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GPS与TPS集成超站仪的数据转换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讨论GPS与TPS两大测量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两者的集成技术和数据转换问题,重点是如何利用GSP技术实时求得TPS的测站空间直角坐标,再通过合适的数学模型转换为地方坐标系的二维直角坐标和正常高。将GPS接收单元集成到TSP上构成超站仪测量系统,可以实现测站点与碎部点的同步测绘模式。  相似文献   

2.
超站式集成测绘系统STGP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站式集成测绘系统STGPS的研究思想、研究目标、系统构成和功能;讨论了坐标转换和测绘基本服务问题;提出了无需作加密控制的即用即测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洪 《四川测绘》2009,32(6):263-265
随着GPS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动态GPS技术,特别是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RTK)技术,已成为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突破。但由于GPS测量采用WGS-84坐标系统,而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为1954北京坐标系(或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方坐标系统等),高程基准为1956年青岛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所以GPS—RTK测量时必须先求解转换参数,以便于测量成果的应用。转换参数的求解是RTK测量的基础,转换参数的精确程度是影响RTK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超站仪定位系统概述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论述了超站仪定位系统的定义、研究思想与目标,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该系统是对现有测量作业方法的较大改革。由于它的普遍性、方便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必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LIDAR的技术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朱士才 《现代测绘》2006,29(4):12-13
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三种新技术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坐标数据,并构建目标物的三维立体模型。该技术在基础测绘DEM、DOM、DLG生产、精密工程测量、数字城市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代表了测绘技术又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基准站站址偏差对差分GPS数据精度的影响,并通过对静态测试数据和机载GPS数据的差分处理,得出了基准站站址偏差对差分GPS数据精度的影响程度及规律,最后给出了该坐标修正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HD-STGPS超站仪的实时坐标转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HD-STGPS的特点是将GPS技术与TPS技术通过软件和掌上机(或便携机)及组合硬件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GPS方法实时求得TPS的测站空间直角坐标,再通过适合的数学模型转换为地方坐标系的二维直角和正常高,这样可以实现即测即用的测绘模式。  相似文献   

8.
GPS在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将GPS所采集到的WGS-84坐标转换成工程所需的坐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介绍了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的实现过程,包括空间坐标基准、高程基准、似大地水准面和全球卫星定位测绘服务系统建设。基准体系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达到设计要求,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测绘基准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GPS测量坐标转换实用性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GPS测量坐标转换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制符合平面四参数法和多项式拟合法,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克服高程系统以及椭球参数不一致造成的误差,比较适合于工程自由坐标之间的转换;同时本文给出了基于“全球大地水准面的几何中心地球质心相重合”这一假设之上的莫洛金斯坐标转换法,该法不需要联测公共点即可将WGS-84坐标转换成本地局部坐标。上述几种方法减少了额外联测的工作量,提高了GPS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GPS卫星坐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卫星的坐标计算是利用GPS进行定位的关键环节,在利用GPS进行导航和测量时,需要多次计算卫星的坐标,因此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卫星任意时刻的坐标,对于提高GPS定位精度和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例分析了利用广播星历的轨道参数、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和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这三种方法计算卫星任意时刻的坐标,并进行了精度比较。  相似文献   

12.
通过GPS技术获取的空间基线向量和坐标信息是建立在WGS-84坐标系下的,无法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因此使用GPS基线向量网必须将其从WGS-84坐标系转换到测区的平面坐标系统中,这就需要构造一个具有抵偿面的任意带高斯投影模型,来控制和减小边长投影变形。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短基线情况下双差模糊度的实时解算方法,利用双频载波相位的两个长波组合φ-3,4和φ4,-5,通过坐标初始值约束和双频信号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快速求解模糊度,采用抗差自适应滤波来提高模糊度求解的可靠性及定位精度。该方法对监测点初始点位误差的要求可放宽至50cm,适合于变形幅度较大的动态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GPS系统的建立为测绘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定位测量手段,由于GPS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速度快、成本低的显著优点,因而在控制测量及城市工程网的建立、更新与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GPS定位系统所采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并将加权三次曲面拟合法应用到坐标转换中来处理转换残差,并以靖安县城市控制网修订为实例将该算法...  相似文献   

15.
GPS技术在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GPS只能提供给用户精确的平面坐标和大地高,而不是工程中需要的正常高。本文介绍了用正交函数法求高程异常的基本原理,并利用已知的黑龙江绥满路虎峰岭段高速公路的控制测量成果进行了检核,并得出了具体的结论,对工程高程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GPS技术进行测量可以不受通视、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不仅大大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GPS技术虽然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但是其基本的理论仍然脱离不了传统测绘理论基础。本文对坐标系统转换进行了介绍,并重点针对高斯投影变形和高程面异常引起的控制网误差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提出了工程测量中变形的简易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GPS水准的拟合基准面高程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线路工程提出利用若干个GPS和水准高程点建立一个拟合面作为高程基准面,这样GPS高程经拟合后可获得相对于拟合基准面的准确高程,水准测量附合于GPS点进行闭合差的调整,充分利用了GPS的高程信息,有益于在线路工程中用GPS替代常规基平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AutoCAD软件的特点,讨论用AutoCAD实现数据到图形的自动转换、图形到数据的自动转换、用LISP程序实现图形的批量编辑、用LISP语言开发新的功能函数。最后,介绍了图形坐标还原、方位旋转及换带处理和GPS点、导线点、图根点展点在分幅图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章方 《东北测绘》2008,31(1):183-185
介绍了AutoCAD软件的特点,讨论用AutoCAD实现数据到图形的自动转换、图形到数据的自动转换、用LISP程序实现图形的批量编辑、用LISP语言开发新的功能函数。最后,介绍了图形坐标还原、方位旋转及换带处理和GPS点、导线点、图根点展点在分幅图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隧道测量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运用GPS测量手段和精密导线测量的方法来解决特长隧道定向问题;依托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建立高等级控制网,得到准确的控制点坐标;研发的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多测回测角软件用于隧道内导线测量,减轻隧道内作业强度,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