算,并与P-G(帕斯圭尔一吉福德)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厂区不同稳定度条件下的大气湍流扩散参数σ_y和σ_z,为研究和摸清该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贵昌 《湖北气象》2006,25(4):23-25
使用兴山县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空气质量监测资料以及同期的温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资料,从影响空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着手,采取统计学方法,对影响兴山新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新县城空气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其污染状况与大气稳定度、近地层风、降水和空气湿度等气象条件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暖期间区域气象条件与天津大气污染概率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2~2005年11、12、1月冬季采暖期NCEP气象分析资料和同期日空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在开设的关键区、识别区内,分析区域污染气象特征,探讨区域气象条件对天津大气污染的影响.采暖期大气污染高发是与冬季的污染气候特征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区域污染环流特征、大气动力特征、热力条件对污染物的扩散、积累、输送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区域大气环流由北到西北气流向西到西南气流转换时,大气稳定度逐渐增加,区域大气扩散能力随之减弱,天津大气污染概率增大.另外,区域风速与天津污染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北区域污染对天津污染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选取青岛2000—2015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和环境监测中心站2011—2015年逐日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分析了青岛大气混合层高度和大气稳定度的变化特征,对青岛日最大混合层高度与空气污染物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近16a来,青岛大气混合层高度年际变化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日变化呈现单峰结构;大气稳定度以D类的出现频率最高,深秋到初冬大气较为稳定,4—8月A,B,C类稳定度较其他月份升高;清晨和傍晚大气以中性层结为主,中午弱不稳定发展,夜间稳定层结明显增强。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与日最大混合层高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污染物质量浓度越大,日最大混合层高度越小;反之,污染物质量浓度越小,日最大混合层高度越大。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凯里市大气扩散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达平 《贵州气象》1999,23(2):25-29
由于大气扩散能力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而不同,风、温度、大气稳定度直接影响污染的扩散稀释,通过对贵州凯里某厂的环境评价,根据实测资料及当地气象台的有关资料,分析了研究了贵州省凯里市的大气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强 《干旱气象》2011,(3):355-361
大气稳定度方法主要分为2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常规气象资料,利用地面风速、云量、日照强度等资料对大气稳定度进行判定,此种方法主要针对开阔平坦乡村地区,资料采用城郊气象站或飞机场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并未考虑特殊的下垫面,如城市、山地、水面等的动力和热力因子对稳定度的影响,只是半定量地给出稳定度扩散级别。第二类是基于高空气象...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61-2010年安徽省气象台站的定时观测资料,采用国标法计算安徽省近50年大气稳定度、混合层厚度和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并结合合肥市空气质量逐日观测数据初步分析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省大气稳定度以中性类居多,稳定类其次;近50年来,中性类稳定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不稳定类和稳定类呈显著上升;不稳定类和稳定类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中性类不明显。年平均混合层厚度显著下降;春季混合层厚度在2000年左右发生转折,夏、秋、冬三季下降趋势显著;春、夏季混合层厚度高于秋、冬季,冬季最低,春季最高。安徽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以沿淮中部、大别山区南部和沿江中西部最大,淮北大部、大别山区北部和江南南部最小,各地均呈现一致的显著下降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内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呈"双峰型"分布,秋、冬季为低值时段,大气对污染物容纳能力较差,不利于扩散和清除,空气质量较差。总的来看,1961-2010年安徽省大气稳定度显著增加,混合层厚度较明显下降、风速快速减弱是全省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变小、大气自净能力减弱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CALPUFF在沈阳地区大气污染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CALPUFF模拟了2006年1月5日沈阳地区大气污染物扩散。结果表明,CALPUFF能够直观、真实地模拟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分布。污染物扩散的范围与风速相关,风速大时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大,风速小时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小。当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大时污染源附近的污染物浓度值小,污染物扩散范围小时污染源附近的污染物浓度大。其中,日平均浓度的分布受平均风场和地形的双重影响,实时浓度的分布主要受风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随着城镇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多,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废气集聚在近地大气层中,给人类环境造成污染;而排入大气层中的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尤与温度层结状态的关系最密切,因为它是大气铅直运动稳定度的标志.当温度层结不稳定时,大气铅直运动强,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当温度层结稳定时,大气铅直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特殊喇叭口山谷地形下实测的平衡球资料对大气扩散参数的估算,表明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稳定稳定度下的垂直扩散参数σz 可大于中性稳定度下的σz。得出在山区某些特殊地形的局部区域,不能用现有的同类稳定度的扩散参数提级的办法来代替该地区该稳定度下的扩散参数。而用平衡球资料估算扩散参数这种粗糙的方法,也要比用现有的扩散参数精确。  相似文献   

18.
利用CALPUFF模拟了2006年1月5日沈阳地区大气污染物扩散。结果表明,CALPUFF能够直观、真实地模拟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分布。污染物扩散的范围与风速相关,风速大时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大,风速小时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小。当污染物扩散的范围大时污染源附近的污染物浓度值小,污染物扩散范围小时污染源附近的污染物浓度大。其中,日平均浓度的分布受平均风场和地形的双重影响,实时浓度的分布主要受风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城北高架点源对西湖风景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平  苏高利  杨海鹏 《气象》2002,28(1):13-17
运用高斯扩散模式和实测扩散参数,计算了杭州市城北工业区几个高架点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西湖风景区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城市高架源排放的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对西湖风景区空气质量有影响。控制和减少城北高架源的排放有利于西湖风景区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冬季北京三种高影响天气的关联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琳娜  郭锐 《气象》2014,40(5):598-604
2012年冬季,北京地区经历了12月持续低温寒冷、2013年1月持续雾霾和1月31日突发冻雨三种高影响天气。这三种高影响天气给北京这座特大型城市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一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析了这三种高影响天气的成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冷空气活动频繁并且强度偏强是持续低温的主要原因,并且此次持续低温寒冷是导致后期雾霾频发和冻雨的重要原因。(2)从大气稳定度角度对雾霾的发生所作的气象学分析,发现:水平稳定度上,冷暖平流表现出的水平稳定度对应了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暖平流对应了污染物浓度增加,并在暖平流转为冷平流时堆积到最大值,而冷平流对应了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冷平流转为暖平流时浓度最低;垂直稳定度上,前期低温寒冷导致的边界层气温偏冷和空中干暖平流共同造成的边界层顶强逆温极强地抑制了污染物垂直方向的扩散,对于雾霾堆积起了很大作用。(3)从大气温湿层结角度对冻雨的发生做了分析,发现:低空偏冷和空中回暖造成了1月31日08时空中逆温的层结结构,而温湿层结正好使饱和层的温度在-10~0℃之间,并且有足够厚的-4~0℃的饱和层使得过冷水含量很高,是冻雨发生的充分条件。上述三种天气虽然是极端天气,但关注前期低温寒冷导致的低空偏冷和空中快速回暖都能使雾霾和冻雨具有一定的预报性。而一个极端天气的出现,其可能引发的其他极端天气事件也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